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信托

时间:2022-10-08 03:49:22

保险信托

数据整理全部调查问卷发出347张,问卷全部收回,有效问卷占比例为98%,共340张。学历,低学历;高收入,普通收入,低收入;高龄,中等年龄,低龄的人(文秘站:)员尽可能都选取到。调查收回问卷中有305张表示未来一年内不会买保险,而35张表示未来一年内将考虑买保险。描述性实证分析第一部分:收入平均数为人均月收入3310元,其中高收入108人(5000以上);中等收入116人(2500-4999),低收入116(2499以下)人。考虑到旅游参加者往往是属于收入较高群体,我们认为上面的划分方法是可行的,同时平均值也属正常。年龄平均值43岁,其中高龄97人(60以上);中等年龄115人(40到59岁之间);低龄128人(39岁以下)。学历方面高学历(本科以上)146人,中等学历(高中,大专以及中专)133人,低学历(初中以下)61人。第二部分:1.风险意识方面,自认为属于风险偏好67人;自认为属于风险厌恶178人;自认为风险中性95人。这显示多数人数属于风险回避类型;2.购买保险经历方面,189人购买过保险,占比55%,其中101人表示为自己或为家人购买过两种以上保险;151人从未买过保险,占比45%。一般来说目前中国人保险意识还较差,但考虑到参加旅游者一般收入较高,因此购买保险比例较高是正常的。第三部分:1.168人回答参加过一次旅游;110人回答参加过两次;62人回答参加过三次以上。自助游为主与参加旅行团为主分别为128人与212人;2.89人表示以前对旅游保险不了解,占比26%;251人表示了解旅游保险,占比74%。这说明旅游者多数还是知道旅游保险的;3.15以个人名义人购买过旅游保险,占比4.4%,325人没有以个人名义购买过旅游保险;4.305人不考虑以个人购买方式购买旅游保险,但其中234人表示不拒绝旅行社购买保险;35人考虑将以个人购买方式购买保险。这一部分我们注意到问题三与问题四,购买过旅游保险与准备购买旅游保险人数差距较大。经过仔细分析我们认为,这属于正常情况,因为问题四统计的是购买愿望;而问题三统计的是实际购买行动,一般来说,具有购买愿望的人总会大于实际购买人。第二与第三部分详细情况如下表(表中数字均为人数):对表1的分析:1、风险态度与年龄高低相关较大(高龄者风险偏好人数占比显示偏低),收入、学历相关小。2、购买保险经历与收入高低相关明显、学历、年龄相关不明显。3、旅游次数与收入高低相关最大,学历、年龄相关小。4、对旅游保险了解程度与年龄相关大(低龄者占比明显高),但与学历、收入相关小。5、购买旅游保险经历与收入高低相关最大,与学历、年龄相关较小。6、未来购买欲望与购买经历大体相同。

关于制约旅游保险购买因素按重要度排序研究

在此部分,我们要求被调查者为以下六个可能影响购买旅游保险决策的不利因素按照重要性打分(最重要的为1分,最不重要的为六分)。我们将调查结果分来两部分整理,第一部分是各组排序,第二部分综合排序,我们所有调查结果汇总一起排序。认为购买旅游保险不必要被排在第一,成为影响人们购买保险决策的最主要因素,说明旅游保险发展的最大阻碍因素迄今为止还是旅游保险意识[6]。对保险公司理赔担忧以及对保险公司服务担忧被排在第二与第三位,说明影响旅游保险发展也有保险公司自身声誉方面的问题[7]。对旅游保险不熟悉排在第四位,说明保险公司的宣传工作还有缺陷[8]。购买便利与对产品不满意排在第五与第六,说明在旅游保险购买方面消费者当前面临的主要问题还不是能不能买到问题而是想不想买的问题。我们再来看各不同组中的综合排序情况:在“认为购买旅游保险没有必要”的打分评价中,各组都放在第一位,说明旅游保险意识在所有群体中都是阻碍旅游保险开展的首要因素。在“对保险公司理赔公正性担忧”的打分评价中,高收入组与高年龄组将其放在服务担忧之后,说明这两个组队保险服务更看重一些。在“对保险公司服务水平担忧”的打分评价中,只有低收入组没有将其放在第三位,而放在保险熟悉之后,说明这一组对旅游保险熟悉程度较别的组为低。最后两组:“对旅游保险产品不满意”与“购买旅游保险便利度不够”的打分评价显示,各组对其评价分歧较大,有的放在第五位,而有的放在第六位,说明被调查者在这两个问题上认识统一性比较差。

Logit模型分析

我们可以推断影响我国普通民众旅游保险参与热情的诸因素排序选择,下面我们将根据调查结果来分析另一个问题,即上述六个因素中哪些在制约普通民众购买旅游保险方面起了决定性作用,哪些不起决定性作用。需要说明的是这个问题与上面分析的排序问题有关却不是一个问题,也就是说我们上面列举的六个因素不论重要性怎样,都或多或少对居民购买保险的愿望有影响,但其中有的因素可能影响太小以至于居民在决定自己买不买保险时不将它作为决定性因素考虑。计量分析基于被调查者的评价来进行,由于在被调查者中,只有购买和不够买保险两种选择,故我们采用二元选择的Logit模型作为计量分析工具,Logit模型特点是可以进行一般计量模型不能进行的定量分析,其计算公式为:(公式略)其中,P为购买保险的概率;a为常数项;x为解释变量;B为待估参数;e为随机干扰项;j与i分别表示第j个样本和第i个解释变量。被解释变量是未来一年内购买保险的意愿;购买的设为1,不购买的设为0。本文使用SPSS13.0进行模型回归计算。输入变量包括上面六项内容,每项用1,2,3这三个数字表示变量值。例如“对旅游保险购买比要性的认识”分别为“3,认识很高;2,认识中等;1,认识不高”“对旅游保险熟悉程度”分别为“3,很熟悉;2,比较熟悉;1,不熟悉”。余此类推。我们提出以下假设:1、对旅游保险购买比要性的认识与旅游保险购买保险愿望强弱正相关;2、对旅游保险熟悉程度与对旅游保险购买保险愿望正相关;3、对保险公司理赔的信任度与对旅游保险购买愿望正相关;4、对保险公司服务的信任度与对旅游保险购买愿望正相关;5、旅游保险购买便利度与对旅游保险购买愿望正相关;6、对对旅游保险产品的满意度与保险购买愿望正相关。对表4的分析:1、购买必要性认识与购买保险愿望强弱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212)并在95%的水平以上显着,说明是民众购买保险愿望的重要考虑因素;2、对旅游保险熟悉程度与对旅游保险购买保险愿望正相关的假设不能通过检验;3、对保险公司理赔的信任度与对旅游保险购买愿望正相关的假设不能通过检验;4、对保险公司服务的信任度与对旅游保险购买愿望正相关的假设不能通过检验;5、旅游保险购买便利度与对旅游保险购买愿望正相关的假设不能通过检验;6、对旅游保险产品的满意度与保险购买愿望正相关的假设不能通过检验。四、结论在决定旅游保险购买的影响因素中除了“购买必要性”一项外全被否定,说明我国旅游保险购买率低的原因还是民众的旅游保险意识。那么对那些具有旅游保险意识的民众来说,到底什么因素促成它意识产生呢?本次回归分析本身不能回答这个问题。但结合表一的调查,我们从 第二部分②与第三部分③的关系中可以看出,收入组与其他两组的明显特点是,收入组中,高、中收入群体购买一般保险比例比低收入群体明显偏高,而购买旅游保险比例也明显偏高,从而表现出一种倾向性特征。另外,在对调查问卷的整理过程中我们也发现了一种情况:在所有15名购买过旅游保险的人当中,有14人购买过两次以上其它商业保险,而这13人当中,又有12人购买过三次以上的其他商业保险,这说明购买旅游保险积极性较高的还是属于那些购买其他保险积极性也较高的群体,同时这也说明民众旅游保险意识不是一个独立的问题,它受民众整体保险意识影响极大。我们再回头看表二,民众购买旅游保险的影响因素,对保险理赔与保险服务的担心被放在第二与第三位,而这个担心在民众购买旅游保险经历很少的背景下显然来自于购买其他保险的经历,因此我们的结论是要在中国发展旅游保险,我们现在更多的还是要做基础性的工作,保险公司要从提高自身的服务质量入手,进行更艰苦,更扎实的工作,使中国民众不断熟悉保险,信任保险,热爱保险,这样我们才能为中国旅游保险蓬勃发展奠定真正的基础。

上一篇:感恩优秀作文 下一篇:谈现行保险个人人制度监管中存在的问题与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