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学“知识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时间:2022-10-08 07:12:16

历史学“知识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摘要:在新的形势下,历史学的教育前景日益严峻。要顺应时展,必须转变观念,通过引入“公共史学”为代表的史学新思潮,将历史学人才培养目标重新定位为“知识应用型人才”,制定与此相适应的人才培养规格和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出学理上和实践上的可行性方案和措施。

关键词:历史学;公共史学;知识应用型人才;人才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G40-0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4156(2014)07-104-03

中国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随着时代的变化而不断地发生改变。自1978年恢复高考后,中国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从最初的“通才”培养演变为“复合型人才”、“拔尖人才”、“拔尖创新人才”、“卓越人才”等多元化培养,直至今天,“应用型人才”成为高校人才培养的主要目标。“应用型人才”是相对于学术研究型人才而言的,“以解决现实问题为目的,在知识运用的过程中提出问题,他们有更宽广或者跨学科的知识视野,注重知识的有用性,有创新精神和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却不一定需要非常精深的理论知识”。由此可见,“应用型人才”,是从学科知识体系与社会需求、社会实践相结合的角度出发,强调将专业知识和技能应用到实际的生产、生活或者文化等领域的一种人才类型。

尽管“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已经全方位地在中国高校中得到实践,但是作为基础学科的历史学,在这方面的努力还相对滞后。在以市场为导向的专业人才需求中,历史学的本科教育日益显露出自身的疲弱。如何让历史学更好地适应社会需求、如何让历史学毕业生更有效地适应社会实践变得越来越急迫。本文主要尝试从突显历史学“知识应用型人才”的定位出发,对现行的人才培养模式提出几点思考。

一、历史学人才培养目标应为“知识应用型人才”

根据应用型人才的就业目标,可以将之区分为三个层次,即技术应用型人才、知识应用型人才和创新应用型人才。从历史学的专业性质出发,历史学的人才培养目标应该是“知识应用型人才”。而“知识应用型人才是指理论知识比较深厚、技术技能比较扎实,具备一定的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能力的人才”。然而,在很长时间里,这一人才培养目标一直被我们忽视。

“历史学是科学。它的科学性的一般根据有两个:一是它的研究对象的客观实在性和真实性。历史学研究的对象――世界各民族、国家的历史现象、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等等,以及由它们所构成的历史运动事实和过程,――作为历史存在,是客观实在的东西,它不以历史认识者的主观意志而改变,具有客观实在性和真实性。一是它所承担的任务。历史学的任务在于揭示世界各民族、国家的历史发展的特殊规律和特点,历史研究是一种旨在探讨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特殊规律的认识活动。仅凭这两条,历史学就具有了一般科学所具有的科学性”。这表明历史学具有两层含义:一是对史实或史料的知识内容进行认定,做到尊重历史事实;二是在此基础上发现“真实”,还知识以尊严。以此为出发点,历史学教学的目标是教授学生历史事实和研究历史事实的手段。这一目标导致历史学教学模式以“灌输式”、“填鸭式”教学方法为主。随着时代的发展,这种教学模式的弊病日益凸显。一方面,学生过度依赖教师,存在思维惰性;另一方面,学生缺乏实践能力。有些学生尽管有实践的热情,但是限于专业而缺乏目标和指向。

历史学属于人文社会科学的范畴,“是一门整合型的社会科学,是历史研究主体在马克思主义哲学所提供的一般规律指导下,运用一定的思维认识方式和手段,在与历史客体发生互动作用的过程中,通过对历史客体的分析研究,以理解其特殊规律和特点的一种精神生产实践及其创造出来的产品――历史知识”。由于历史学侧重于精神生产实践,这使得我们长期忽视了历史学的应用倾向。所以旧有的专业教学模式忽视实践教学;在人才培养目标上,着力打造具有理性思维的“学术研究型”人才,忽视培养具有实践能力的“应用型人才”。

这种局面随着历史学的内部革新而逐渐发生改变。20世纪70年代中期,美国史学界遭遇了一场空前危机:一方面是历史学的招生人数迅速萎缩,公众对历史学的兴趣锐减;另一方面是史学人才培养相对过剩,许多史学博士完成学业之后,无法在大学里找到合适的教职,被迫改行,造成了极大的人才浪费。为了解决这些问题,1976年,加州大学圣塔芭芭拉分校历史系教授罗伯特・凯利与韦斯利・约翰逊提出了“公共史学”。“公共史学指的是历史学家的就业(方式)和在学术体制外――如在政府部门、私有企业、媒体、地方历史协会和博物馆,甚至于在其他私有领域中――(所使用的)史学方法”。按照“公共史学”的提法,“历史学家必须将自己的史学知识与技能应用到与公众相关的事务中去,大学历史系必须承担起一种社会责任,为社会培养掌握历史知识、能够为公众事务提供具体和现实帮助的人才”。从人才培养目标来说,“公共史学”实际上就是尝试着扭转以往历史学过多地强调培养“学术研究型”人才的局面,转而强调“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在“公共史学”的号召下,如历史人类学、历史社会学、口述史学、影视史学等一批借用相关学科方法和手段进行历史研究的交叉学科大量涌现。这些新兴的交叉学科不仅在方法和手段上进行了革新,而且在研究对象上也发生了改变,更加关注与现实、“活着的人”发生联系。这就要求研究者既要有解决问题的能力,也要求研究者具备做事能力、沟通能力、组织能力和合作能力。而这些要求无疑与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提出的四个“L”的方针是紧密相连的。要因应“公共史学”这一历史学的发展潮流,就要求我们必须对现行的历史学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改变,更多地关注于知识与技能、技巧的结合,提高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

可以说,“公共史学”的出现,彻底地改变了我们对历史学人才培养模式的认识。“公共史学”的提出,不仅强调对文献的解读,而且还要求学生到社会中去寻找新的材料,在人与人的交往中,寻找新的学术增长点。将“公共史学”提倡的新兴学科引入到大学历史学教育之中,无疑会营造出开放式的教学模式,促使学生将所学的专业知识与社会实践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拓宽学生的视野。正是以此为基础,我们才会认为历史学的人才培养目标是“知识应用型人才”。在强调尊重历史科学性的基础上,除了注重传授知识的重要性,还要强调知识与社会的互动,突显历史学的应用倾向。

二、历史学“知识应用型人才”培养规格

培养人才需要有一套符合规律的人才培养方法和运行方式,即人才培养规格。简言之,就是指具体的实施内容和形式。就历史学“知识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而言,需要从知识、能力和素质等三个方面入手。

1.知识――优化的重点

大学本科教学最重要的目的就是传授知识。培养历史学“知识应用型人才”,必须要优化知识结构,更好地调整课程结构体系。但需要明了的是,“公共史学”所倡导的历史学并不是否定传统史学,而是在传统史学的基础上突出实践技能的培养。所以在课程结构体系调整方面,要本着继承和更新的原则,加强历史学课程体系的科学性与合理性,提高知识结构的完整性。

以黑龙江大学为例,现有的历史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除了传统课程,还添设了历史人类学导论、口述史学、影视史学等课程,积极介绍“公共史学”的相关内容,着力与国际前沿接轨。在课程内容上设置实践课程,在教师的指导下,带领学生围绕着教学内容展开社会实践,努力做到“课程+社会”的开放式教学模式。

2.能力――优化的难点

以往的历史学以“学术研究型人才”为人才培养目标,强调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相较而言,“知识应用型人才”更为注重对能力的培养,进一步把获取知识的能力、应用知识的能力、创新能力也置于人才培养目标之中。与之相对应,课程结构体系也需要相应地进行调整,一方面可以通过课程的设置直接加以体现,另一方面则隐含在各门课程和系列教学活动之中。具体而言,我们应该在每门课程中体现和承担能力培养的教育性和针对性;并且要设计一些教学活动以培养专门的能力。

国内高校已经开始了这方面的尝试,虽然处于摸索阶段,但已经初见成效。根据实际情况,可以分为以下四类:第一,科研训练,主要是以论文写作为主;第二,师范类的教育实习与见习;第三,专业考察,主要是参观各地博物馆和名胜古迹;第四,将新兴学科引入到教学实践中。如中山大学、厦门大学提倡“走向民间、走向田野”的实践教学模式。以厦门大学为例,采取实习小组的形式,组织定期的田野实习。在选择的田野点进行两周的校外实行。温州大学等学校则开展以“口述史学”为内容的实地调查。

黑龙江大学作为一所地方性院校,缺乏足够的资金支撑,在借鉴其他学校的经验基础上,也开展了“课堂+社会”开放式实践教学模式的可行性探研。

立足于黑龙江省的现有历史资源和民族资源,在建设“边疆文化大省”的目标下,选取几个亟待解决的专题与历史学专业实践教学结合。如在民族学调查方面,拉林满族调查、双城满族调查、齐齐哈尔水师营汉军八旗调查、“站上人”调查等;在历史文化资源方面,近代城市发展调查、东北抗联老战士口述史、抗美援朝志愿军口述史、黑龙江大学早期建设者口述史、关东军要塞调查等。

3.素质――优化的创新点

在素质培养方面,把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作为创新点。“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是人才的核心要素,是时代对人才质量最主要的内涵要求”。

创新精神体现在对提出的“中国梦”――“实现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梦想”作为指导思想的坚信和践行上。这是历史学知识应用型人才所必须具备的思想道德素质,对“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必须弘扬中国精神,必须凝聚中国力量”的目标坚定不移。

创新能力体现在开拓学习思维和课程设计中。教师将知识传授转变为学生习得智慧的过程,以此完成将所学知识转化为实践智慧,将知识传承转化为智慧纳新的过程。就黑龙江大学而言,具体做法有三个:一是在全国范围内的广泛调查基础上,明晰黑龙江大学历史学专业实践教学的定位。二是通过引入“公共史学”,探索“课堂+社会”开放式实践教学模式,寻找历史学人才培养模式的新思路。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加强历史学专业本科生的职场竞争力。三是密切联系社会现实,为地方社会经济文化发展提供助力,彰显历史学在黑龙江“边疆文化大省”建设中的作用。

三、历史学“知识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实现

在“知识应用型人才”的正确定位下,明确优化知识、能力和素质等三个方面的人才培养规格,才能构建出合理的、可行的人才培养模式。

1.优化课程体系结构

随着人才培养目标的变化,打造“知识应用型人才”必须优化课程体系结构。课程体系结构是由相关学科知识及实践环节按一定比例及逻辑顺序排列组合而成的知识系统。优化课程体系结构就是在保留基础性课程的同时,增加适应性和发展性课程。基础课程设置仍然以历史学知识体系为主线,覆盖历史学的学科内容,保证系统性和完整性,这是为学生打下厚基础的根本,不容忽视和动摇。

适应性和发展性课程,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服务社会的能力,应该以专业细化研究和多学科交叉研究融合性课程为主,为学生提供最前沿的学习内容和研究方法,将学生带人最新的历史学领域中,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发挥学生的想象力,挖掘学生的学习潜力,让学生走上自主学习之路。

2.优化实践教学

实践教学是学生从课堂走向社会的尝试,是将书本的静态知识内容转化为活态的智慧财富的过程,是培养学生“学”知识的能力和“获”知识的能力的最好方法。历史学专业并不是应用型学科,这使得历史学专业在先天条件上就缺乏实践教学的发展空间,实习基地也多以博物馆、档案馆为主,开展的实践教学也多以参观为主。在这一过程中,学生是实践教学的被动参与者,缺乏积极性。面对这种现状,优化历史学的实践教学,既是机遇,又是挑战。

以“公共史学”下的新兴学科为契机,首先,加大实践教学的投入,为实践教学提供必要的课时和设备;其次,鼓励教师以课题带学生的实践教学,做到“真题真做”;再次,指定调研路线,以专题研究为基础,展开实地田野考察走访、人物访谈、口述整理、影像资料编辑等专项实践活动,让学生自觉参与到实践教学中;最后,分年级开展不同层次的实践教学,由浅入深,由生到熟,层层递进,逐年提高。

优化实践教学,就是强调以实践教学为主导的新教学体系,增加作为基础学科的历史学的实用性,完善原有的人才培养模式;加强历史学专业服务地方的意识,从文化助力的角度对地方经济发展提供支撑。

3.优化教师团队

教师队伍建设,是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保证。现阶段,我们对教师的要求是综合性的,教师要具备一定水平的科研能力、良好的知识传授能力、课堂组织能力、调动学生积极学习的能力、与学生的沟通能力等。优化教师团队是将现有的教师资源做最佳组合,让个体教师在团队中发挥各自长处和优点,教师之间取长补短,充分发挥团队作用,给学生提供最好的教师资源。首先,建立教授团队授课制度,由资深教授牵头,组成实力雄厚的专业教师团队,为学生讲授专业基础课程,这是保证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也是学生了解专业特点,热爱专业的有效方法。其次,建立专项实践教学团队。整合课题内容,组建带领学生参与课题实践项目的教师团队。

随着时代的发展,历史学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挑战。要扭转历史学所面临的困境,必须提高历史学人才的应用技能。这就要求我们改变传统思维模式,在培养“知识应用型人才”的前提下,引入包括“公共史学”在内的史学新思潮,积极改进、创新,打造适合市场需求的新型人才。

上一篇:原来我只是个笨小孩 下一篇:大众传媒发展的思想政治教育禳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