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趣的“重要”和“重视”

时间:2022-10-07 10:34:04

现在还要讨论兴趣,可能都觉得过时了。但是,这个老问题,如今却很现实。为了孩子立马就能“赢”在“起跑线”上,别说本是外行的家长已经顾不上它,就是身为内行的老师也很难真正把它摆上位。因为,现实是残酷的。所以,人们好像不能不“功利”了:考试、升学,谁会问你有没有兴趣?有什么兴趣?所以,学习兴趣这事儿,已经并不重要。很简单,兴趣,不会让学生立竿见影;况且老师们还会付出更多。用句俗话:别费力不讨好了。

要说人们压根儿就不重视兴趣,还真不符合实情。到底兴趣有多重要?说真的,以前的确也“学术”过一阵子。那时,列出过若干课题“立项”,组织过若干团队研究,印行过若干论文结题。然而,对于这些理论所“成”之“果”, 最终究竟是甜是酸,好像已不大在意。如果深究一下,这“果”究竟有多少人尝过,可能也是一个问号儿。反正有句“经典”:重在过程,总能含糊过去。反正大家都忙,各显神通,盼着孩子能“赢”。 于是,教育的节奏提速了,步骤提前了,标准提高了……就连学前教育都被小学化了。于是,家长的愿望膨胀了――一周写好作文,半年冲刺“奥数”……那些虚幻的承诺早被“市场化”了。孩子原本“需要”、老师更是“须要”的学习兴趣,就这样几乎淹没在日复一日的无序与乏味之中。有人形容这种状态是老师“苦教”,学生“苦学”。都是“苦”字当头,确实一点儿不过。苦熬和苦修所带来的苦涩和苦恼,让不少孩子和他们的家庭,也让不少老师和校长,尝到了“苦”味儿,甚至吃尽了“苦”头儿。经过了这样一番“苦”字当头的日子,幸好还有人想到“原点”,也开始回到“原点”。学习首先要有兴趣,兴趣比知识更重要。尽管他们并没有为此而“立项”,也没有就此而“结题”,但是,这种对教育的重新认知,的确更加珍贵。

说到“兴趣”的重要,是因为它才是孩子们学习的动力,好像还属于一种“原”动力。谁都知道,孩子自从降生开始,先是看这看那,后是抓这抓那,再后来又会问这问那……可以说,他们从小就是这样,对于任何事物,无不感到新鲜,无不希望知道,无不试图研究。孩子就是带着无穷的兴趣来到这个世界投入学习的。尤其是启蒙阶段,谁也没有明确的目的,完全凭个人兴趣。你就是再能讲大道理,大道理也改变不了小孩子。家长也好,老师也好,“嘱咐”的还少吗?孩子的回应却是:烦不烦?这还是给咱们留足了“面子”。要是揭去这层“面子”,“里子”上写的准是:咱更烦。当然,谁烦也没用。随着心智的发展、经验的积累、思想的成形,在学习目的中,个人兴趣的“份额”就会逐渐减少。事业需要的“份额”,包括工作责任、职业素养、志向追求、人生理想等,必然大幅提高。现在,之所以彼此都“烦”,就是因为咱们硬把“未来时”当作“现在时”强加给了他们。说真的,兴趣作为学习的目的,也不“舍得”说退就退。老年大学如此火爆,就是典型例证。即使没进入老年,人们的学习有时也是源于兴趣。反正不管怎样,兴趣总要伴随人们学习的始终。只是,对于学生来说,兴趣更为重要。而且,年龄越小就越加明显罢了。反正不管怎样,孩子就是为了兴趣而学习。如果满足不了兴趣需要,学习效率也无从谈起。难怪人们常说:兴趣才是最好的老师。

无论兴趣曾因“学术”而重要,还是兴趣再为“现实”而重要,只要认为“重要”,自然引起“重视”。 于是,激发兴趣开始列入评价范围,有的还要实行“一票否决”。于是,教学环节开始贴上各色标签,有时还要起个“引趣”“激趣”的“小名儿”。尤其是那些名目繁多且竞争激烈的“做课”,更是乐此不疲,追求不懈。时下,又有多媒体为之增色,更能“秀”出水平。

面对这样火热而复杂的局面,如果静下心来仔细想想,因“重要”而“重视”,的确是个好事儿。但是,对于这事儿的理解,似乎还要理性。因为,激发兴趣毕竟不是方法,更不是技术,而是一种思想,一种可以反映教育规律的教育思想。方法、技术与教育思想,并非一个层面的问题。如果说“激发兴趣”也有很多方法改革和技术创新,那也是在这种教育思想指导下取得的一些成果。

其实,前面的分析似乎给出一个结论:兴趣应该是原发的好奇与后续的经验“合成”的产物。尽管这不是心理学或教育学的概念,只是凭感觉做出的判断。但是,大概这是大家的共同感觉。既然作为学习动力的兴趣,来自于这样的“合成”,咱们就不能轻视甚至无视这种“合成”的存在。尽管学生“先发”的好奇还非常脆弱,“后续”的经验也很不丰厚,但是由此“合成”以后的学习兴趣,肯定能自然而然地与学习任务拉近“关系”,进而促进其情感和价值认同。未成年学生是这样,成人也如此。在学习过程中,只要有一点点似曾相识的因素,学习状态就积极,学习进程就顺利。你说,谁没有过类似的经历?这就是学习兴趣潜在的巨大能量。有人说,孩子的学习兴趣就是他们的学习“本钱”,这个比喻实在恰到好处。其实,孩子这点儿“本钱”,着实来之不易。所以,咱们更应该在教育的全过程中,给予精心的保护、积极的调动。

如果认真分析一下,“激发兴趣”作为一种教育思想,“全程”“保护”和“调动”应该是它的三个基本要素。所谓“全程”,是相对于“阶段”而言。“全程”有长有短。长到整个学段,短到一次活动(包括一节课)。“阶段”也有大有小,大到整个环节,小到一个情境。正是这些教育“阶段”的不断叠加、不断接续,才构成了完整的教育“全程”。所以“激发兴趣”的思想,应该着眼于“全程”,着力于每个“阶段”。假如只顾“阶段”而忽视“全程”,即便获得暂时的“成功”或瞬间的“精彩”,也会削弱孩子学习的持续动力,影响他们学习的整体效能。因此,“激发兴趣”必须“全程”谋划,一以贯之,确保学生始终感受着学习的兴趣。就拿教学来说,无论是课前的预习、课上的学习,还是课后的复习;无论是个人的探究、小组的讨论,还是师生的互动;无论是老师的讲解、学生的实践,还是考试的评价……无不需要时时关注兴趣,处处充满兴趣。说真的,谁要是说咱们根本不懂这些,肯定都不服气。但是,“全程”如何重要,咱还真未必有过理性的思考。所谓“保护”,是相对于“伤害”而言。“保护”兴趣应该是激发兴趣的前提。因为,孩子只要得到学习任务的信息,一般都会产生一定的兴趣。而且,往往还会以各种方式,把自己的兴趣表达出来。这种兴趣可能只是原发的好奇,也可能融入了后续的经验;各种表达可能显得异常强烈,也可能显得底气不足。正因为如此,精心“保护”更显重要。比如,孩子刚刚入学,哪个不是满怀兴趣?假如咱们不管不顾,可劲儿给他们定指标、压任务,他们的学习兴趣必然受到伤害。这里的“假如”,大概接近“现实”。不然,孩子由乐学到厌学的蜕变,怎么越来越快?其实,岂止这些孩子,就是刚刚升入高一年级、高一级学校的学生,又何尝不为此而互相诉“苦”?开学“摸底”,不知是哪位的“发明”。几场考试下来,兴趣一扫而光。你说谁能不烦?有人把这一招儿比作“杀威棒”,是否真有此意,也未可知。反正这样“设计”只会适得其反。说真的,谁要是说咱们根本不懂这些,肯定都不服气。但是,“保护”如何重要,咱还真的未必有过理性的思考。所谓“调动”,是相对于“阻滞”而言。无论是“原发”的好奇,还是“后续”的经验,总是在不断“合成”着学习兴趣。哪怕孩子的好奇只是瞬间冲动,哪怕他们的“后续”经验可能还很零碎,但是只要经过咱们的筛选和整合,使之和学习任务不断“链接”,并融为一体,学生就能在兴趣之中享受心理满足,获得学习动力。在这个意义上,积极“调动”应该是 “激发兴趣”这一思想的关键。反之,要是对它总是不理不睬,还主观地另搞一套,即使方法再“潮”,技术再“炫”,最后孩子收获的也只是表面的热闹而已。你要总是如此,孩子的“原发”的好奇,就会逐渐乏力;“后续”的经验也“懒得”积累。“激发”兴趣的初始设计,怎么会变成“阻滞”兴趣的最后结果?答案很简单,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存在一种内在的联系:不但相互依靠,而且彼此给力。还以教学为例,一旦这种“设计”形成“模式”,不要说高效教学,就是对付也坚持不了多久。因为,孩子不买账。这可不是危言耸听。还是那句话,谁要是说咱们根本不懂这些,肯定都不服气。但是,“调动”兴趣如何重要,咱还真未必有过理性的思考。

当然,学习是广义的,兴趣也是广义的。无论再“广义”,学习也需要兴趣作为动力。所以,兴趣必须由“重要”走向“重视”。做到这一点,只有把“激发兴趣”作为一种教育思想来理解、落实,大概没有别的办法。

上一篇:到农村,“解剖一只麻雀” 下一篇: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升学校精神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