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发特色校本资源,实践促学生发展

时间:2022-10-06 02:38:55

开发特色校本资源,实践促学生发展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中第六条中明确提出:"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在此大环境的影响下,我校在特色学校创建过程中,为尊重学生个性发展与文化需求,充分利用我县的地域文化积淀、学校的相应资源,开发了校本课程《走近满族文化》。两年多以来,在实践中有了一些收获。

一、捕捉本土资源,编写校本教材,开设课程。

考虑到我县是"丰宁满族自治县"这一地域特点,满族文化有着悠久历史和浓厚的文化底蕴,传统的满族饮食、服饰、建筑、节日、礼仪等都彰显着满族深厚的文化底蕴,这些得天独厚的条件,给我们开发校本教材提供了独特的资源。我们又了解到很多同学对满族文化知之甚少,为了让学生了解满族的文化内涵,也为了促进学生了解社会,接触社会,关注社会。我校教师广泛收集满族的资料,经过当地满族研究者的介绍、审核编写了《走近满族文化》。

有了教材的保障,立足于课程需要,学生的实际需要,我校三至六年级开设了每周一节的校本课,主要就《走近满族文化》展开教学。教学形式可以是以讲座形式展开,也可能与综合性实践相结合开展,可以在教材的基础上进行扩展,也可以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删减教材内容。总之教学形式多样,教材内容安排灵活。

二、立足学校特色,校本实践结合,系列推进满族文化。

学校在执行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同时,结合本校的传统和优势,学校的教育理念,我校采取多种方式结合,系列推进满族文化。

校本课程的学习与开展离不开实践的支撑。基与此,我校围绕着"走近满族文化"这一主题,开展了一系列的结合。

一是与学校"33221"德育教育结合,如我们以满族博物馆、非物质文化剪纸遗产等社会资源作为校外教育基地让孩子在进行校本课课堂学习的同时,进行实践考查,实地观察,走访调查等方式进行实践。

二是与学科教学结合。根据满族文化这一课程的特点,以及学校的师资情况,我校没有设置专门的校本课程教师,而是由学科教师根据学科特点进行组织教学研究。例如语文教师成立校本讲师团,主要以上大课的形式结合《走近满族文化》进行讲座;数学教师围绕满族文化中饮食、服饰、节日、礼仪等某个小话题组织学生进行综合实践学习;音乐、美术、微机、体育教师也根据自身所教学习在课上教受孩子与满族有关的音乐舞蹈、艺术体育等技能。

三是与学校文化建设结合,我校南楼三楼建成了"满族文化长廊"。包括"我爱我家"为主题的满族乡土文化板块,包括满族风情、丰宁名人、丰宁名胜、家乡特产、家乡变化及展望六个篇章;满族文化板块,包括历史、宗教、服饰、饮食、节日、礼仪六个内容。长廊的设置,使校园沐浴着满族文化气息。

三、立足学生发展,开设特长培养社团。

《走近满族文化》教材更多的描述的是关于满族文化知识方面的内容,怎么样才能让学生多元发展呢?经过我校领导研究,老师建议,在保证基本教育质量标准的前提下,满足不同潜质学生的发展需求。我们开设了围绕"走近满族文化"这一主题的特长培养社团。

每天早晨、中午,在二小的音乐排练厅里总是格外热闹。长笛、圆号、小号、黑管……十几名同学手执乐器,这是军乐队的同学们在认真练习。他们中有已经掌握一定技能的老队员,也有刚刚进入校军乐队的新生,在老师的指导下从一个个音符,到一支完成的曲子,孩子们在音乐的陪伴下快乐成长。更多原先没有音乐基础的学生也在专业老师的指导下,爱上了音乐,成为军乐队重要的后备力量。有些孩子,虽然还没能参加大型演出,但他们也深深地喜欢上了军乐队这个集体,也爱上了音乐。学校的军乐队多次在县艺术节活动上表演,并获奖。张宇奇、崔亚楠、齐必成等吹奏的《满族舞曲》在县级比赛中取得好的成绩。

"跳起来,要团结!"周五下午的社团活动课上,一群身穿球衣的阳光少年在体育老师的指导下,在操场上挥汗如雨地训练着,他们是校体育队在学习传统的满族体育项目--"珍珠球"。体育队还编排了"满族扇子舞蹈""霸王鞭"等,成为开展"阳光体育"运动的特色项目。丁子旭是一个很瘦的五年级男生,体质原本不好,他后来参加了体育队,在体育队的锻炼中,不仅身体素质得到了提高,而且自己变得更加开朗,校园生活也变得更充实了。

除了军乐队、体育队之外,漆画社、满族文化绘画社、剪纸班是我校开设的几个美术特长社团。孩子们不仅学会了刻画、漆画,更提高了艺术鉴赏水平。正如老师说的,艺术训练能让学生开阔眼界,同时参赛得奖又能增添学生的自信,而这些往往能推动学习成绩一般的学生全面发展。而在学习绘画的中,孩子们从完美的角度更深入的了解了满族文化。美术老师周建军老师就围绕《满族服饰上的色彩与图案》进行了一次公开课,在课上孩子们不仅认识了旗装,更了解到了满族服饰上色彩与图案的特点,进而体会到了满族人的心灵手巧。

培养学生特长,学生社团是重要的载体,通过社团活动,学生提高了自主管理能力、团结协作能力和实践创新能力。近年来,学校已经形成了以科技、管乐、美术、舞蹈、合唱、微机等社团全面开花的格局,对学生的多元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四、坚定目标,锲而不舍探索。

经过不断的探索,我校架构了"一主两翼"的校本化课程结构体系,"一主"就是以《走进满族文化》为校本课程主线,以综合实践活动和特长培养为两翼,开展系列化的研究和实践。以人为本、以校为本、以乡土为本的满族文化特色教学之路使学校得到了发展,学生的艺术素养、综合能力有了普遍地提高。近两年,师生在省、市校本、艺术比赛中更是成绩显著,如:我校牟欣在2011年12月省第一届校本课说课展评活动中,《满族服饰习俗》说课获得一等奖;王伟老师在2013年市校本课说课展评活动《满族饮食习俗》说课中获得第一名。学生书法、绘画方面也分别在市、县获奖。

"特色引发活力,发展源于坚持。"实践证明,走近满族文化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是我校创建校本特色的一个新亮点,它将有力地推动我校新课改实验的进程,丰富学校文化的内涵,促进师生的共同成长。"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我校校本特色教育之路必将是漫长的,然而我们认定了目标,就一定会持之以恒,坚持走下去。我们将不断探索,不断实践,为我校教育事业增添绚丽的色彩。

上一篇:在游戏活动中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和能力 下一篇:迟到惹的“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