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琴音乐所蕴涵的文化元素分析

时间:2022-10-08 03:07:04

中国古琴音乐所蕴涵的文化元素分析

【内容摘要】作为中国最古老的弹拨乐器,古琴具有悠久的历史,在中国音乐史上占有无可替代的地位。中国古琴文化博大精深,具有非常丰富的人文精神内涵,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作为具有“和雅”与“清淡”气质的乐器,古琴有高度的文化性,同时也体现出中国传统文化特点。文章首先分析了古琴文化发展的历史渊源及传承,进而从音乐、文学和美学三个角度分析中国古琴音乐所蕴含的文化元素。

【关键词】中国古琴 音乐 文化元素

古琴作为中国传统音乐的代表性乐器,其和雅清淡的特色成为中国音乐文化的标志之一,同时体现出中国人的思维特点及思想理念,因此广受古代文人雅士的欢迎。古琴不只是文人雅士放松身心的工具,同时也蕴含着非常丰富的文化意蕴,在长期的发展中形成了具有特色的音乐文化。古琴文化是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精髓,蕴含着丰富的哲学、文化及艺术思想理念,对于中国古代音乐文化的发展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古琴发展的历史起源及传承历程

相对于其他形式的音乐,古琴音乐的起源较早,在很长时间内都是中国古代的重要乐器,是中国音乐史的重要组成部分。早在南北朝时期就有相关文献记载,认为百姓的观念和思想主要是通过歌唱和演奏来体现的,音乐的产生是一种自然的行为,而古琴的出现则成为人们抒发胸臆的重要手段,古琴作为一种传播媒介而存在。从目前可考的文献来看,对于古琴出现的时间、发明人都无法进行明确的界定,但是根据古琴的琴谱及曲目研究来看,古琴大概出现在上古时代,随着音乐的产生而出现,对于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发展具有无可替代的作用。

随着历史的发展,古琴也在不断发展,逐渐从民间普通乐器转变为文人的专用乐器。自周朝制定礼乐制度以来,古琴在一定程度上受到阶级意识形态的影响,存在着等级的象征性含义。汉朝“独尊儒术”的思想促使古琴文化形态成熟,出现了较多影响深刻的曲目,《胡笳十八拍》就是这个时代的作品。随着社会经济文化发展,古琴在隋唐时期发展到顶峰,其制作工艺与曲目创作方面都呈现出明显的进步。明清时期,古琴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而存在,即所谓的琴学,并且出现了我国第一部古琴曲专著――《神奇秘谱》。清朝末年,社会意识形态的变化促使文化意识形态转变,外来文化冲击着古琴艺术的发展,使其进入到艰难的发展时期。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强大,现在国学复兴的概念逐渐兴起,古琴艺术又得到了人们的重视,结合现代化的意识形态,古琴艺术的发展迈入了新阶段。

古琴文化是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所蕴含的文化思想具有十分深刻的意义,对中国音乐艺术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随着社会的不断变迁及人们思想的变化,古琴文化所蕴含的生命意识与道德观念已经超越了音乐上的意义,体现出人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的意境。经过几千年历史沉淀出来的古琴文化,对于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继承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二、中国古琴音乐所蕴含的文化因素

(一)古琴音乐中的音乐元素

古琴文化在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发展史上具有非常崇高的地位,被看做文人的象征。古琴音乐也被看做文人的音乐类型,但这并不意味着只有文人雅士才弹琴,也不是说古琴依靠文人来扬名。古琴作为一种传统乐器,体现出文人优雅的精神品格,因而成为文人品格的代表。从理论的角度来看,传统音乐实际上是一种口传心授的音乐,即相关乐理知识与弹奏方式主要是通过口头传授的方式来进行。音乐的意境却需要通过心灵来感受,古琴艺术意境上的美与教授方式具有非常大的关联。

古琴音乐将宇宙哲学、社会特点及人生哲理等结合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体现出古琴艺术注重神韵传达的特点,通过意境美与人格美的体现,传达出“以己之心会物之神”的思想,提高人的审美境界。

(二)古琴文化中的文学元素

古琴音乐文化与文学具有十分重要的关系,二者相辅相成、密不可分。以古琴来进行音乐伴奏的歌唱被称作“琴歌”,音乐风格具有非常强的独特性。琴歌与诗歌的演变具有十分重要的关联,特别是词的出现使音乐与诗词真正联系起来,即将诗词填入曲牌中进行和唱,体现出深刻的文学内涵与思想意识。古代文人对音乐有亲近感,大多通过弹奏古琴进行情感抒发。

作为古琴音乐表达的最早形式,琴歌也被称作弦歌。诗作为音乐表现的主体,需要利用乐曲来进行咏和。琴歌既能够让文人充分地表达思想,也能够为统治阶级服务。诗人和乐工存在很大的差别,诗人可能不懂音乐创作,创作的诗需要经过乐工的加工之后才能够借助乐器表达出来,即将诗转化成为歌,需要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需要保证其符合音乐规律。乐工在一定程度上限制着诗人的发挥和表达,在古琴艺术发展的繁盛时期,为了能够更加符合音乐需要,诗的创作突破了传统绝句和律诗在字数与押韵上的限制,实现了巨大的转变。音乐题材的不断变化促使词的出现,出现了根据琴谱和词牌来进行填词的作品,如《蝶恋花》《水调歌头》等,都是音乐的词牌。

多数文人非常喜欢音乐,古琴是其最为直接的选择,在文献中曾有相关的表达,如刘长卿在《弹琴》中表示:古琴古调是我的最爱,但是普通人却不太喜欢,因此弹的人并不是非常多。而王昌龄也在《琴》中表示:古琴曲调有源,古琴弹奏犹如脱离人间,与古人进行交流。在名著《诗经》中有一篇《关雎》提到:“窈窕淑女,琴瑟友之”,可见古琴对文人的重要影响。

(三)古琴文化中的美学元素

作为中国最为古老的弹拨乐器,古琴的音乐艺术具有独特性,久而久之形成自成一派的演奏流派和风格。古琴音乐理论有着非常丰富、繁杂的美学思想,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传统音乐美学的发展。古琴的美学思想中包含着对儒家思想的诠释,也有道家的思想,并且两者相辅相成。老子的“大音希声”的观点对于传统音乐理念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也是很多古琴演奏者的重要思想依据;而庄子的“得意忘言”的理念被魏晋时期的众多文人所继承和发展,使得古琴弹奏上更加追求言外之意,利用古琴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和观点,而“弦外之音”也成为古琴审美的重要特点。老子、庄子对于自然美的追求被魏晋时期的学士所继承,并且结合当时社会的特点进行发展,在古琴的美学思想方面更加重视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二者的统一。从庄子的理论来看,自由实际上是一种美,因此,人可以利用音乐进行情感的自由表达,注重个人心灵和情感上的抒发,同时,其“明哲保身”及“出世”等思想对于古琴音乐美学也产生了一定程度的影响。

汉朝初年,“独尊儒术”大行其道,古琴艺术也受其影响,被看做是政治与道德理念的重要表达工具。古琴对于自然简单质朴的追求与道家的思想契合,通过与儒家文化的统一实现了一种平和而清淡的审美追求。明末清初的著名琴家徐上瀛的著作《溪山琴况》,对于古琴音乐理论的发展与艺术表达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作为古琴艺术理论方面最高水准的作品,《溪山琴况》系统、全面地阐述了古琴演奏的相关理论性、指导性内容,对于中国音乐美学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其在前人总结的琴学理论的基础上,根据古琴音乐的发展进行资料的汇总,提出了更加系统化的古琴表演形式理论,即古琴演奏的24项美的原则:“和、静、清、远、古、淡、恬、逸、雅、丽、亮、采、洁、润、圆、坚、宏、细、溜、健、轻、重、迟、速”,简称“二十四况”。

结语

古琴是中国最为古老的乐器,作为一种弹拨乐器,与其他乐器具有较大差别,也被称作“琴”“七弦琴”。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国古琴音乐无论在音乐理论上,还是表演形式上都呈现出飞跃的发展,对于中国音乐理论的完善与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中国的古琴文化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中国传统文化,同时也体现出中国人的人格特点,其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文化密切相关,传递出一种自娱自乐的礼乐精神。中国的古琴文化历史悠久,有着非常丰富的文化内涵。随着时代的变迁及社会思想的不断变化,古琴文化的表达形式和思想也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对中国文化的发展将继续产生着重要的影响。

参考文献:

[1]朱默涵.古琴的内在文化价值探讨[J].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11(6).

[2]朱博.后非遗时代中国古琴文化的传承与传播初论[J].贵州社会科学,2014(8).

[3]胡斌.资本转换与边界消解:公共文化视角下的古琴文化阐释语境[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6).

[4]杨经纬.中国古琴艺术和西方中世纪音乐的象征论中涉及的象征性要素的差异[J].大众文艺,2012(10).

作者单位:沈阳音乐学院艺术学院

上一篇:“出彩奶奶”王小贝 铁齿铜牙拖汽车 下一篇:写生对西部风景油画发展的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