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教学设计总结范文

时间:2023-03-18 20:54:28

信息技术教学设计总结

信息技术教学设计总结范文第1篇

受传统教学思维的影响,很多教师重视课前备课和教学设计,但是对课后反思却不够重视,进而影响了信息技术教学方案的优化和教师教育素质的不断提高。因此,建议信息技术教师要积极关注课堂教学细节,积极对教学信息进行课后分析与反思,实现信息技术教学设计水平的不断提升。

关键词:

信息技术;教学设计;课后反思

对信息技术教学设计进行课后反思,是教学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但是在信息技术教学中“重设计、轻反思”的倾向比较明显。信息技术教师过分看重教学结果,而对于教学过程中的难点、重点、精彩、失误、创意、灵感等都没有在课后进行系统的总结与整理,没有为教师日后的教学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因此,建议信息技术教师在加强教学设计的同时,要加强对教学过程的管理和课后的反思,及时总结自身在教学过程中的成功经验和教学不足,以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促进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质量的提升。

一、反思信息技术教学设计的实施过程

信息技术教师对教学设计的反思,需要以教师对教学过程的积极关注为前提。教师只有在教学过程中重视对各类细节问题的关注,有效监控学生学习的全过程,才能对学生在课堂上表现出的学习态度、学习情感等学情信息进行有效搜集和系统分析,根据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各种信息反馈来反思自身教学设计方案的有效性,并为接下来教学设计方案的优化提供相应的参考依据。对此,信息技术教师在课堂上不要一味开展单向灌输性、标准性的教学活动,而是要给予学生更多自主活动和互动学习的空间,让学生可以充分地展示自己、表现自己、暴露自己,这样才能为教师对自身教学设计方案的反思创造条件。例如,为了检验自身教学设计方案的教学有效性,信息技术教师可以在课堂的一开始就安排一个“任务”,在课堂的末尾让学生根据所学信息技术知识进行尝试,这样可以以任务为载体,驱动学生在信息技术课堂上带着“任务”学习,而课堂末尾学生对任务的完成程度,恰恰是检验教师教学设计方案的有效标准,所以教师要对学生完成任务的全过程进行关注,以便及时发现学生的知识缺陷和技能缺陷,再制订更加科学的教学设计方案。

二、反思信息技术教学设计中教学策略的运用

课堂教学是整个教育教学中的核心环节,而教师对教学策略的选择,则是信息技术教学设计中的重要内容,教师采取什么样的教学策略,将会直接决定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效果。信息技术教师的教学设计由于多是提前进行,所以在教学过程中难免出现“教”与“学”之间的不协调,当学生对教师的教学设计出现不适应时,就会影响学生对信息技术课程的学习状态和学习效率。教师对信息技术教学策略的反思,主要涉及教师教学方法的运用、教学情境的创设、教学互动方式的选择、师生关系的处理以及学生自主学习空间的大小等。信息技术教师对教学策略的制定,要本着以学生为本的原则,充分尊重学生在信息技术课堂上的主体地位,避免灌输性的理论教学和重复性的技能训练,以便充分激发学生在信息技术课堂上的学习兴趣,保持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热情。例如,对于“动画制作”的教学策略的反思,主要是看学生能否快速进入学习状态,学生能否自己制作Flas,是否有自己的创造力等;同时,教师只有让学生亲自动手、亲自动脑,才能更好地暴露自己的知识缺陷,反过来促进教师对教学设计方案的持续优化。

三、反思信息技术教学设计中的精彩与失误

信息技术教师对自身教学设计进行课后反思,不仅要反思不足之处,同时也要反思精彩之处,还要对信息技术教学中出现的创意、灵感等进行及时的总结,这样才能实现信息技术教学质量的不断提升。首先,信息技术教师要对教学过程中的精彩之处进行总结,如学生喜闻乐见的教学方法、教学形式,教师精彩的设问,启发性的教学情境的创设,巧妙的课程导入等,教师都可以进行很好的总结,作为教学经验进行积累,或者同其他教师进行共享并实现共同进步。其次,对于信息技术教学中出现的失误和败笔,教师更是要进行理性、客观的分析和总结,在上课结束后要多加强教学反思,看教学设计是否脱离学生实际,教学内容安排是否妥当,教学重点、难点的把握是否准确,举例讲解分析是否恰当等,信息技术教师只有敢于承认和反思自己在教学设计中犯的错误,才能将这些教学信息作为优化自身教学设计方案的参考依据,实现自身教学素质的不断提升。再次,对于在教学过程中一闪而过的教学创意、教学灵感,信息技术教师也要在课后进行反思和记录,因为这些教学创意和灵感如果不及时记录下来,日后很容易忘记。如果能将这些教学创意和灵感充实到日后的教学设计当中,将会对教学案例的优化提供很大的帮助。

总之,对信息技术教学设计进行课后反思,能够有效提升教师的教学设计能力,实现教师教学能力和教学素质的不断提升。对此,信息技术教师要认真反思自己的教学过程,系统总结学生在课堂上反馈的信息,发现教学设计与实际教学过程中存在的差距和偏差,对原有教学设计方案进行改进,为后续教学设计提供更多的借鉴,实现信息技术课程教师教学设计与组织能力的不断提升。

信息技术教学设计总结范文第2篇

关键词:信息技术 新课程 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G633.6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3-0096-01

高中信息技术学科已经在中学基本站稳脚跟,如何推进信息技术教学向深层次发展,不断提高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水平,规范信息技术教学行为仍然值得认真总结和思考的。在学习了李冬梅老师的《高中信息技术新课程教学设计原则与方法》后很受启发。这里结合从事信息技术教育教学和管理的经验,对信息技术新课程设计的原则进行一些思考。

高中信息技术新课程的教学设计,是搞好信息技术教学最基础的工作。要上好一堂信息技术课,首先必须有明确的教学思路,而教学思路必须遵循一个合理的教学设计原则,这样才能把知识、教材和学生很好的结合起来,也才能上好一堂信息技术课。

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设计是搞好课程教学的基础,是教学实践的蓝本,要搞好教学设计我认为有以下几个方面值得思考。

一、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设计要体现与传统文化课程的差异

传统文化课程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在一定程度上会有所更新,但就总的知识体系而言始终具有相对的稳定性,知识系统不会有大的变化。因此,教学设计模式也就难有根本性的突破。无论怎么思考,知识的量和学生接受知识的过程都是相对稳定的。而信息技术课程作为一门普及现代科技的学科,有它建立的基础体系,但这个系统是不需要普通信息技术人员所掌握的,普通信息技术人员重在对信息技术成果的应用。我们原来选用的广东版的信息技术教材就侧重了前者,而我们现在选用的人教版的教材就着重体现了后者,因此我们感觉到人教版的教材更适合高中信息技术的教和学。我们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要体现信息技术的应用特色,不能把信息技术设计成理论课,它的特点就是应用。如果一堂信息技术课走进了传统文化课的设计思路,既失去了课程开设的意义,也让学生失去学习的兴趣,更是对现代教学设备的浪费。因此在教学设计时要跳出传统教学设计的思维范畴。

二、信息技术教学设计要体现课程的实践性和创新性

高中信息技术课程开设的基本目的应该就是在中学阶段普及基本的信息技术应用知识,传授基本信息技术工具的应用,由此培养学生的基本信息技术素养。在教学设计时要注意基本信息理论的介绍,但更重要的是要体现指导学生对基本信息工具的应用。注重体现“学习——理解——应用——创新”的基本教学设计思路。现在的教学过程中,学生总是喜爱QQ聊天,喜爱玩游戏等等,就是体现在学生对信息技术应用软件的兴趣。学生对教师按计划准备的教学内容没有兴趣,就是还没有深入到教师所设计的环境。如何把教学内容设计成学生喜爱接受的形式,还要进一步的思考。同时教学设计还要能体现允许学生接受知识的差异,体现学生吸收知识的兴趣。

三、信息技术教学设计要体现本课程的发展特色

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要体现信息技术学科最大的特色,就是信息技术学科本身就是一门不断发展和突破的学科。到现在为止还不能说信息技术课程已经完善,也许今天传授的信息技术知识明天就要被新的信息技术知识所取代,就会成为历史。就连最基本的信息技术应用理论也逃脱不了这样的命运,存有生命力的只是信息技术的原理,这点现实已经证明了,很多过去的信息技术知识就已经淘汰。我们进行教学设计时,就要充分考虑信息技术课程的发展性,要体现指导学生思考原理,而不要过分强调学生对已有信息技术知识的死记硬背。要注意引导学生设想知识的延展性,这同时有利于开启学生的创新思维。

四、信息技术的教学设计要体现中学学校和学生的实际

信息技术的教学设计要结合中学学校和学生的实际进行组织。首先是要充分考虑学校信息技术硬件基础条件,一个脱离了基本硬件条件的教学设计,只能是一种传统文化课的教学模式,是不可能很好落实的。其次要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同样是中学,城市和农村就存在极大的差异,同样是农村也存在着很大的差异。虽然教学大纲有要求,但落实起来同样要因地制宜,不能按教师掌握的信息技术知识去要求学生。

五、信息技术教学设计要体现灵活的评价方式

信息技术教学设计总结范文第3篇

关键词:信息化教学设计 因特尔?未来教育知识管理绩效技术

1.引言

教学设计是教育技术的重要研究领域,自其产生以来的近40余年,国内外的教学设计理论与方法得到了不断地丰富和发展。近年来,随着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不断完善、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不断深入,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已经引起学习方式和教学方式的深刻变革,因此它要求教学设计也要做出相应变化。

信息技术在教学设计领域的不断深入,使得教学设计呈现出了一种新兴的发展态势。英特尔?未来教育为教师的信息技术和学科教学整合提供了一个全新的理念;国家教育技术标准的颁布规范了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对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设计的能力也提出了具体要求;教学中概念图、blog、wiki的使用为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设计添加了有力的翅膀。因此,作为实现教育信息化重要过程的信息化教学设计已经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兴趣。在教育信息化环境下的教学设计,我们将其简称为“信息化教学设计”。

2.信息化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实质上是对教师课堂教学行为的一种事先筹划,是对学生达成的教学目标、表现出的学业进步的条件和情境做出的精心安排。教学设计的根本特征在于如何创设一个有效的教学系统。其发展大致经历了计算机辅助教学设计、多媒体组合教学设计、基于信息环境的教学设计这几个阶段。

既然教学设计已经迈入信息化的进程,那么何谓信息化教学设计呢?南国农教授认为:信息化教学设计是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科学安排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和要素,为学习者提供良好的信息化学习条件,实现教学过程最优化的系统方法,其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创新精神和综合能力,从而增强学生的学习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业成就,并使他们最终成为具有信息处理能力的、主动的终身学习者。因此信息化教学设计打破了以教师主导,讲授型教学,单学科、脱离情境的封闭的教学,固定性、复述性的学习,贫乏的学习环境等为特点的传统教学设计,是教师进行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应具备的基本素质之一,是信息化教学的前期工作,也是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关键所在。

3.教学设计信息化的新发展

3.1因特尔?未来教育

因特尔?未来教育是把计算机和网络技术有机融合到教学中的一种教学模式,它的精髓在于树立用技术去解决教学问题的思想,它的实施有利于提高教师的理论水平和教学能力;有利于研究性学习的开展;有利于现代教育技术在学科教学中的运用。

因特尔?未来教育的实质之一就是使教师知道如何进行“把计算机应用到课程中去”的教学设计,即信息化教学的设计。

因特尔?未来教育的核心是信息化教学设计。而信息化教学设计的核心是问题设计。因此因特尔?未来教育为了帮助教师提升问题设计的能力,提出了课程框架问题的概念,并作为单元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课程框架问题又由基本问题、单元问题和内容问题构成。基本问题的特点:对学生有吸引力;不应该涉及特定的主题、事件或内容,是抽象的、范围宽泛的;基本问题具有穿透性、综合性、挑战性等特点,如地球上资源能维持多久?单元问题是对基本问题的细化,为基本问题提供了学科特定及主题特定通道;单元问题也没有明显的正确答案,是为了激发和维持学生的兴趣而精心构造的。内容问题为学生研究单元问题,并进而探究基本问题打造知识基础;大多涉及的是事实而不是对事实的阐释;都有明确的答案。具体实例可参看下表所示。

众所周知,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新课程改革的最终实施以及素质教育理念的贯彻等等,最终要通过教师和学生的教学来实现,因此,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设计的能力在现代教学中尤为重要。因特尔?未来教育的出现,成为信息化教学设计的教师培训的重要平台。

3.2教学设计与知识管理

所谓知识管理是应用于企业中搜集、传播、共享知识和生成新知识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不但实现了知识的传播与共享,同时也实现了新知识的生成,而新知识的生成需要的恰恰是创新性思维。所以,在基于知识管理在企业中的应用,能够把企业知识管理的一般过程融入教学,把教学看成是一个知识搜集、传播、共享和生成的过程,并对各个环节进行设计是教学设计研究领域中一个新的着眼点。

基于知识管理的教学设计目的在于更有效地指导学生通过显性知识获得在教学中容易被忽略但却更为重要的隐性知识。本文从概念图在教学中的使用来阐释基于知识管理的教学设计。

3.3教学中概念图的使用

教学中概念图的使用是知识管理的一个重要体现。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设计能力成为决定信息化教育改革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之一。而在教学设计中运用概念图可以促进学生的高级思维发展,从而使学生能够有效地提高学习效率。

所谓概念图,是用来组织和表征知识的工具。它通常将某一主题的有关概念置于圆圈或方框之中,然后用连线将相关的概念和命题连接,连线上标明两个概念之间的意义关系。使用概念图学习新知识,学生不再被动地去记下老师的每一句话和长长的句子,而是积极地对关键词进行加工、分析和整理。下图是以我对概念图的认识为例,体验概念图的形式。

知识的创新、外化是教育持续发展的动力,而概念图是一种能将思维可视化的工具,它在教学设计中的使用可以更好地体现教育的发展规律。

信息化教学设计就是要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科学安排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和要素。因此概念图在常规课堂教学设计的应用表现为:(1)课前帮助教师了解和分析学生的认知结构和能力起点;(2)备课时帮助教师分析和设计教学内容,梳理教学思路;(3)课堂讲授时用于展示教学内容;(4)作为教学策略,通过学生或师生共同构图,帮助学生生成不同概念之间的联系;(5)用于总结和复习;(6)用于教学评价,诊断学生的学习情况。

3.4教学设计与绩效技术

所谓绩效就是指行为活动的可测量的结果,反映的是个人和组织的成果,对企业来说就是业绩。然而“绩效”这个概念并不是企业培训所独有的,在人类的教学和学习过程中同样存在绩效问题,同样应该提高教师和学生行为的绩效,追求教学和学习绩效的最优化。绩效技术正是在教学设计的基础上发展起来,吸收和发展教学设计的系统观、需求分析、形成性评价方法等方法和思想,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理论和方法,并逐渐走向成熟。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教育也进入了信息化的时代,信息化教学设计在现代教学中地位也逐步升高。许多学校已经迈入了信息化时代,甚至有些学校信息化教学设计的运用已经很成熟了。但是当我们能够运用信息化教学设计的时候,不得不考虑如何测量和评价信息化教学设计是否达到了我们预期的目的。

在绩效技术的组成步骤中,评价是最为重要的一步,评价有形成性和总结性评价,评价的结果随时作用于每一个步骤中。教学设计成果的评价一般也包括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两种形式,但它不同于其他评价的主要特点在于教学设计成果的评价主要以形成性评价为主,也就是说,教学设计成果要在其形成的同时对其加以评价。总结性评价是证明教学设计有效性或不足最客观的办法,包括充分的收集信息并利用这些信息作出利用的决策。从根本上讲,总结性评价着眼于教学设计的结果,并力图回答三个问题:教学设计是否真正解决了教学问题?教学设计是否优化了教学?教学设计是否获得了比较理想的教学效果?

当前,绩效技术是教学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发展方向。教学设计的思想和方法为绩效技术打下了基础,同时绩效技术也开阔了教学设计工作者的视野,扩展了教学设计领域的范围。将绩效技术引入教育技术领域,与教学设计相融合,实现优势互补,将为教学设计开拓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教学设计逐渐从学校走向企业,绩效技术也在教育领域同教学设计有所融合,二者的最终目的是统一的。

4.结论

教学设计自20世纪80年代初引入中国以来,一直是教育领域特别是教育技术领域关注和研究的热点,在教育技术学科体系中占据着核心地位。经过计算机辅助教学设计、多媒体组合教学设计、信息化教学设计的发展,已经呈现出了一些必然新的发展趋势。尤其在信息化教学环境下,教学设计的信息化发展也更加明显。就信息化环境下的教学设计未来发展,本人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展望。(1)教学设计越来越注重跨学科研究和跨领域应用。(2)教学设计越来越注重信息技术与教育理念的整合。(3)教学设计越来越注重各种因素整合下的学习环境的建构。学习不是传输的过程,也不是接受的过程。(4)教学设计越来越注重新的评估理念和方法。当前教学设计研究与实践发展所表现出来的各种倾向,构成了影响未来教学设计的发展走势力量。这些力量相互交织、相互影响,汇成了当代教学设计研究变革的洪流,正在创造着教学设计发展的崭新图景。

参考文献:

[1]盛群力.教学设计[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2]南国农.信息化教育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3]中国知识管理网[EB/OL].www.省略.

[4]张豪锋,卜彩丽.略论学习生态系统[J].中国远程教育.2007.(4):23~26.

信息技术教学设计总结范文第4篇

【关键词】问题化教学设计信息技术高等数学教育应用探究

加涅(R.M.Gagne)曾指出,教育的关键核心问题就是教会学习者思考,学会运用理性的力量,成为一个更好的问题解决者。当前教育的核心在创新,创新的核心在思维,培养学生思维与问题意识及问题解决能力密切相关。高等数学作为高校教育中一门课程,不仅仅是一种工具、一门科学,它凝聚了人类的智慧,蕴含着丰富的思想,具有无法估量的现实意义和价值。高等数学的学习对于学生来说一直是枯燥的、乏味的、困难的,而其现实意义也难以体现,对于高等数学教育者来说,教学的目标是使学生理解数学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在实践探索中理解高等数学的真正内涵。随着教育信息化的普遍开展,如何在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实现对高等数学教育的改革发展?结合各种信息技术,通过问题化教学设计,可以为我们提供一种改革路径,它对于学生知识和能力的建构,以及思维的发展起到关键作用,为学生的持续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情境及思维空间。

一、研究意义

教育改革发展至今,问题化教学设计在中学数学教学中已有普遍应用,但是由于多种因素(如大学教师科研任务重、高等数学内容较复杂较晦涩、教学课时的限制等)影响造成其在大学数学教学中还较少运用。在高等数学教学中采用问题化教学设计,能够唤起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引发学生的思考,展示学生的智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大学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发展学生的记忆能力,不是为了让学生记住更多的知识,而是要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习知识的目的就是为了应用它解决更多的问题,高等数学教育就要本着教会学生学会并应用数学理论知识的能力,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而问题化教学设计能为实现其教育目标提供一个良好的途径。

在CNKI数据库搜索有关高等数学教学设计的文章,以关键词“高等数学”+“教学设计”搜到文章35篇。文章多数是从高等数学教育的一个或几个方面探讨教学改革(如教学内容、方法手段等),并没有理解教学设计的真正内涵,或者根据教学经验针对教学中出现的问题提出了一些解决方案(如教学方法运用、教学策略探讨等)。多数文章对高等数学教育目标的理解也不全面,只是从知识的角度论述,研究如何能达到有效的系统化内容的教学设计,目的是教授学生更全面知识,也有文章涉及数学思想、数学方法和数学文化的培养,却没有教学设计方案。只有个别文章(如《自助式教学设计在高等数学中的实践》)有针对地阐明实践的步骤方案、评价实施效果、提出改进措施。

目前,高等数学教育的理论研究及实践多数滞留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上,并没有真正从全局把握,形成系统化的教学设计。要完成高等数学教育循序渐进的改革发展,不仅要对其目标、内容、方法、过程、评价都形成先进的思想理念,而且要把这些思想融入到高等数学教学设计的整体方案中。目前对高等数学教学设计的多数研究并没有深入到教育内在实质的变革,要完成实质改革就要求教师对教育技术学的理念和方法有正确的认识,在实际工作中完善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形成自然的教学设计的思想理念和实际操作流程。本文以《定积分及其应用》为设计案例,阐述在高等数学教育中运用问题化教学设计的思想理念及操作流程,希望能对各位同仁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二、问题化教学设计

问题化教学是以一个主题单元作为一个整体通过问题化教学设计来完成对其教学过程的确定。它是以一系列精心设计的类型丰富、质量优良的有效的教学问题(教学问题集)来贯穿教学过程,培养学习者解决问题的认知能力与高级思维技能,实现其对课程学习的持久深入的一种教学模式。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技术对教育实现了多方面、多角度的辅助支持,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产生了许多高效的教学模式,问题化教学设计正是以关注教育问题为出发点,用精心设计的各种学习问题来组织和实施课程教学的教学设计模式。在问题化教学设计中适时地运用各种先进信息技术,结合传统教学方法方式完成教学过程,谋求在整个过程中整合信息技术的强大作用,来支持和提升教学的效果。

实质上,问题化教学设计是以丰富、优良的教学问题为主导,以信息技术为支持,从问题的视角对课程教学进行系统化建构,将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设计教学。

问题化教学设计系统分解图[1]:

问题化教学设计是以建构主义理论为依据,教育者要根据设计问题的理论及操作流程,完成丰富、优良的问题设计,设计中必须树立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设计理念,通过增强学习过程投入性、趣味性,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真实的学习任务下,在学习活动的互动中,为学生提供充分的空间和时间,使学生积极参与、主动建构。布卢姆(Bloom,B.S.)从1948年开始构想教育目标的分类,把以培养人为核心的所有教育目标综合归纳为认知、情感和动作技能三大领域。高等数学教育除具有科学教育的特征外,还有其自身特点,教学设计在高等数学教育中运用时,需要综合考虑数学理论、数学思想、数学方法、数学文化以及数学审美等方面的教育目标,结合教学大纲要求,了解学生基本素质,并且从中观层面上设计、组织、实施和评价问题化教学。在高等数学教育中应用问题化教学设计,要适当以各种信息技术作为设施环境、教和学的工具、资源载体和评价手段等。

三、问题化教学设计在高等数学教育中的应用探究

在高等数学教育中关键是把握教育目标,体现其各方面的意义与价值,这就必须立足于主题单元来设计教学。通过中观的教学分析,明确要达到的目标及效果的评价标准,设计丰富、优良的问题集,再根据问题构建各项活动专题,从而把问题分散到各个活动中,解决问题达成目标。

下面本文作者为《定积分及其应用》进行问题化教学设计,通过这个案例阐明问题化教学设计在高等数学教育中的应用,以期为从事高等数学教育的工作者提供一种改革的途径。基于问题化教学设计,将信息技术运用于高等数学的课堂中,提高高等数学的课堂教学效率及教学效果。

首先完成主题单元的目标及内容的分析,如下所示

教学活动中运用到的信息技术有网络、多媒体计算机、数学实验室和各种数学软件工具等。

根据主题单元目标及涉及内容,完成问题设计,把问题按照基本问题、单元问题和内容问题分类,设计时要明确问题所对应的学习目标及内容。根据定积分的教学大纲要求及数学教育的目标,现将主体单元的问题设计如下:

根据本单元教学目标,针对学习问题的各个学习活动,设计了主题单元规划图如下:

本文作者以活动专题1(图:活动专题一)和活动专题5(图:活动专题二)为例。

两个专题的具体教育目标:

活动专题1是通过学生利用网络进行探究学习,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和自学的能力;利用科学家的生平事迹指导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通过学生的学习和自我总结培养其创新的能力,使其理解科学的意义和价值,树立正确的数学观,培养学生勇于探究科学真理的精神;理解定积分的概念及其与不定积分的区别;理解定积分的几何意义。活动专题5是要通过教师讲授,使学生知道什么是微元法,以及微元法解决问题的方法步骤;通过学生课前对问题的思考以及课上教师对相关问题的解释,使学生明确哪些问题可以用定积分来解决;通过教师讲授微元法在几何问题中的应用,使学生明确使用微元法的具体操作方法步骤;通过学生探究定积分在物理、经济等领域中的应用,熟练掌握用微元法解决实际问题的具体操作步骤,也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学习迁移能力;通过学生的操作计算,掌握数学软件工具的使用方法及技巧。

以下是笔者设计的两个活动专题的概念图。

活动专题1(图:活动专题一)的具体实施步骤:

课前收集资料,课堂上学生讲演、讨论,教师总结讲评,教师讲授部分内容,学生课外总结、复习、练习。

步骤1:课前为学生提供部分参考教材及参考文献;提出相关问题,令学生课前思考;学生利用网络收集资料,教师给予一些网络帮助指导。(视学生自身素质基础设置方案)

步骤2:课堂上学生讲演收集资料,提出自己见解;

步骤3:组织学生讨论相关问题;

步骤4:学生陈述讨论结果,教师对学生的学结点评;

步骤5:教师利用多媒体展示讲解部分课程内容;

步骤6:学生总结本次课的学习,教师布置课外作业。

活动专题5(图:活动专题二)的具体实施步骤:

课前学生思考分析,课堂上教师讲授,学生讨论总结,教师讲授案例,学生练习,学生操作计算,在学生成果展示后教师总结点评,学生课外收集案例、练习。

步骤1:课前教师提出要思考的问题,学生探究思考,收集信息;

步骤2:课上教师讲授微元法的方法步骤及其可解决实际问题;

步骤3:学生讨论总结;

步骤4:教师讲授案例;

步骤5:学生练习,操作计算;

步骤6:学生展示成果,教师总结点评;

步骤7:学生课外收集案例、练习。

两个活动专题中第一个已经在课堂中实践,通过教师的教学总结及学生的作业分析,以及使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对学习结果进行了分析讨论,发现85%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自学的能力增强;93.6%学生树立对数学科学的正确认识。其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出现,由于学生的信息素养、自学能力的缺乏,学习的目标还没有完全实现,例如90%作业没有创意,教师对教学时间的控制没有处理好,课堂时间分配不完全合理等。第二个活动专题由于条件限制还没有完全得到实践,但是本文作者及单位同事立足于小型的数学实验室已经完成了其中部分教学工作,发现有一定的积极教学效果,但学生的学习环境受到数学实验室的限制,如果有相应适合的学习网站作支撑,则能更好地促进学习效果。基于高职高专的高等数学教育需求,作者及其同事考虑设计一个结合课堂的同步式教育网站,在网站中学生可以随时作数学实验,并讨论相关问题,也将有多个其它专业课教师参与其中,根据学生的理论及技能的发展所需的数学理论与实践,提出相应的要求及建议。

四、结语

信息技术发展迅速,在未来的社会中,计算机技术将普及,信息技术将影响我们生活学习的方方面面,基于网络的主题探究和协作学习是高校课程改革的趋势,对于教师来说,要适应未来的教育,除了要随时代变迁更新教育的思想理念,培养自身的信息素养也变得至关重要。

信息技术教学设计总结范文第5篇

关键词:高中 信息技术 教学反思 教学设计 作用

中图分类号: G632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3)05-0162-01

当前我国高中学校在信息技术教学方面存在的不足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其一,学校师资力量的不足。缺乏专业的信息技术老师,或是信息技术老师的教学能力不足,无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其二,高中学校教学资金的不足。缺乏相应的教学设备,无法有效的开展信息技术教学。造成上述不足的原有很多,其中信息技术课教学的教学设计存在的缺陷是影响信息技术教学效率提升的关键。本文首先分析了教学设计与反思的重要性,然后对高中信息技术教学教学设计与反思的主要内容进行了的阐述。期望通过本文的分析,能够让读者对我国的信息技术教学有更加深刻的认识。

1 教学设计与反思的重要性

信息技术教学的教学设计与反思一般都是由教师自己进行编写,教学的设计与反思是一种极其重要的课程资源,教学设计一般在教学实践活动之前进行,反思工作一般在教学活动之后进行。教师根据对教材主题、典型事例等方面的分析,对教学活动进行设计和反思。教师可以通过教学设计与反思,对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的难点、重点以及学生对信息技术教学内容的接受度等教学经验记录下来,强化教师对教学过程的反思,为其今后的教学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教师也可以将这份工作经验与其他同事进行交流、分享,彼此之间取长补短,以此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

2 教学设计与反思的内容

2.1对课例进行具体的描述

教师首先要对即将教学的内容进行明确的分析。在高中阶段,信息技术课的教学内容都是比较基础性的知识,是学生日常生活与学习中都可能会用到的计算机知识。Office办公软件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是比较重要的课题之一,该项教学对提升学生运用office办公软件能力有着极大的帮助。Office办公软件是当前各个行业在开展工作时,都会涉及到的基础性软件。掌握这门技术对学生的未来发展来说,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就以office办公软件教学中的《制作电子报》这一课例,来阐述教学设计。教师在教学设计时,必须要对教学课例进行仔细的描述才能抓住教学的重点。

2.2对教学目标进行分析

《制作电子报》这一课题对提升学生在office办公软件的应用能力方面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能够巩固学生对office办公软件的应用。为了更好的开展教学,教师在教学设计中必须要明确教学的目标。教学目标可分为两点:

2.2.1知识和能力的提升

在该课题的教学中,必须要求学生通过对课题的学习,了解和掌握该课题的核心知识。

2.2.2过程与方法的掌握

首先是学习方法的掌握,可以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加强学生间的合作与沟通,使学生在相互协作中掌握知识学习的方法;其次是操作过程的掌握,信息技术课教学重视对学生操作能力的培养,关注学生在完成学习目标的操作过程中是否会出现错误,并鼓励学生多思考、多交流、多讨论。

2.3突出教学难点和重点

每一课题都有其教学的难点和重点,在《制作电子报》的课题中,教学的重点是要求学生体现出电子报的设计思想,教学的难点是对电子报进行评价。

2.4课堂教学的准备要充足

教学的准备工作是非常重要的,在开展《制作电子报》的课题教学时,老师要充分利用局域网将与电子报制作相关的图片、资料、主题文字等进行共享,并让学生自行取用。要是条件允许,可以让学生自主上网搜集资料。

2.5具体的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一般可分为4个步骤:首先,将协作学习的任务布置到不同学习小组中;其次,设定优秀作品的评定标准,并将要点告知每位学生;第三,指导学生收集文字、图片等资料的方法;最后,鼓励各个小组成员积极讨论,并完成电子报制作的任务。

2.6设计思路解析

在上文的教学设计中,其设计思路强调的是对学生小组协作学习能力的锻炼,培养学生的协作能力以及动手操作能力。同时,通过小组协作学习能够加强学生的交流,培养学生思考问题的能力。

3 教学设计的反思与总结

通过上述教学设计,可对信息技术教学中存在的一些现象,进行反思和总结。(1)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应该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老师只是起到辅导和监督的作用。本文中的小组协作学习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同时以计算机为依托的课程教学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2)在教学设计中,要明确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本文的教学设计已明确了这一点。(3)当学生完成作品以后,老师要对学生的作品进行展示,并进行评点和鉴赏,鼓励学生互相讨论,帮助学生全面了解知识要点,对作品中的优秀成分进行肯定,以此增加学生的自信心。(4)目前很多学校的信息教学设施都存在着缺陷,有的学校教学设施不完善,有的学校教学设施的质量差,这都是不可回避的问题,也是影响信息技术教学效率的主要问题。本文之所以开展小组教学,其一是因为小组教学可以加强学生之间的交流,其二是受到学校教学设施的限制,无法满足学生人手一台计算机的要求。因此,我国高中学校必须要重视信息技术教学设施的完善,以此提高信息技术教学的质量。

参考文献:

[1]顾志方.VB选择结构的教学与反思――高中信息技术选修课教学案例分析[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0,(14):25,27.

[2]王晓鸿.目标导向的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有效教学策略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2.

信息技术教学设计总结范文第6篇

关键词: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设计;五星教学原理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8454(2015)22-0061-04

一 、引言

20世纪90年代,随着计算机、网络通讯技术的高速发展,信息技术成为我国基础教育课程,且在教育中日益受到重视,如2017年浙江新高考方案出台后,在高校公布的高考选考科目范围中,技术(信息技术+通用技术)的上榜率排名第三,仅次于物理和化学[1]。信息技术学科出现以后,为追求教学最优化,自然而然产生信息技术教学设计。信息技术教学设计是以解决教学中实际问题为宗旨,在教学理论的指导下,最终促进学习者有效达成学习目标,是连接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的桥梁。[2]目前关于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设计,经学者、教师不断探索研究,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提高了学生信息素养,但在实践中仍突显出如下问题:①许多教学设计案例中没有设置激活旧知这一环节,导致学生已习得知识无法融会贯通,用于解决问题。②任务驱动法使用的泛化,使得任务设计趋于庸俗、简单;随着学习的深入,任务依然很浅显,学习不具挑战性,无法深入。[3]

当代国际著名的教学设计理论家戴维・梅瑞尔于2002年提出一种新的教学理论――五星教学原理,它倡导以改进教学设计过程中只重视信息呈现、忽视有效教学特征的弊端,以实现学生学习效果好、效率高和主动性强为宗旨展开教学[2],这一教学原理恰为以上信息技术教学设计存在的问题提供了一定的方法指导。因此,本文结合五星教学模式构建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设计过程,并以中学信息技术课程中“引导线动画”教学为实例进行教学设计,以期为一线信息技术课程教师的教学设计提供一定的参考与借鉴。

二、五星教学原理及其对信息技术教学设计的启示

1.五星教学原理

五星教学原理也称首要教学原理,它的主要观点:①当学习者投入到解决现实问题时,学习得到促进;②当作为新知识基础激活已有知识时,学习得到促进;③当向学习者示范新知识时,学习得到促进;④当学习者应用新知识时,学习得到促进;⑤当将新知识整合于学习者的已有知识图式中时,学习得到促进。[4]梅瑞尔强调,最有效的学习效果和环境都是以问题为中心展开的教与学。五星教学模式结构图不但强调教学过程,同时也注重学习过程,以问题为中心,遵循激活旧知-示范新知-实践应用-整合创新的教学过程,学习则按照知识结构-指导学习-辅导应用-反思创造的进程展开(见图1)。

2.五星教学原理对信息技术教学设计的启示

网络无处不在的21世纪,信息技术与生活学习息息相关,运用信息技术解决现实问题也是生活的必备技能。梅瑞尔的五星教学原理提倡以解决实际问题为中心,符合信息技术教学最终发展目标,同时给信息技术教学设计以下几点启示:①将旧知作为学习的起点,以生活实例形式呈现教学内容;[5]②将复杂任务分解成难度递增的子问题,逐步深入地解决,且教师遵循“从扶到放,扶放有度”的指导原则;③中心问题设计应与学生生活实际、实践能力和认知特点相和谐。④在激情中创设新悬念,组织学生深入学习,实现创新使用新知。结合该教学启示能一定程度上促进解决信息技术教学现存问题,因此本文结合五星教学原理指导思想开展信息技术教学设计研究。

三、基于五星教学原理的信息技术教学设计流程

五星教学原理认为教学应以任务或问题为中心,以聚焦解决实际问题为宗旨,开展教学活动。五星教学模式指导下的信息技术教学设计流程如图2所示。

教学目标、学习者特征、教学资源和教学评价是教学设计系统的四个基本要素,正如肯普所说,任何教学系统设计都离不开这四个基本要素,它们构成了整个教学设计模式的总体框架。[6]教学目标是教学的指南针,一个准确的教学目标可以使教学过程更具实效性。应结合学习者特征和学习需求来确定教学目标。正如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所强调的,他认为学生的发展有两种水平:一是现有水平,二是学生通过学习可能达到的水平,两者之间的差距为学生的最近发展区。[7]教学目标的设定应定位于学生个体的最近发展区,超越学生现有水平,具一定难度,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习潜能;同时目标的设定不能超越最近发展区,设定的目标太难实现,学生努力学习后仍然达不到目标,将会打击学习激情。基于五星教学模式的教师教学过程循环圈中各环节教学设计要点如下:

1.激活旧知

复杂的学习内容要求学习者具有能将多种知识技能组织成一个相互联系的整体的心理模式。因此这一阶段的主要目的旨在激活学习者已有知识图式中与新知识相联系的知识或经验,激活恰当的心理模式提高掌握新知的效率。当学习者不具有相关知识或经验,教师要提供一些真实经验来引领学习者构建相关的基础知识结构,搭建学习新知识的桥梁。

2.示范新知

这一阶段是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设计的主体。教师在这一阶段的设计应注意以下三个问题:一是教学内容的组织结构和呈现方式。对于不同类型的教学内容,需要采用不同教学方法和呈现方式。二是多媒体的选择。安东尼・贝茨强调,不存在一种超级媒体,每一种媒体都存在其长处和短处。教学媒体的选择应依据教学目标、学习者特征、学习环境等的因素考虑。[8]教师应根据学习结果类型和学生的特点选择适宜的教学媒体。三是学习辅导的设计。教师以实例的形式将新知的示范过程制作成微视频,用于课堂教学。借助微视频示范新知,这样的形式有助于学生问题解决过程中出现疑难可以独自回顾视频,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且兼顾不同学习进度的学生。那么在展示教学内容过程中,教师可有选择性地停播视频,适时给予学习指导,例如在学习重难点知识时教师给予指导,使学习得到强化。

3.实践应用

实践应用指学习者运用新习得的知识或技能解决实际问题。这些问题或任务应同展示阶段时讲解的事例有关,因此教师所设计的问题应与教学目标保持一致性,且问题难度呈递增状态。学习者在解决不同问题过程中,随着解决问题能力的增强,教师逐渐减少辅助。

4.归纳总结

经过前几阶段的学习,学生已经掌握了新内容。接着,教师带领学生归纳已学内容的概要,对知识进行抽象化学习。这一过程中,教师应注意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以及总结、梳理知识的能力,因此,教师应注重以提问的形式引导学生回忆已学知识,并以一定的组织结构将教学内容之间的关系以文字的形式呈现给学生。

5.整合创新

这一阶段是帮助学习者进一步熟练和灵活应用新知的阶段,也是激发学习者进入深度学习状态的阶段。五星教学原理强调,学生只有将已习得知识或技能应用到解决真实完整的任务中,并能灵活应用,实现创新学习,教学才是有效的。因此这一阶段教师应设计与生活实际相关的任务,并提供学生表现的机会和平台,让其在公众面前用自己独有的方式展示已习得的新知或技能,促进学生反思和学习迁移,提高学习者创新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基于五星教学原理的信息技术教学设计范例

根据以上信息技术教学设计流程,依托对全国信息技术教学设计大赛获奖作品和一些优秀的教学设计案例的研究,本文尝试总结出信息技术教学设计应用模板(见表1),并选择人民教育出版社《信息技术》八年级上册第6课“引导线动画”知识点,设计了以下教学设计内容,具体内容详见表1。

五、结束语

本文以梅瑞尔的五星教学原理来指导信息技术教学设计实践,该实践围绕一个真实的完整任务展开,将任务置于循序渐进的实际问题解决情境中来完成,即先向学生呈现问题,学生在解决难度逐级递升的问题过程中掌握知识,然后让学生展示如何将学到的具体知识运用到解决问题或完成整体任务中去。梅瑞尔的五星教学模式主要探讨教学如何更好地促进学习,可应用于不同类型信息技术知识的教学设计,如信息技术基础、软件应用技能、算法与程序。[9] 该模式在教学设计过程中新增“激活旧知、整合创新”环节,促使学生对新旧知识的融会贯通和创新使用。梅瑞尔的五星教学模式的有效性得到大量实证研究的支持,促进了有效学习,可应用于多种学科教学,这是笔者有待继续深入探索的问题,希望在有限的研究范围内为一线教师教学提供教学设计参考。

梅瑞尔提出的以解决实际问题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能激发学生积极思考,提高学生学习参与度,吸引学生深入探究学习,促进学习者融会贯通地使用已有知识。教学有法,教无定法,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适合采用不同的教学策略,并无绝对,每一种教学模式有其本身的应用价值,无优劣高低之分,紧扣目标施教、操练和评估是每一种教学设计所倡导的理念。

参考文献:

[1]方秀芬.2017年浙江新高考技术变成一匹“黑马”[EB/OL].http:///s?__biz=MzAxMDAwMzU1Nw==&mid=205445258&idx=2&sn=65af07746e932a44ae94f63545b7c961&scene=5#rd, 2015-3-24/2015-4-23.

[2]刘小晶,张剑平,杜卫锋.基于五星教学原理的微课教学设计研究[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5(1): 82-89.

[3]钟柏昌.任务驱动教学的误区及浅析[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03(10):31-32.

[4]Merrill M D. First principles of instruction[J]. Educational technology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2002,50(3): 43-59.

[5]孙文波.新课程课堂教学设计研究――“五星”教学设计的探索[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6:11.

[6]何克抗,林君芬,张文兰.教学系统设计[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20.

[7]吴庆麟.教育心理学――献给教师的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8]皮连生,王小明, 胡谊.教学设计:第2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344-346.

信息技术教学设计总结范文第7篇

关键字 英语; 信息化; 农村中小学

现代远程教育是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而产生的一种新型教育方式,它以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通信技术和国际互联网等高新技术为主要教学手段,进行跨时空教学。现代远程教育手段给教与学的概念赋予了新的内容,计算机网络作为现代教育的媒介,它不只是“传道、授业、解惑”的工具,更应该是“自学、自悟、自立”的工具,我们现在在很多省市对农村的中小学进行信息化教育,对教师、学生进行信息化培训,很多地方收到了很好的成果,需要加以推广。

一、对高中英语教学产生了重大变革

1.信息技术与高中英语听力教学的整合

传统的听力教学,主要是靠录音机和教师本身来完成的。这种方式虽然起了重大作用,但仍有一些缺点:如方法单一,控制不便等。多媒体计算机播放听力材料集文字、图像、声音于一体,形象生动,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解决听力中的难点,从而有效地提高学生听力。而且,在播放中,所播放内容可以任意前进、后退、反复。学生如果某一句或某一段听不懂,可以迅速而准确找到而重复听。这一点是录音机所无法比拟的。此外还可以选择地道的英语听力软件。传统的听力教学,尤其是教师本身的英语授课是因人而异的。有些教师语音、语调不准确、规范,势必会给学生的听力提高造成障碍。而好的听力软件,所播放语音纯正、地道,学生听来则是一种享受,可以有效地弥补教师的不足。

2.信息技术与高中英语口语教学的整合

计算机和网络和发展,为学生提供了更为广阔而真实的空间。学生可以通过国际互联网和外国人交谈网上交谈。

3.信息技术与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的整合

阅读是中学英语教学的核心内容之一。网上可以利用的资源很多,可以选用的有:21st Century, 21st Century School Edition,Beijing Review, Shanghai Star, 以及China Daily 等报纸。可用的栏目有很多,如People, Lifestyle, Letters from readers, World, Culture, Campus trends, City 等。这些栏目里的文章故事性强,语言也较简单,学生一般都能看懂。

二、注重教学设计理念的培训

信息时代知识的增加、更新和发展都是非常快的。教师也要与时俱进,更新观念,掌握时展的脉搏,改变传统的教师把知识分解,嚼烂后塞给学生搞满堂灌的所谓“授之以鱼”的教学方式。现代社会需要的是具有较强的应变能力,快速学习能力与知识创新能力的人才。教师的真正职责在于:告诉学生知识宝库之门在什么地方;并把开门的钥匙交给学生,教会他们怎样开门;指导学生挖掘和整理知识的方法(沙里淘金)。教师的工作应主要是进行教学设计,设计怎么样才能启发和激发学生想问题、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怎么样才能激发学生在学习中研究,在研究中学习。

1、注重转变教师的观念

教师的教育观直接影响着教师的教育态度、教学行为和最终的教学结果。只有树立正确的教学观才能真正的理解教学设计的含义。首先要改变教师的观念,从“以教为中心”转向“以学为中心”的观念。

2、理论联系实际,增强教学设计理论对实践的指导力度

教学设计的价值在于有效的服务于广大教师的教学实践,解决教学实践中的问题。针对教学设计一般方法利用率低的情况,我们应该增强理论对实践的指导力度。培训中,要重视教学设计方法的一些细节内容,使教师对教学设计的每一步骤的意义和具体做法有深入的体会,达到活学活用。比如,为了增强理论对实践的指导力度,可以对现有教学设计模式进行修改,使教学设计模式更符合教师的日常备课过程。

3、创设真实学习情境,提倡“做中学”

教学设计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桥梁性学科,教师不但要掌握教学设计理论,而且还要具备将教学设计理论付诸实践的能力。所以应该在实践中渗透教学设计的基本内容,使教师在实践中领会理论的精髓,在做中学和体会教学设计的原理与方法。这样,教师在以后的教学实践中才能随机应变灵活的运用理论和技能解决问题。

三、学校教师信息技术意识的培养

心理学的一般原理,认识过程在意识中占有核心地位。所以在学校培训中,首先应着重提高教师对信息技术重要性的认识,使他们了解信息技术的理论知识。还要让教师亲身体验、感受信息技术给教学和学生学习带来的实实在在的好处,尝到应用信息技术的甜头,从而从内心深处认可、接受信息技术,首先培养他们从心底深处热爱、喜欢信息技术的情感。培训后,要及时总结、评价推广应用。

1、具有评价和反思的意识

评价和反思是提高老师专业能力的一条有效途径。现代学校教师所面临的挑战以及教师职业的特点,要求学校教师随时对自己的工作及专业能力的发展进行评价和反思。学校老师具有评价和反思的意识,就能时刻保持开放的心态,与他人合作,交流思维的过程和思维的结果,就会用新的教学理念对照自己,不断反思、评估、总结自己利用教学资源进行教学的行为,善于发现和掌握教育教学的规律,分析其中的不足,提出整改的方案,探求解决问题的策略,找准自己的角色和位置,使自己的教学行为适应学生学习的需要,以便在反思、反省中不断成长。

2、具有应用信息技术促进终身学习的意识

信息社会是终身学习的社会,不仅给人们提出了终身学习的要求,而且给人们提供了实现终身学习的条件。学校教师必须具有应用教育技术学习新知识和新技术以促进自身素质结构不断完善的意识,才能成为一名适应教育信息化的高素质的教师。

3、具有培养学生信息素养的意识

信息素养是信息时代人们学习、工作和生活的必备素质之一,是学生未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学校教师要能够把信息技术的应用与学科课程教学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具有潜移默化地培养和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及终身学习能力的意识。

总之,各个学校的情况不同,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制订和采取不同的措施,把远程信息技术真正的落到实处,开展起来,为学校和学生创造出美好的明天。

参考文献

[1]李玉环、陈庚、金以娟.高校教师教育技术培训工作状况分析与探讨[J] .现代教育技术,2007年2月第二期

[2]江文化.信息化时代高校教师教育技术意识的培养[J].现代教育技术,2007年2月第二期

信息技术教学设计总结范文第8篇

【关键词】 信息技术 资源 合理 高效 增效 提高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教学改革的纵深推进,信息技术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也越来越重要。近年来,我校结合实际确定了“盘活教学资源,实现课堂增效”的教科研课题,旨在探索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整合教学资源提高课堂效率的方法和途径。课题组全体教师根据立项报告确定的研究内容,开展了深入的实践、研究、总结,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下面我就在实践中的一些思考做肤浅总结:

1 正确认识、充分挖掘信息化课程资源

与传统的语文教学相比,如今的语文教学涵盖的内容和知识的丰富程度有很大提升,单凭一本书、一支粉笔、一张嘴,已经不可能完全实现《语文课程标准中》的三维目标,更不用说是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和综合技能了。无论是课前准备,还是课堂教学呵与课后辅导,我们要以课程标准为导向,以教材为基础,利用信息技术,深入发掘和开发教材所涉及的课程资源。比如教材文本所涉及的声像资料、文本资料、图片资料,班级学生情况,校本资源等等。只有充分挖掘了课程所涵盖的资源,才能在备课中做到统筹兼顾,为实现课堂教学三维目标奠定基础。

2 合理利用信息技术整合资源,设计高效教学流程

我们在资源挖掘和开发完成后,就要利用好信息技术整合好资源,设计好生动、高效的课堂教学流程。在这里,我觉得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2.1 正确认识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信息技术对语文课堂教学的确有着很重要的作用,但它不是万能的;信息技术只是组织教学活动的一种手段,它不是全部,更不是最终目的。我们的教学设计应先从整体考虑,设计好思路,然后再安排信息技术的运用。而不应本末倒置,先备信息技术后备整体思路。

2.2 教学设计中信息技术的运用应把握“不得不用、用了更好、简洁高效”的原则。传统教学手段使用效果会更好的就不要用信息技术,比如一二年级学生在教写字笔顺时,教师现场演示肯定比动画演示更直接、更方便。美丽的景点、远离学生实际的场景、复杂的逻辑关系,再生动的语言也达不到多媒体展示的效果,我们就要利用信息技术整合资源,制作教学课件来开展教学,提高效率。利用一个很简单的PPT就能实现的效果,没必要非要做成华丽无比的Flash,既费时又费力,有时还会造成喧宾夺主的窘境。如有的老师在制作教学课件时每一页都加上不必要的动画图案,结果学生的注意力都转移到那上面去了,根本无心上课。

3 熟练运用信息技术,实现课堂增效

在利用信息技术开展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既要把教学流程乱熟于心,又要对多媒体的运用熟练掌握,还要对课堂中信息技术使用可能出现的问题有较强的驾驭和应变能力。首先,我们要熟练掌握教学流程和设备的使用。一旦在课堂中出现忘记教学流程、设备使用不当等问题,有时会让整节课“砸锅”。其次,要有较强的应变和驾驭课堂的能力。比如出现停电、资源展示出错等情况,教师要神态自如,轻松应对,才能真正达到课堂增效的目的。

4 利用信息技术做好课后反思,经验交流总结

课堂教学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我们在语文教学中只有通过不断反思、总结、交流,才能不断提高教学水平和课堂效率。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可以轻松实现课堂实录、随机听课,以便课后交流总结。通过局域网、校本资源库、校园网站、论坛、QQ群等,可及时进行教学资料的收集整理,教学反思和经验的交流,达到共同提高的目标,还节省了大量的人力、物力。

上一篇:学生信息技术总结范文 下一篇:高中信息技术总结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