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将流行音乐正确植入课堂

时间:2022-10-07 06:45:49

怎样将流行音乐正确植入课堂

毕业至今,从事初中音乐教学已有7个年头,回顾工作中的点点滴滴,既有甘甜,也有苦楚,但最让我困惑和值得反思的地方就是:怎样将流行音乐正确植入课堂。

众所周知,一节课,不可能满满地都学习书本上的歌曲和作品,每到最后十几分钟的时候,疲惫不堪的学生总是会迫不及待地要求老师放几首流行、时尚的歌曲,哪个歌曲最流行、哪个歌曲在排行榜中高居前三位,对于这样的话题,学生们是侃侃而谈、如数家珍,课堂氛围也会因此而达到空前热烈和高涨,学生们对流行音乐的喜欢是溢于言表。其实,作为一名年轻的音乐老师,我也和学生一样喜欢流行音乐,因为它旋律优美、节奏动感、内容丰富、形式活泼,既通俗易懂,又情感真挚,不管你的心情是阴雨连绵还是艳阳高照,你总能找到合适的歌曲来描绘和抒发你的感情,所以喜欢流行音乐,爱唱流行音乐的人总会给人一种朝气蓬勃、昂扬生机的感觉。那么怎样将流行音乐正确适度地植入课堂教学中呢?我有以下几点建议和体会:

一、激发兴趣、有的放矢。让学生明确了解流行音乐的真正内涵和本质

我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提高音乐教育的质量,首先就是要培养学生对音乐课的兴趣,将学生吸引到音乐课上来,将优秀的流行音乐有机地渗透到音乐课堂中,触动他们的心灵,激发表演激情,让学生既能接触现代的音乐风格,又能提高鉴赏能力,成为课堂的主体,适应新课程发展的要求,流行音乐本就植根于大众生活的土壤之中,时代性较强,因此又有“大众音乐”之美称。它的显著特点是:生活气息浓郁、抒情、风趣、音域不宽,手法通俗、曲调顺口、易于传唱:歌词多用生活语言,浅显易懂,朗朗上口:歌手多是自成一格的流行歌星,发声方法各有千秋,不受声乐学派的约束,演唱时感情重于声音技巧,自然亲切,易引起听众的共鸣:小乐队的强声伴奏与歌声融为一体,由于流行音乐具备上述特点,所以就能够和群众连在一起,无论文化水平的高低,都易于接受。学生作为一个庞大的群体,许多青少年学生狂热追求的流行,从流行音乐的定义及它在学生中的影响力来看,流行音乐将会是音乐课最好的兴趣广告效应。能让学生自发自愿地去上音乐课,上好音乐课。

二、要想给学生一杯水。自己先要有一桶水

把流行音乐正确引入音乐课堂,前提条件是要求教师自身必须要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和良好的音乐文化素养。首先,音乐教师必须通过多种途径、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主动学习流行音乐的创作、表演、传播等方面的知识,了解流行音乐作为社会文化、音乐艺术而具有的综合性:其次,流行音乐的教学是一种综合了音乐艺术教学、社会文化教学等内容的教学,只谈音乐或只谈文化都达不到教学目的,甚至会偏离教学目的误导学生。再者,流行音乐在数量、质量和发展速度上都惊人的快,还需要教师以一颗“敏感的心”去观察流行趋势,把握流行动态,这就促使教师必须在业余时间欣赏大量不同风格、不同类型的歌曲,一方面可以扩大知识面,积累经验,更重要的是可以合理、正确地去选择适合学生的歌曲。因此,音乐教师在提高综合知识的同时,必须认真研究教学法,并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将这些综合知识有机结合起来,将流行音乐中的正面、积极的元素加以糅合,取其精华,弃其糟粕,让学生阳光、惬意地去欣赏流行歌曲!

三、教师要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

顾名思义,就是要求教师本身要有很好的音乐素养,能够在不同的流行音乐中找到一些适合学生身心发展的歌曲,这些歌曲要健康、文明、积极向上、催人奋进,最好能紧扣时代的脉搏,让学生在传唱歌曲的同时,能用自己纯净的心灵去体验美、感受美。如:港台信乐团的《海阔天空》就是一首比较青春励志的摇滚音乐,里面有几句歌词是“每把汗流了,

生命变得厚重,走出沮丧才看见新宇宙。海阔天空,在勇敢以后,要拿执着,将命运的锁打破,冷漠的人,谢谢你们曾经看轻我,让我不低头,更精采地活”这首歌曲所传达的含义就是让人们在遇到困难和挫折的时候,要坚强、乐观地勇敢面对,在人生遭遇非议或不平、不公的时候,要把它看作是命运给自己的一种磨难和锻炼,只有不怕困难,勇往直前,善待生活,才能沉淀自己的人格,厚重自己的生命。而流行天王周杰伦的歌曲虽然吐字不清、风格变幻莫测,但它优美的旋律和梦幻的歌词却使学生疯狂地喜欢,由此还刮起了一股复古“中国风”,他的《东风破》缠绵悱恻、他的《听妈妈的话》温馨感人、他的《双截棍》激情动感、他的《青花瓷》柔美抒情,学生在完成作业之后来听一、两首这样的歌曲,确实可以起到缓解压力,放松身心的作用。

四、潜移默化。将流行音乐和古典文学有机联合起来

据我多年观察,每次拿着书本去上音乐课,学生们都是热情高涨、欢呼雀跃、但一涉及到和书本有关的知识,特别是讲解一些黎族、苗族、高山族或者是俄罗斯,意大利等外国的民歌民谣的时候,学生们便显得漫不经心、心不在焉,甚至是宁愿看书、写作业也不愿意学习传统的音乐歌曲,由于学生态度的巨大转变和强烈的不配合,会让教师变得非常尴尬和无所适从,那么本节课的教学效果也就不言而喻了,但是如果把流行音乐和古典文学巧妙结合起来的话,会让原本。

单调枯燥的内容变得生动活泼起来,比如:王菲的《明月几时有》就是把苏轼的著名诗词和现代音乐完美地融为一体,让学生在听唱歌曲的同时,领略作者所描绘的意境,所抒发的感情,感受那种“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的听觉盛宴,而邓丽君的《月满西楼》就是根据李清照的《一剪梅》所谱曲的,“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古风雅韵、百转柔肠,唐诗宋词和现代音乐的结合不仅可以提高学生自身的修养,也可以陶冶他们的情操,称得上是双管齐下、一举两得,在流行中渗透古典,在传统中融入时尚,可谓是韵味十足,动感十足,让人回味悠长!

五、动起来。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传统的音乐课堂,要么是教师一遍卖力弹琴,一边口干舌燥地教学生学唱,要么就是为了完成教学大纲的任务,而教一些内容深奥的音乐知识,音乐课以教师为中心的多,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的少。这样的课堂教学,是一个不平等的、不合理的教与受的关系,如果不让学生自身成为课堂的主人,不让学生充分融入到音乐作品中身临其境、亲身感受,而单纯地只把学生当成知识的接受器,教师是绝对地主宰而非主导,学生是完全被动而非主动,哪么,面对这样的音乐课,学生哪来的情绪,又哪来的兴趣呢?如果能适当地在歌曲中穿插一些独白,排练成一个小小的情景剧,或者是加上一些面部表情和肢体语言,比如,《感恩的心》,就可以让学生一边歌唱一边用手语来配合。

让学生把课堂当作舞台,来尽情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一定会让学生们产生巨大的自豪感和成就感。

把流行音乐引入课堂,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它不仅彰显了教师在掌控课堂时一种张弛有度的能力,更需要教师有持之以恒的爱心、耐心和责任心,因为,我相信,每粒“种子”都有自己的春天,迟发,是为了酝酿,只要我们愿意把爱和阳光洒进每个同学的心房,那么,我们就一定能够聆听到花开的声响,欣赏到满园的芬芳!

上一篇:二度创作在二胡演奏中的基本点分析 下一篇:音乐美学问题的文化阐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