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银杏叶滴丸与复方丹参滴丸治疗老年性黄斑病变的疗效

时间:2022-10-07 10:13:11

比较银杏叶滴丸与复方丹参滴丸治疗老年性黄斑病变的疗效

作者单位:830000 新疆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通讯作者:古丽努尔・托肯

【摘要】 目的 探讨银杏叶滴丸对老年性黄斑病变的疗效。方法 将60例(118只眼)老年性黄斑病变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30例(58只眼)应用银杏叶滴丸治疗,对照组30例(60只眼)应用复方丹参滴丸。结果 加用银杏叶滴丸治疗黄斑病变症状改善快,时间短,与复方丹参滴丸治疗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银杏叶滴丸对黄斑病变的疗效佳,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 老年性黄斑病变; 银杏叶滴丸; 疗效

Comparison of treatment efficacy for age-related macular degeneration between Yinxinyediwan and compound Danshen dripping pills Gulinuer・Tuoken,LIU Xue-qing, Geerle.Second Affiliated Hospital, Xinjiang Medical University,Urumqi 830028,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dicuss the treatment efficacy of Yinxinyediwan for age-related macular degeneration (AMD).Methods 60 cases (118 eyes) with AMD were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randomly. The treatment group which has 30 cases (58 eyes) was treated by Yinxinyediwan. The control group which has 30 cases (60 eyes) was treated by Danshen dripping pills.Results Yinxinyediwan can cure AMD better and quicker.Conclusion The treatment efficacy of Yinxinyediwan is significant.

【Key words】 Age-related macular degeneration; Yinxinyediwan; Treatment efficacy

银杏叶滴丸富含多种天然生物活性物质,其主要成分银杏叶总黄酮苷和银杏萜内酯具有协同增效作用。制剂中的活性物质与水溶性基质形成固体分散,当基质在体内溶解时,活性物质以细微晶粒或分子形式释放,直接经黏膜吸收,迅速进入血液循环,使药物的溶出速度和吸收效果明显改善,有效血药浓度维持时间长,因此银杏叶滴丸比同类口服固体制剂具有更高的生物利用度,收效更快,疗效更好。老年性黄斑病变是当代威胁老年人致盲的疾病之一,是一种随年龄增加而发病率升高并导致中心视力下降的疾病[1],是造成老年人致盲的首要病因。因此,预防和治疗老年性黄斑病变,降低其发病率已受到世界各界的关注。我国老年性黄斑病变发病率逐渐升高,严重影响着人们的生活质量。目前,缺乏特殊有效方法[2]。笔者对本院2008年6月~2010年3月就诊,随访1~2年,且检查完善的60例黄斑病变患者进行分析总结,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门诊随访治疗的60例老年性黄斑病变都符合下述诊断标准,根据临床及眼底表现分为干性和湿性两类[3],干性老年黄斑病变无特殊治疗[4],本文以干性为主。

1.2 诊断标准 诊断标准参照《实用眼科学》拟定。老年性黄斑病变的诊断标准:(1)年龄多在50岁以上;(2)双眼多同时发病;(3)中心视力下降相对较缓慢,有虚心绝对性暗点;(4)Amsler方格表检查结果多为阳性;(5)眼底表现为,早期黄斑病变区色素脱失,黄斑中心反射不清或消失,可有散在的玻璃体膜疣。晚期病变加重,地图状色素上皮萎缩,样改变;(6)眼底荧光素血管造影:黄斑区有透见荧光或弱荧光,无荧光渗漏。

1.3 药品 银杏叶滴丸(批号为Z20040071,规格为63mg×60粒)为浙江万邦药业有限公司生产,复方丹参滴丸(批号为Z10950111,规格为27mg×150粒)为天津天士力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生产。

1.4 分组 将60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和治疗组。治疗组30例,其中男18例,女12例;年龄52~78岁,平均65岁;病程最短15天,最长1~3年;应用银杏叶滴丸治疗老年性黄斑病变。对照组30例,其中男17例,女13例;年龄50~76岁,平均63岁;病程最短20天,最长1~2年;应用复方丹参滴丸治疗老年性黄斑病变。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临床表现、就诊时间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5 治疗方法 治疗组:银杏叶滴丸5粒口服,3次/d;维生素E 0.1g,1次/d;维生素C 0.1g,3次/d。4周为一个疗程,连续治疗3个疗程。对照组:复方丹参滴丸5粒口服,3次/d;维生素E 0.1g,1次/d;维生素C 0.1g,3次/d。4周为一个疗程,连续3个疗程。

1.6 疗效观察 (1)视力:采用标准对数视力表,分别记录两组治疗前后视力情况。(2)Amsler方格表检查:记录两组前后视物扭曲变形情况。(3)扩瞳检查眼底:记录两组治疗前后黄斑部变化情况,如黄斑中心凹光反射,玻璃膜疣,眼底出血及渗出程度范围。部分患者做眼底血管荧光造影。上述60例患者在本院两所门诊进行专科检查。

1.7 疗效标准 (1)显效:治疗后视力提高0.3以上,黄斑部病变不同程度的减轻。Amsler方格表检查:视物变形扭曲改善明显。(2)有效:治疗后视力提高0.1以上,黄斑病变基本稳定,Amsler方格表检查:视物变形扭曲轻度改善。(3)无效:治疗后视力无进步或下降,黄斑部病变进一步不同程度发展,Amsler方格表检查:视物变形扭曲无改善。

1.8 统计学处理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检验水准为α=0.05。

2 结果

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加用银杏叶滴丸组疗效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目前,AMD是眼科防盲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5],运用现代医学方法和现代医学知识结合传统医学理论寻找治疗AMD的有效方法是目前研究的方向和趋势[6]。银杏叶滴丸的疗效较好,治疗老年性黄斑病变的方法,从西医角度来说,讨论较多的有激光光凝疗法、光动力学疗法、手术治疗、放射治疗疗法等,其它疗法均属于探索性治疗[7]。由于AMD治疗尚无确切疗效,应用中西医药物进行治疗是一种值得探索的方向。祖国医学对本病治疗效果比较肯定,延缓疾病的发生和发展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8]。笔者对老年性黄斑病变应用银杏叶滴丸治疗效果满意。银杏叶滴丸中的银杏内酯是天然特异性血小板活化因子(PAF)受体拮抗剂,能有效拮抗PAF活性,抑制血小板的趋化和聚集,增加红细胞的变形性,降低全血黏度、血浆黏度及血浆纤维蛋白原,明显降低血清甘油三酯(TG)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同时升高血清高密度脂蛋白(HDL),从而改善血液流变性,抑制血栓形成,促进血栓溶解。银杏叶滴丸具有抗氧化性和清除自由基作用,抑制细胞膜脂质过氧化反应,提高红细胞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从而有效保护靶组织结构和功能的完整性。

诊断研究的目的是为了老年性黄斑病变的特定的诊断方法,提高疾病的诊断效率和准确率。治疗研究的目的是很鲜明,就是为了寻找有效的治疗方案。筛选研究的目的是寻找对疾病的早期诊断,降低疾病发展的严重程度。而生活质量的研究,从患者的日常生活中入手,通过特定的干预使得患者能够提高生活质量。国内有许多重要的眼科临床研究成功范例,为研究中国的眼病分布及防治提供了重要的信息。许多学者对AMD发病机制作了大量深入研究,发现老化与代谢失调、循环障碍、光损害与氧化损伤、炎症反应及相关的分子遗传学改变等,均与发病有关[7]。目前临床对于AMD的治疗主要针对预防或者抑制CNV的形成,药物治疗正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尤其是对抗VEGF的药物治疗已开始应用于临床,显示良好疗效。此外上述其他许多药物的安全性和疗效,虽有待更进一步的临床试验来评价和证实,但仍给进一步的临床研究和治疗,带来了很大的选择性,也为以后的深入研究打下了良好基础。在AMD治疗中,虽然中西医都探讨了很多方法,然而,寻求一种最安全、最有效,且副作用小的方法仍是今后研究的重点。笔者相信,通过国内外学者的不懈努力,突破AMD指日可待[8]。

参考文献

[1]林颖,陈文祥.中医辨证治疗老年性黄斑病变的视觉生理意义. 福建中医学院学报,2008,10(18):1-3.

[2]陈林义.儿童眼病诊断与治疗.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127-136.

[3]何伟,胡兰.补体因子H中Y402H变化与老年黄斑病变的关联性研究.中国实用眼科杂志,2010,2:139-141.

[4]严密. 眼科学. 第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40-142.

[5]邹文军,文峰. 抗氧化营养与老年性黄斑变性的防治. 眼科学报, 2007,23(4):193-198.

[6]孙玉科,石庆华.糖康对糖尿病大鼠视网膜组织中NF-kB信号通路的影响.新疆医科大学学报,2010,6:604-608.

[7]文礼湘. 中央老年性黄斑变化的早期诊断. 中医药导报, 2007, 13(3): 95-97.

[8]曹明芳,曾庆华. 相关性黄斑病变的中医药研究. 山西中医学院学报, 2006,7(4): 56-57.

[9]钟佩,李红. 七叶洋地黄双甙滴眼液联合血栓通治疗老年性黄斑变性的疗效观察.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09,8(3):69-72.

[10]余玲玲.增值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研究近况.中华现代眼耳鼻喉科杂志,2006,2:125-127.

(收稿日期:2011-04-11)

上一篇:埃索美拉唑治疗老年胃溃疡72例疗效观察 下一篇: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呼吸衰竭应用BiPAP VI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