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翻译学视角下的民俗文化词项汉英翻译微探

时间:2022-10-08 03:38:34

生态翻译学视角下的民俗文化词项汉英翻译微探

【摘要】民俗文化是最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之一,而民俗文化词项的翻译历来也是跨文化交际翻译的难点之一,既要体现民族特色,又要让外国读者清晰明了。最近十几年兴起的生态翻译学理论可以说是最具中国色彩的翻译理论,为中国学者的汉英翻译提供了一条指导道路。本文在生态翻译学理论的指导下,运用其中的译者中心和适应/选择原则来探究最具中国民俗代表性的十二生肖的翻译,为以后的民俗文化词项翻译提供一些建议。

【关键词】民俗文化词项 生态翻译学 十二生肖的翻译

一、引言

生态翻译学理论是近十几年兴起的新的翻译理论,中国学者胡庚申为此理论作出了重大贡献。此理论以适应/选择原则为其基础理论研究的一个核心观念,更强调突出译者在翻译过程中的中心地位。十二生肖文化是中国优秀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最具中国代表性的民俗文化之一,而关于十二生肖的翻译,除了虎、蛇、马、猴、狗的翻译比较统一,较少争议外,其他生肖的翻译都具有一定的争议性,比如羊年的翻译,彭博社直接把它的全部翻译都列上去――the Year of the Sheep, Goat or Ram,显得极为可笑。生态翻译学的兴起恰好为这些生肖的翻译提供了一个新的方向,本文旨在运用生态翻译学理论中的译者中心和适应/选择原则来探究其更为恰当的翻译,为以后的民俗文化词项翻译提供一些可行的建议。

二、生态翻译学理论

生态翻译学于2001年起步,于2009年全面展开。纽马克是最早提出翻译生态这一术语,他把翻译过程中的文化介入分成五大类,第一大类就是翻译的生态学。其后不断有学者延伸和扩展翻译生态这一概念。而中国学者胡庚申、许建忠等则对生态翻译学理论的建立作出了巨大贡献,依据他们对生态翻译学的定义,可以看出生态翻译学就是以生态学原理为基础,研究各种翻译现象和成因,进一步掌握翻译发展规律,从而解释翻译的发展方向和趋势。简单说,就是把生态学的各种理论和成果纳入到翻译研究当中去,考虑原作作者、译者、目的语读者及其周围生态环境的一种翻译理论。其中胡庚申学者出版了《生态翻译学》一书来系统阐释生态翻译学,更提出了翻译要以译者为中心原则和翻译适应/选择理论。

1.译者为中心。译者在翻译过程中是最为重要的角色之一,是跨文化交际翻译翻译的桥梁,一名译者的好坏,可以说是直接影响了翻译的效果如何。在生态翻译学研究中,胡庚申学者认为这一理论研究的就是译者与翻译生态环境的关系问题,译者是翻译过程中一切矛盾的总和,译者为中心这一翻译理念直接把译者推向译论的前台。其更加强调突出了译者在翻译过程中的中心地位。

2.适应/选择。翻译适应选择论认为,在翻译过程中,译者既要适应,也要选择,即适应中要有选择,选择中要有适应。其具体特征是:适应――译者对翻译生态环境的适应;选择――译者以翻译生态环境的身份实施对译文的选择。这也是一循环过程,求存、生效是适应的目的,优化选择是适应的手段;而选择则是汰弱留强。所以说最佳的翻译则是整合适应选择度最高的翻译。

三、生态翻译学角度下的十二生肖翻译

民俗文化翻译是跨文化交际翻译的难点之一,因为民俗文化中具有太多文化负载词,而这些文化负载词往往都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体现了民族文化,承载了民族感情。所以对这些民俗文化词项的翻译普遍都具有争议性,每个学者都有自己的道理。十二生肖作为中国民俗文化的代表之一,其英文翻译历来都有争议。在此,笔者在生态翻译学理论的指导下,剔除争议较少的虎、蛇、马、猴、狗的翻译,对剩下的生肖进行自己的翻译理解解析,希望对以后的民俗文化词项的翻译有所帮助。

1.鼠是“mouse”还是“rat”?对于鼠,大家都非常熟悉,是一种体型较小带毛,鼻子尖尖,尾巴长长的动物。翻阅《现代汉语词典》和《朗文当代高级英语词典》可以发现英语中的“mouse”和中文中的老鼠具有一样的特征,而“rat”只是像大老鼠。同时在文化寓意上,“mouse”更为流行,在外国人眼中是一种较为可爱的小动物。所以,在鼠的两种不同文化的生态环境下,“mouse”更为适合。

2.牛是“bull”、“ox”还是“cow”?在中文,牛是勤劳的代言,同时也是力气非常大的一种动物。而在英文中“cow”多用于产牛奶的母牛;“ox”虽然是通常用于干农活的公牛,但是却是被的牛,在中文中“阉”这个字通常都带有贬义;对于“bull”,英文解释为公牛,但是考虑到英文里这个词的周围生态环境,不难发现“bull”通常代表英勇,比如公牛队的名字就是“bull”。所以依据笔者的理解以及这些词的不同文化含义,“bull”更为合适。

3.兔是“rabbit”还是“hare”?在中国,一提到兔子,大家都会想起浑身白色毛发,体型较小的可爱小动物。而在英文词典中“rabbit”这一词的解释也跟中文里的兔子形象接近,体型小,有着长耳朵和柔软的皮毛;“hare”则被解释为与“rabbit”相似,但是体型较大,善跑。从中可以看出,“rabbit”一词更适合中文的生态环境,所以较为准确。

4.龙是“dragon”,“tiger”还是“Long”?众所周知,在英语里“dragon”是一种喷着火邪恶的怪物,而在中文里龙则是尊贵吉祥的象征,有明显不同的含义。所以曾有译者把亚洲四小龙翻译成“tiger”,或者直接音译“Long”。因为生肖里已经有虎的存在,所以“tiger”不可取。笔者考虑到随着近来中国地位形象在国际上的提升以及中华文化的输出,外国人对中华文化的龙已经有所了解,龙这个词在西方文化中的生态环境已经有所改观,所以直译“dragon”比较合适。

5.羊是“sheep”还是“goat”?在中国,说到羊,大家都认为其性情温柔善良,夸赞某人脾气温柔,也会说“温顺的像只小绵羊一样”。在英语里面,“sheep”的解释直接对应绵羊,而“goat”则对应山羊。但是因为“goat”在英文里经常与贬义相连,且在圣经里也被解读为坏人。所以依据适应选择理论,“sheep”更为准确。

6.鸡是“chicken”、“cock”、“fowl”还是“rooster”?鸡在中文里一般是家禽,是统称。在英文里,“chicken”虽然也指家禽,但是却含有胆小鬼、懦夫的意思;“cock”指公鸡,同时还含有性器官的意思;“fowl”指家养的用来食用和生蛋的鸡,是鸡的通称;“rooster”是指成年的公鸡,跟“cock”的意思差不多。所以根据鸡在中文还有英文里的语言生态环境,剔除一些不恰当的意思,“fowl”这个通称更为合适。

7.猪是“pig”、“boar”还是“hog”?在中国文化里,我们所说的猪,一般都指人类所圈养的,可以被食用的,体型偏胖,四肢短小的家畜动物。虽然在猪年出生的人通常被认为是享福之人,但是不可否认,猪在中国文化里也是好吃懒做、蠢笨的典型,经常会听到诸如“蠢笨如猪”这样的骂人之语。而在英语中,“boar”指的是野猪,公猪,也是英勇斗士的象征,基本上都是正面形象;“hog”指(供食用的)阉公猪,还有贪婪者的意思;“pig”在《朗文当代高级英语词典》中的解释非常符合中国人心中猪的形象,同时“pig”在英语里也可以被用来当骂人的话。综上,无论是在中西方的文化里面还是本身的语义上面,选择“pig”是更为贴切与精准的。

四、结语

生态翻译学理论是最近兴起的翻译理论,同时也是中国学者作出最大贡献的理论,从其诞生的历史背景和发展的基础来看,其对中国人进行英文翻译尤其是民俗文化词项的翻译是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的。翻译者只有在了解并适应了两种文化的语言生态环境后,结合自己的知识与历史经验,选择合适的翻译才是最佳的翻译。本文在生态翻译学理论的指导下,对十二生肖的翻译作出了自己的选择,希望对以后的民俗文化词项汉英翻译有所启示。

参考文献:

[1]胡庚申.生态翻译学:产生的背景与发展的基础[J].外语研究,2010,(3).

[2]胡庚申.生态翻译学的研究焦点与理论视角[J].中国翻译,2011,(2).

[3]李双梅.曾传生.也谈生态翻译三维原则――以海南特色民俗文化负载词英译为例[J].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11).

[4]刘白玉.对十二生肖汉英翻译的思考[J].中国翻译,2010,(4).

[5]刘淼.生态翻译学视角下的翻译过程[J].吉林化工学院学报,2015,(12).

[6]田英霖.英汉动物词汇的跨文化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07.

[7]张雪晶.初探十二生肖的翻译[J].海外英语,2012,(4).

上一篇:在古诗中过年 下一篇:阁楼闹“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