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安全培训总结范文

时间:2023-03-22 00:16:44

信息安全培训总结

信息安全培训总结范文第1篇

工业控制系统安全防护体系建设离不开相关安全标准体系的支持,国外一些发达国家在工业控制系统信息安全防护领域的标准研究工作幵展较早,进展较快。同际上已建立一些工控系统信息安全方面的国际及国家技术组织标准,包括1SA-99(即1EC62443)、NERCCIP�NIST:SP800_82、WIBM-2784�IEC62351等等。近年来,随着我国信息安全等级保护政策的推进和实施力度不断加大,_家对工业控制系统信息安全重视程度不断加大,国家重要行业的工控系统信息安全防护建设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研制并逐渐部署了相应的工业控制系统的标准体系,初步建立起了我国等级保护标准体系框架和信息安全标准体系框架,我国近年来工业控制系统信息安全标准建设内容。但从总体上讲,我国工控信息安全防护的标准体系建设仍明显滞后于工业控制系统的建设,同时在防护意识、防护策略、防护机制、法规标准等方面都存在不少问题。因此,建立覆盖工控应用领域、覆盖工控产品生命周期以及覆盖工控系统业务层次的工控信息安全标准体系迫在眉睫,需要从五方面人手:

(1)在国家政策支持引导下,结合我同工控领域信息安全问题和现状,分析工控系统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建设需求,建立具有针对性的工控信息安全标准体系整体框架。

(2)开展重点标准的研制规划,逐步丰富和完善覆盖工控应用领域和产品生命周期的信息安全标准体系。

(3)积极跟踪和参与闰际相关标准规范制定,实现与国际认证机构的互认,体现我国工业安全意志。

(4)加快推动我同相关标准规范的制定,建立完善的标准体系。

(5)加速人才队伍培养,依据标准建设丁.控信息安全检测认证能力。

2大力发展自主可控检测认证工具集

我国工业控制系统信息安全领域长期受到核心技术限制、缺乏专业检测认证工具等诸多因素影响,导致我国重要基础设施面临着严重的安全威胁,因此,突破工控信息安全领域的技术壁垒,研发0主可控的检测认证工具集并与国际接轨势在必行。在检测认证工具集方面,闰际上是以ISASecure认证作为工业控制系统领域专业的安全认证标准,它是基于IEC62443标准系列发展安全认证流程的联盟。ISASecure认证包含嵌入式设备安全认证�EDSA)�系统安全认证�SSA)和安全开发生命周期认证�SDLA)三个项目。目前,_际上已经获得ISASecure认证认可的CRT测试工具有芬兰Codenomi⑶n的Defensics�日本FFRI的RavenforICS以及加拿大Wurldtech的Achilles,而国内并没有成熟的检测认证工具产品。发展我国自主可控的检测认证工具集将有助于改变我国工控信息安全领域缺乏核心技术的现状,提高我同工控系统检测发现和探查能力,从而提升我国工控信息安全水平。检测认证工具集的研发应以“自主可控,安全可靠”作为技术指导思想,从前瞻性研究人手,研究国际先进的安全技术,研究工控领域安全协议栈,建立典型工控模型库、工控信息漏洞库,对工业生产控制系统内部的上位机�PLC)�服务器、网络等资产信息、应ffl软件、服务、开放端口、防火墙、数据库审计等内容进行检测扫描,提供漏洞检测与发现、漏洞风险评估、可视化和漏洞修复建议等功能。通过自主可控检测认证工具集的研发,为我闽工控企业彻底解决生产控制系统内部的信息安全隐患,保证工业生产的安全生产、安全管理。

3快速推进工业控制系统信息安全培训

安全培训为培养高素质工业控制系统信息安全相关人才、提升相关从业人员的专业技术及管理能力提供规范化、科学化的知识体系。我_工业控制系统信息安全培训现状面临着培训主体混杂、未形成规范、培训内容指导性不强、培训基准不够完善以及以传统信息安全为参照物等问题,作为工业控制系统信息安全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安全培训也处于亟待重视与完善的位置。

(1)以“标准”建设“培训基准”:随着工业控制系统信息安全领域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体系的不断完善和发展,需要积极主导、参与各类相关标准的研究、编制、监督等工作,建设可供工控安全领域合理、高效、安全发展的文件环境,进而推动工控信息安全培训基准的建设。

(2)以检测与认证带动安全培训:在自主可控检测认证工具集的基础上,结合工控领域安全评估服务,建设中立性的检测、认证环境,提供部级的权威检测认证服务,同时为培训业务的开展提供更有指导性、实效性的基础条件。以标准建设和自主可控检测认证工具为基础,从操作层面、技术层面、认证培训以及职业教育层面建设工业控制系统信息安全培训体系,提升图3自主可控检测认证工具集研发模型我国工控信息安全领域人员实践操作技术能力和安全技能,加速人才队伍培养。

4全面提供工业控制系统信息安全服务

为提升工控领域信息安全整体服务水平,在不断健全国家相关标准和发展自主可控安全技术体系的基础上,建设工业控制系统安全模拟仿真实验平台服务支撑环境,为行业用户提供定制化的安全评估、安全咨询、安全防护等服务。

(1)安全评估:研究制定安全评估的流程和方法,建设完备的安全评估体系;针对在役系统进行风险评估,提出整改、防护方案和建议,为相关企、事业单位提供安全评估服务,规范工控系统的安全建设。最终拥有完备的安全评估方法论,为工业控制领域各行业提供专业的安全评估服务;同时建立国内工业控制系统信息安全评估体系。

(2)安全咨询:研究制定安全咨询的流程和方法,建设完备的安全咨询体系;针对产品研发、系统设计,融入信息安全技术,整体提升新建工控系统的安全性。最终拥有完整的安全咨询体系,为各类工业控制领域提供专业的安全咨询服务,逐步建立安全的工业控制系统模型库。

(3)安全防护:研发工控领域自主可控的专用信息安全防护产品;全方位、多层次地针对工业控制系统提出信息安全防护解决方案;最终实现工控领域安全防护产品全面国产化;逐步完善自主可控的安全防护解决方案体系。

5总结

工业控制系统是国家关键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信息安全问题长期被忽视,导致信息安全防护力度不够,工控安全情况日益严峻。因此,急需对工控信息安全的整体策略进行调整,重新构建和完善工业控制系统信息安全体系。综上分析可知,只有以发展我国工控领域信息安全标准体系、研究自主可控的检测认证工具集为基础,搭建我同工业控制系统信息安全领域支撑平台,并在此平台上提供安全培训、安全咨询、安全评估以及安全整体防护方案,建立健全我国工业控制系统信息安全体系,全面提升重要领域工业控制系统安全防护水平,才能确保关系国计民生的工控产业健康发展、长治久安.

信息安全培训总结范文第2篇

“中国企业员工的信息安全意识可谓不容乐观,提升员工信息安全意识刻不容缓。”谷安天下副总经理魏彩霞对当前企业员工的信息安全意识现状表示担忧,“不同行业的信息安全意识现状不同,电信、金融等行业由于业务的特殊性,安全意识较高,而其他行业的信息安全意识整体状况则依旧薄弱”。

调查显示,接近50%的受访者认为单位领导的信息安全意识一般、很差或者还不如自己。而据魏彩霞介绍,一些企业中即使领导非常重视信息安全,希望提升员工的保密意识,但“只是看到别人的明文密码导致信息泄漏就更改自己的网页设置等单个事件,并不能系统地提升企业员工整体的信息安全意识”。

由于员工信息安全意识薄弱而给企业带来灾难性损失的案例屡见不鲜。据统计,世界上每分钟就有两家企业因为信息安全的问题而倒闭。而在所有信息安全事件中,只有20%~30%是因为黑客入侵或其他外部原因造成,另外70%~80%是由于内部员工的疏忽或有意泄漏造成,而78%的企业数据泄漏是由于内部员工不规范的操作造成的。

企业信息安全整体水平的提高,关系工作中的各个环节,重要的是如何在保证业务连续进行的同时,最大程度防止信息泄漏,而并不是如何部署企业安全防护。然而,企业在对员工进行安全培训时,传统的做法往往是宣读冗长的企业信息安全管理制度。“这种做法并不可取,员工容易产生抵触心理,制度很难贯彻落实。”魏彩霞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称,“要想让更多非技术人员提升信息安全意识,办法只有一个,就是把专业化的内容通过通俗易懂、喜闻乐见的形式表现出来,让员工看得懂、喜欢看、容易接受。”

信息安全培训总结范文第3篇

关键词:智慧城市;安全服务;云计算

中图分类号:TP309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全面认识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智慧城市作为新经济、新文明的重要发展方式,集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为一体,已经成为时展的主题。

智慧城市的研究在我国虽然刚刚起步,但已经出现了很强的发展势头。在全球智慧城市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我国的“智慧城市”建设开始进入实质性的启动阶段,中国有近700个大中城市,大约有30000个小城镇。初步不完全统计:已有23个大中城市(北京、上海、深圳、广州、南京、武汉、成都、无锡、杭州、沈阳、宁波、佛山、昆山、镇江、张家港、扬州、兰州等)了智慧城市战略或者规划,还有60多个大中城市正在加紧规划中。

智慧城市通过完善通信与信息基础设施,构建数据共享与整合平台,为城市提供包括市民管理与服务、企业管理与服务、城市管理与运营,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其中既有政府和企业的业务信息系统,也有面向市民提供公共服务的市民服务系统。同时还面临着城市间信息化融合所带来的互信和安全等共性问题。

就整个智慧城市的建设而言,安全问题尤为突出、严重,随着智慧城市快速发展和应用系统应用深化,对信息技术的依赖日趋严重,服务范围变广、应用交互增多、数据交换频繁、系统构建复杂度增大,城市信息安全问题已经成为事关城市经济和社会稳定的重大问题,成为了城市管理者重点关注的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问题。目前大部分城市在此方面的安全体系还不是很完善、安全措施还不是很到位、安全防护能力亟待提高。

1 城市安全服务平台意义

智慧城市的建设已在中国各城市如火如荼的开展,各个城市管理者所提出的应用虽然有所不同,但都集中在面向市民和企业提供公共服务的需求上,其所需要的安全服务大致是相同的,是具有共性安全需求的,智慧城市安全服务平台能够提供全面的安全服务,满足绝大部分智慧城市建设的安全需求,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1.1 安全服务平台是满足城市内共性安全需求和城市间统一安全需求的必要保障

自2000年以来,智慧城市建设在中国取得了相当大的成就,到目前为止,全国已有95个城市建设了自身的智慧城市,未来还将由更多的城市投入“智慧城市”的大潮中,而随着智慧城市建设体量的扩大,各个城市之间的业务交互和信息共享成为了城市管理者甚至是省级决策者关注的方向,“智慧城市群”也逐步出现,例如“宁镇扬市民卡工程”,“苏锡常市民服务”等,建设一个基于云模式的智慧城市安全服务平台,能够提供支撑城市间业务交互和信息共享的安全服务,使得“智慧城市群”能够蓬勃发展,更好的为公民、企业和城市管理者服务。

1.2 安全服务平台是促进智慧城市规模化发展,推动“五化”发展的必要手段

由于智慧城市系统的复杂性,大多数城市管理者在上马智慧城市项目时,往往会因为安全问题而有所疑虑,安全问题已经成为制约智慧城市规模化发展的关键性问题,智慧城市安全服务平台提出的一整套安全服务体系,从顶层设计到具体服务上,保障了智慧城市系统的运行安全,打消了城市管理着在安全上顾虑,有助于促进智慧城市项目的快速上马,实现智慧城市的规模化发展,进而支撑“十二五”期间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的快速发展。

2 智慧城市安全服务平台总体设计

智慧城市安全服务平台的主体部分即服务支撑系统、服务运营平台、标准规范与服务流程。

7个安全服务支撑系统分别是:网络信任服务系统、数据安全服务系统、安全策略配置服务系统、安全监测与态势感知服务系统、等级测评与评估咨询服务系统、应急支援服务系统、安全培训与攻防演练服务系统。

服务运营平台由3层构成,分别是综合接入网关与门户、由业务门户与综合接入网关、服务目录与综合业务展现系统、服务能力与资源接口等。

通过安全支撑综合服务平台,将在智慧城市范围内,形成网络信任、数据安全、安全策略配置、安全监测与态势感知、等级测评与评估咨询、应急支援、安全培训与攻防演练等安全保障服务能力。面向智慧城市业务系统用户提供信息安全支撑服务,同时为有关信息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和平台运行管理者提供相应的接口。

3 应用价值

如今,评价检测信息化建设是否成功的标准日益多元化。城市居民对于智慧城市系统如何更好的支撑城市发展的期望会变得越来越高。智慧城市安全服务平台能够为智慧城市带来的应用价值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3.1 为智慧城市建设安全保障体系,为其提供安全服务

安全服务平台提供的智慧城市安全保障体系以“信息保障(IA)”为中心,以“深度防御”和“综合防范”为指导,以“信息安全风险分析”为手段,以“信息安全管理”为重点,依靠人员、技术、管理等方面提供安全保障能力,将网络划分成网络边界、网络基础设施、终端计算环境、以及支持性基础设施建设等多个防御领域,保护信息及信息系统,满足其保密性、完整性、可用性、可认证性、不可否认性等安全需求,为其提供安全服务。

3.2 为智慧城市提供应用安全基础设施服务

安全服务平台依托CA平台、证书运营服务平台、灾备平台、态势感知平台,为智慧城市提供了数字证书管理、权限管理、密钥管理、证据管理、时间戳服务和安全管理的网络信任体系基础设施。它为实体的身份认证、权限验证、证书管理、数字签名、数据加密和网络信息的机密性、真实性、完整性、不可否认性与存取控制等安全需求提供了具有普适性的技术支持,为智慧城市信息系统提供应用安全基础设施服务。

3.3 为智慧城市提供安全专业人才培养服务

安全服务平台将根据网络安全技术的发展动态,结合丰富的安全系统集成、软件开发和技术培训经验,不断地改进、完善技术培训体系,使之更贴近市场、贴近技术前沿,致力于为各城市信息化建设培训合格的信息安全专业人才。安全培训的许多课程,可以用来培训在工作中可能遇到此类问题的系统安全管理员。我们可以协助客户网络实施对全部技术人员的初级安全培训,提高全面的安全意识,为新网络管理员和程序员提供中级安全培训,也可以根据客户的特殊要求,提供高级安全培训,为智慧城市信息系统提供专业人才培养服务。

参考文献:

[1]沈国明.城市安全学[M].上海: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4.

[2]黄月江.信息安全与保密[M].北京: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08,7.

作者简介:杨玉璞,男,辽宁人,学士,研究方向:信息安全、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

信息安全培训总结范文第4篇

1.1岗位人员安全意识薄弱

岗位人员随便下载安装个人需要的软件程序,往往会在安装软件的过程中直接将一些安装程序中附带的插件也装在了操作系统中,如果是恶性插件,必然会造成系统的不稳定,严重者甚至会造成信息安全事件的发生,这些事件的发生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岗位人员安全意识薄弱所造成的。安全意识薄弱的因素有很多,一是相关技术部门没有长期的进行图书馆信息安全意识的思想灌输;二是岗位人员本身对信息安全意识重视不够。

1.2人员安全管理制度不完善,执行力不高

制度的制定给予管理提供依据,无制度便无章可循,相关工作就会混乱无章。虽然多数高职院校图书馆在人员安全管理方面都制定了相关的管理制度,但制度的内容不够完善,很多细节问题不够全面,甚至只是“白纸黑字”而已,形同虚设,而且执行起来也不够彻底,执行力不高。这大多数高职院校尤其是民办性质的高职院校图书馆都普通存在这样的现象。

2人员安全管理策略

要解决人员安全管理不当带来的信息安全问题,必须要比较全面地完善人员安全方面的管理制度,提高执行力。具体策略如下:

2.1技术人员岗位分工协作

对于技术人员充足的高职院校图书馆,可以将技术人员划分为三个岗位:硬件安全人员、软件安全人员和网络数据人员。根据图书馆的实际情况出发,将这三类技术人员进行分工协作,日常工作中完成各自岗位上的职责。具体划分可以参考附表。

2.2岗位人员安全管理

2.2.1岗位人员的聘用审核

大多数图书馆都会每年进行一次岗位人员的招聘,因此,每年岗位人员的聘用必须经过严格的政审并且考核其业务能力,尤其是安全保密方面的能力。对于信息安全意识强的,工作业务能力高的,要择优录取。严格的聘用审核可以将一些毫无信息安全意识的聘用人员扼杀在图书馆外。

2.2.2岗位人员工作机使用限制

保障图书馆数字信息的全面安全与岗位人员是否正确使用工作机有很大的关系,不法黑客就是利用非技术人员乱下载乱安装插件的陋习造成的系统漏洞进行系统的攻击。根据各馆的实际工作需要,可以对工作机的使用作必要的使用说明,例如可以这样限制:①不得随意下载安装存在安全隐患的插件或其他与图书馆工作无关的软件,例如:证券软件、视频软件等。②不得随意浏览不安全不健康的网页;③如有需要安装工作需要的软件,须联系技术人员为其下载安全;④遇到信息管理系统客户端无法正常使用的情况,不要自行卸载或重装,须联系技术人员解决问题;⑤其他的一些使用原则。

2.2.3岗位人员安全意识培训

信息安全意识对于信息至上的图书馆而言是非常重要的,如果岗位人员都安全意识高,完全可以避免很多信息安全事件的发生。安全培训可以根据图书馆制定信息安全培训制度与培训计划,有针对性地有重点地定时对不同岗位的工作人员进行培训。例如:X馆在每个学期末的全馆学期工作总结会议上,信息技术部主任都会对全馆的工作人员进行迫切高度强调信息安全意识的重要性。

2.2.4岗位人员功能账号统一管理

图书馆信息管理系统包括编目、流通、期刊、系统管理、检索、采访等几个子功能系统,不同岗位的工作人员拥有相应的子系统功能账号。为了保证数字信息的安全,岗位人员功能账号的使用必须统一由相关部门(信息技术部)分配管理,提出有效的管理分配原则,例如:一个岗位人员只能拥有该岗位的功能账号,不得拥有其他岗位的功能账号;对于某些岗位人员有业务工作需求,需要其他岗位的功能账号,可以设置多个公共功能账号提供使用,需求者必须向信息技术部门提出申请;新进的岗位人员需向信息技术部相关工作人员申请账号;岗位人员需要修改账号或密码,必须向技术部相关工作人员提出需求给予修改。

2.3读者用户安全管理

图书馆的信息是为读者用户服务的,信息访问量最大的群体就是读者用户,读者用户是否安全访问也直接影响着信息管理系统的信息安全。因此,图书馆有必要采取有效措施,制定确实可行的读者用户安全访问管理制度,确保读者用户访问图书馆信息的安全。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提高读者的信息安全意识:①每年新生入学,图书馆可以通过开展新生入馆教育的形式对新生读者进行信息安全意识的提高,通过用户安全培训,提高用户安全意识,使其自觉遵守安全制度。②通过网络宣传、现场海报宣传,小册子派发宣传、讲座演讲宣传等形式对读者长期进行信息安全意识的宣传,提升读者的信息素养,让读者掌握简单有效的病毒攻击防护技巧。

3结束语

信息安全是数字图书馆业务工作稳定进行的基本保障,数字信息不安全,图书馆的信息服务工作就得不到保障。从图书馆技术人员的角度出发,必须要认清信息安全在人员管理方面存在的不足,并提出确实有效可行的人员安全管理措施,以保障数字图书馆信息服务工作的正常进行。

信息安全培训总结范文第5篇

摘 要 企业信息化程度发展到一定水平,从防火墙、入侵检测等安全硬件到文档防泄密、行为管理等安全软件,技术上都比较成熟且大部分企业都已实施部分安全项目。但实施安全项目之后并不是高枕无忧,管理是否到位及企业员工安全意识成为企业信息安全的短板,如何从管理角度提高企业的信息安全水平,已成为一个重要的课题。

关键词 信息安全;管理;意识

中图分类号TP3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2)70-0171-02

从安全软硬件出发,大多安全实施厂家已有较成熟的方案,一旦项目实施完成后,企业往往容易忽略人员意识、IT审计、后续管理等因素对信息安全的影响。本文就如何解决企业信息安全短板,从管理角度进行探讨。

1 管理安全的含义和IT审计的特点

从大的方面来说,信息安全是指信息网络的硬件、软件及其系统中的数据受到保护,不受偶然的或者恶意的原因而遭到破坏、更改、泄露,系统连续可靠正常地运行,信息服务不中断。直接反映到企业来说,就是要通过实施一整套适当的控制措施实现企业各业务系统正常运行,确保安全目标的实现。本文从管理角度探讨企业的信息安全,可以简称为管理安全,它是指建立并有效落实企业规章制度、安全管理规定等,来保证系统安全生存与运行。

企业安全管理的规章制度是否运行有效直接关系到企业安全目标能否保障,在此管理过程中需要引入IT审计。IT审计重点内容之一就是发现信息系统的潜在风险,可以说企业信息中心对潜在的IT风险是比较重视的。IT审计相对技术而言,更多侧重于管理,比如在安全策略方面更侧重于访问授权的控制,以及定期核查是否按相关信息化制度办事,还有就是有无进行过适当的渗透去检验系统的可靠性等。实施IT审计能够提高企业信息系统的安全性,能够客观评价信息系统安全现状。

2 从管理角度看企业中存在的主要信息安全威胁

1)企业日常信息化管理中,会碰到以下一些现象,如:明知计算机病毒无孔不入,却不安装杀毒软件;个人认证的物品(如员工门禁卡)随意借用他人;进入门禁系统之后,对他人尾随不理不问;移动存储介质外借他人,却不知可能造成感染病毒或泄密;打印服务器、扫描服务器等公用电脑临时存放许多信息却不删除。

从上述现象中可以得知,企业员工信息安全意识淡薄会产生较多安全漏洞。据《2011年度中国企业员工信息安全意识调查报告》显示,30%的受访者从来没有接受过信息安全培训,只有30%的企业会进行定期的信息安全培训[1];

2)企业信息安全项目做的深度是与企业信息化发展水平相关的,一般企业会根据本身的信息化水平发展程度分步骤进行。企业初始阶段会通过封USB端口,不配置光驱等形式防止电子文档传播至外界。现阶段已有部分企业关注电子文档防泄密的软件,同时配以相应的制度,从一定程度上能达到预期的效果。项目实施后往往会发现效果难以保持,因为企业缺少相关的信息安全审计人员,在审计工作不到位的情况下,安全软件的审计功能无法体现其价值;

3)企业通过安全软件对电子文档进行管理,在实物管理方面缺乏措施。办公室文印区域是企业信息泄密的源头之一,外单位人员进入企业进行交流时,通常会经过办公室文印区域,员工打印文件后如不及时拿取,容易将技术资料留在在打印机上,给有心之人获取,容易造成泄密。计算机、笔记本等办公设备故障外移送修,送修前未经过审核批准,不对硬盘做处理,上述这些日常办公现象存在着信息安全漏洞[2]。

3 信息安全短板的对策措施——强管理

尽管企业防火墙、防毒墙等安全硬件设施或安全软件都较齐全,但是采取恰当的管理措施也能有效的提高信息安全水平,最终有效地保护企业信息资产。本文总结了以下几种管理方法并加以说明。

1)提高员工安全意识,关键是做好培训。一方面企业信息中心要组织好讲师及培训素材。培训素材可结合生活中的信息安全案例或者通过动画情景介绍等较生动的方式,寓教于乐,让每个企业员工明白数据等无形资产的重要性,理解数据信息安全是企业的生存发展壮大的法宝。在培训方式上,可采用循序渐进的培训方式,不急于求全,可从最基本的启用标准的计算机密码(如大小写字母+数字)、离开座位时使用屏保等开始培养。后续可陆续完善公司规章制度,同时认真落实,要让员工真正懂得防止泄密的办法;

2)通过IT审计严把信息安全管理关。企业做好IT审计,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一方面是人才培养,企业审计部门需要引入类似IT审计师的角色,尽管现阶段大部分中小企业未能做到这一点,但可参照国际上通用的认证培训——国际信息系统审计师,把企业信息管理人员送出外培,提高兼职型IT审计人员的技术水平及能力;另一方面是IT审计人员职责要明确,从实践上看,IT审计人员工作内容包括查看企业人员是否按照已有的规章制度进行审批手续、定期将审计报表反馈给高层,监督整改落实的情况及效果验证,使企业自上而下重视信息安全管理;

3)让安全软件的审计功能发挥作用。市场上的电子文档防泄密系统提供日志审计功能。日志系统主要用来跟踪和记录用户对受控文件的操作、记录管理员设定的策略和操作。企业系统管理员要对文件日志、部门日志、计算机日志、申请审批日志等进行定期检查,同时发挥IT审计人员的监督作用,才可让安全软件的审计记录发挥作用;

4)利用刷卡认证方式管理文档输出。办公类信息安全管理方面,涉及到各类业务系统的账户管理、文档输出管理、存储设备管理等。现有企业一般是通过制度约束,但效果不明显,这里结合新的管理方式对文档输出管理进行说明。一般我们不会一直等在打印机旁,没有把打印好的资料及时拿走。而所打印的资料大多是技术图纸、商务合同、计划等资料,让人不经意地看到相关内容及敏感信息。要减少因遗忘而将已输出的文档滞留在文印设备上,可结合IC刷卡认证的方式,企业通过为文印设备配备一些读卡器,只有当刷员工卡时,文档才从文印设备输出,员工可即刻拿走。

总之,企业信息安全是一个多点因素的难题,涉及技术、管理、应用等方面,随着企业信息化的发展,各类信息系统及软件资产不断增多,从管理角度保障信息安全,增强企业员工安全意识,成为企业成长的重中之重。

参考文献

[1]北京谷安天下科技有限公司.2011年度中国企业员工信息安全意识调查报告[R],2012.

信息安全培训总结范文第6篇

[关键词] 医院信息系统安全;安全措施;安全技术;安全管理

[中图分类号] R197.32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6)01(c)-0121-04

[Abstract]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hospital information,information system security has been promoted to an unprecedented height.In recent years,the author has been engaged in the hospital information system security management work,accumulated some work experience.This paper analyzes the existing problems in the current safety management.In this paper,from two aspects of safety technology and safety management to illustrate how to do a good job of safety management,better to ensure the safety of medical order and medical data.

[Key words] Hospital information system security;Safety measures;Security technology;Safety management

医院信息系统(HIS)是医院现代化管理的重要工具和手段,其安全性直接关系到医院业务工作的持续性,一旦信息系统遭到破坏,将会给医院和患者造成巨大的灾难和难以挽回的损失,甚至对社会造成一定的影响。国际化标准组织(ISO)对信息安全定义为:为保护计算机信息系统的安全,不因偶然的或恶意的原因而遭受破坏、更改、泄露,以及系统连续正常运行所采取的一切措施。本文将从安全技术和安全管理两个方面进行分析,如何有效地做好医院信息系统安全工作,进行总结阐述,现报道如下[1]。

1 医院信息系统安全状况分析

笔者所在的城市有4所三甲医院,十几所二级医院,经过对本地区医院信息安全状况的调查,发现有些医院在信息化建设的同时也对安全建设进行了规划,但也有不少医院基本没有考虑安全建设,经分析大部分医院存在以下三种安全问题。

1.1 信息安全策略不明确

由于医疗卫生行业工作的特殊性,必须保证信息系统7×24 h不间断运行,因此对医院网络安全性要求极高,有些医院只注重采购网络安全产品,在网络设备上投入了较多资金,但没有制定符合医院实际的安全管理策略,或在遇到新的安全问题时没有及时调整策略,由于没有明确的安全策略,网络安全产品不能进行合理配置,起不到其应有的防范作用。

1.2 用户终端机存在潜在威胁

用户终端机不能或不及时升级系统补丁和病毒库的现象比较多,通过无线网卡等设备私自访问外部网络等行为也常可见,这些“失控”的终端机若不及时切断,相当于给潜在的安全威胁留后门,并迅速在全网范围内蔓延,因为很多安全事故都是从内部突破造成的,所以有必要对用户的网络访问权限进行有效的控制。

1.3 信息安全意识不强,制度建设不完善

医院信息化建设是“一把手”工程,安全建设更是看不到收益。部分医院没有相应的安全管理制度,有些医院则没能很好地贯彻落实,医务人员的计算机知识特别是信息安全知识和意识的缺乏是另一大安全隐患,有必要进行安全知识培训。

调查报告显示,三甲医院收入多,对信息安全的投入也比较多,由于购置了防火墙、入侵防御、数据库审计等网络安全产品,其安全级别也相应得到了提升,但大型医院上线的信息系统软件多,使用人员也多,因此应重点加强内部用户的管理和培训,大部分二级医院都缺少安全产品,因此增强安全意识、完善安全管理制度是二级医院必须要快速弥补的。

2 医院信息系统安全建设

医院信息安全建设作为一个体系,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更是一件常抓不懈的日常工作,结合医院信息系统安全现状,信息安全应该由安全技术和安全管理两方面构成。

2.1 安全技术

安全技术的实施是信息安全建设的基础。实施前要先对整个信息系统进行全面的安全漏洞检查和分析,形成风险评估报告,再制定安全防范措施和安全解决方案,购置必要的网络安全产品,最后再进行全网监控并主动测试网络安全隐患,生成网络安全报告再进行整改,实施步骤遵循PDCA循环管理法,不断发现潜在威胁,及时堵塞安全漏洞[2]。

2.1.1 建立安全的数据中心

医院信息系统集成度高、业务数据量大,访问数据时会不断地对数据进行读取和存储,这成为数据安全潜在的安全隐患,如数据丢失、非法调用或遭遇破坏攻击等。医院信息系统数据中心由数据交换、数据库存储、服务器集群、灾难备份/恢复等组件组成,为杜绝数据安全隐患,可以建立安全的数据中心,提升数据安全等级[3]。

2.1.1.1 中心机房物理环境安全 保障核心设备运行的物理环境安全是做好安全工作的必要条件之一。中心机房的设计和实施,必须按照《电子计算机机房设计规范》等标准进行,应具备消防报警、安全照明、不间断供电、温湿度控制系统和防盗报警、电磁防护等通用功能,以保护系统免受水、火、静电等的危害。

2.1.1.2 网络设备安全 网络设备安全主要是考虑设备使用安全和设备单点故障。需考虑以下几种情况:首先要保证网络设备的环境安全,如机房的物理环境,防雷、防水、防静电等;其次是核心网络设备的冗余备份,如核心交换机采用主备冗余设计,一主一从,由于我院网络链接线路没有做到完全冗余,两台核心交换机只能实现冷备;最后是网络边界安全,明确网络边界,使用网络安全产品,可以通过划分VLAN、部署硬件防火墙、入侵监测和网络安全审计来实现。防火墙指的是硬件防火墙,它是部署在内外网边界上的访问控制设备,通过边界控制来强化内部网络的安全,可以防止未经授权的通信进入被保护的内部网络。入侵检测和网络安全审计可以对网络进行动态实时监控,能通过寻找入侵和违规行为查找网络记录,为用户提供取证手段,还可以监视内部人员的违规操作及破坏行为,从而保障网络外部和内部的安全[4-5]。

2.1.1.3 服务器安全 医院信息系统服务器作为医院信息系统的运行核心,必须保证服务器持续稳定运行。通常情况下,服务器采用双机热备设计,我院配备了2台配置完全相同的医院信息系统服务器,利用Windows群集平台实现主机间的高可用性,若其中一台主机发生故障,则迅速被另外一台主机接管,避免业务的间断性。

2.1.1.4数据库安全 数据库是医院信息系统数据存储的核心,要尽可能地保证数据安全,不断完善数据的备份容灾体系。① 数据库备份策略:数据库备份策略包括实时备份、定时备份、异地备份和数据恢复等。定期进行数据库备份,可以完整保留历史数据,不仅能方便查询统计,更能在现有数据遭到破坏时,可以快速恢复原始数据,减少医院损失[6]。我院数据进行库增备1次/2 h,2次/d完备,有条件的医院可在重点部门建立独立的备份数据库,门诊量较大的医院,可针对门诊系统建立备份数据库,在网络故障等突况下可以保障门诊子系统的正常运行。②数据库存储安全:选择稳定可靠的数据存储设备至关重要。在预算许可的条件下,建议选用磁盘阵列或SAN存储系统,这样稳定性和可靠性会较大地提高,若条件有限,也可用服务器自带的硬盘作存储,则要应用RAID5存储解决方案提高存储的高可用性,值得注意的是,一定要做好数据库的在线备份和离线备份工作[7]。③ 数据库操作安全:数据库的安全不仅是指数据库能进行正常的存储和应用,还要保证数据的完整性,避免对数据库的破坏和攻击[8]。首先要加强数据库的管理,及时清理和规范数据库特权用户,诸如SQL SERVER的sa用户,建立完善的权限分配管理制度。其次是要通过数据库安全审计产品,动态监控数据库的查询、新增、修改、删除等操作行为,防止合法用户的误操作和外部攻击[9]。

2.1.2 冗余技术

简单地说,冗余技术是增加同类型的设备,以提高系统或设备的可靠性。冗余技术分为工作冗余和非工作冗余(备用冗余)。工作冗余是一种两个或以上的单元并行工作的并联模型,平时由各处理单元平均负担工作,因此工作能力有冗余。备用冗余是指平时只需一个单元工作,另一个单元是冗余的,用于待机备用[10]。为保障信息系统持续稳定运行,核心设备和线路必须保证冗余,如医院信息系统服务器冗余、核心交换机冗余、电源冗余、主干道冗余等。

2.1.3 物理隔离与监控

为避免部分系统被侵入而导致整个系统崩溃,应根据物理位置、功能特性来划分安全区域,并对不同的区域进行物理隔离,尽可能地减少与其它区域的联系,如封闭一些网络对外的接口与协议,禁用不需要的服务[11]。

在医院现有网络基础上,安全监控系统可以监控和记录网络设备与终端的运行情况,识别与隔离可能被攻击的组件,还可以强化行为管理,监控网络行为与操作,避免人为影响[12]。

2.1.4 防病毒与防攻击

为保障物理上的安全,医院内外网要进行物理隔离,但这并不等于万事大吉,还要安装网络版杀毒软件,能及时升级病毒库,实现网络内各系统统一监控、定时查杀、远程报警等防病毒功能,对病毒的入侵起到防范与应对作用,定期对杀毒软件监控情况进行分析,形成分析报告,提高杀毒软件的防护能力。

2.1.5 工作站安全

2.1.5.1 工作站桌面系统管理 工作站作为医院信息系统的应用终端,必须通过安装桌面管理系统,才能有效地防止操作人员的误操作和非法访问。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进行管理:①安装还原精灵等还原软件。经过技术人员设置,在计算机重启后,C盘将恢复初始状态,用户的文件等其他资料都将不被保留,以保证系统的安全。②安装桌面管理软件。对工作站的使用范围与权限进行限制,其他无关应用程序将不能运行,我院工作站禁用U盘等外接存储,减少外部入侵的几率[13]。③安装远程管理工具,通过Radmin等工具进行远程操作,可快速解决问题,减少奔波之苦。

2.1.5.2 工作站的安全巡查 由于应用系统操作人员不具备计算机专业知识,不一定能正确使用计算机与打印机,因此对工作站的定期安全巡检和维护保养可以增加其使用寿命和稳定性。分配工作站台号,对网络配置及允许运行的应用软件进行备案,并对后续巡查与维护情况进行跟踪记录,建立工作站的“健康档案”,工作站有故障时,技术人员可以在“健康档案”里查看设备历史记录,对故障情况提前做出预判,以便快速正确的排除故障,对“健康档案”进行统计分析,可以得到设备的故障率,对以后的设备选型提供参考。

2.2 安全管理

有了安全产品和技术,只是做好信息安全的第一步。“三分技术、七分管理”,这句话体现了管理的重要性,只有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规范和机制,安全产品和技术才能发挥最佳作用。

2.2.1 安全组织建设

由于医院信息系统涉及到医院的各个管理部门和业务部门,必须建立专门的信息安全领导小组,形成一个由分管院长、信息科技术人员、使用科室安全管理员组成的三级安全管理架构,统一领导和协调信息系统的安全管理工作。安全领导小组负责制订医院信息系统安全总体策略规划,指导、监督信息安全工作,下设办公室―信息科负责制定安全策略,进行技术实施,并对安全措施的执行进行监管,安全措施的具体实施由科室安全管理员来完成,领导小组还应定期组织信息安全检查和应急预案演练。

2.2.2 安全意识

医院的信息化建设是“一把手”工程,只有得到院长的支持,信息安全措施的制定和落实才能在人财物方面得到保障。我们要清醒地认识到,医院信息系统的安全责任是全院职工,不是只由信息技术部门承担。①信息技术人员要有强烈的安全意识。信息科作为医院信息系统的管理部门,是安全措施的具体制定者和执行者,技术人员通过学习与培训,不断更新信息化知识,提高安全风险防范和应对的能力。②要让医院领导充分认识到安全的重要性。通过使用院长查询与决策系统等应用系统,提高对信息化管理的认识。③还要对医务工作者进行培训,增强全院职工的安全意识。

2.2.3 安全管理制度建设

为落实安全管理措施,需要建立信息安全管理制度。主要包括物理安全、网络安全、系统安全、应用管理和人员管理五大部分,制度建立后要严格实施与执行,并进行记录与分析,以及时排查安全隐患,同时要做好管理制度的修订工作,不断进行完善[14]。

2.2.4 应急预案与应急演练

开展应急演练的时间和范围,可以根据医院自身规模和患者的容忍时间来确定[15]。我院每年进行一次应急演练,在门诊量比较小的时间段,可以人为制造故障点,如门诊大楼网络故障造成收费系统瘫痪,进行不同级别的应急演练,演练结束后,应急领导小组应及时召开信息系统安全分析会,发现演练过程中的不足,进一步完善应急预案,只有不断地提高信息技术人员应急处理能力和完善安全策略,才能起到应急预案的可用性,减少突发故障的解决时间。

2.2.5 安全培训

安全培训不仅是对信息科人员(安全员为重点培训对象)进行安全技术培训,还要对信息系统使用人员(全院职工)进行操作安全培训。针对技术人员的培训主要包括安全技术、安全策略和风险防范等,操作安全培训由信息科技术人员负责,主要包括应用系统操作、计算机设备的安全使用和日常维护保养等,定期开展培训,尽量覆盖全院职工,重点部门和人员要进行重点培训,坚决杜绝人为的安全隐患。

3 小结

医院信息安全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进行安全规划设计,通过技术防治和管理防范相结合,建立一整套网络安全防御体系,制定相应的安全策略,不断完善安全措施,才能为医院信息系统持续稳定运行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 张卫.信息安全的机遇与挑战[J].t望,2012,(16):48-49.

[2] 吴俊森.信息安全的风险评估[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4,(32):7601-7602.

[3] 张青芝,陈保松.基于医院信息系统的数据备份容灾研究[J].河北企业,2014,(5):134-135.

[4] 易前旭.网络安全中的防火墙使用技术[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4,(15):205-206.

[5] 苏岩.一种面向数字化校园网络的安全设计方法[J].科技视界,2014,(14):21.

[6] 樊繁.医院信息网络的数据管理分析[J].科技传播,2013, (20):222-224.

[7] 顾勤丰.服务器数据存储技术研究[J].信息与电脑,2013, (8):142-144.

[8] 刘钢.医院信息系统数据安全问题及应对措施[J].企业科技与发展,2015,(7):34-35.

[9] 刘丹丹,刘同波. 数据库安全审计系统在医院的部署与应用[J].中国医疗设备,2013,28(5):42-45.

[10] 陈欢.冗余技术在网络故障管理中的应用[J].福建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4,(2):96-100.

[11] 王俊.基于等级保护的医院网络区域边界安全研究[J].中国数字医学,2013,(3):96-98.

[12] 董伟.医院局域网监控系统的分析与设计[J].信息与电脑(理论版),2014,(4):126-128.

[13] 李健.医院信息化终端桌面管理系统的应用[J].数字技术与应用,2013,(8):58-59.

[14] 韩颖,吴文敬.第三级等级保护信息系统的安全设计[J].通信技术,2012,45(8):77-79.

[15] 李伟琳. 浅谈医院信息系统应急方案设计[J].现代医院,2014,14(1):135-137.

信息安全培训总结范文第7篇

关键词:公钥基础设施(PKI);数字认证(CA);矿区管理;信息安全;密码服务器

0引言

当前我国矿山企业安全生产形势依然严峻,安全生产基础相对薄弱,事故总量还是很大,煤矿、金矿等高危行业结构不合理,应急处置以及救援抢险能力相对不足,部分企业违规违章现象依然存在,给安全生产带来一定的安全隐患[1]。随着计算机通信和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矿山企业安全生产的信息化管理成为衡量企业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指标,也是促进企业安全生产、提升效益的重要方式。矿区安全生产管理平台在部署时,采用开放式架构,兼容主流信息技术,在.NET平台的基础上,为了满足多种信息源服务终端的需求,平台采用了多种基础数据库模型技术,保证安全管理平台的系统整合能力。平台采用面向服务的架构(SOA)设计,并基于分层和分类结合的混合模式,数据交换模式采用标准的XML等技术,应用统一规范的数据交换接口及应用程序接口,安全机制相对可靠[2]。平台基于J2EE技术架构,支持HTML和DHTML等Web浏览器标准,设计原则遵循高内聚、低耦合的原则,降低系统各个功能模块间的耦合度,降低操作难度,提高系统的通用性。根据矿山企业矿区分散、不聚集的特点,为保证矿山生产网和办公信息网之间以及与外网之间的信息交换畅通,确保信息在产生、存储、传输和处理过程中的安全性,需要建立全网统一的认证与授权机制、时间服务和密码服务。目前,在各种技术,基于PKI/CA的信息安全技术能合理的作用于矿区安全生产信息化管理平台,从而保证安全策略得以完整准确的实现,该技术是解决数据加密、保护信息安全最有效的方案[3]。

1基于PKI技术的安全生产管理平台体系研究

1.1安全生产管理平台的需求分析

矿区安全生产管理平台为解决矿山企业安全统一管理应运而生,以安全生产风险管控为核心的风险管理平台是目前各个矿山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新趋势。以安全生产管理为核心的平台建设可以实现对危险隐患的合理分析,形成事前管理、事中风险预控、事后应急救援在内贯穿安全生产管理全过程的监督管理,从而达到提升安全管理水平的目的。

1.2安全生产管理平台的系统功能设计

以矿区实际情况为前提,以信息资源规划和开发利用为主线,以安全法律法规为支撑,根据功能需求,在成熟的软件开发方法论的指导下,矿山企业安全生产信息化管理系统的主要功能框架如图1所示,其子系统设计如下:包括风险管理子系统、事故管理子系统、安全隐患管理子系统、应急救援子系统、安全培训子系统、监督检查子系统、质量标准化子系统等7大部分。其中风险管理子系统主要负责矿区风险评估,衡量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并对其可能造成的相关损失进行评估,根据风险评估结果,制定相应的管理标准及措施;事故管理子系统主要负责对已发生的事故进行统计,形成事故报告、事故月报、事故数据库等,方便查询,根据需求进行事故通报和责任追究;安全隐患管理子系统主要进行安全隐患追踪、及时对隐患信息进行登记、上报、汇总等,形成隐患整改通知单,及时开展追踪和销号管理等;应急救援子系统主要针对突发紧急事件进行预防、救援、恢复等管理,以应急救援案例库为依托,类比实际案例,推送相关匹配度最高的案例辅助应急救援决策,此外该模块涵盖救援队伍、救援机构等详细信息;安全培训子系统主要负责相关人员安全的培训信息统计,及时对持证人员进行过期预警提示,服务于公司的安全培训管理等制度;监督检查子系统主要进行安全活动制定、、总结等,下设安全检查、整改落实、经验总结等三个子模块,为安全监督管理机构安全检查发现的问题、形成原因、改进措施、整改建议等;质量标准化子系统主要为管理人员提供标准库查询、检查数据汇总等服务,方便现场检查及质量便准化考核等。

1.3安全生产管理平台的PKI/CA技术分析

1.3.1PKI技术体系简介

随着当前信息系统建设的快速发展和数字网络化的应用的普及,不同部门之间、跨部门的信息共享和综合分析的需求也在日益增加,与此同时当前信息网络应用中也面临着信息量大、数据种类繁多,不同数据访问要求不同等现状,因此包括信息保密性、身份认证、访问权限管理等在内的信息安全问题急需解决。公钥基础设施(publickeyinfrastructure)简称PKI,为解决大型信息网络面临的安全问题应运而生。PKI是当前信息化安全建设的基础和重要保证。PKI是一种具有安全性和透明性的密钥管理系统,通过为用户提供密钥和证书管理服务,提供安全策略,从而建立安全有效的网络环境,保证数据信息在安全传输的过程中不被非法偷看以及非授权者篡改等,从而达到保护用户信息机密、完整的目的[4-6]。通常来说,一个完整的PKI系统包含认证中心数CA(certificateauthority)、证书库、密钥备份及恢复系统,证书作废处理系统,客户端证书处理系统等五大部分,其中CA是PKI的核心执行机构,证书库是存放公钥和用户证书的信息库[5-7]。

1.3.2基于PKI体系的矿山安全生产信息化管理体系结构

PKI作为一种安全技术,已经深入到常规网络的各个层面,使用户可以在多种应用环境中使用加密及数据签名技术,是当前网络信息安全问题的综合解决方案,为企业的信息安全保驾护航。对于本文分析的矿山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平台,PKI技术将重点解决用户访问权限、信息传输、数据共享等问题,如准确验证登录用户身份、保证跨部门之间的信息保密与共享、防止信息窃取保证信息安全传输等等。矿山安全生产信息化管理平台的PKI安全服务体系主要包括证书签发管理和PKI安全服务两部分,如图2的方框所示。其中PKI的主体是证书机构CA、注册机构RA(registrationauthority)、密钥管理KM(keymanagement),其中核心组成CA是数字证书的颁发机构,数字证书就是网络用户的身份证,CA审核用户身份等信息并与公钥结合形成数字证书,从而确保其真实有效性,使得PKI能够为网络用户提供较好的安全服务[7]。RA在整个体系中起承上启下的衔接作用,是连接用户和CA之间的桥梁,既向CA转发证书请求,也向安全服务器转发CA签发的证书等。KM主要负责密钥的备份、恢复、保存等管理服务,三个系统完成了证书签发、管理等功能。公共安全接口具有一套通用、抽象的系统函数,实现语言较多,具体的密码算法不会影响到该接口,设计者可以根据自己对于系统的需求对安全接口进行开发,该接口根据工作环节及性能分为初始化部分、安全操作部分、解编部分、通信部分等。

管理调度单元衔接公共安全接口与密码服务单元,公共安全初始化部分通过管理调度单元选择密码服务单元,而管理调度单元向负载最小的密码服务单元进行申请密码服务,从而使得服务器负载均衡。当系统调度单元出现故障时,系统会随机分配一个密码服务单元,保证应用系统的正常运行,在保证系统负载均衡的同时,也保证数据的冗余备份,从而为应用系统提供及时安全的密码服务。密码服务单元是PKI密码服务的核心部分,负责提供相关密码算法及密钥管理功能。密码服务器根据配置需求及应用情况包含多个密码服务单元,当一个单元出现故障时,可以通过管理调度单元进行分配,从而保证应用系统的正常运行。密码算法根据功能特性主要分为三类:非对称密码算法(公钥密码)、对称密码算法(传统密码)和安全Hash算法[9-10]。非对称密码算法计算速度相对较慢,但其电子签名和密钥交换功能有更广阔的应用范围;对称密码算法运算速度较快,适用于大数据高流速的数据加密/解密功能,但是难以实现用户身份识别等功能;安全Hash算法可以用来实现数据完整性验证和辅助电子签名等功能。密钥管理主要包括密钥的产生、更新、泄露处理、有效期管理、存储、销毁等功能,从而保证密钥的安全有效运行。实时监控单元对密码服务器中的单元状态进行实时监控,及时找到密码服务的相关故障,此外实时监控单元的日志功能可以记载密码服务器出现问题的详细信息。以PKI技术为核心的信息安全架构体系可以有效的作用于矿山安全生产信息化管理平台的正常设计和应用中,尤其是多层次的网络系统中,从而保证安全策略顺利实施,从而保证整个平台系统的信息安全和应用安全。

2PKI/CA相关技术在矿山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建设中的应用效果

以密码技术为核心的PKI/CA技术,提高了网络的安全性与可靠性,较好地解决了信息共享开放与信息保密隐私的关系、网络互联性与局部网络隔离的关系,保证矿山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建设的信息安全性,为企业内部用户提供了安全信赖的网络环境,保证了企业不受信息安全威胁,为矿山的安全生产、信息管理提供了技术保障,在数据安全管理、业务协调以及实时智能指挥等领域取得了一定的应用效果。

2.1在数据安全管理领域的应用效果

2.1.1身份认证和访问控制方面

安全生产管理平台用户角色众多,有企业监管人员,公众访问人员,平台内部测试管理人员等,一人多账户多角色多权限,容易带来极大的安全隐患问题,因此具有支持多种认证方式同时具有统一认证访问控制的安全机制及用户权限管理方案变的非常重要。安全生产管理平台基于PKI技术将证书策略应用于用户的访问控制中,不同级别的登录人员可以设置不同的访问权限,通过网上进行信息传递的身份证明,为用户和数据之间建立起可信任的桥梁,有效的保证了平台信息的安全服务。

2.1.2安全传输方面

矿山安全生产信息化管理会产生大量的数据,数据规模大、种类繁多,随之而来的是数据安全管理和通讯安全的问题,安全的信息通讯是解决信息安全威胁的重要手段之一。安全生产管理平台采用的PKI相关技术,可以使用不同系统间的跨域共享和灵活授权,可以提供不同系统访问的授权管理、密钥管理、身份认证、责任认定,使得系统传输的数据信息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完整性、并在消息传递过程中完成信息的加密和数字签名,大大提高了平台通讯的安全性。

2.2在业务协调、实时智能指挥领域的应用效果

安全生产管理平台以安全生产风险管控为核心,在成熟的软件开发方法论的指导下,将风险管理、事故管理、安全隐患排查、应急救援、安全培训、监督检查等内容整合到统一平台。PKI相关技术保证了各个系统之间的数据共享和安全通信,通过登陆人员访问权限和各模块之间协调管理,为公司的安全生产提供了技术保证,从而对生产过程中的风险进行有效管理,提升安全管理效率,降低安全生产事故。PKI技术保证了系统通讯的正常安全运转,实现各个系统之间的资源共享,消除各个系统之间的信息孤岛,实现各个子系统的协调调度,使得各类用户可以方便快捷的访问、管理平台,将各类信息安全的联系起来,同时借助系统对监控数据进行智能分析和决策支持,使得事故实时智能指挥成为可能,并逐步实现了事故管理由事后应急响应到事前预警提示,对于提高矿区防灾能力,实现矿区安全高效生产、提高安全管理水平具有重要的引领作用。

3结语

PKI技术体系通过管理数字证书和密钥的方式,为用户搭建安全可靠的网络平台,使得用户可以在多种用户环境中方便的进行加密和数字签名,保证了矿区安全生产管理平台身份识别、信息传递、访问权限等的安全实施,依托数字证书、密钥管理等技术,可以有效的生成、保存、更新管理密钥,解决了网络身份认证、信息完整性和抗依赖性等安全难题,为解决矿山安全生产信息化管理中存在的信息安全等因素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撑。考虑到PKI技术本身缺点以及矿山企业的行业特性,该技术仍有一定的缺陷。在实际中,PKI技术构建和运行成本高昂,此外用户认识水平、相关法律政策等因素的制约,都不利于PKI技术应用发展。因此,需要解决多个独立PKI系统之间的交叉认证与互操作性等,以及证书过期、撤销、丢失带来的密钥托管和证书安全等问题[11]。尽管如此,PKI技术的前景仍然是广阔的,随着相关技术的快速发展,PKI相关技术仍然是矿山安全管理信息化建设中解决通讯安全问题的必然选择。

参考文献

[1]刘星魁,谢金亮,LIUXing-kui,等.煤矿安全生产现状及对策探讨[J].煤炭技术,2008,27(1):139-141.

[2]史科蕾,石秋发.基于PKI/CA技术在矿区服务平台中安全管理的设计与实现[J].煤炭技术,2013(6):280-281.

[3]熊万安,龚耀寰.基于公开密钥基础结构(PKI)的信息安全技术[J].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3(1):4-6.

[4]张慧.PKI技术研究[J].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07,24(8):42-44.

[5]李彦,王柯柯.基于PKI技术的认证中心研究[J].计算机科学,2006,33(2):110-112.

[6]谢冬青,冷健.PKI原理与技术[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7]黄兰英.PKI技术和网络安全模型研究[J].孝感学院学报,2007,27(6):62-64.

[8]陈雨婕.基于PKI的矿山企业网络信息安全研究[J].矿山测量,2011(3):46-47.

[9]秦志光.密码算法的现状和发展研究[J].计算机应用,2004,24(2):1-4.

[10]张晓丰,樊启华,程红斌.密码算法研究[J].计算机技术与发展,2006,16(2):179-180.

[11]李健,张笈.PKI在云计算中的应用研究[J].信息网络安全,2011(8):44-47.

信息安全培训总结范文第8篇

信息安全准则是风险评估和制定最优解决方案的关键,优秀的信息安全准则包括:根据企业业务目标执行风险管理;有组织的确定员工角色和责任;对用户和数据实行最小化权限管理;在应用和系统的计划和开发过程中就考虑安全防护的问题;在应用中实施逐层防护;建立高度集成的安全防护框架;将监控、审计和快速反应结合为一体。良好信息安全准则可以让企业内外部用户了解企业信息安全理念,从而让企业信息管理部门更好地对风险进行管控。

2企业信息安全管理的主要手段

2.1网络安全

(1)保证安全的外部人员连接。在日常工作中,外部合作伙伴经常会提出联入企业内网的需求,由于这些联入内网的外部人员及其终端并不符合企业的信息安全标准,因此存在信息安全隐患。控制此类风险的手段主要有:对用户账户使用硬件KEY等强验证手段;全面管控外部单位的网络接入等。

(2)远程接入控制。随着VPN技术的不断发展,远程接入的风险已降低到企业的可控范围,而近年来移动办公的兴起更是推动了远程接入技术的发展。企业采用USBKEY,动态口令牌等硬件认证方式的远程接入要更加的安全。

(3)网络划分。在过去,企业内部以开放式的网络为主。随着网络和互联网信息技术的成熟,非受控终端给企业内网带来的安全压力越来越大。这些不受信任的终端为攻击者提供了访问企业网络的路径。信息管理部门可以利用IPSec技术有效提高企业网络安全,实现对位于公司防火墙内部终端的完全管控。

(4)网络入侵检测系统。网络入侵检测系统作为防火墙的补充,主要用于监控网络传输,在检测到可疑传输行为时报警。作为企业信息安全架构的必备设备,入侵检测系统能有效防控企业外部的恶意攻击行为,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各大安全厂商如赛门铁克,思科等均研发出来成熟的入侵检测系统产品。

(5)无线网络安全。无线网络现在已遍布企业的办公区域,给企业和用户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存在信息安全的隐患。要保证企业内部无线网络的安全,信息管理部门需要使用更新更安全的协议(如无线保护接入WPA或WPA2);使用VLAN划分和域提供互相隔离的无线网络;利用802.1x和EAP技术加强对无线网络的访问控制。

2.2访问控制

(1)密码策略。高强度的密码需要几年时间来破解,而脆弱的密码在一分钟内就可以被破解。提高企业用户的密码强度是访问控制的必要手段。为避免弱密码可能对公司造成的危害,企业必须制定密码策略并利用技术手段保证执行。

(2)用户权限管理。企业的员工从进入公司到离职是一个完整的生命周期,要便捷有效地在这个生命周期中对员工的权限进行管理,需要企业具有完善的身份管理平台,从而实现授权流程的自动化,并实现企业内应用的单点登陆。

(3)公钥系统。公钥系统是访问控制乃至信息安全架构的核心模块,无线网络访问授权,VPN接入,文件加密系统等均可以通过公钥系统提升安全水平,因此企业应当部署PKI/CA系统。

2.3监控与审计

(1)病毒扫描与补丁管理。企业需要统一的防病毒系统和终端管理系统,在终端定期更新病毒定义,进行病毒自扫描,自动更新操作系统补丁,以减少桌面终端的安全风险。此类管控手段通常需要在用户的终端上安装客户端,或对终端进行定制,在终端接入企业内网时,终端管理系统会在隔离区域对该终端进行综合评估打分,通过评估后方能接入内网。才能保证系统的安全策略被有效执行。

(2)恶意软件防控。主流的恶意软件防控体系主要由五部分构成:防病毒系统;内容过滤网关;邮件过滤网关;恶意网页过滤网关和入侵检测软件。

(3)安全事件记录和审计。企业应当配置日志审计系统,收集信息安全事件,产生审计记录,根据记录进行安全事件分析,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2.4培训与宣传提高企业管理层和员工的信息安全意识,是信息安全管理工作的基础。了解信息安全的必要性,管理层才会支持信息安全管理建设,用户才会配合信息管理部门工作。利用定期培训,宣传海报,邮件等方式定期反复对企业用户进行信息安全培训和宣传,能有效提高企业信息安全管理水平。

3总结

当前,越来越多的企业已经把信息安全看做影响业务发展的核心因素之一,信息安全管理已经成为企业管理的重点。本文对信息安全政策,安全管理手段等方面进行了剖析,结合当前国际主流的信息安全解决办法,为企业做好,做强信息安全管理体系给出了一些通用性的标准,对企业构建信息安全管理体系,消除信息安全隐患,避免信息安全事件造成的损失,确保信息系统安全、稳定运行具有探索意义。

信息安全培训总结范文第9篇

还应定期进行脱机备份。这样即使信息出现丢失和失真的情形,只要使用备份对原来信息进行恢复,丢失和失真的信息就会重新还回原貌。

二、加强信息加密工作

凡是需要在网络上传输的不宜公开的数据。在多数情况下。信息加密过程是由多种多样的加密算法来实现的,通常将其分为常规密码算法和公钥密码算法两大类。在实际应用中,人们常常将常规密码和公钥密码结合在一起使用,档案信息的加密技术就是将两者结合使用的,即发方使用收方的公开密钥发文,收方只用自己知道的解密密钥解密。由于机密和解密使用不同的密钥,因此第三者很难从中破解原文的内容,从而确保传输中档案信息的安全。

三、提高访问控制技术水平

访问控制技术是网络安全防范和保护的主要策略。访问控制可以说是保证网络安全最重要的核心策略之一。(1)入网访问控制。它控制那些用户能够登录到服务器并获取网络资源,控制准许用户的访问时间和准许他们在哪个网站入网。有了这道关卡,即使网络合法用户,如果连网站都进不去,就谈不上获取相关的文档信息。(2)权限控制。它控制用户允许访问哪些目录、子目录、文件和其他资源;指定用户对这些文件、目录、设备能够执行哪些操作,如只读、修改、创建、删除、查找、存取控制等,而最基本的控制是防止档案信息的拷贝、篡改和打印。(3)防火墙控制。它是在档案馆的网络和外界网络之间设置障碍,对数据系统的进、出两个方向的通信进行监控、甄别,阻止对档案信息资源的非法访问。

四、强化病毒防治工作

网络信息安全主要的敌人就是计算机病毒。病毒的泛滥对计算机网络系统构成了严重威胁,它以各种方式有选择地破坏档案信息的有效性和完整性。应对措施是采用国家有关部门批准的查毒、杀毒软件,密切关注网络病毒动态,适时对服务器和客户端查毒、杀毒,并制定严格的防毒制度。

五、建立并完善应急响应机制

当档案馆遇到突发灾难性事件,可以利用预先建立的应急响应机制,在较短时间内迅速有效地处理,相互配合协调,最大程度地发挥有限人力、物力抢救突发现场,使档案信息系统被及时隔离,重要档案转移,最大限度地降低损失程度。然后总结经验教训,尽快恢复正常工作,完善应急响应机制。

六、重视人才培养工作

人是档案信息安全的最大护卫者,也是档案信息安全问题的制造者。档案信息安全管理人员的配备、调离要有严格的管理制度,有完整的电子档案信息安全培训计划和培训制度,各类人员的安全职责明确,能胜任电子档案信息安全管理工作。我们应树立起现代的人才观念,坚持依法治教,开展档案信息安全人才的培养和教育。信息时代档案管理工作人员不但要有过硬的政治素质,还要有较高的文化素质和专业素质。既要熟悉所保管的档案内容、熟悉档案法规,又要学习现代科技知识,对计算机操作、数据库、网络知识都要十分熟悉。档案管理工作者既是专业型人才,又是管理型人才,必须结合档案管理的各个环节,努力学习新技术,提高驾驭现代技术的能力,加强电子文件方面的研究,特别是计算机网络安全知识水平,管理好、利用好电子文件。构建以档案基础知识为根基,相关知识为补充的知识结构,向复合型人才转化。

信息安全培训总结范文第10篇

信息安全检查的作用

为了收集信息系统的运行数据、了解信息安全管理体系的运行情况,及时发现信息系统存在的安全问题和修补安全漏洞,各大银行普遍采用安全检查的方法,提升信息系统的安全保障能力:一是检查信息安全保障体系的建设情况、信息系统安全管理制度的落实情况,提高信息系统安全管理水平;二是检查科技人员的安全技术水平以及安全培训教育情况,强化他们的信息安全意识;三是检查信息系统运行情况、日常操作中的安全控制措施,促进完善安全内控机制,及时处置操作安全风险;四是检查信息系统数据存储、传输、使用等数据管理情况,防范数据泄露风险;五是检查应急预案制定情况以及应急演练结果,提高对突发事件的应对能力。信息安全检查工作的内容信息安全检查工作是为了查找信息安全问题和薄弱环节,采取一定的检查或检测方法,发现安全现状与安全要求之间的差距,以便有针对性地采取防范对策、改进防范措施,进一步提升安全防范能力,预防和减少重大信息安全事件的发生,切实保障信息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在进行安全检查前,首先要确定安全要求、明确信息安全检查工作中要检查的项目。邮储银行以信息安全保障评估框架为指导,以等级保护系列标准为基础,结合银监会、中国人民银行等监管机构对信息安全管理的相关监管要求,提取内部管理制度中对安全的相关要求,制定了具有特色的安全检查要求,形成了《邮政金融计算机系统安全检查手册》。该《手册》从主机安全、网络及边界安全、应用安全、数据安全、基础设施安全、网点终端安全、运行安全、安全管理8个方面归纳整理出400多个安全检查项。该《手册》明确了信息安全检查工作的检查内容、检查要点和检查方法。

信息安全检查的实践

邮储银行开展的2014~2015年度信息安全检查工作,包括了制定检查工作计划、信息安全检查、问题整改和检查总结等阶段。制定检查工作计划。在选取安全检查项目时,紧紧围绕年度安全管理目标,结合年度信息安全工作的重点领域以及运行维护工作中容易忽视的安全问题。2015年的安全检查在兼顾检查全面性的同时,确定以网络边界安全、主机安全、数据安全3方面为检点,从《手册》中选取100个检查项,同时规划了现场检查工作的方法、工作过程等内容,从而形成年度安全检查方案。随后,根据各安全检查项目在保障信息安全中的作用以及现有条件下实现的难度等实际情况,将安全检查项分成基本要求项和增强要求项并对其赋予不同的分值,建立起安全检查的量化评价标准。检查完成后,可以通过评价标准直接给出的分数,直观地评价、比较各分行信息安全工作的情况。在组建安全检查队伍时,每个检查小组由总行、分行的信息安全人员组成。各分行分组交叉检查的方式,便于各分行通过检查相互学习、取长补短,提高信息安全的保障能力和水平。

实施信息安全检查

信息安全检查围绕安全检查项目,采用登录系统检查、在线工具检查、查阅制度文档、访谈关键人员、巡查网点等方法,收集安全运行数据,评价安全管理水平。登录信息系统设备检查安全配置基本情况,重点关注系统日志、操作日志、配置文件等信息;使用安全漏洞扫描工具检测设备存在的风险点;通过检查设备的使用状况,评价基层单位对信息资源的控制能力是否满足安全保护的要求。查看各监控系统的监控记录,确认各项报警得到及时处理。查阅规章制度,了解安全规定是否覆盖安全工作的所有领域;浏览审批记录、登记表等详细信息,了解日常工作中安全规定的执行情况。通过访谈相关岗位人员、现场观察各岗位人员的实际配合情况,了解日常工作流程中是否存在安全漏洞;通过实地检查网点,最直观地从工作环境考察安全管理细节,查看基层各项安全制度的落实情况。在检查过程中发现的问题,现场检查组以事实确认单的形式进行记录,并在现场检查总结会上与被检查机构的人员进行沟通和确认,作为后期整改工作的基础依据。

问题整改

在完成了现场检查工作之后,各检查小组汇总事实确认单,梳理出需要各分行着手整改的问题,针对每个分行签发安全检查整改通知书,要求各分行对症下药完成整改工作,以完善信息系统的安全防护措施。对网络边界问题的整改,完善了网络各区域特别是第三方接入区防火墙、路由器、交换机的安全配置,对经过网络边界的重要信息实施相应保护,提升了抵御外部网络攻击的能力。对主机安全问题的整改,调整了各类软件的安全配置参数,使之遵循最新版本安全配置基线的要求,提升了主机的安全防护能力。对数据安全问题的整改,增强了数据访问的身份认证和访问控制机制,防止非授权使用,保证数据免遭泄露和篡改。同时加强了对备份数据管理,有效保护了数据的高可用性。对检查中发现的其他问题进行整改,促进了在运行维护过程中主动采取更加有效的安全措施,升级管理手段,使安全管理更加全面覆盖到安全保障架构的各个方面。

检查总结

经过一段时间的信息安全检查整改工作,各分行报告了每个问题的整改完成情况。总行依据整改报告评价各项整改措施的有效性,评估信息安全状况和防护水平,促进总行对信息安全管理工作进行持续监管。

持续改进的信息安全检查工作

对运行阶段的系统进行安全检查,能发现信息系统在设计、开发、测试、运行维护环节的安全管理工作中积累的剩余风险,通过风险提示反馈给各环节后,可以促进各环节持续关注安全问题,达到全面提升信息系统全生命周期安全保障能力的目的。信息技术领域新技术不断推陈出新,信息安全的势态也不断演变,这就要求信息安全检查的手段、安全评价指标也要持续改进,力求不断消除安全隐患,提高安全管理水平。总结信息安全检查工作的开展情况,在以后工作中需要在以下方面加以改进:一是围绕安全检查任务,逐渐丰富安全检查工具,尽量使用自动化工具来开展安全检查,提高检查效率,减少对系统运行的影响。二是坚持开展培训,使安全检查人员掌握更多的信息安全技术,提高安全检查技能,满足排查安全问题和薄弱环节的需要。三是在建立信息安全检查指标体系时应从重技术指标过渡到管理与技术指标并重,不断完善与制度、人、流程相关的安全检查项,充分保障信息安全。四是不断修订安全检查指标体系,逐步形成日常化、制度化的安全检查制度,提高安全检查的有效性。

上一篇:安全事故总结范文 下一篇:安全生产半年总结范文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