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生态功能区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机制的思考

时间:2022-10-07 01:49:22

我国生态功能区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机制的思考

摘要:结合我国生态功能区治理的实践,对各利益主体进简化,建立一个利益主体共同治理的简化模型,构建利益相关者广泛参与的决策机制、执行机制和监督管理机制和必要的利益表达和利益协调的保障机制势在必行。

Abstract:This text combines the fulfillment that the our country ecosystem function area manage, enters into a simplification to each benefits corpus, build up a simplification model that the benefits corpus together manages and set up a benefits related extensively participate of decision mechanism, performance mechanism and direct manage mechanism and the benefits expression of the necessity and the guarantee mechanism power of the benefits coordination are necessarily going.

关键词:生态功能区;利益相关者;治理机制

Key words:ecosystem function area;the benefits related;manage mechanism

中图分类号:D6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0)01-0069-01

1多元利益相关者共同参与的决策机制

对于决策的重要性,管理学大师西蒙早就给出“管理就是决策”的著名论断。决策是现代公共管理的核心环节,决策正确科学与否影响了整个管理过程的成败。在生态功能区治理中,利益相关者治理模式实施的关键在于是搭建一种利益相关者共同参与的决策机制。我国管制型治理模式下,决策机制体现为政府和相关行政部门拥有决策权,决策制定与实施依靠政府权威做出,很少或基本没有和公民社会的互动与回应。生态功能区治理的决策机制是在治理结构中,赋予利益相关者一定的决策权利,对于核心利益相关者在决策中拥有较高的决策权。建议成立由核心利益相关者代表组成的决策委员会,在决策过程中负责收集代表利益群体的利益要求,并且在决策过程中充分表达,影响决策。在这一过程中,政府同样作为核心利益相关者,基本职能就是培育发扬民主广泛参与的决策环境;属地公民的职责是充分行使民利参与决策;政府相关部门要结合技术和科学手段对于决策形成提供理性的决策方案。这种决策机制,较之管制型治理模式下政府单向度的决策,增强了政府与利益相关者互动与回应。

2多元利益相关者广泛参与的执行机制

生态功能区的治理恰恰需要利益相关者的广泛参与,行动机制的构建意味着我国应该形成关于利益相关者参与治理的边界、方式、参与程度与利益实现程度相联系的一套制度安排。传统管制型治理模式下,对于社会公众采取的管制型治理方式,造成社会公众对公共利益实现的疏离感,参与意识淡漠,只有在政府的发动下被动地参与,治理效果十分低下。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的模式,充分分析了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要求,不再回避利益冲突,而是结合利益需求尽可能满足利益相关者整体的利益,有助于利益相关者行动的积极性。扩大公众参与,倡导企业和公众采取环境保护的自觉行动具有重要意义。例如,新加坡必须靠全体人民的努力才能确保每个人都持续享有清洁的水源。

3构建畅通的利益协调沟通机制

管制型治理模式下,最大的弊端是缺少政府与其他社会主体的回应机制,其他利益主体的利益得不到满足。建立畅通的利益表达机制、利益沟通机制和利益协商、利益补偿机制是生态功能区利益相关者积极参与治理的必要条件。我国生态功能区治理中,积极赋予利益相关者一定的话语权,促使其充分表达自己的利益诉求及对生态功能区治理的愿望和要求十分重要。只有清晰了解核心利益相关者的这些愿望和要求,生态功能区治理中的利益相关者的参与热情和保护建设意识才会根本上提高,而充分的利益表达就提供了了解利益相关者愿望的平台。可以考虑结合当地的文化模式,在政府把握大前提的情况下在补偿方式、退耕规模、造林植草模式、树种选择、组织划分、林地承包方式、生态林与经济林比重、具体实施方案等方面对农民放权,由其参与选择。具体操作,可以依托社区、聚落等组织,通过投票方式表决,依据多数票规则产生结果。这与政府全权负责相比,由于农民更了解当地的土地质量、气候与物种的适宜性、聚落生态群落组成,其偏好、利益表达在一定程度上更符合当地文化、生态环境要求,从而达到农民获利、生态建设成效提高的双赢效果 。在政府和多元利益相关者之间建立一种经常性的有关生态功能区治理问题的协商对话机制和定期的利益表达机制,让群众充分表达意见和要求是十分必要的。

4多元利益相关者共同监督管理机制

监督机制是所有者及相关利益者用以对管理者的经营决策行为、结果进行有效的审核、监察与控制的制度设计。探索在生态功能区建立专门的、独立的利益相关者多元参与的执法和监督机构,可由相关领域专家、主要利益方代表、社会公众、媒体代表等共同组成,对生态功能区治理整个过程中相关利益者的行为进行监督与控制,确保各方利益的均衡与持续发展。该监督机构的职责主要在于:第一,监督属地政府机构和相关行政部门的管理行为,防止地方政府短期的政绩工程和追求自利而、权力寻租,对于生态功能区治理中违规项目不予限制的行为发生;第二,监督生态功能区内相关行业企业的生产经营行为,防止这些经营主体为了追求经济利益而忽视生态功能区的生态利益和所有利益相关者的整体利益,采取违规和不符合生态功能区治理要求的开发行为;第三,监督属地群众的行为,属地群众的生产和生活直接作用于生态功能区,是最为经常和密切的影响生态功能区的群众。加强监督与管理具有十足的必要性,采取利益相关者举报、制止等行为防止属地居民对于生态功能区的破坏;第四,这种监督机制还在于在生态功能区的经营,吸收利益相关者参与管理,对于生态服务功能消费者的行为进行监督,对于不良表现、污染和破坏生态功能区环境的行为定期进行跟踪与调查。

参考文献:

[1] 张雅丽,黄建昌.日本、新加坡生态环境政策对我国的启示[J].兰州学刊,2008(2):43.

[2] 郭佩霞,胡晓春.公共选择视野中的生态环境建设与治理[J].云南财贸学院学报2005(6):112.

[3]杨妍,孙涛.跨区域环境治理与地方政府合作机制研究[J].中国行政管理,2009(1):68.

上一篇:流量计特性曲线应用及可行性分析 下一篇:舞蹈的意境与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