产业集群不同模式的分析研究

时间:2022-10-08 03:41:05

产业集群不同模式的分析研究

产业集群是一种世界性的经济现象,是一个类似生物有机体系统的产业群落,

它是企业自组织或有组织的综合体,

在一些地方相关企业集结成群,从而获得竞争优势。

近几年来,产业集群成为我国经济界关注的重要课题。越来越多的人注意到,当企业与企业之间竞争的时候,另一种新的竞争方式即区域间产业集群的竞争也同时出现了。它是以国家与区域经济为基础,适应市场竞争、产业升级和城市化进程要求的新形式,是一种促进经济发展的有效方法。产业集群不仅作为国家竞争力重要组成部分和具体形式,而且地方区域经济的活力在很大程度上也来自于富有特色的产业集群的经济格局。

一、产业集群划分的依据和意义

一是根据其层次形态不同而分为产业集聚和产业集群两种。前者是指企业在某地“扎堆”的初级动态过程,而产业集群则是已经形成集群系统的高级形态。

二是根据集群的内涵与性质,区分为企业集群和产业群。企业集群有地理接近的要求,而产业群可以是地理接近型的,也可以是地理分散型的,甚至跨越了国界。使用产业集群概念更为普遍。因为,在产业集群中,除了企业之外,还存在大量的组织和机构,如协会、商会、各类中心、大学和研究机构等。因此,采用企业集群的概念并不能表达集群所赋予的丰富内涵。

三是从产业组织结构角度,学者按照集群的产业内容性质,将产业集群分为三种类型:一是传统产业集群;二是高新技术产业集群;三是资本与技术结合型产业集群。

四是根据中国产业集群的生成机制可分为:市场创造的产业集群模式、外商直接投资形成的产业集群模式、内源型品牌企业带动的产业集群模式。

市场创造模式,即区域经济范围内首先出现专业化的市场,为产业集聚的形成创造了重要的市场交易条件和信息条件,最后使产业的生产过程也聚集在市场的附近。该模式形成产业集聚的典型地区是浙江省的宁波、温州等地;外商直接投资形成模式。该模式形成与资本流动有关,产业集群形成的主要方法是吸引外资,在特定领域中,吸引几家大型跨国企业进入,会引来更多外商,“串”起了一批企业,形成跨国公司的客户链,进而带动当地各类产业的发展。在经济较发达的“珠三角”和“长三角” 地区,可以见到许多产业集群的典型范例;内源型品牌企业带动模式,该模式是以一批具有竞争优势为核心的名牌大企业,他们规模较大、创新和竞争力较强、与外界联系较广,进而又带动了一大批进行专业化生产和配套服务的中小企业,二者有机构成一个大中小企业共生互助、协调发展的产业群落。以青岛家电、电子产业集群形成为代表。

第一种、第二种分类和可以使人们加深对产业集群的概念等相关内容的理解,奠定了产业集群理论的基础,从理论研究的角度看,这种分类的意义是深远的。

第三种分类是把产业集群放到一个更大、更综合的全球视角的背景下去研究,而且每个类型都表现了一组假定的特征,具有很大的理论价值。产业集群的模式应该是多种多样的。

第四种分类则是建立在我国产业集群的实践基础上。因为世界上各国的产业群是千变万化的,由于它们的专业化部门、经济发达程度、社会文化环境、地理位置等诸方面与我国存在着差异,各个产业群内所包含的企业数不同,企业的规模结构不同,企业之间合作与竞争的程度也是不同的。即使与我国产业部门相同的产业群,其结构也会相异。因此国外的情况与我国的实际没有可比性。只有把我国不同的产业集群模式生成机制与运行方式加以对照比较,寻找它们之间特征与发展趋势,从而达到对我国产业集群模式深层次的认识,利用有效的产业集群发展的模式,来提升我国产业的国际经济竞争力。因此,本文的研究主要围绕着第四种分类而展开论述的,这也是本文研究的现实意义所在。

二、产业集群不同模式的主体与竞争优势

(一)市场创造模式主体是浙江中小民营企业。它的竞争优势表现为:

其一是“块状经济”所创造的价格优势。“块状经济”,也就是“一村一品,一镇一业”。通俗地讲是“单个小企业的企业组织和大量小企业集中布局”模式,即生产在一家一户,规模在千家万户,形成微观小规模生产、宏观大规模经营的格局,取得专业化分工和外部规模经济效益,从而降低了生产成本,创造了产品的价格优势。

其二发达的企业主制度和特定的地域性,这是形成市场创造模式产业集群的重要条件。道格拉斯・诺斯在分析经济制度与经济发展的内在关系时曾经指出:“有效率的经济组织是经济增长的关键。有效率的组织需要在制度上做出安排和确立所有权,以便造成一种刺激,将个人的经济努力变成私人收益率接近社会收益率的活动。” 从某种意义上讲,制度性因素是决定浙江经济发展速度的主要因素,这种发达的企业主制度是依靠以家庭或联户为经济单元,它所释放出的活力,实现了区域经济发展中资源配置活动调节方式的灵活转化。此外由于在这些民营企业集群间的联结纽带是包括血亲、姻亲关系或可扩大到同乡、同窗或师生关系,以家庭关系和共同的文化背景为基础而形成的中小企业集群,带有特定的地域性。基于这种相互间的信任与承诺,成为维持企业间专业化分工与协作关系的关键因素。

(二)外商直接投资形成模式的主体是跨国公司。它的竞争优势表现为:

其一是全球的网络系统:国际化企业优势。跨国公司在全球的投资,而引发了一系列的国际化业务,它站在全球战略的高度,把各种经济活动安排在最合适的地点,充分利用世界各地的资源禀赋,以实行全球一体化生产经营,这样就形成一个全球范围的垂直地域分工格局。

其二是区位优势特征。影响跨国公司区位选择的因素也是多方面的,具体表现为资源(充足廉价的土地和劳动力供应,地方政府的投资刺激政策,宽松的劳动和环境保护法规),效率(劳动力成本、较低的要素供应和服务成本,物质基础设施成本及生产效率)和市场(东道国与国际大市场的接近)以增强竞争力。跨国公司为了集中资源用于优势业务部门的发展,而把很多中间产品和零部件外包出去,这样既可减轻负担,又可提高自身的灵活性和适应多变的世界市场的反应能力。要保证跨国公司获取创造性的资产,区位优势特征就成为跨国公司在中国选择投资地点的重要决定因素。

其三是跨国公司本地化战略优势。这是保证经营战略的转移的需要。跨国公司在复合一体化战略实施过程中,强调本地化战略,即在人才、管理、采购和销售等方面利用本地的资源,融入当地的经济网络。本地化战略有助于跨国公司了解和适应当地的市场,充分利用当地的资源,以及被当地的政府、企业和消费者所接受。

(三)内源型品牌企业带动模式的主体是区域内具有竞争优势为核心的中国名牌大企业。其竞争优势是

其一是名牌企业主导地位的优势。名牌产品因为其可识别性,涵盖了价格、人才、技术、质量、服务和规模效益等诸多竞争优势,在市场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产生强大的扩张力和吸引力。表现在区域企业集群方面,拥有名牌的企业可以将许多提供原材料及零配件的供应商以及分销商牢牢吸引在自己周围, 或兼并收购对方或与之建立战略联盟, 建立稳固的合作关系,形成拥有强大资金和技术实力的企业集团。这样,可以保证原材料及零部件的供应顺畅,分销渠道畅通,还带来了资金、技术、人才等方面的协同效应。

其二是当地政府大力扶持的优势。基于名牌企业能担当当地经济发展的龙头角色,具有带动和辐射作用,具有聚集和扩散效应,所以当地政府在名牌的形成、发展中大力扶持。

通常,单纯通过市场自发的选择和培育,形成一个国际品牌,需要50-100年。由于青岛政府大力扶持,缩短了名牌产品自我积累发展的过程,使海尔、海信等一批名牌,用最短的时间走完了外国名牌需要几十年乃至上百年才能走完的名牌之路。

然而仅有名牌产品、名牌企业是不够的,创造企业家良好的成长环境,则是政府扶持政策的主要内容。政府注重对企业家的宣传和培养,把培育名牌产品、企业和知名企业家紧密结合起来,创造条件,使他们成为叱吒市场风云的公众人物。名牌企业中耀眼的明星,不仅仅是海尔、海信、青啤等产品和企业,更有张瑞敏、周厚健、金志国、汪海等一大批如雷贯耳的名字。

其三是根植性强。根植性,是企业扎根于本地的性质。这种深深嵌入地方的社会关系,不仅是经济的,还包括社会的、文化的、政治的各方面。

1. 当地的文化因素

名牌企业效应虽然是经济因素直接产物,但当地文化却是名牌企业效应生成的肥沃土壤。这种文化的显著特点就是中西合璧,即吸收了西方发达国家注重创新和效率,又保留了注重伦理、注重信誉的优良传统,形成了以伦理和效率为中心的地域文化。

青岛地处齐鲁大地,长期受儒家文化的影响,儒家的文化提倡:“道义”、“诚信”, 倡导“以义求利”,落实到企业则强调企业的经济行为应合乎诚信法则。品牌的本质就是信用,表现在生产经营中即是产品质量、价格、服务、交货期以及借贷往来等,都讲究一个“信”字。信誉是企业的生命,在全国家电产业争上规模和数量之时,所以才有张瑞敏率领海尔“砸掉不合格的冰箱”之举。

东部沿海地区的青岛对外交流与合作频繁,国内外各种观念、技术、商品、文化等在这里交汇、碰撞,从而形成较好消化吸收国外技术的传统历史和基础条件。青岛企业对国外技术的消化吸收,不仅奠定了青岛工业的基础,也提高了对国外技术消化吸收的能力。改革开放以来,青岛新兴家电电子工业的迅速崛起,海尔、海信、澳柯玛等名牌的出现,就是这种消化吸收能力的直接体现。

2. 当地的消费选择

名牌和名牌企业群落的形成与当地人们消费选择互为因果。由于名牌产品具有规格品种齐全、质量稳定可靠、综合性能好、售后服务方便及时等优点,消费者逐渐养成了“多中选良,良中选优”,“货比三家”的消费意识和消费习惯。青岛家电产业集群中海尔、海信、澳柯玛同居一地,同行业相互比较,为了满足集群内有经验、“挑剔”顾客们的要求,企业要以更高的标准去不断改进和创新满足客户的需求。

三、产业集群不同模式的发展状况

对以上三种模式进行比较分析,可以看出它们都有其形成的条件和优势。然而根据它们运行的路径依赖来判断,对于区域经济的发展的前景却会出现不同的情况。

(一)市场创造模式的趋势判断

首先是企业群之间的纵向分工发展不充分,缺乏创新实力。“块状经济”从总体而言,是以产业专有资产为特征。具体讲是供应商在"产业链"中从事专业化的生产,而装配商则对其进行不同的组合。企业间的分工是基于生产不同的零部件和各种投入品。在技术水平较低,工艺不是很复杂的产品的生产中,这种“灵活专业化”模式具有较大的优势,可以实现灵活性、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能较快适应市场的变化。然而在这种模式中,缺乏具有独立创新能力的主导企业,大多数企业都是从事“产业专有资产”的“供应”和“组装”,因此,不能领导潮流,而只能跟随和模仿。所以产品的附加值低,容易造成同一产业区内部的恶性竞争。

其次是企业现代管理水平不高,影响企业的发展。市场创造模式的企业集群多数从夫妻店、家庭工厂或合伙企业起步,在发展过程中,产业组织转换和管理创新跟不上快速扩张的势头。而改变这种模式的重要条件, 是建立大企业主导型的灵活专业化模式。通过具有技术的开发能力的少数大企业与小企业的合作,实现多样化与灵活化的生产,实现产业结构的较快提升和产品附加值的提高。

(二)外商直接投资形成模式的趋势判断

国际投资理论研究表明,扩大对外开放,争取更多的国外直接投资、利用更多的国际资本,是各国、各地区均采取的经济发展战略。我国改革开放的实践也充分证明,没有对外开放,没有利用外商直接投资,就没有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然而在外商直接投资形成模式的这种产业集聚中,会出现以下三个方面的情况:

1. 产业链复制。跨国公司的到来使一些有着产业联系的上下游生产企业相继前来投资办厂,以维持原来的生产联系。其中包括制造商、原材料供应商、包装商、机器维修店以及下包厂商在此形成一个新的企业网络。“群居链”一经复制过来,外资企业与当地企业的经济链必然出现递减,尤其是跨国企业所需的零配件特别是关键性的配件现大多都是从国外进口。因而他们可以不依赖当地的供应商网络。

2. “核心技术锁定”。跨国公司为了适应当地市场的需要,在当地也做研发,然而为了保护对先进技术的垄断, 他们往往竭力避免核心技术在当地过快外溢, 一般情况下核心技术都是在本国研发,然后直接移植到当地进行生产。他们的技术创新与改造仅与外资母公司发生纵向联系,而不与当地企业发生横向联系。大部分跨国公司与我国企业之间的关系仅仅是基于产品链的加工制造的分工。因此跨国公司投资技术溢出效应和学习效应不明显。

3. 容易形成“脚型工业”。由于外资经济的产业链复制和“核心技术锁定”, 这样的产业不太可能形成具有竞争力的企业集群,区域竞争力也很难提升。当其它地区的自然禀赋超过这个地区时,这些企业就会迁徙走, 使外资集聚成为“空壳”,造成当地经济大起大落。可能发生“新的引不来,老的留不住,开放型经济就有可能被掏空”。因而这样的企业集群具有“飞地”的性质。

因此,要实现外资投资经济从集聚到集群的转型,建立和健全战略性机制是必由之路。要努力寻求区内各经济主体交流和互动的“胶”,促进区域内外资企业与本地企业的整合以增强地区性粘结,构建区域学习型合作网络以提高集体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增强区域竞争力。

(三)内源型品牌企业带动模式的趋势判断

1. 创新学习与竞争力提升

波特强调“一个有国际竞争力的优势产业集群中的企业最好由国内企业组成,特别是由本地企业组成上下游配套齐全的产业发展链条,这样所形成的国际竞争优势才是稳定的、可靠的。”在发展制造业中,青岛海尔等企业选择与跨国公司合资合作引进外国先进技术为我所用,培育拥有自主知识产权、自主创新研发能力的知名品牌,靠自己的名牌参与国际竞争。为了应对市场需求的不断变化,保持技术创新水平与市场同步提升。它们除了对高端产品的核心技术、高品位的外观造型、特色功能等研发,而且还了解上游分供方企业的技术情况以及下游营销渠道的推进情况。通过有效沟通,共同掌握并反馈信息,因此使得区域内技术创新产生外溢变为可能。与此同时“名牌”代表了聚集区内产业群的整体实力,聚集区内的企业遵循优胜劣汰的竞争规律,其名牌声誉不因单个企业的兴衰而受到重大影响,因而具有广泛的、持续的竞争力。

2. 区域网络的系统化发展

其一是大企业与小企业的网络连接。从产业区整体的角度看,单个大企业规模并不具有决定性意义,只有企业内部规模经济和企业外部规模经济融合,才能实现大企业和中小企业优势互补,形成了一种生产活动的增值网络。大企业具有较高的技术创新实力和抗风险能力,但灵活性不足,而小企业则与之相反;大企业通过降低本身的生产刚性,把更多的精力投放在企业战略、市场开拓和研发上,提高了企业持续的竞争力。小企业则在与大企业的长期关系中,可以获得较为稳定的工作任务,并在专业化的道路上,谋求更精尖的技术专长。这种的持续发展的相互影响,最终让区域内企业形成了巨大生产活动的增值网络优势。

其二是企业与高校及科研机构的网络连接。企业合作的原因有两种,一种是基于分工与交易的合作。例如大企业与小企业的网络连接;另一类是基于技术和资源共享的合作。名牌企业多分布在高校及科研机构集聚区及其周围,这种分布特点有利于名牌企业同高校和科研机构的密切联系,推动技术的联合开发,有效地降低开发和生产成本,并成为进入其他产业领域的桥梁。在此基础上,整个区域经济发展呈现出产业升级以及融合化的发展趋势。

上一篇:构建山水园林生态城 下一篇:城镇发展与社区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