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亮的女儿,曲比阿乌

时间:2022-08-12 10:26:21

月亮的女儿,曲比阿乌

古桥驭水如故,栈道驾山依然,在凉山这条著名的“南方丝绸之路”上,走出来过无数优秀的彝族歌手,曲比阿乌就是其中之一。与其说“万紫千红花不谢,冬暖夏凉四时春”是对凉山四时如春的气候的描写,不如说是对曲比阿乌美妙歌喉的赞美,无论经历过多少个春秋,阿乌的歌声依旧甜美如昔,从她的歌声里读不到岁月的沧桑,如果非要说时间在她的歌声里留下了什么,那便是对生活厚重积淀的一种转换,是日益用心、用情的演唱。

如果说是缘分成就了人与人的相识、相知,那么,耳朵对音乐的偏好是否也掺杂了一定的缘分在其中?当一段旋律响起,耳膜开始兴奋的时候,也就说明一段由音乐织就的缘分由此展开了。笔者始终相信,阿乌的歌声是有灵性的,它像精灵一样穿越人群,超越性别、年龄、职业、美丑等世俗的界限,找到真正懂得珍惜它的灵魂,从而唤醒歌者与听者身上共同的一种气质或情感。

彝族是一个非常爱美的民族,也是非常懂得什么是美的民族。

音乐时空:在20世纪80年代。正是流行歌曲风靡的时代。很多人都选择了通俗路线。是什么让你一直坚持民族唱法的?

曲比阿乌:20世纪80年代我刚到北京不久,那时候的流行歌曲真的非常多,各个文化市场放的都是流行歌曲。作为一个少数民族歌手站在这样大一个舞台上,真的是特别复杂,因为你要想迎合市场,你就得唱通俗歌曲,你要想保留自己民族特色的东西,你就一定要坚持。当时身边也有一些人改唱通俗歌曲了,我自己也很喜欢通俗歌曲,我身边很多朋友、同事都劝我,所以面对这样的选择,我也挣扎过,但最后还是选择坚持。因为我是第一个来到首都的彝族歌手,而且又是来到中央民族歌舞团这个大家庭,我觉得我代表的不是我一个人,而是我的整个民族,能感觉到肩上的重担,而且还必须胜任这些东西。

音乐时空:在荧幕上看到你经常都是民族服饰加民歌再加民族唱法。这是否也是给自己的定位呢?

曲比阿乌:是的,我觉得彝族是一个非常爱美的民族,而且也是非常懂得什么是美的民族。彝族服饰有上百种,其中又可细分为老中青的服装,彝族的首饰太漂亮了,看起来特别洋气、时尚,图案、色彩都特别好。作为演员,我觉得我在观众心中已经是一个符号了,如果再去尝试改变,可能就不是我自己了,也不是人们所认识的我了。所以在每次上台的时候,我都想在服装和首饰方面不要有太大的变化,但同时也不能让观众审美疲劳,比如可以在服装的颜色上稍稍改变一些,尝试一些新的、不同的东西,做一些局部的改变等等都是不错的选择。

音乐时空:从刚开始唱歌到现在经历了几十年的时间。音乐界发生了很大的改变。这一点在你个人身上有没有体现呢?

曲比阿乌:坚持唱民族歌曲这一点一直没有改变,但是我的音乐在配器方面有了很大的改变,以前的伴奏乐器以传统乐器为主,现在都融入了很多流行音乐的元素。另外,在服饰方面也改变了很多,我们彝族的服装以红、黄、黑三色为主,在后来的演出服装中,我尝试了各种颜色,包括金色、银色、白色、粉色等等。我觉得改变之后变得更加洋气了、大气了,这并不是说彝族服装的颜色不大气,而是说稍微国际化了一点。

音乐时空:近年来在民歌界经常被提到的就是“新民乐”这个词,以你的亲身经验给我们介绍一下你对新民乐的理解吧。

曲比阿乌:作为一个民族歌手,我是特别赞成新民乐的,比如说我就非常欣赏萨顶顶这个孩子,因为首都这个舞台百花齐放,但她能找到自己的位置,我觉得对于一个民族歌手来说是特别重要的。在我的印象中她刚开始唱的民族类的歌曲,后来开始向国际化靠拢,我觉得她在这方面走得非常好,不管怎么样,她找到了自己的唱法。

音乐时空:近年来。人们逐渐认识到彝族的一些独有的乐器,能不能在此也给我们介绍其中的一种?

曲比阿乌:彝族的乐器太多了,有月琴、巴乌、口弦,口弦都有好几种,有三弦的,有二弦的,特别小,用手指轻轻捏着吹,发出来的声音也特别小,就只能离得近的人能听到。彝族人的乐器很丰富,甚至用一片树叶也能吹出旋律。

音乐时空:你有自己擅长的民族乐器吗?

曲比阿乌:我不会,我爸爸妈妈会,我妈妈会口弦,爸爸会口琴。

音乐时空:少数民族歌手多能歌善舞,他们是不是在音乐天赋上会突出一些?

曲比阿乌:我觉得其实都差不多,汉族也有很多唱歌唱得好的,只不过汉族人口比较多、分布得比较广,显得不是特别明显,其实很多地方戏都是特别好的,人们都说少数民族能歌善舞这是没错的,只不过少数民族对音乐的爱好程度是汉族朋友是想象不到的,比如婚丧嫁娶都要唱歌,在不同的场景、不同的时间,他们用歌声来表达不同的心情,我觉得这一点是非常了不起的。

音乐时空:在56个民族中。拥有自己特色歌舞的民族不在少数,彝族歌舞区别于其他民族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曲比阿乌:我觉得首先从地理上来划分,南方和北方就不同,北方歌舞豪放一些,南方的歌舞含蓄、柔美一点。总体来说,我觉得少数民族的歌舞区别不是特别大,因为几乎所有的歌舞所表达的音乐情绪是一样的,都是最朴实的喜怒哀乐的写照,都是对美好事物的赞扬。如果说有区别,可能在语言方面有一定的关系,很多少数民族都有自己的语言,有的民族甚至有自己的文字,拥有自己语言的民族在演唱的时候,由于发音不同,通过歌舞表达出来的感情也就会有所区别。

音乐时空:彝族的火把节非常有名,能不能给我们介绍一些有特色的环节?

曲比阿乌:火把节是我们的传统节日,可以说是彝族人最向往、最盼望的节日,甚至比汉族的新年还要隆重。其实火把节不像外人理解的就是单一的活动,火把节是一个综合性的节日,它包括了歌舞表演、祭祀司、选美、斗牛等特别多形式的活动,其中有一个非常有特色的活动就是赛装,彝族姑娘都非常的勤劳善良,每到这一天,她们都会将自己这一年里绣得最好的服饰拿出来展现给大家,撑着一把小黄伞,哎呀,真的是太美了。

音乐时空:彝族歌手非常多。其中有没有你特别看重的?

曲比阿乌:作为一个老大姐,我就觉得从老家来的歌手,包括贵州、云南、四川来的歌手,他们每一个都非常优秀,每个人身上都有自己的特色,都有自己的亮点,不管他们是组合,还是歌手,不然,他们也不可能来到北京发展。

音乐时空:正是通过这些彝族歌手,才使得人们对整个民族产生了莫大的兴趣,作为现身于歌唱事业的一员你是怎样的感受?

曲比阿乌:现在来北京发展的彝族歌手比较多,他们有着各自不同的唱法和表现形式,受众喜欢的也不同,我觉得最大的好处就是能将我们民族的音乐不断的传承下去。作为我个人来说,我觉得团结比较重要,这样才能更有利于将我们民族的音乐发扬光大,更好的将彝族音乐传承下去。

通过新专辑,希望让观众看到更全面的我,看到生活中的阿乌是什么样的。

音乐时空:在已发行的三张专辑中,歌舞有重叠的部分。也有独具特色的地方,从《人间天堂》到去年发行的精装合辑。它们各自的特点是什么?

曲比阿乌:我出专辑是比较早的,1985年就出专辑了,像《小阿妹》等等,甚至还录了《白毛女》歌剧的音乐,但那些专辑都不是我自己特别喜欢的,都是听唱片公司的。在《人间天堂》之前,我录了很多专辑,我记得还录过一张黑胶唱片,但现在都找不着了,有个朋友在日本还买到过,但当我自己去日本的时候就买不到了。

音乐时空:真的特别可惜。这么珍贵的东西如果能保存下来该是多么宝贵的回忆呀!

曲比阿乌:那个时候自己没有这方面的意识,也没有人帮忙打理这些事情,如果把从刚开始发的专辑一直保存下来,真的是非常珍贵的资料!

音乐时空:在已发行的每一张专辑中收录的是不同时期、不同风格的音乐作品。在演唱这些歌曲的时候。状态可能是不一样的。你是怎样去调整的?

曲比阿乌:一些歌曲确实唱了很多年了,一首作品从不成熟到成熟,我自己感觉这几年演绎得比较好,首先是用心来唱,要理解歌词,要给观众表达的是什么。

音乐时空:《彝山谣》是你和彝人制造的第一次合作,在彝人制造发行的专辑《回归》中,你更以四首歌倾情加盟,能谈谈和他们合作的感受吗?

曲比阿乌:我跟彝人制造的这种感情是缘分,我们是同一个民族,另外他们也是我的兄弟。跟他们合作了这么多年,我觉得我也有进步,你别看他们比我小,但是从他们身上我学到了很多东西,比如说我们在一起录歌的时候,他们就对我说:“姐姐,这个地方你不能用民族的唱法来唱,必须要用气声来唱。”刚开始我还不太愿意接受,试了之后发现唱歌的感觉真的不一样了,就比如说《亲妹妹》、《彝山谣》的前面部分,都是特别亲切的,用气息来演唱的。与他们合作的这几年,我在唱法上改变了很多,更能用心、放松地去唱歌了,也可以说是与歌曲的市场接近了很多,让民族唱法与通俗唱法更近了。

音乐时空:与他们的合作是否会更得心应手一些呢?毕竟你们都是来自凉山。有着相同的文化背景。

曲比阿乌:我们不仅是亲切,是默契,特别默契,我们是同一个民族,而且也是一个家乡,同一个县里出来的,所以对音乐的旋律。音乐的理解都不用说,一段旋律一出来都觉得特别好听,知道该怎么配合,所以合作起来也特别愉快,今年我们可能还要合作两首歌曲,拍MV。

音乐时空:在去年。推出了汇聚了演唱生涯中的经典曲目的精装本合辑,在这张专辑中以生活化的服饰和场景为主,有别于舞台上和电视荧幕呈现给观众的形象。为何会这样选择呢?

曲比阿乌:我在舞台上呈现给观众的形象都是以民族特色为主,当时就想做一些不一样的东西出来,让人看到生活中的阿乌是什么样的,虽然从专辑的封面来看是比较现代的、都市女性的形象,其实在专辑里面也汇总了以前发过的民族图片,只是想让观众看到更全面的我,让人们了解生活中的阿乌是什么样的。

音乐时空:在新专辑的时候。提得最多的可能就是“新的元素”,其中的“新”体现在哪些方面?

曲比阿乌:除了刚刚谈到的服饰之外,还表现在音乐配器和新的音乐元素上,新专辑中除了《有一个美丽的地方》以外,基本上每首歌曲都融入了新的音乐元素。另外,我这张专辑也旨在将不同的阿乌展现给那么多年来一直喜欢我、鼓励我、支持我的粉丝朋友,因为正是在他们的鼓励下,曲比阿乌才越来越好,作为我来说,就希望将他们喜欢、我也喜欢的歌曲都融入到一张专辑之中。比如《有一个美丽的地方》、《情深谊长》、《远方的客人请你留下来》就比较适合老同志来听:中年人可能比较喜欢听《索马花开》、《彝乡谣》:适合青年人听的就有《人间天堂》、《幸福的歌儿献给你》,所以这张专辑基本将各个年龄段的歌迷都照顾到了。

音乐时空:刚刚也有谈到。在新专辑中对很多歌曲进行了改编,融入了很多新元素,当一首歌曲已经成为经典之后再去改变它。会不会觉得有压力呢?

曲比阿乌:我觉得没有,比如说《远方的客人请你留下来》我唱了无数个版本,当我问周围人的时候,他们喜欢的都是最新的版本。另外,我们在改编之前也是非常谨慎的,比如要跟配器的老师交流、沟通,这首歌需要什么样的情绪,现在的观众喜欢什么样的感觉都必须要知道,也就是把前期工作做得特别细致,出来的效果也就不会太差。

音乐时空:看得出你在这张专辑上投入了很多。对这张专辑也挺满意的。有没有特别要感谢的人?

曲比阿乌:做一张专辑确实不容易,我这张专辑说实话首先要感谢的是大鹏(曲比阿乌助手)。以前的很多专辑我都是交给别人来做,这张专辑我是交给大鹏一个人,文字的字体,每张照片的颜色,每个动作,她都是花了心思的,还包括专辑的排版,照片拍摄,版权问题全是她在跑。还有清源,他是投资人,其实我觉得他纯粹是帮我这个姐姐的忙,正因为有了他们所以才这么完美。我觉得人要知恩、感恩,要知道别人对你的好,不能说别人对自己好都是应该的,这个社会没有应该和不应该这么一说。其实能走到一起是缘分,一定要珍惜这份缘分,即便是在一起合作也是相互的,要懂得尊重别人的劳动才能长久。

对于一个歌手也来说,发行的专辑是看得见的成绩,但在这些看得见的成绩的背后还有很大一部分不为人知的付出。

音乐时空:《美丽绽放》这张专辑筹备了较长一段时间,MV的拍摄也特意去到云南,这其中有没有令你特别难忘的事情?

曲比阿乌:我们在那儿拍摄的时候听到一个特别有趣的事情:有一个摄制组来到泸沽湖拍片,导演听说此地有盛名的美味——鸭子,他们天天吃鸭子,天天大雨磅礴,不给导演开机拍摄的机会,最后无功而返!那个地方的天气特别怪,一天之中都有好几种天气情况。说来奇怪,我们到的那天还在下雨,等我们化完妆准备拍的时候雨停了,当我们往山上走的时候,山上的雨又停了,刚刚拍过的地方又开始下雨了,特别神奇,就好像是我们在掌控天气一样,我都觉得是老天在帮我,觉得我们不容易。

音乐时空:你们可以说是占了天时。

曲比阿乌:但是也特别特别苦,在拍《亲妹妹》的时候必须有点忧郁的感觉,那天刚好下了点小雨,加上潮湿,地上的蚂蟥其实已经出来了,地上有很多青草也看不出来,其实蚂蟥已经顺着我的裙子在往上爬了,我披的披肩也已经带上了蚂蟥,但我们都不知道,等拍完之后我们回到车上,哈日(彝人制造成员之一)坐在我旁边,他眼睛的余光看到好像有东西在他手上一跳一跳的,其实蚂蟥已经顺着我的衣服爬到他手上了,车上都爬了很多,我们赶紧下车把衣服脱掉,那次真的吓死了。

所以别看很多演员在舞台上光鲜亮丽的,其实在生活中真的是吃了很多苦。就拿那次拍MV来说,我们都是沿着盘山公路一直在转,看到什么好的背景就停下来抓拍几张,下面就是悬崖,特别可怕,我又恐高,看到悬崖都吓得不行,可是为了一个镜头,为了那首歌,还得好好拍,那次经历确实是比较多的。

音乐时空:确实太不容易了。但走过之后。也是一份特别宝贵的回忆。对于一个歌手也来说,发行的专辑是看得见的成绩,但在这些看得见的成绩的背后还有很大一部分不为人知的付出。

曲比阿乌:是的,我记得在零几年的时候,我们在云南拍《远方的客人请你留下来》,石林的那一幕我现在想起来都特别的后怕,在石林的底部有一个地方的风景特别好,要下到那个地方去必须做缆车,坐的那个缆车是直上直下的,而拴缆车的铁链特别细,而且都生锈了,但必须下去,只能硬着头皮上,现在想起来都后怕。还有《月琴弹起来》是在八一制片厂的录音棚里录的,大冬天的我穿着短袖拍,录音棚里没有暖气、空调什么的,而且后面还有水,其实都冻得不行了,但还要做表情,还要特别美的那种,拍完的时候我后背全湿了。所以每个作品背后都是有故事的,我觉得演员特别不容易,站在舞台上的时候是那么光鲜亮丽,吃的苦也是常人无法想象的。

活到老。学到老。唱到老

音乐时空:在看你博客的时候读到几首小诗,比如《家》、《当我想你的时候》,有考虑过自己写歌吗?

曲比阿乌:博客现在不写了,有时候写东西就是灵感来了就立马记录下来,有时候我都觉得被我自己感动了,写完之后再看的时候还在想这是我写的吗!但是我觉得写歌不是所有人都能写的,所以我觉得我还是慎重一点比较好。

音乐时空:人生难免经历坎坷。当你遇到不如意的时候,通常会怎样激励自己?

曲比阿乌:我是出道比较早的一个歌手,十几岁就在首都的舞台上唱歌,当时真的特别火,各种大型的晚会我都参加过,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都觉得特别忙。但是,后来也遇到过很多挫折,比如说在彩排之后又接到通知说曲目不适合,节目要临时取消,演唱的歌曲调子都定好了,当我匆匆从外地特意赶回来之后,又说不能上节目了等等情况也遇到过,当时非常不理解,心情也特别复杂、特别低落。说实话作为少数民族歌手来到首都的舞台,虽然我还年轻,但是我还在学习呀,不是说谁第一次上台就能做到非常完美。但是我也非常感谢很多导演,他们对我帮助特别大。

音乐时空:经历过那么多的事情之后。还能保持一颗感恩之心,真的很难得。

曲比阿乌:我觉得人真的要有一颗知恩、感恩的心,路才能走得长,这么多年,一步步地经历了很多,我都扛过来了。

音乐时空:在音乐的道路上你经历了很多起起伏伏,尤其是在经历低谷的时候。有没有收到一些意想不到的鼓励呢?

曲比阿乌:我记得十几年前,那时候流行歌曲非常火爆,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一个主持人给我打电话说希望我能带几首歌曲,配合他做一期电台直播的采访,我当时就拒绝了,我说现在那么多人都在听流行歌曲,肯定没人会听民歌类的节目,也不会有听众打电话进来互动。后来,在他的盛情邀请下,我抱着很消极的态度就过去了,那期节目是出人意料的受欢迎,热线电话都快打爆了,我带的歌都没播几首。我记得特别清楚,有的歌迷是在住院的时候,在病床上打来电话的,从那时候起我才真正意识到很多粉丝一直在关注我,可是他们不知道怎么表达,不知道怎么传递这份关注我、喜欢我的情意。所以从那时候我就告诉自己:阿乌你一定要好好的,一定要对自己有信心!

音乐时空:看得出。你是一个懂得感恩的人。那在音乐方面有过遗憾吗?

曲比阿乌:有啊,就是没有一首曲目一说出来所有的人都知道是我的。

音乐时空:不会呀,比如《远方的客人请你留下来》、《情深谊长》都是的。

曲比阿乌:我说的是最近几年,这么多年了,就没有一首特别能让大家熟悉的歌。当然这也是很多因素引起的,其实我也约过很多创作人,一直没找到特别合适的,这一点让我觉得特别遗憾。虽然觉得遗憾,但我现在还在努力,活到老,学到老,唱到老,就是不断的学习吧。我一路走来都在努力,有的人可能一下子就出名了,那是因为他可能在前期付出了很多,所以我的心态特别好,我就经常鼓励我自己,只要努力了就行,踏踏实实的一步一步走。

音乐时空:除了新作品。歌迷对歌手的兴趣爱好也很关注,你平时都有些什么爱好?

曲比阿乌:我爱观察、爱看电影,就比如说这次《悲惨世界》,看了之后我流泪了。这部电影看了心情可能不是特别好,但里面的音乐、导演、演员都非常出色,演员不是在演另一个人,而是把自己融入到角色中去了,你能感受得到她是在用心唱歌,她的眼神儿特别到位,那种声音唱出来的时候都有哭泣的感觉,从她的眼神里就能感受到这个世界真的是“悲惨的世界”,这个社会没有光明了,整个社会都完了,可是人们也不会忘记她是怎么一步一步走来的,她是怎么帮助别人的。甚至在她声音特别小的时候,她那种哭泣,作为观众我理解了她很悲,她很伤心,很难过,但她没有直接说出来,而是用声音、眼神、肢体语言里一点一点地表达出来了,她也把我带入到那个角色里去了,在两个小时之中我都忘了我是谁,我觉得那才是真正的艺术。这也就启发我,有时候在舞台上唱歌,不见得声音要有多大,即便有时候声音条件不是很好,只要你用心去唱了,就能感动人。

上一篇:玖月奇迹给音乐另一种可能 下一篇:对车尔尼《钢琴快速练习曲》299的技术分类及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