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外科两种手术方法治疗阑尾炎的疗效观察

时间:2022-10-08 01:53:49

普外科两种手术方法治疗阑尾炎的疗效观察

摘要:目的 探讨传统切除术与小切口切除术治疗阑尾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我院收治的100例急性阑尾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50例),行小切口切除术;对照组(50例),行传统切除术,观察比较两组患者出血量、切口大小、下床活动时间以及住院天数。结果 所有患者均痊愈,观察组的出血量、下床活动时间以及住院天数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关键词:传统切除术 小切口切除术 阑尾炎

急性阑尾炎是居急腹症首位的外科常见病之一,以转移性右下腹痛及阑尾点压痛、反跳痛为主要临床表现。多由梗阻、感染、饮食等诱发,若早期诊断、早期治疗,预后较好。若诊断及治疗不当,可引起较重的并发症。临床多采用手术治疗,传统的手术方式为McBurney使用的麦氏切口阑尾切除术,随着近年来微创技术的不断发展,小切口阑尾切除术越来越受到临床工作者的重视[1]。笔者对2012年6月―2014年6月云南省孟连县人民医院收治的100例急性阑尾炎患者,分别采取小切口切除术及传统开腹阑尾切除术治疗,取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2年6月~2014年6月收治的阑尾炎患者100例进行研究,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50例,男性30例,女性20例,年龄19-65岁,平均45岁;观察组50例,男性25例,女性25例,年龄21-67岁,平均48岁。

1.2纳入标准 发病时间在24h以内,患者均排除胰腺炎、泌尿结石、肠梗阻、妇科疾病等病变造成的急性腹痛。患者具有转移性右下腹疼痛,麦氏点周围有固定压痛,血常规检查:中性粒细胞≥70%,白细胞(WBC)≥10×109/L,且术前行腹部超声检查阑尾周围未见脓肿。

1.3方法 对照组行传统切除术。患者采取平卧位进行硬膜外麻醉,常规消毒铺巾,选择麦氏切口,在压痛最明显的位置切6~8cm长的斜切口,依次切开患者皮肤、皮下组织与腹外斜肌腱膜,分离腹内斜肌及腹横肌至腹膜,切开腹膜并固定于铺巾,辨认盲肠及升结肠,沿结肠带往下寻找到阑尾,若视野暴露不好可隔开小肠。术者将阑尾尽量提出切口,在系膜近端行贯穿缝扎,选择阑尾根部行阑尾结扎,在距结扎线0.5cm处行阑尾切除,对残端进行“三棒”处理,采用荷包缝合将其包埋于盲肠内。选用0号肠线对腹膜行间断褥式外翻缝合,切口消毒后逐层缝合。

观察组采取小切口切除术进行治疗,患者采取平卧位进行硬膜外麻醉,常规消毒铺巾,选择麦氏切口,在压痛最明显的位置切2~4cm长的斜切口,依次切开患者皮肤、皮下组织与腹外斜肌腱膜,分离腹内斜肌及腹横肌至腹膜,切开腹膜后使用甲状腺拉钩牵引开腹膜,采用与对照组相同方法行阑尾切除,关闭腹腔后消毒并逐层缝合切口。

1.4观察指标 观察比较两组患者出血量、切口大小、下床活动时间以及住院天数。

1.5统计学分析 选择SPSS 19.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组间比较采用卡方检验,设α=0.05,当P

2.结果

所有患者均痊愈,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比对照组的要好,结果有显著性差异(P

表1 两组患者手术效果比较

注:*P

3.讨论

阑尾为盲肠末端的上端开口于盲肠,活动范围及位置变化较大的细长弯曲盲管,当有食物残块或寄生虫等引起阑尾梗阻时,易导致阑尾壁血液循环及黏膜损害。目前临床多采用手术切除治疗,传统开腹手术对患者创伤大,术后易发生各种切口感染,并发症较多,术后恢复慢,不做临床推广。小切口阑尾切除术具有手术切口小,对患者损伤小,不影响美观,术后患者恢复快,医疗费用低[2]的优点。对腹腔脏器损伤小,腹腔粘连及术后肠梗阻发生情况少。因此对于发病时间短、慢性阑尾炎急性发作、急性单纯性阑尾炎、急性化脓性阑尾炎、阑尾周围脓肿等阑尾炎患者,实施小切口阑尾切除术疗效显著优于传统开腹阑尾切除术治疗。术中注意严格按照无菌操作规范实施手术,根据患者病情适当延长切口,不刻意追求小切口,缝合时尽量减少对患者的损伤,多可获得较满意的预后。

因此,在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的情况下,行小切口切除术治疗急性阑尾炎,疗效优于传统开腹阑尾切除术治疗,使用方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张文宁.两种手术方法治疗急性阑尾炎的疗效比较[J].当代医学,2013,19(4):100-101.

[2]胡奕辉.小切口阑尾切除术治疗急性阑尾炎的临床疗效分析[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2,23(11):1986-1987.

上一篇:护理干预对社区糖尿病患者遵医行为和糖尿病并... 下一篇:论大学图书馆的文化品位和学术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