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种思维看世界

时间:2022-08-07 04:02:01

换种思维看世界

习惯是影响孩子成长的重要因素。拿破仑曾经说过:“成功和失败都源自你所养成的习惯。”对于成长中的孩子来说,其行为总是受习惯的影响。可以说,好习惯可以使孩子获得人生的成功与快乐;坏习惯则能使孩子的一切努力变成徒劳,甚至毁掉孩子的一生。因此,我们在狠抓养成教育的同时,也应该注重培养孩子灵活处理问题的能力。

有这样一个故事令人深思,有位妈妈出去买菜,把两个孩子反锁在家里,但是火炉上熬着的粥引发了火灾,孩子拼命敲门,叫爸爸妈妈救命,可没有人回应,妹妹说可以爬窗户出去,而姐姐却说,老师说过小孩子不能爬窗户。就这样,两个孩子都身负重伤。

这个故事让人看后心酸,不过这样的事实却不能否认其存在。孩子在接受教育的同时,往往会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而束缚了自身的灵活变通能力,我们应该让孩子在遇到困难时学会灵活变通。无论是生活还是学习,当用正常思维模式行不通的时候,不妨转变思路,说不定就找到了新的出路,从而开启成功之门。

在一节公开课上,老师提出问题,杯子有什么用?孩子们说杯子能装水能装沙子、装糖果……而有一个孩子却说出了一个和其他人都不一样的答案,他说杯子还能当武器用来砸人。毫无疑问,这个孩子得到的不是表扬而是声色俱厉的批评。

实际上,能够触类旁通、举一反三,不固执于某一个观点,这就是变通。孩子是单纯的,没有恶意,“拿杯子砸人”的观点不值得表扬,但也是一种正确的答案,而我们往往因为怒火中烧而对孩子的回答给予最严厉的批评。

一位汽车修理师很喜欢开玩笑。有一次,一位在公司内担任高职的博士来修车,汽车修理师一边修理一边和博士聊天。他问博士:“一个又聋又哑的人来到一家五金店买钉子,他把两个手指头并拢放在柜台上,用另一只手做了几次锤击动作,店员就给他拿来一把锤子。他摇摇头,指了指正在敲击的那两个手指头,店员便给他拿来了钉子,他选出合适的就走了。那么,接着进来了一个盲人,他要买剪刀,你猜他是怎样做的呢”?

这位博士微微一笑,胸有成竹地举起右手,用食指和中指做了几次剪的动作。修理师开心地哈哈大笑起来:“他当然是用嘴巴说要买剪刀啊。”

从这个事例我们可以看出,不仅是孩子,就连上述故事中的博士在思考问题时,也会受到潜意识的误导。而孩子在学习过程中,往往会受思维定势的影响,造成思维的求同性,因此欠灵活。如果不能转变思路,就必然导致做出错误的答案或决定。如果孩子不懂变通,不能把知识运用自如,不会在不同的情况下转换角度看问题,那么再多的知识也只能成为束缚思想的负累,会限制孩子的发展。

小高斯10岁时,有一次他的数学老师让他们全班解答一道习题:立即计算出“1+2+3+4……+100=?”的答案。这个题目在今天早已家喻户晓,可是在那个时候,对于一群小学生来说,还真不容易。孩子们都想争取第一个算出来,就立刻在草稿纸上做起来。只有高斯还没有动手,不是想偷懒,也不是发呆,他在想,难道一定得经过这么复杂的计算过程吗?从客观上说,他在进行思维的谋划,谋划的目的是要寻找一种能够提高思维效率的策略。这个过程花去了相当于其他同学进行加法计算的一半时间。这时候,老师看见了他,走上前来问他怎么了,为何还不开始算。小高斯说他已经知道答案了,是5050。老师十分诧异,问他是否以前做过这道题。小高斯告诉老师,他通过观察发现这一组数字中1+100=101、2+99=101……这样的等式一共有50个,因此这道题可以化简为“101×50=5050”。

高斯在突破思维定势的同时,他的同学都在“认真验算”。其实“认真验算”是好事,但知识是死的,如果盲目运用书本知识,一切从书本出发,以书本为纲,受到思维定势的禁锢而脱离实际,就变成了人们常说的“死读书”,不仅不能给人以力量,反而会抹杀了孩子们的创新能力,就像《刻舟求剑》《守株待兔》《拟规画圆》《郑人买履》中的那些人死守教条,拘泥成法,固执不知变通,结果导致事与愿违,“尽信书不如无书”。所以,我们一定要让孩子们在学习知识的同时,还要保持思想的灵活性,注重学习基本原理而不是死记一些规则,学会“善于归纳,举一反三,一题多解,一事多写,一物多用”等本领。

俗话说:“积一千,累一万,不如养成好习惯”,现实生活中我们可以看到,做事灵活,懂得变通的人,总是能够取得比别人更大的成就。因此,变通是孩子成长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习惯,而培养孩子这种换种思维看世界的好习惯,是我们对孩子终身发展要负的责任。

上一篇:读中悟 悟中感 下一篇:如何在数学课堂中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