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项目融资中银行贷款的风险分析及对策

时间:2022-10-08 05:29:42

我国项目融资中银行贷款的风险分析及对策

中图分类号:F832 文献标识:A文章编号:1009-4202(2012)01-051-01

摘要20世纪80年代初期国际金融市场上出现了一种新的筹资方式,即项目融资。我国在80 年代中期开始引进项目融资,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项目融资在我国也迅速发展起来。银行贷款作为项目融资中的关键环节,在项目融资中起着关键作用,但同时银行也面临着许多风险。本文介绍了银行贷款在项目融资中的作用,分析了项目融资中存在的一些风险,然后针对这些风险,提出了银行在项目融资中降低贷款风险的一些对策。

关键词项目融资银行贷款风险防范

一、银行贷款在项目融资中的作用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需要建设越来越多的基础设施项目,而项目融资方式作为一种新兴的融资方式对我国经济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而银行贷款在项目融资中有着很重要的作用。一方面,银行在对项目融资进行贷款时,会对项目融资进行全方位的风险分析,然后会针对各种分析设计相应的风险机制,确保项目融资的顺利进行,从而促进了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另一方面,银行在参与项目融资贷款时,会采取一些措施尽可能的避免贷款项目资产质量的下降,这样有利于提高银行自身的整体素质,也为我国银行同国际上先进银行竞争奠定了的基础。

二、项目融资中存在的风险

(一)政治风险

在项目融资中,如果项目融资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政府的特许权或者特定税收政策时,那么就存在着很大的政治风险。我们可以通过政治风险投保或者政府书面保证,降低项目融资的政治风险。

(二)法律风险

法律风险指东道国法律的变动给项目带来的风险。由于每个国的法律制度不同,那么进行跨国借贷就可能因法律问题给项目带来难以预料的风险。项目发起方可以聘请法律顾问,确保项目的融资处理以及税务处理符合项目所在国的法律要求。或者与东道国政府签署相互担保协议,达到互惠互利。

(三)信用风险

信用风险是指项目相关参与方不能履行协定责任与义务。项目发起人要找信用良好、资金实力雄厚和有行业建设经验的企业合作,这样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信用风险。

(四)金融风险

金融风险主要表现为利率风险和汇率风险。项目发起人和贷款银行要认真的分析和预测金融市场上可能出现的汇率波动、通货膨胀等变化,因为这些变化可能会引发项目的金融风险。

(五)完工风险

完工风险是指项目延期完工、无法完工或者完工后无法达到预期运行标准而带来的风险。贷款银行是项目完工风险的主要受害者,因此银行可以要求项目投资者提供完工保证基金或者债务承购保证等完工担保。另外贷款银行还可以聘请项目经理,监督项目的进展和完工情况。

(六)经营风险

项目融资的另外一个核心风险就是经营风险,主要表现为:原材料供应风险、管理风险、技术风险等。它直接关系到整个项目融资的正常运行。我们可以通过签订长期的原村料供应合同来控制原材料风险;或者通过信用担保协议来消除管理经营风险。

三、银行降低在项目融资中风险的对策

(一)改进和完善银行项目评估方法

随着国际金融市场的一体化的发展,我国银行需要进一步的改进和完善银行项目评估方法,这样才能够实现风险管理规范化和评审方法国际化。例如银行可以在项目融资中引进结构化贷款评审技术,通过法律契约的形式,明确双方的

责任与义务,把相关参与方人为干预的风险隔离,实现对风险的控制。尤其是针对项目成功的关键因素和风险因素,利用契约的方式分散,能够实现风险分担。

(二)强化信用结构设计

根据目前我国的具体国情,我国银行在进行项目融资贷款时,一定要特别重视信用结构。银行在设计信用结构时要根据融资结构化的理念,这样才能够强化信用结构设计中信用措施的运用。例如贷款银行可以要求项目公司提供第三方担保,这样当借款人信用不可靠、借款人缺乏财务独立性或者没有足够的财务信息支持贷款决策时可以把风险转移到第三方,以此保证银行贷款的安全可靠性。需要注意的第三方担保是要求有条件的担保,而且要有启动担保的标志。

(三)加强项目的现金流分析

项目融资分析的重点就是现金流量。因此要看一个项目是否成功的关键就是对其进行现金流分析,这也是银行控制风险的关键。为了确保分析的有效性,银行可以建立现金流控制机制,在与借款人的财务协议或者信用协议中加上对自由现金流的控制的条款,此外还要提高银行分析人员的水平,增深对现金流分析的深度,这样才能有效的防范银行贷款风险。

(四)完善信用增级机制

所谓信用增级就是银行在融资过程中针对不同的信用风险采用不同的风险控制机制,从而保证还贷现金流的安全性。根据不同的实际情况,可以使用母公司增信、委托账户协议、备用贷款、政府增信、产品承购协议增信、保险、财务管理协议以及信用证等各种形式增信。但是在进行信用增级时,银行首先要进行深入的分析和研究增信的机制及其副作用,否则不合理的增信会导致银行贷款风险增加。

(五)创新项目融资模式

银行要创新项目融资模式,采用多种形式进行项目融资,避免因单一的项目融资模式带来的风险。例如银行可以采用有限追索权融资模式,要求拥有融资项目资产的第一抵押权,或者要项目发起人建立项目收入信托账户,提供补充担保。并把贷款银行设为该信托账户的受益人,只有经过受益人允许,项目公司才可使用该账户中的资金。此外还可以利用协议要求项目投资者把一切和项目相关的契约性权益全部转让给贷款银行,从而分散风险。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将会给项目融资提供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因此,我们要在遵循国际惯例的前提下,创新一些符合我国国情的风险管理办法,加强项目融资中银行贷款的风险防范,使项目融资能够在我国投融资领域充分发挥其作用。当然,解决我国项目融资中银行贷款风险防范问题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还需要政府、企业界、法律界、等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

参考文献:

[1]王立国.我国项目融资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经济问题.2000(5):45-47.

[2]王建林,刘建成.建设项目融资风险的几个问题及对策.理论探讨中国工程咨询.2003(1):31-33.

[3]邹春胜谈项目融资风险及其防范措施.财会月刊.2004(2):5.

上一篇:企业自主创新与股权激励制度安排的探讨 下一篇:银行中间业务收费存在的问题分析与解决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