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善客”:让慈善成为一种生活常态

时间:2022-10-06 08:18:14

网络“善客”:让慈善成为一种生活常态

他们是一群年轻时尚、富有爱心、长期通过网络方式支持社会公益慈善活动的新新人类。这个群体不只是参加网络捐赠或网络拍卖,还通过各种网络平台,发出公益倡导,开设公益小店(收益的全部或部分捐赠公益事业),或者组织慈善义卖、建立慈善网站等活动,以实际行动支持社会公益。它是继“博客”、“播客”、“换客”后,流行的又一种“网络客”――“善客”。

今天你“善客”了吗

网民“有一说一”1995年毕业于杭州的一所工科院校,从业经历多半与互联网有关。

5年前,网络上的一件事,深深触动了他。当时,一位网友将一位身患白血病的小女孩急需帮助的消息在网络上,一时间在网络中引起了巨大反响,网友纷纷伸出援助之手。

通过这件事,一直热爱公益事业的“有一说一”有了要在网络上创建一个公益网站的想法。

2008年初,“有一说一”与朋友们一起组建了“善客盟”网站。他们把那些通过网络平台发出公益倡导,组织慈善义卖,参加公益实践,以实际行动传播公益文化、支持公益事业的网友称为“善客”,“善客盟”网站还设立了“善币”(善币可按照一定比例换算成人民币,由网站以“善客”的名义进行捐赠),以此对“善客”们的善举进行量化与激励。

网友们通过注册成为“善客”后,可以进入管理中心,选择合适的推广代码,将代码完整地在他们的QQ、MSN、论坛、博客、网站上。当有其他网友点击的这些推广文字或图片后,系统将自动在这个网友的账户上累积一定额度的“善币”,点击推广文字或图片的人越多,那么获得的“善币”也就越多,为公益事业奉献的价值也就越大!

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创意,同时也是一种新的公益理念,可以让众多网友在传统的捐钱捐物捐献时间之外,有了另外一种参与公益事业的途径。

在后续的运营中,“善客盟”网站还将尝试把企业的商业广告和公益推广代码相结合,让善款的来源不仅仅依赖于“善客”们的涓涓细流,而是通过与商业资源的互换,从企业那里一次性获得大笔善款。

将“魔豆”的爱传递下去

“魔豆宝宝”最初是一位身患绝症母亲的网名,她的真名叫周丽红,是苏州一位小学教师。2002年12月,她被确诊为乳腺癌晚期,丈夫在她最需要关爱的时候却狠心离去。为了还债、补贴家用,也为了年幼的女儿,她在淘宝网上开了一家儿童服装店,名叫“魔豆宝宝小屋”。

2005年底,浙江网友“望佳男”帮“魔豆宝宝”在淘宝网上发了一封求助信:“如果你家也有小孩要买衣服,请拿出一点爱心,我代表她谢谢你了。”求助的帖子发出后引起一些网友怀疑,淘宝网的一位管理员特意从山东赶到苏州核实情况,苏州公益网的一些管理员也一同前往一探究竟。

核实后,网管们的帖子图文并茂,在网上引起了更大反响,成百上千的网友积极跟帖,或同情、或鼓励、或提供各种治病偏方。

“我想告诉那些健康的人,那些一时想不开而走向轻生的人,生活没有什么过不去的坎,我这样躺着都还想好好地生活下去,你一个健康的人根本就没有什么理由不让自己好好地生活下去。坚持下去,雨后是彩虹。”

当年“魔豆宝宝”说的这些话,在网上网下“网”住了许许多多人的心。

成百上千的网友被她的坚强所感动、所激励,或伸出热情的双手、或振奋起生活的勇气……

2006年4月18日,“魔豆宝宝”不幸去世。她的父亲依照她的遗愿,从网友捐赠的18万元中拿出一半成立了“魔豆宝宝基金”――“帮助那些比我更需要帮助的人”。

在这期间,中国红十字会等单位联合发起爱心活动――“魔豆宝宝爱心工程”,征集在逆境中自强不息的妈妈,受助者将获得无偿资助一万元,用于开通宽带和在淘宝网上开店、进货等基础费用,受助人还将获得笔记本电脑一台,并由专人对她们进行电脑培训。

首位接受“魔豆宝宝爱心工程”专项救助的“魔豆妈妈”游林冰与儿子和母亲一起生活。

1997年之前,她在一家中日合资的公司工作,工作出色,并且有着幸福美满的家庭。

但一场车祸改变了这一切,丈夫在车祸中丧生,儿子受伤,而她由于脊髓受伤,从此高位截瘫。

一个优秀的女人,突然变成了连大小便都不能自理的人。在家人、朋友的关爱中,坚强的她从阴影中走出来。她告诉自己:“坐在轮椅上照样会有一番天地。”

游林冰用自己的坚强鼓励着自己和孩子,也感动着每一位了解她的人。2006年12月,在中国红十字会和淘宝网的帮助下,她的“Elim以琳”网店运转更规范了。

“作为一个母亲,我希望自己的经历能给儿子树立一个坚强的榜样。成功的快乐,让我变得更能体贴别人的难处,更加关心社会公益事务。”

爱心还在传递,“魔豆宝宝爱心工程”的受助母亲们都在以自己的勤劳向理想、未来迈进,她们都在靠自己的双手“勤劳致富”。

截至目前,淘宝网上公布的“魔豆宝宝爱心工程”累计捐款金额为4561685?郾53元。

跟我走,到最需要我们的地方去

2008年5月13日下午,一直在外忙碌的王卫回到工作室,随手拿起桌上的报纸看起来,四川汶川地震灾情的严重程度远远超出了他的想象!

他马上抓起电话,打给西祠网站市场部经理许鹏,两人交流后,王卫登录西祠网站,发出了帖子:“跟我走,到四川去,到灾区去,到最需要我们的地方去!那里有我们的同胞,有我们的兄弟姐妹在生命线上挣扎……”

帖子发出后,得到了无数网友的支持。

当晚,王卫和一批赶来应征的网友经过磋商,对前往灾区救援的事情做了安排。

为了让广大网友更方便、快捷地了解如何参与民间救援队的工作,王卫还建立了QQ群,很快就被网友们加满了,于是他前后建起了8个QQ群,共计有1600名网友报名。

在王伟组织下的两批南京民间救援队先后到达灾区,5月16日至24日,救治受伤群众270余人,解救撤离高山群众480余人,向1600余人介绍了防疫知识,筹集救灾物资(药品)15余吨,自筹赈灾物资20余吨。

不久第三批队员又奔赴灾区,这批队员全部都是护士。其后,陆陆续续都有队员过去。

网络慈善面临规范难题

网络在迅速推动慈善精神广泛普及的同时,不断创造着全新的行善方式。从QQ群的自发募捐到腾讯公益频道的开辟,从思科员工的网络物物交换到新浪网友广泛捐赠的“网助计划”,以及淘宝网上爱心专区的在线义拍义卖和在线捐助……所有这些新颖的行善方式,都在利用知名网络平台的强大人气,传播慈善精神并广泛募集善款善物。而慈善机构自身网络平台的开辟,也实现了慈善信息的及时性和互动性,以及募捐和结算的快捷。

不过由于网络本身的隐蔽性和不确定性,导致网络慈善公信力和可信度大打折扣,一旦缺乏有效监管,网络慈善往往会成为不法之徒进行欺诈的手段和工具。因此网民普遍担心爱心捐献会落入骗局。

北京大学政治管理学院的张教授认为,网络慈善组织首先应得到政府和社会的承认,接受民政部门的业务指导和管理,这样不仅能保障网络捐助的真实性和合法性,还能有效防范不法分子进行网络欺诈。

“网友们的爱心很纯洁。如何利用强大的网络资源来传递爱心,并保护网友们可贵的善良之心,是政府和社会共同努力的问题。”张教授说。

选自《今日文摘》

上一篇:虚张声势的神医害死人 下一篇:你是唯一不揭短的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