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高中数学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的研究

时间:2022-10-06 08:26:58

对高中数学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的研究

【摘 要】本文探究高中数学在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时,应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数学兴趣;注重探究式教学法的应用;加强对学生自身的逆向思维的开发;精心设计练习,培养创新思维能力。

【关键词】高中数学 思维能力 兴趣

高中阶段作为一名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重要阶段,因此我们必须要加以重视,以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为前提和指导,将数学这一基础学科融入学生的生活当中,寓学于用。本文结合教学实践,就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进行初步研究,希望能为今后更好的开展教学起到积极作用。

1 高中数学教学中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重要性

数学这个专业以其独有的特点,而影响到了我们生活以及学习之中的各处。曾有古希腊的哲学家说过,学习数学知识可以锻炼人的思维能力和逻辑判断能力,因此这对于我们的生活应用还是非常广泛的。在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学生对于知识点的衔接掌握以及问题的分析不够全面,这是由于自身思维方式受到阻碍所导致的。学生自身的思维方式的拓展可以使学生在思考问题过程中能够真正地做到举一反三,对于知识的重点能够进行更好的判断。这样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就能够跟着教师自身的教学思路走,同时学生自身挖掘问题、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了充分的提高,学生自身的学习积极性也由此得到增强,并为今后更高级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2 高中数学的教学课堂存在一些问题

我国在这些年进行了相应的教育体制调整之后,教育行业虽然有了很大的进步,但是仍存在了不小的问题,例如其中缺少了一些对于思维能力进行培养的理念的贯彻,以及现在课堂的教学模式很难从传统过渡到现代的形式。我们现在的主要任务就是要提高教师对于学生思维能力进行培养的意识,提高教师的个人能力以及传授知识的能力,使得思维能力得到切实的提升,最终应用到实际的教学情景当中,可以实现培养学生的整体能力发展的目标。

3 发展高中数学思维的学习方法

3.1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数学兴趣

伟大的物理学家爱因斯坦说过,最好的老师莫过于兴趣,如果学生自己都不爱学,还谈什么教学。因此,教师要千方百计地向学生提各种有价值且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问题,这样,学生才会积极地去思考,从思考中发现问题,促进学生数学思维能力提高。首先,采取民主教学的模式。加强师生之间的交流与沟通,培养好师生之间的感情。在课堂上,学生与教师之间是平等的,教师不要看不起学生,不要高人一等,使教师的“教”真正地服务于学生的“学”;第二,采取有效地、能激发学生兴趣的方法进行教学。数学这门学科的系统性比较强,通常前后知识都有一定的联系。因此,可以采用前后对比的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的基础知识得到巩固。

例如,在讲等比数例前n项求和时,可以引进有趣的历史实例。曾经有一国王要奖赏国际象棋的发明者,该发明者只要求国王在棋盘的64个格子上依次放2,4,8,16……粒小麦,国王觉得这非常简单,派人扛来了很多小麦,结果仍然不够,当时就傻了。学生们听到这个故事也会感到很惊讶,到底是怎么回事呢?通过引进这样的实例,就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就会积极地探索等比数例的求和方法,可想而知,学生的思维能力就在不断地提高。

3.2注重探究式教学法的应用

在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让学生从被动地接受知识转为主动地索取知识是学生自身思维方式得到开发与转变的关键,在这里对学生的探究式学习能力的培养就显得尤为重要。学生能主动发现问题,并能利用问题的因果关系主动处理好该问题,这是学生自身思维方式拓展的关键所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先将问题抛给学生,让学生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对问题有一定的了解,激发出学生自主求知的欲望,这样学生在考虑问题时就会将知识点自行进行相互的联系,从而使学生在一定程度上找到解决问题的突破口。这种探究式教学法不仅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而且还提高了学生思维能力,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3.3加强对学生自身的逆向思维的开发

在对学生进行思维方式的发展培养过程中,学生自身的逆向思维的培养过程也是尤为重要的。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很多学生对于传统的解决问题的思路过于依赖,这样学生在遇到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时就会变得灰心,从而导致自身解决问题的能力得不到很好的发展。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充分地重视这一点。在教学过程中,当学生遇到问题时应该让学生从反方向找出问题所在,然后运用推理的方法将问题进行有意义的解决与分析,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会找到其中的关键所在。这对于学生自身的积极性也是一个激发的过程,与此同时学生自身的思维方式也会得到进一步的转变。由此可见, 学生在进行问题的处理过程中对于知识点的串联又多了一种方式,这样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就会从传统解决问题的路线中逐渐走出来,从而使问题的考虑变得更加全面。

3.4精心设计练习,培养创新思维能力

练习是课堂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知识形成技能的一种基本的活动方式,是培养学生能力的一种重要手段。但是它一般都处于后半节课,也是学生精神最容易分散的阶段,怎样才能使练习有意思,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是教师要重视研究解决的问题。在平时的练习中教师可以经常设计一些开放性练习。所谓开放性练习是指一个数学问题,它的答案不唯一或有多种解法。在教学中设计开放性练习,给学生能够充分表现个性,激励创新的空间,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培养创新思维能力。

结语

高中学生的思维能力的开发有赖于教师在课堂之上进行的创新性思维的引导,教师只有充分保证学生的学习自主性,才能使得数学的学习充分的融汇到我们的生活之中,使学真正地为用而学。

【参考文献】

[1]胡晓东.浅析高中数学教学思维能力培养[J].时代教育,2013(08).

[2]邓伟峰.发展高中数学思维的学习方法[J].学周刊,2013(10).

上一篇:如何在数学课堂中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下一篇:试论初中数学学困生的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