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的提取、整合与辨析

时间:2022-10-08 06:01:01

信息的提取、整合与辨析

一、选文特点及考点分析

中考课外说明文阅读材料一般为自然科学类文章。文章的内容“新”。选文往往具有较强的时代气息和生活色彩,多来源于对社会热点现象(事件)的科学解析和透视、最新科技发展等方面的新闻报道,如网络技术、气象知识、地震灾害等。文章的语言“实”。科技文的语言严谨平实,专业性极强,体现出很强的科学性。文章篇幅“短”。选段字数一般仅三五百字,其行文往往是抓住重点,不及其余,除了对文中重点知识、重要概念作必要的解释外,其他的相关环节极少涉及。因此,学生阅读科技说明文常常感到既熟悉又陌生,既简短又艰深。题量不多,得失分的差距却较大。

说明文的写作目的是让人有所知,与文学类作品重感悟欣赏不同,其阅读过程重在准确把握文本信息,获取文本知识,属于感知类阅读。因此,对文本信息的获取是阅读此类文体的基本手段,处理信息的能力则是此类文体的基本考查点。初中阶段说明文阅读教学的基本要求是:明确说明的对象,抓住说明对象的特征,理清说明的顺序,掌握常用的说明方法,了解说明文的语言特点。综观近几年的苏州市中考试卷,不难发现,对这些基本知识点的考查几乎都可以表现为对文本信息处理能力的考查。说明对象及其特征的把握,说明中心的概括,说明顺序的梳理,事理原因的分析,其实质都是对文本中语言信息的提取、筛选、辨析、整合的过程;即使涉及对高科技术语的解释也是从选文中筛选信息进行整合的结果(如2003年第17题“根据文中所提供的信息,解释什么是‘信息高速公路’。[不要超过34个字]”)。近5年的苏州市中考说明文阅读15道题目中有10道题是考查对文中信息的辨析和整合,其余5道题中有3道题是根据文中信息进行的拓展迁移(2004年卷第17、18题,2005年卷第18题),1道题考查对说明文语言准确性的理解(2006年卷第18题),1道题考查对说明方法的作用的把握(2007年卷第18题)。题型基本是简答题和选择题两种类型。

二、解题策略:提取、整合、辨析文本信息

阅读题的解题程序,有句顺口溜:“先读原文通大意,再读题干做标记,找出范围对应句,比较选项看差异。”其实质就是对文本信息进行提取、筛选、辨析、整合的一系列过程。

1.先读原文,是对文本信息的整体把握。具体操作是:(1)给段落标上序号。(2)给重要句子和关键词语做上记号,如表明说明的对象、特征的语句,首括句、尾结句或提问式语句,给概念下定义或解说的语句等。(3)了解文章大意,即说明的对象,各段之间的联系,作者的见解及相关材料。

2.读题干,给重要词语做上标记。这是对题目信息的提炼,有助于准确把握题目的命题范围、考查内容、选项标准等要素。如2008年卷第16题,可做如下标记(斜体字):“下面对汶川地震发生原因的分析哪一项不正确?”第一处是试题考查的内容,第二处是选择答案的标准。

3.找出答题的范围和对应句。这是有针对性地提取文本信息,获得答案的实质性阶段。一般来说,答案的检索区间应在命题点的附近,可以说找到了对应的句子,就基本上找到了答案。

值得注意的是,从文本中提取的信息有显性的,即答案就是文中某些句子,直接摘录或稍加组合即可用于作答;也有隐性的,类似于“言外之意”“弦外之音”,需要通过分析、推导才能得出答案。

近年来的中考题大多属于对显性信息的提取。以2004年卷第16题为例:“文中举落日和蓬莱仙境这两个例子说明什么现象?”找到命题点所在的区间,即可发现,举“落日”的例子是为了说明“由于地心引力造成的空气密度差别,使光线产生曲折”,举“蓬莱仙境”的例子是为了说明“因为温度变化造成的局部空气密度变化,也会使光线曲折”,摘录出这两个句子加以组合,就是正确的选项“B、地心引力和气温变化造成的空气密度的差别,使光线产生曲折。”

隐性信息的处理,具有一定难度。答案没有直接显示在文本中,因此,先要提取相关语句,再对这些信息进行综合辨析、推导,甚至调动文本之外的知识储备和生活经验加以验证,才能整合出正确答案。如2005年卷第16题“第二段中说‘冬天,情况正好相反’,请你根据文章提供的信息,说说冬天的情况是怎样的。”首先,找出相关语句“夏天,太阳从东北方向升起,在西北落下;望月则从东南方升起,在西南方落下。冬天,正好相反。”其次,分析“相反”情况存在的可能性。句中有两组可能的相反情况,一是日月升起与落下的方向冬夏互易,二是太阳与月亮对地球而言的位置冬夏相反。对于前者,利用我们的生活经验可知其悖谬,因为不论冬天还是夏天,太阳与月亮总是东升西落;对于后者,结合另一相关句“望月的时候,对地球而言,太阳和月亮位于正相反的方向”加以分析,可印证其正确性。“正相反”即运行方向相同(都是自东向西),但分别处于地球的南北两侧(从东北到西北或从东南到西南)。既然日月升与落的方向有固定规律,不可能冬夏相反,那么运行轨道南北互易就是唯一相反的情况了。分析整合以上信息,即可得出该题答案:“冬天,太阳从东南方向升起,在西南方落下;望月则从东北方升起,在西北方落下。”不少学生答题时,缺少对隐性信息的分析、推断和验证,于是产生了“冬天,太阳从西北方向升起,在东北落下;望月则从西南方升起,在东南方落下。”这类常识性错误的答案。

总之,应对中考课外说明文阅读,除必须具备说明文的基本知识外,还要培养学生缜密阅读、提取信息、纵横联系整合信息、明辨是非、辨析信息的能力。

【责编 田彩霞】

上一篇:如何提高小学英语词汇教学的有效性 下一篇:浅谈语文阅读教学课中结束语的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