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国际贸易实务》全真实践教学环境创建的探索

时间:2022-10-07 06:30:09

高职院校《国际贸易实务》全真实践教学环境创建的探索

摘要:从环境创建角度研究强调实践技能培养的高职院校如何实施《国际贸易实务》的实践教学,分别从教学场景多样化和教学实践全真化两个方面加以分析。重点就高职院校《国际贸易实务》实践教学全真环境的创建,介绍了浙江省部分优秀高职院校现行的作法,提出了一些全新且具可操作性的设想。

关键词:高职院校;《国际贸易实务》;全真实践教学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不同于普通高校教育的“淡化理论知识、强化实践技能”教学指导思想,使得同样的课程在高职院校应该有不同于普通高校的教学内容与方法,特别是其教会学生实际业务操作能力的实践教学部分。《国际贸易实务》(或《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课程的实务部分)作为高职院校经贸类专业学生的专业基础课,几乎所有院校的相关专业都开设了这门课程。

笔者在高职院校从事经贸类专业《国际贸易实务》教学多年,深知学生对学习该课程实践技能的渴望,对于就业技能的迫切需要。基于多年的教学经验,结合浙江省优秀兄弟院校的作法,就高职院校《国际贸易实务》实践教学全真环境建设提出以下设想:

一 教学场景多样化

传统观念认为教室是教学的主要场所,甚至是最佳场所。但是对于国际贸易实务操作来讲,它是一个涉及面很广的操作流程。具体来讲,要与海关、商检、贸促会(中国国际贸易促进会,即中国国际商会)、银行、运输、包装等等部门接触。改变教学场景将会使学生的直观认识大大加强,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比如在海关报关大厅讲授“报关”、在商检报检大厅讲授“报检”、在贸促会签证处讲授“原产地证”、在银行汇率显示屏幕前讲授“汇率”、在集装箱货运码头讲授“集装箱运输”、在工厂包装车间讲授“出口包装”等等。

当然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做到这样的教学场景多样化是相当困难的。因此,更现实可行的操作是尽量利用全真场景讲授《国际贸易实务》中需要其他机构协助完成的业务环节,同时辅以校内实训室的模拟环境来让学生亲历可以自行完成的实务仿真操作流程。对于设立在港口城市或会展城市的院校,有必要安排学生参观集装箱货运码头或某个在当地举行的较大规模国际性展会,如在“展卖”教学中笔者曾带领学生参观中国(温州)轻工产品博览会,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成果,获得了学生的肯定。

二 教学实践全真化

为了让学生在教学实践中真实的感受国际贸易实务操作,目前许多高职院校的作法是购置仿真教学软件,让学生在软件操作中学习实务操作。当然,这样的模拟教学实践比教师口头讲授要先进得多,但是始终不如学生在全真操作中学习来得贴切和有效。教学实践全真化就是要让学生在完全真实的国际贸易实务操作中学习、操作实务,也就是必须要在真实企业国际贸易实务运作的平台上进行。

根据一些先进高职院校运作的经验,提供该课程实践教学全真环境的作法或设想主要有以下几种:

1 学校自建国际贸易企业。为了全天候为学生提供教学实践平台,一些高校很早就尝试自己建立真实的国际贸易企业,由专业教师根据自身的专业特长负责企业各部门的运作,如由会计教研室教师参与并指导学生完成企业财务部门的工作,由市场营销教研室教师参与并指导学生完成企业营销部门的工作等。学校自建国际贸易企业的最终目的是在校园内每天为每位相关专业学生轮换提供顶岗实践机会,让每位学生都有机会参与全真环境的实务操作,并与相关课程的实践教学相结合,以全真实践教学为技能培养提供环境、为学生就业打下基础。

我国许多高校都有校办企业,笔者认为上述方式是发挥校办企业在学生实践技能培养中作用的较好方法。各校可以独资或合资在校园内建立不以营利为首要目的外贸企业,旨在为学生营造《国际贸易实务》实践教学的全真环境。

2 引进国际贸易企业在校内设点。引进国际贸易企业在校内设立工作站,免费为其提供场地、免收其水电、上网等费用;作为回报,企业每天为学生提供若干个顶岗实践岗位,锻炼学生的实践技能,教师则负责协助企业完成参与实训学生的管理工作。

这种操作模式已经在一些高校实施,但其最大困难在于高校普遍位于其所在城市的郊区,远离海关等政府职能部门的办公地点,所以许多企业不愿意在学校设立工作站。但是从实践经验来看,这种优惠措施对于中小外贸企业还是具有一定的吸引力,学校提供较好条件,还是可以在校内建立若干个外贸企业的工作站,一定程度上达到为学生营造全真实践环境的目的。

3 教师企业兼职带来学生实践机会。部分高校的专业教师在国际贸易企业兼职从事实务操作、担任管理职务或业务顾问、甚至自己或家族创办国际贸易企业。这类教师是高职院校不可或缺的财富,他们可以将国际贸易实务的实践机会带到学校,为学生提供最真切的操作机会。

对于这类教师,各类高职院校应该加以大力扶持,这将是各校形成特色,产生名师的源泉。许多学生报考某所学校,正是因为对于该校的某位名师充满敬仰;而拥有这类名师越多的高职院校必将越有可能成为名校。名师构成名校,名校引来名师,如此良性循环,学生学到真本领,就业引来好生源,这才是学校的长久发展之计。同时,学校也应当积极鼓励此类教师在校园设立其所服务的国际贸易公司的工作站,给学生创造更多在全真环境中学习实践技能的机会。

4 学生家族企业带来学生实践机会。温州职业技术学院有多位教师和学生曾参加过国际贸易相关专业学生人人向往的广交会(即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该会是目前中国规模最大的进出口商品交易会,被誉为“中国第一会”)。究其原因,都是因为他们家庭的家族企业从事国际贸易、参与广交会,给他们带来了难得的实践机会。

因此高职院校可以借助学生家族企业从事国际贸易的便利,引进学生的家族企业在校园中设立工作站,为这些学生及其同学提供在校期间从事国际贸易实务操作的实践机会。而学校对此应给予全力支持,使之成为位于长三角和珠三角等民营外贸企业集中地区的某些高职院校国际贸易相关专业实践教学的特色。

5 学生自己从事进出口业务操作。目前各高职院校中都有一定数量的学生在业余时间从事商务活动,尤其是通过电子商务网站。部分学生通过网络从香港采购少量物品在我国大陆销售,也有学生通过网络向境外销售我国大陆产品。严格地讲,这些行为已经属于进出口贸易的范畴,只不过未显示在海关统计中。温州科技职业学院就有大三学生试图从网络接单,将家乡的农产品通过外贸公司的方式大量地卖到韩国去。如果成功,这已经是一个外贸业务员的行为了。

我国目前的法律已经允许自然人从事进出口贸易,因此学生也可以注册成立外贸企业。如果某些高职院校的个别学生自主创业,自己投资成立外贸企业,在教师的指导下从事进出口贸易,带动部分同学参与其中,那将是国际贸易实务教学的最高境界。

上一篇:论高等职业教育课程设置的职业性 下一篇:拓展训练融入高职体育教学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