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下老师课堂管控透析

时间:2022-10-07 10:52:30

新课程下老师课堂管控透析

作者:陈鸿雁 单位:石河子大学师范学

新课程下教师有效课堂管理特征

(一)学生积极思考,表达自己的观点,教师尊重学生的独特感受和理解,用贴近学生的思维方式传授新知,解决学生的疑惑,从而形成宽松,平等的课堂氛围。例如讨论课堂上,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阐述自己的想法,学生学会参与,学会倾听,学会尊重他人,在开放自我的过程中接纳他人的想法和建议。(二)民主式管理魏书生教育理念之一就是让学生行使“主人权利”。魏书生让学生们时刻认识到自己是生活的主人,是学习的主人。魏老师班级的学生,每人都有自己承包的“责任田”。每名学生都有自己说了算的“田地”,都是主人,都有机会行使主人的权力,都能体验到自己的价值。①新课程的出发点是保障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权”,实现每位学生的充分,自由,多元,和谐发展。在课堂管理中就必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通过积极参与,自主选择学习方式,增加自己的以增加学生的成就感与自信心。有效课堂管理中的民主性还体现在充分尊重学生的权利,包括人格,情感,思想,差异等等,保证学生的有效参与是实现民主式管理的基本条件。(三)个性化管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指出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课堂是全体与个体共享的空间。新课程下教师有效课堂管理要结合学生的生活世界和社会实践,广泛关注学生的身心发展变化。教师的课堂管理方式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尊重个体差异,遵循发展规律,创造有利于学生素质拓展的课堂环境。个性化管理要实现在满足学生个人兴趣的同时,让学生学会合作,发展丰富的个性,成为个人生活的成功者。

新课程下教师有效课堂管理的基本策略

有教师认为课堂管理就是课堂秩序的维持,课堂纪律好了,学生就管理好了,试想一堂秩序井然,学生不多说一句话,教师精心安排的每一个环节学生都配合很好,就像观看一场彩排好的节目,师生上演一幕“教案剧”,这是成功的课堂教学吗?新课程下,学生的主体意识和权利意识不断增强,他们渴望更多的自由和尊重。新课程对教师的课堂管理提出更高的要求,教师要完成课程大纲规定的教学内容的同时,还要满足不同个性特征的学生的需求和发展。因此,教师必须具备完善的有效课堂管理策略。(一)合理的激励与约束策略我国学者周弘所倡导的赏识教育是世界六种著名教育方法之一,赏识教育采取信任、尊重、激励、理解、宽容、提醒的操作原则,帮助孩子获得自我价值感、发展自尊、自信的动力,让孩子积极向上,走向成功。所以,多给予学生正面的引导更能使他们轻松地进步,逐步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威森斯(Waysons,1988)对500所纪律形象良好的学校进行了调查,研究这些学校防止暴力和冲突的方法。他发现,这些学校在控制课堂纪律方面的共同特点是,将教育重点放在如何预防不良行为的发生上,而不是强调如何实施惩罚;强调间题的解决而不是只注重表面现象。格尔特兰德(G泣日助d)研究后指出,在课堂控制中,动机与兴趣激发所起的作用约占95%,而纪律约束只起5%的作用。⑦因此,激发学生学习动机是解决纪律问题的最好办法。对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应多实施激励性的言语和动作。目前,大多数学校采用多种规章制度详细罗列了不允许学生做的条条框框,对于学生应该怎么做只是根据大的教育方针论述几条,对于学生具体怎么做没有一定的指导。所以常常出现的问题是学生错误越犯越多,学校立即在制度中增加相应的惩罚措施。学生反映生活像在牢笼中,老师整天叮嘱不要这样做,不要那样做。他们甚至不知道自己应该做什么,学习没有了自主,这与新课程改革中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发挥其自主性大相径庭。因此,教师在课堂管理中,应注意对学生的引导,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认识。(二)积极预测学生行为动向策略根据学生学习的状态和环境特点,预测学生的学习变化趋势,给予适时引导。课堂管理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先期活动,教师作为课堂活动的组织者,必须着眼于全局,时刻注意学生行为动向。课堂观察是教师获得学生反馈信息的重要渠道,也是及时调整课堂管理策略的前提条件。预测的关键是要有敏锐的洞察力和准确的判断力,课堂管理中,教师要善于捕捉学生细微的动作变化,结合对学生个性特点的充分了解,及时作出判断。教师在实践中应注意认真总结学生的行为特征,积累丰富的实践经验,学习行为分析与管理理论知识,用长远的眼光,正视、分析和解决问题。积极预测学生行为动向可以及时调控各种课堂环境因素,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同时又能预防课堂不良行为的发生。(三)积极的创新管理策略课堂管理是教师和学生以及环境相互作用构成的活动过程,其中各因素之间的关系总是处在动态发展之中,课堂管理没有一成不变的经验,需要教师积极创新。教师应充分挖掘和展示课堂中的积极因素,给学生创造性思维的生长空间。通过科学决策和积极行动,使学生在课堂交往互动中增长智慧,提升能力。教师首先要有创新意识,从不同的角度考虑,采用不同的方法去协调课堂管理过程中的关键环节;其次要适应并且超越各种变化,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和影响的因素,作出前瞻性的判断,进行合理的组织与安排;同时还要注意建立多方合作的人际关系,因势利导,恰当地处理课堂中随时可能发生的各种问题行为。新课程下的积极创新有效课堂管理策略为教师多样化,灵活性管理拓展广阔空间,也为满足学生发展的差异性创造良好环境。课堂管理对于学生和教师都有重大意义,积极有效的课堂管理不仅是学生认知、道德和情感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教师专业化技能得到提升的过程。新课程下,课堂管理的有效性直接关系到新课程改革目标的落实。提高课堂的人文精神关怀,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提高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构建有效课堂管理需要教育工作者不断追求和努力实践。

上一篇:项目化课堂教导的实践释解 下一篇:校内寝室文化育人能力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