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对华公共外交探析

时间:2022-10-06 04:34:06

美国对华公共外交探析

【摘要】自“9·11”事件及一系列在美爆炸袭击事件发生以来,公共外交作为一种新的外交形式,在国际关系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美国也更加注重公共外交的建设和发展。随着中国的不断崛起,美国对华公共外交被提上议程并成为美国公共外交的重要部分。美国对华公共外交是中美关系的有机构成之一,本文纵观美对华公共外交的发展轨迹,对中美两国日后的关系发展及交流合作提供丰富的历史启示,也为中国往后的公共外交提供借鉴意义。

【关键词】公共外交 对华公共外交 中美关系

一、美国公共外交的兴起和内涵

“9·11”恐怖事件发生之后,美国全国上下都在思索自己总是成为恐怖袭击目标的原因。人们很快把主要问题归结在公共外交的忽视上[ 参见United States Advisory Commission on Public Diplomacy,Annual Report,2002。]。于是,公共外交引起了美国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越来越多关于公共外交的政策方针和学术研究先后推出。由此可以看出,近年来随着一系列丑闻陆续曝光,如囚徒活体实验、种族歧视及各类大大小小的枪击事件,美国的国际形象大打折扣,尤其是2013年以来,各种不同严重程度的枪击爆炸事件让人们谈“美国”色变。在此基础上,越来越多的美国政府官员、学界知名人士及社会大众都深刻意识到公共外交的重要性。

按照美国官方1997年的界定,公共外交就是通过了解、启发、影响外国公众来确保美国的国家利益[ 参见《剧变中的美国公共外交》,摘自光明网,毕研韬,2009。]。值得注意的是,美国公共外交并非21世纪才开始存在,早在20世纪初公共外交就已存在,只是21世纪以来,各种恐怖事件重新引发了美国本土对公共外交的高度重视。美国近几年来一直致力于公共外交的建设,于2009 年后强势推出基于社交网络技术的“公共外交2.0”战略,旨在使用新媒介来改善美国的国际形象,增进美国的国家安全(赵鸿燕等,2013)。与此同时,美国政府在外交政策的制定上更注重劝说和激励的方式,而非强硬的武力。这些国家战略层面的积极实践都表明,在新世纪下,公共外交是美国外交战略框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美国的外交行为起着深远的影响。

二、美国对华的公共外交

随着美国对公共外交战略的投入和重视,使得美国公共外交在在国际关系中越来越活跃,影响力也不断扩大。而伴随着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中国成为亚洲地区乃至整个世界最为重要的国家之一,中国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不容忽视。在此基础上,中国自然成为美国公共外交的主要对象国。檀有志(2009)指出,美国对华公共外交是中美关系的格局的有机构成之一,中美关系则是贯穿美国对华公共外交始终的一条主线。处理好美国对华公共外交,有利于中美关系的稳定和和平。

面对不同的时势和环境,美国对华公共外交可谓繁复曲折,以1938年美国国务院设立文化关系处为起点[ 注:20世纪30年代前中美的互动严格意义上不属于公共外交范畴,而只是一种文化交流关系。],美国对华公共外交先后经历了双向合作、单向输出、恢复稳定以及调整发展这四个阶段(檀有志2009)。双向合作阶段主要发生在二战期间到新中国成立这段时间,在二战这一特殊背景下,美国出于对远东利益的衡量,希望最大限度地利用中国的战略位置和资源,因此美国通过多种形式来与中国展开双向合作(邹谠,1997),但是在新中国成立时期,美国却不允许其盟国承认新中国,这也告示这美国对华公共外交双向合作的终结(王晓德,2000)。单项输出阶段发生在朝鲜战争至中美关系正常化这段时期,这段时间中美两国并未正式建交,美国大量向中国输出美国特色的文化,从而影响中国公众。一方面,美国不允许在美接受过高科技教育的留学生回国(王炳南,1985),另一方面,美国在中国大陆地区进行大量的文化输出及外交活动,企图扩大美国在这些这些地区的影响力。恢复稳定阶段处于中美正式建交至冷战结束时期,1979年1月1日中美正式建交后,两国针对文化方面的交流合作取得较大进展,但是,中国在随后十年间所发生的政治事件让中美关系进入新的调整阶段。冷战结束以来便是美对华公共外交的调整发展阶段,中美的冷战并没有持续太长时间,美对华的公共外交又上了新的台阶(檀有志,2007)。

在这些历史轨迹当中可以看出,中美关系是最重要的也是最难处理的一对大国关系。即使在如今较为稳定的情况下,两国之间依然存在着许多问题。只有处理得当,才能维持两国和平相处的大局。因此,在前期的交流合作中,我们更应该挖掘出宝贵的经验,以此来服务中美关系的未来。一方面,中国在坚持国家利益、增强实力的基础上,要积极加强在与美外交合作中的主动性(张睿壮,2009),另一方面,美国要加强两国间的对话,健全协商机制并加强危机管理,在上要尽快达成新的谅解和战略框架(袁鹏,2005)。

参考文献:

[1]邹谠.美国在中国的失败,1941-1950[M].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

[2]檀有志.美、日两国对华公共外交之比较研究(1972-2001)[J].亚太研究论丛,2007.

[3]檀有志.错位与调试:美国对华公共外交探析[J].美国问题研究,2009.

[4]王炳南.中美会谈九年回顾[M].世界知识出版社,1985.

[5]王晓德.美国文化与外交[M].世界知识出版社,2000.

[6]袁鹏.论中美关系未来发展的空间[J].现代国际关系,2005.

[7]张睿壮,陈小鼎.中美关系六十年的影响因素及其历史启示[J].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

[8]赵鸿燕,戴长征.美国公共外交的传播瓶颈及其启示[J].现代国际关系,2013.

上一篇:图像融合发展现状 下一篇:浅析商务英语翻译应重视中西文化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