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学生职业素质的培养路径刍议

时间:2022-10-07 11:00:31

高职学生职业素质的培养路径刍议

摘要:伴随着社会形势的日益变化和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上对应用型、复合型人才的需求量在不断增大,而作为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终极目的的高等职业技术院校而言,用人单位对其在人才培养与管理模式和水平上的要求也势必将有所提高。结合笔者长期的工作实践经验和与之相关的理论知识,本文主要围绕传统高等职业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与原因出发,就如何培养高职学生的职业素质,努力帮助学生提升品位及其内涵这两个方面,提出了几点相关的建议,希望对相关教育工作能够起到建设性的帮助。

关键词:高职学生;职业素质;培养路径

中图分类号:G718.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6-0104-03

职业素质乃劳动者对社会职业了解和适应能力的一种综合体现,它主要包括:思想道德、业务知识、职业心理、专业技能和职业能力等。伴随着社会竞争日趋激烈,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也逐渐从以前单一型向复合型转变。新社会形势要求职业院校在需要交给学生职业所要求的技术的同时,更为重要的是要促进学生良好职业素质的形成。因此高等职业院校怎样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探索出一条适合本校高职学生的教育模式,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处于不败之地,提升学生职业素质,并塑造自己的院校品牌,形成该校强有力的核心竞争力,已经成为高等职业院校的一个重要考题。笔者结合自身长期的工作实践经验和思考提出几点建议。

一、加强学生职业道德素质的培养

德育课作为高职学生职业素质培养不可或缺的一门课程,具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对培养高等学生优良职业素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传统的德育课主要依赖于开设一定的课程来实施课堂教学,结果往往是授课老师花费了很多心血来准备,可是不能被大多数学生接受和认可。不少学生对课堂内容深感乏味,根本提不起任何兴趣。再加上学生缺乏相关的社会经历,对授课老师在课堂上的所讲似懂非懂或不懂装懂。因此结果往往是一节课下来老师讲得口干舌燥,学生却听得云里雾里,没有任何实用功效。这样一套旧的教学模式只能起到事倍功半的效果,完全达不到预期的教学目的和实现素质教育的根本目的。如果不对其进行深刻改革,势必对高职教育改革造成严重滞后影响。

1.对德育理论课进行改革。德育理论课的基本内容包括对学习者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培养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社会公德、家庭美德的教育等。当然在知识经济时代这些内容是必不可少的,它有利于提高高职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职业素质。但是在现代职业观中,则更加强调的是学生个性化发展,这就要求思想理论政治课在保留原有精华的情况下应该适当适时地对其原有内容进行一些精简或摒弃或更新,注重案例分析和讨论,让学生在案例中得到形象感受。同时针对学生个性化强调出个性与整体之间的关系。这样才能让学生对德育课的功用有明显的认知,同时也提高了教学效率与学习水平。

2.强化职业道德教育。老师在课堂上讲授知识的时候应该特别注意强化学生职业道德教育,例如类似于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决不能仅仅停留在人生观、价值观等表面层次上按部就班地对学生在择业与就业的问题上进行简单的口述教育。而要学生深入明白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人们所面临的就业压力越来越大,竞争也日益激烈,当然解决就业问题只是高职教育的价值底线,而高职教育的最高价值取向就是为国家培养大批创新型、复合型人才。而职业道德的培养就显得尤为重要,如现在人才市场上,都以“有才无德决不录用,有德无才培养使用,有才有德优先录用”为共同取向,教师将这样的直观社会现象分析给学生,学生对职业道德的重要性就会强烈感知。同时,老师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将职业道德教育内容进一步细化到行业层面,针对不同的专业,结合行业要求,强化行业职业道德的不同规范。与此同时,老师可以结合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中取得的伟大成就,对学生的创新精神培养进行良好的引导教育,鼓励和培养学生树立崇尚创新、追求创新、勇于创新的观念,是高职教育不容推卸的神圣使命。

二、对学生专业技能素质的培养

1.培养学生自主实践性学习能力。实践的形式多种多样,包括问卷调查、建立教学实践基地、参加社区服务和单位见习实习等。在教学中可以由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制定一些列选题,分配任务,由学生分成小组展开调查,完成调查报告后再由小组代表在班上进行汇报,最后老师可以对每个小组的成果进行点评给出相应的建议,以确保学生学有所得和积累一定经验。这样不仅培养了学生的组织能力、团队协调能力、语言表达能力,而且还有利于让他们将理论联系实际,训练了他们将理论知识转化成实践训练的能力。传统教学是以老师为主体而学生是被动接受的状态,这样的教学模式往往是不能起到很有效学以致用的教学目的。最后出现的结果是老师的知识还是老师的,学生的知识也是老师的这种尴尬局面,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形成以学生为主体,使学生独立自主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中来,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具体可以让教师把每章的教学目的、教学要求和教学的主要内容以及运用本章知识思考和解决的问题尤其是普遍关注的现实问题提前让学生知道,在课堂上,教师只注重强调重要知识点和难题,然后转向问题的解决。这样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参与性,也是促进教学目的顺利完成的主要途径之一。

2.加强学生创业与就业能力的提高。(1)提高学生创业能力。缺乏必要的职业素质,高职学生是很难实现创业和就业的。因此要不断培养学生发现和提高商机的能力,不断激发学生的创业热情,学校就应该提供良好的创业教育。首先,培养那些有主动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的人,在注重培养他们掌握专业知识的同时还要求他们掌握如何转换专业知识。其次,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对创业的相关要求和风险告知学生,条件允许的学校,应把校内创业和社会创业实践结合起来,由教师予以针对性的指导,把创业的创造性、创新性、与适应性落到实处。(2)提高学生就业能力。应该把就业指导课程列入教学计划,具体可以对毕业生进行跟踪调查,然后经常听取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反映,以及对学校教学改革的一些建议,最后对毕业生的职业行为进行分析研究。就业指导课,不应只是教师课堂知识上的传授,更重要是实践性的认知,最好是一些企事业单位的人员进行亲身讲述,通过专家指导,让学生明确未来的就业方向目标。

三、对职业心理进行培养

当今大学生面临着巨大的就业压力,因此很多学生在面临工作挑战时,往往没有一个良好的心理素质,而造成一失足成千古恨的遗憾。“富士康连跳事件”就是对当今大学生脆弱的心理敲响了一个警钟。因此高职学生在校期间,学校应该对他们在不同学习生涯中出现的各种心理问题,开展心理咨询。对学生普遍关心的职业问题以及心理问题应该及时给予帮助,适时的开展团体性的心理辅导课,并鼓励大家热爱专业、热爱工作,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健康发展。同时平时除了对学生进行专业知识的讲授以外,还应该注重培养他们选择有意义工作的价值观,教育他们刻苦学习,争取实现自我社会人身价值。并提前对现今社会的就业形势进行分析,训练学生的抗打击能力和受挫承受能力,不至于在现实中遇到挫折时就不知所措甚至轻生。

注重职业素质的培养不仅是高职学生在面临激烈的就业竞争压力时必须掌握的能力,也是高职院校提升办学质量的重要途径,更是凸显高职教育特性、发挥高职教育作用的重要因素。当然这种素质的形成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它需要高职院校的学生与老师共同努力,在实践中不断完善与发展。

参考文献:

[1]盖晓芬.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素质培养要义与路径选择[J].中国高教研究,2009,(8).

[2]周华.立足高职高专学生职业素质培养创新思政教育工作途径[J].商业现代化,2009,(18).

[3]张庆伟.高职会计专业教学要与岗位需求相适应[J].辽宁高职学报,2007,(5).

基金项目:黄冈职业技术学院课题《高职学生综合素质培养与校园文化建设研究》(2009B175)

上一篇:中学生信息素养实证调查与分析 下一篇:文化背景差异对英语实际应用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