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视中职语文,培养学习兴趣

时间:2022-09-28 05:15:38

重视中职语文,培养学习兴趣

摘要:本文结合中职学生学习语文的现状,提出培养中职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作为中职语文老师,在语文教学中应通过提升教师自身素质、设计精彩的导语,和谐的师生关系、结合专业知识等方面去激发学生的学习语文兴趣。

关键词:中职语文;学习兴趣;教学手段

【中图分类号】G712

众所周知,现在的中职学生入校门槛低,对于他们的学习成绩远没有九十年代以前要求的那么高那么严。那个时候的中职学生学习成绩甚至比当时的重点高中的录取分数要高,他们在学校的各方面都表现得很优秀,老师教之起来都感觉轻松快乐,而今的中职学生由于大环境的变化,素质普遍呈直线型垂直下降。他们对自己要求不高,对分数不敏感,关注的更多的是现实生活的得失,尤其是工科生,在他们当中很多学生都单纯地觉得来职校只是来学技术,学好一门技术就可以在社会上找到一份好工作,而文化课如语文课就与他们的现在、将来都无关,语文课可学也可不学。他们抱着这么无所谓的态度来上课,当遇到语文课时他们便会三心二意,精神不集中,时不时在自己座位上玩自己的手机,或者他们觉得没意思,于是就趴在课桌上睡觉,甚至在课堂上与同学聊天,严重影响老师上课的心情与教书效率。教师们在课余时间常在感叹说如今的中职学生咋就这么不爱学习语文课了。那么中职学生要不要学习语文,该不该学好语文,如何来提高他们学习语文的兴趣,重视语文这一门学科呢?

中职语文是不是正像学生们说得那样在职业学校没有必要开课呢?恰恰相反,笔者认为在中职校,学生们更要认真学习语文,重视语文。其实,中职语文对学生们的影响是巨大的,它将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们的言行举止,熏陶学生们的思想感情,提高学生们的综合素质水平。

《中等职业学校语文大纲》里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的组成部分。语文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公共基础课。本课程的任务是:指导学生正确理解与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和思维发展,提高科学文化素养,以适应就业和创业的需要。指导学生学习必需的语文基础知识,掌握日常生活和职业岗位需要的现代文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具有初步的文学作品欣赏能力和浅易文言文阅读能力。指导学生掌握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养成自学和运用语文的良好习惯。引导学生重视语言的积累和感悟,接受优秀文化的熏陶,提高思想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形成良好的个性、健全的人格,促进职业生涯的发展。

显而易见,中职语文是其它学科的起点,是学习其它知识的工具和基础。中职学校要重视开展语文教育,要注意引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中国的语言文字,具备现代社会需求的读、写、听、说的基本技能。从这些可以看出,中职语文是从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的需要出发,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为学生适应社会的需求奠定基础。

教师在传授中职语文时,要让学生明白语文是我们生活的本源,它与我们的一切息息相关;要让学生明白我们生活中的任何信息或者知识都需要以文字的形式表达出来,如果不理解文字的含义,就谈不上深层的学习。要让学生明白在他们学习的所有课程当中,不管是专业课,还是文化课,任何一门学科的载体都是用文字来表现,任何课程的传授都是语言行动,而任何的技能展现也是需要语言文字的运用。学生们在上专业课理论的时候,经常因为听不懂而开小差,须不知有很大的原因就是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薄弱,有些甚至连很多字词都不认识,更不用说专业课本上一些具体的原理、操作、步骤等,这些他们如何能看下去,他们这样的能力如何能更好地钻研技能知识呢?其实,如果语文基础打好的话,学生可以在课堂上与教师讨论,课后通过自学提高自己的认知水平。可见,专业课在职业学校里算是“硬件”,而语文课是“软件”,语文知识与专业课是互相联系,互相牵制的。试想假如学生语文没学好,让他用语言文字来表达他所学的技能,估计他到时候不是哑口无言或者就是吞吞吐吐,正如茶壶里煮饺子――有货倒不出,白搭!

教师要让学生明白在今后的求职,自我介绍,工作面试的时候都需要语文知识,语文的好坏将会影响自己的人生前途;同时,教师要让学生们明白语言文字传承了我国的悠久历史文化,教师要培养学生懂得思考,提高文化修养,提升他们的道德素养。

在中职语文课堂上,如何激发学生对语文感兴趣,学好语文,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效率,这是中职语文教师迫在眉睫要解决的问题。

一、 提升教师自身素质

教师是教学课堂的引导者和组织者,其本身的言行举止将会对学生产生很大的影响。正处十六、七岁的中职学生模仿性特别强,与他们朝夕相处的教师将会对他们产生不可低估的作用。“德高为师,身正为范”,师者,人之表率也,教师要为学生做好榜样。教师拥有一个完美的人格,将会在课堂上获得学生的爱戴与尊敬,潜移默化中,学生便会重视这位老师所教的学科。同时,教师要拥有渊博的知识,正所谓“腹有诗书气自华”,当学生面对满腹经纶的老师时,怎能不折服,怎么会不愿意与老师接近,又怎么不会对老师教的这门学科产生兴趣呢?作为一名语文教师要注意提升自身的素质,使用多变的、含蓄委婉的言语行为使课堂变得幽默、快乐、有趣,注重课堂互动,多鼓励学生,师生之间营造一种轻松的的学习氛围,当学生喜欢与语文教师交流,教师的殷切期待将会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认真努力地学习语文。

二、 设计精彩的导语

精彩的导语可以说一节课的良好开端。魏书生老师说:“好的导语像磁铁,一下子把学

生的注意力聚拢起来,能给学生以启迪,催人奋进。”语文教学是一门艺术,乏味,单调的课堂导语会使学生陷入开小差、趴台睡觉、没精打采的样子。在课堂教学中,导语设计和运用好,不仅能使学生迅速集中注意力,饶有兴趣地投入到新的情境中去,主动参与到学习中去。那么,怎样设计一节课的导语呢?比如:

1.题目导入法。学生看课文时首先会注意看题目,从题目去“窥探”整篇文章的内容。此时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去理解题目的含义。如:沈从文的小说《边城》,教师引导学生:边城,顾名思义,从文字上大家可以理解为“边远的小城”,而作者为何要写它,而不去写繁华的大都市,作者跟这边城有什么关系,大家猜猜作者向往过的是一种什么样生活?当教师话音刚落,学生的好奇心就会被激发起来,就七嘴八舌地开始说起来,课堂的氛围马上活跃起来。

2.作者导入法

语文书选编的课文的作者大多数都是著名的作家。教师在讲授课文之前,不妨跟学生聊聊作者的生平和代表作,以及有关作者的一些轶闻趣事。和学生以聊天的方式,慢慢地跟学生介绍。学生通过了解熟悉作者之后,便对课文会产生兴趣。如莫言的《卖白菜》,在讲完莫言的三个故事之后,学生更深刻地理解课文的深层含义。

因课文而异,导入的方法还有很多,有主人公导入法,写作背景导入法、影视歌曲导入法等。总之,教师导入要讲究方法,要根据需要,注重灵活,精心设计吸引学生在自己的知识海洋中尽情遨游。

三、 和谐的师生关系

韩愈说过:“师不必不如弟子,弟子不必不如师,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教学过程是影响学生学习情绪、学习动机的因素,教师在教学中注意营造平等、和谐、民主的良好氛围。学生的学习兴趣常常随教师的情感转移。教师在课堂上既要尊重学生,也要严格要求学生。师生平等相待,不挫伤学生的自尊心,让学生感到“严”的背后,充满了爱的期望。如果学生感受到教师对他们的关怀,他们会对教师亲切,并尊重教师,愿意跟教师走近,愿意学习自己喜欢的老师的课程。教师在教学中要帮助学生树立学习的自信心,经常鼓励、表扬学生做的好的地方,比如读书声音响亮,感情投入;课堂能认真做笔记;能积极开动脑筋回答问题,激励学生深入探讨课文的思想主旨。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率的好方法。

四、 结合专业知识

中职学校在传授文化知识,提高思想道德素质的时候,同时教会学生专业技能知识。教

师在传授语文课的时候,应注意根据学校性质和专业特点发掘语文课与专业课的彼此联系,将二者巧妙地结合,能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要对课内知识进行延伸与拓展,将理论抽象的知识学习转变为实践性,创造与专业相关的生活情境,引导学生拓展新的语文生活经验。比如在学习《制造工艺流程》这一课时,在教导学生要掌握介绍“制作工艺流程”注意事项时,结合学生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这一专业,让学生谈谈自己在专业课上是如何做成一把锤子的。学生一听,发现讲的内容跟自己的专业有关,顿时起劲地向教师介绍制作锤子的过程。当这位学生说的地方有不妥的地方时,另外一位学生马上接过来补充。教师充分利用语文知识去表达自己专业的特点,从而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在语文教学与专业学习的结合中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让学生在实践中培养听说读写能力,将专业与语文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人认识需要的情绪表现,是在愉快的体验的基础上形成的是人乐于积极的持久的去接触认识某一类新事物的一种意识倾向。由此可见,只要我们能注意采取各种方法有目的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寓教于乐,使学生乐在其中,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必定能使学生对语文产生学习的动力,从而有效地提高语文教学的质量。

参考文献

[1]王文彦,蔡明.语文课程与教学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7

[2]朱慕菊.走进新课程.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3]张祖春王祖琴.基础教育改革简明读本.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作者简介:黄英(1977-),女,汉族,广西桂平,广西南宁市第六职业技术学校工作,目前是广西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2012级教育管理专业教育硕士学员,讲师,文学士,中职语文教育。

上一篇:运用分离思维进行写作 下一篇:信息技术学业水平测试对教学的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