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个性的教学实践研究

时间:2022-10-06 04:30:54

高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个性的教学实践研究

摘要:传统的高中教育过于看重对学生知识点的灌输而忽视了对学生个性的培养,这违背了现代教育的要求,也不利于真正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从高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个性的重要性出发,对教学中培养学生个性的教学实践进行了重点讨论。

关键词:高中历史 学生个性 教学实践

一、培养学生个性的重要性与必要性

对高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个性的教学研究是高中历史课程改革的重要目标,首先,培养学生个性是社会发展的需要,没有个性就没有鲜活的人的发展,教育面向每一个具有自我概念和自我意识的学生个体,实现学生个性的发展有利于为社会培养所需的各种人才。其次,培养学生个性有利于深化历史新课程改革。新课程改革强调教学过程中要在使学生普遍达到基本要求的前提下,培养学生的个性,使学生具有初步的科学与人文素养,具有社会责任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另外,培养学生个性还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高中历史教学的质量。高中历史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其学科特点和内容的丰富性能够为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提供广阔的空间,而且丰富多彩的历史知识能够极大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开拓学生的思维,不仅能够让学生的个性得到培养与发展,还能够有效提高历史课堂的教学质量。

二、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个性的教学实践研究

1.教师的教学设计要体现对学生个性的培养

备课是教学过程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对学生个性的培养首先需要表现在老师的备课上。中学生的个性具有隐性和显性相结合的特点,老师在备课时一定要尊重学生,承认差异,基于学生的性格特点挖掘学生潜在的能力。

(1)研究历史学科特点和学生的认知特点

研究学生原有的知识水平和历史学科自身的特点是做好备课工作的第一步,新课标要求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操和健康的情感,培养学生从不同的视角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从不同角度认识历史发展中中国与世界的、历史与现实的、全局与局部的内在联系。在备课时,老师要尊重学生的认知活动能力和心理发展规律,关注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和历史学科特点之间的内在逻辑性,从知识的整体性入手以实现学生的成长目标。

(2)设计开放性教学问题

历史课堂问题分为史实性和开放性两类,其中开放性问题更能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因此老师应该多结合教学内容向学生提问一些开放性的历史问题。问题的设置要根据历史学科的学科特点,要更注重时间因素,多利用假设法去设计问题,或结合历史事件开展历史评述等,还要根据问题的类型进行设计,开放式的问题有结论开放型、方法开放型、条件开放型等类型,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利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从而以激发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思考的广度和深度,进行学生能力个性的培养。

2.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个性的方法

对于学生个性的培养,老师需要注意以下几点:多开展形式多样的历史活动,重视因材施教,加强对学生心理品质方面的教育;重视教给学生发挥主动性的方法,将外部因素内化为个性特征;注重培养学生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会学生正确对待社会,对待人生。

(1)利用分层教学,培养学生个性

采取学科分层次教学方法,同一个专题可以依据学生水平的差异设计不同层次的学习要求,通过为学生布置不同水平的作业,提供不同层级的教学设计,满足不同学生的发展需求,以实现不同层级的教学目标,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在原有的知识基础上得到提高,最终实现培养学生个性的目标。还可以采取分组和个别教学法。分组教育法就是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自由结成学习小组,如喜欢做探究问题的学生可以加入思维比较缜密的小组,学习问题推理的技巧,而喜欢通过解读历史材料来获取知识的学生可以加入史料收集小组。通过小组学习,使学生具备一定的学习意识与学习能力。个别教育就是以师生单独对话的形式帮助学生解决历史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另外,老师还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和教学内容的难易程度,将教学辅导和学生自学相结合,适当的给学生安排一些自学内容。总之,分层次的教学方法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对于激发学生的潜力,增强学生的兴趣大有裨益,可以有效促进学生个体的发展,实现学生个性的养成。

(2)利用历史图片教学法培养学生个性

图片信息在历史课堂教育中的呈现是多种多样的,解图能力的千差万别就形成了学生不同的个性特征。对于历史图片信息的解读方法可以分为观察历史图片和叙述历史图片。首先,在观察历史图片的阶段就需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基本个性,要根据学生不同的潜在能力给学生设置相应的观察提示。通过对历史图片观察内容的指导,锻炼学生的视听觉学习风格和语言表达能力,而这些都属于学生能力特征个性的锻炼。其次,在叙述历史图片阶段,老师也可以通过看图叙史、看图问史的方式要求学生通过观察图片,获取图片信息并将其转化为文字信息并进行表达,来挖掘学生不同的潜力,锻炼学生的观察能力、逻辑能力与表达能力,促进学生能力特征个性的发展,并培养学生关注历史、关注社会、关注成长的意识,这也是对学生进行的品德个性的教育。

(3)利用史料教学法培养学生个性

史料是历史教学的核心要素,高中历史教学要帮助学生养成论从史出的好习惯。对于历史史料的认识和解读,老师需要根据学生的接受能力和认知水平,结合教学内容,选取那些具有典型性引导价值的史料,教会学生利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去还原历史的本来面目,让学生明白学习历史史料是验证历史真实性、解决历史疑问的方法,从而树立历史证据意识。另外,一些史料也蕴含着丰富的教育意义,如通过对的成才经历的学习,学生会自觉树立起做事认真的思想观念,会树立信心,坚定意志,向着目标坚持不懈的付出努力,对这些史料的学习也是学生意志特征的个性养成的过程。

三、小结

我国实行素质教育的核心问题就在于学生良好个性的形成和发展问题,培养学生的个性是现代教育观念的新要求。高中历史学科是一个综合性极强的,包含丰富的人文知识的学科,其中蕴含的富有个性的素材多种多样。只有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注重对学生个性的培养,才能真正做到尊重学生,以生为本,才能真正提高教学质量,实现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刘春雷,陈睿渊.历史教学的核心属性及其规律剖析[J].中国高教研究,2011,(07).

[2]魏光明.创设问题情境提高普高历史课堂效率[J].海峡科学,2011,(05).

上一篇:商业银行逆周期资本监管风险指标体系的构建 下一篇:小学汉语文教学中多媒体的应用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