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张声势的神医害死人

时间:2022-09-26 06:55:13

扁鹊的X光机

中国人,大凡念过一些书的,估计都知道“扁鹊见蔡桓公”,而且多半还从故事里学到了一个成语――“讳疾忌医”。

从“讳疾忌医”出发,蔡桓公确实死有余辜。“忠言逆耳利于行”,一个好端端的神医放在他面前,他没有珍惜,直到失去以后,病入膏肓了才后悔莫及。人世间最痛苦的事莫过于此。

不过话说回来,痛苦归痛苦,蔡桓公又能如何!我们事后来评论这件事,就好比你看了两家牌再去指点第三家该怎么打。这不叫高手,这叫无赖。所以,站在当时蔡桓公的立场,扁鹊完全可能就是一个不学无术的江湖骗子。自己身上没痛没痒的,就凭他扁鹊一句话,我就得跟他一条路走到黑?难不成扁鹊那双肉眼就是传说中的X光机?问题是即使他的肉眼就是X光机,我蔡桓公又凭什么相信他呢?

故事里,蔡桓公一直处于信息的相对弱势方。他被扁鹊那句“君有疾”吓得大气都不敢出。除了数次对扁鹊的半恐吓言语“不悦”之外,只跟扁鹊有过一次正面接触。在那唯一的一次对话中,他表明了自己的立场――“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应该说,蔡桓公的担心不无道理。在自己尚无明显症状的情况下,突然冒出个所谓的神医告诉你,你有病!这话谁听了都会觉得不太靠谱。

扁鹊作为一个医生,不给病人具体描述病情病因,说服病人配合治疗,而是用些玄而又玄的东西来标榜自己的神医招牌,不仅没有对病人负到起码的责任,相反作秀的成分倒是不少。

古代的“神医”常常为了突出自己的神,喜欢跟游方郎中一样,拿言语吓人。不是说你已病入膏肓,非他不能治;就是说你这病举世罕见,必须得用些闻所未闻的手段治疗。

扁鹊如此,华佗也如此。

华佗的开颅术

华佗当年给曹操看风疾,开口就说,你这病得开颅。开颅术就算到了21世纪的今天,都还是一个精确度相当高的手术,不是医疗设施完善的大医院和有着丰富临床经验的主任医师,一般的医院,一般的医生还不敢胡乱造次。况且,开颅不是说开就能开的。你得有相应的辅助措施,譬如消毒、麻醉、输血等等。人非牲畜,岂能让你随便折腾。

让我们来听听华佗的开颅构想:先饮用麻沸汤麻醉,然后用利斧劈开脑袋,取出风涎,麻沸汤的效果暂且存疑,就那把利斧估计就能把你吓得够呛。“利斧劈头”,劈的哪里是头,木头倒还差不多。难怪曹操听了大怒,说:“汝要杀孤耶!”

别怪曹操多疑,这样的事估计摊谁身上,谁都不信。见曹操不信,华佗给曹操做了一个简短的论证。他说,以前关羽被箭伤了手臂,我用刮骨法给他治疗过一次,立马见效。你这个病小case,不值得大惊小怪。

老实说,华佗这个论证倒还不如不论证。刮骨和开颅风马牛不相及,你骨刮得不错不代表你就能开颅。况且这里你不说你过去是怎么开颅的,而尽说些不相干的往事,让人怀疑自己是不是你天才构想的试验品。曹操不是小白鼠,万一你试验失败,谁来负这个责任!再说,如果华佗真如曹操所料,是关羽派来的,后果又该由谁承担?误国之罪,一死犹轻,只是可惜了曹操辛苦大半生开创的基业。

话说到这份上,假如你还觉得蔡桓公和曹操是咎由自取,就真的有点求全责备了。二人之死不敢说责任全在神医,至少和神医脱不了干系。

神医如何不害人

蔡桓公死了,曹了,就这么白白地死了。你说死了也就死了,还要被人写成故事当作反面教材附录在神医档案的末尾,确实有点冤!况且这死也不完全是自己的责任啊!假如当时神医不耍大牌,能够心平气和地做一番解释工作,事情很可能就是另一种结果。

可惜神医没这么高的觉悟,为了保持自己的“神”,他们选择了那些常人无法理解的说法和思维方式。这就越发让人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越发云里雾里了。

扁鹊、华佗是专家,也许眼睛真的就是X光,能一眼看出病症所在。但是,蔡桓公和曹操不是。他们只有在自己身体不舒服的时候,才知道自己可能得病了。而在毫无征兆的情况下,专家说患者病了,就应该说明,为什么要说患者生病了,症状表现在哪里,为什么必须要劈开脑袋来治病。也许,说了后,患者相信了,就会及时地治疗,不至于病入膏肓致死。

这个问题,其实是个典型的信息不对称。医生能轻而易举地判断出患者得的是什么病,他掌握了更多的信息;但是,患者并不一定知道得病的信息或者知之甚少,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医生不告诉病人更多的信息,问题肯定解决不了。即使是神医也没用。

而且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先贤早就教育过我们“防人之心不可无”。这个世界忽悠人的事到处都是,凡事都留个心眼也并非就是多疑。一个创可贴可以搞定的事硬是被逼着打了一针破伤风,是谁心里都会不爽!更何况是无缘无故地说你有病,告诉你必须拿斧头劈开你的脑袋才能治病。

神医要想在高明医术的背后不再害死人,那么,就需要打破医患之间这种信息不对称的关系,让病人了解、获得更多关于病情的信息。如果扁鹊和华佗能够耐心地把自己的判断标准和推理过程讲出来,讲给蔡桓公和曹操,那么,神医害死人的事可能就会少一点。

选自《大科技》

上一篇:“顺其自然”在哪里 下一篇:网络“善客”:让慈善成为一种生活常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