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房公积金资金管理中的风险及对策分析

时间:2022-10-08 05:34:52

住房公积金资金管理中的风险及对策分析

摘要:住房公积金制度是我国推行住房市场化的基本制度,风险管控是住房公积金资金管理的核心内容。本文分析了我国住房公积金资金管理中存在的若干风险因素,针对相关风险,提出了控制住房公积金资金管理风险的建议措施。

关键词:住房公积金制度;资金管理;风险

中图分类号:F29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12-00-01

一、前言

住房公积金是单位及其在职职工缴存的长期住房储金,是住房分配货币化、社会化和法制化的主要形式。各级单位必须依法履行缴存住房公积金的义务。职工个人缴存的住房公积金以及单位为其缴存的住房公积金,实行专户存储,归职工个人所有。

住房公积金制度是国家法律规定的重要的住房社会保障制度,有利于筹集、融通住房资金,提高了职工的商品房购买能力。发展住房金融是深化城镇住房制度改革的目标之一,也是城镇住房制度改革得以推行的动力。

二、住房公积金资金管理的基本要求

作为我国政策性住房金融工具,福利住房制度结束后,住房公积金制度已经发挥了低息个人购房贷款的重要功能,为城镇住房体制市场化顺利转轨、引导住房观念转换、提高住房消费支付能力、培育促进住房金融服务业发展、推动房地产市场发展和房地产支柱产业的形成,发挥了积极作用。

按照我国《住房公积金管理条例》的规定,住房公积金体现了以下四个特征:(1)保障性,住房公积金制度的设立,为职工解决住房问题提供了基本保障;对于离休、退休,或完全丧失劳动能力并与单位终止劳动关系,户口迁出或出境定居等情况,职工缴存的住房公积金将返还个人;(2)互,建立住房公积金制度能够有效地建立和形成有房职工帮助无房职工的机制和渠道,体现了职工住房公积金的互;(3)普惠性,只要是城镇在职职工,都必须按照《条例》的规定缴存住房公积金,而且住房公积金贷款的利率低于商业性贷款,具有普惠性质;(4)强制性,住房公积金是对单位和个人的强制性收缴项目,所在单位同时负有为职工缴纳住房公积金的基本义务。

基于上述特性,住房公积金资金管理的基本要求要满足以下三个方面:(1)安全性。住房公积金由国家指定部门代管,是对广大职工的实际负债,资金安全是资金管理的根本要求。(2)流动性。按照相关规定,住房公积金要为职工购房提供一定金额的购房贷款,保持资金一定规模的流动性也是日常资金管理的基本要求。(3)收益性。住房公积金由广大企事业单位职工按月汇缴,资金总额庞大,托管方可以在符合相关条件的前提下,开展某些低风险的投资业务,以获得增值收益。

总之,住房公积金由于其政策性的特殊要求,在资金管理中尤其要注意防范和控制好风险。

三、住房公积金管理中的风险因素分析

(一)住房公积金资金管理风险的概念

风险是指各种不确定性导致的可能损失。住房公积金资金风险就是内外部的各种确定性因素,造成公积金资金管理过程中可能发生损失的机会和损失程度的大小。

(二)住房公积金资金管理的风险因素

住房公积金的资金管理虽然有比较严格的制度,但在制度执行以及外部环境因素存在较多变数的情况下,仍然面临一系列的风险。按照风险因素的来源,可以分为两类:系统性风险和非系统性风险。前者通常是由外部因素引起的风险,无法事先采取某针对性措施于以规避或利用;后者通常由内部因素导致,可以通过技术或管理手段进行规避。

1.系统性风险

(1)政策性风险:国家宏微观经济政策、房地产调控政策以及市场利率的调整,所引起的对公积金资金管理的风险。(2)市场性风险:主要指房地产市场上存在的供需矛盾,之间矛盾所导致的销售过程中对公积金。(3)体制风险。主要是由于住房公积金管理体制中由于制度设计、监管漏洞导致的风险。

2.非系统性风险

(1)违约风险:由于消费者购买商品房过程无力支付贷款本息而违约产生的损失。(2)管理风险:内部管理漏洞或者,由于信息不实导致的住房公积金冒领或违规支取公积金的造成的损失。(3)其他风险。除了上述风险外,公积金资金管理还面临其他形式的风险,如投资不当造成资金损失或灭失。

四、风险防范对策

要防范住房公积金资金管理中可能出现的各类风险,需要以下几个方面加强防范。

1.完善机制设计,加强内控措施。加强制度创新,要研究新的经济形势下职工住房需求变化,提高制度的适应性;在完善制度设计的基础上,还要加强住房公积金管理机构的内部管理,逐步完善住房公积金的使用的相关规定,杜绝违规支取等现象,切实发挥公积金对职工住房的保障功能。

2.强化信息披露和核实,加强诚信监督。逐步建立和完善住房公积金信息管理系统,对公积金管理单位内部加强内部信息披露和政务公开,实现对资金管理的全方位监管;对于申请公积金贷款的职工,要将职工个人信息、缴费记录、个人征信信息进行统筹分析,确保贷款风险的最小化。

3.做好贷款风险监控,提高风险甄别能力。控制好住房公积金贷款的三个关键点:一是落实贷前调查工作;二是严格贷时审查,充分利用央行个人征信系统的信息资源进行征信查询,建立集体审批、审贷分离和责任追究制;三是做好贷后跟踪。既要发挥住房公积金对广大职工购房的保障,又要切实做好贷款中的风险防范工作,足额提取风险准备金,避免形成呆坏账。

4.提升专业人员道德和业务素质。住房公积金管理人员的道德和业务素质的高低是影响公积金资金风险的重要因素。要建立严格的用人制度,全面提高人员的整体素质;树立学习型组织的观念,建立培训长效机制,及时掌握最新的金融风险防范的理论和方法,提高风险防范的意识和技能。

五、总结

加强住房公积金风险防范与控制,是住房公积金资金管理工作的核心,也是住房公积金制度的核心。由于住房公积金资金作为政策性制度的特点和要求,风险管理的要求更高;在实际的运作过程中,既有政策性主体参与,也有商业化主体参与,增加了风险控制的难度,这需要进行机制创新,严格做好合规性检查,不断提升从业人员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才能有效控制风险。

参考文献:

[1]廖宏涛.浅谈住房公积金的资金管理与风险防范措施[J].品牌,2012(6).

[2]范纯建.借鉴银行经验加强住房公积金贷款的风险管理[J].科技信息,2006(1).

[3]冯晋强.浅析住房公积金贷款风险与防范[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10(12).

上一篇:加强与完善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思考 下一篇:零售业会员制营销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