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在学生德育教育中的应用

时间:2022-10-05 11:26:30

传统文化在学生德育教育中的应用

摘 要: 中国传统文化是我们的祖先经历几千年积淀和积累下来的宝贵财富,包含丰富的道德内涵,其中的一些优秀思想成分有着不可忽视的积极借鉴意义。在德育教育工作中,教育工作者应该善于挖掘传统文化中的有效成分,在弘扬优秀传统道德的同时,进一步提高学生的道德素质。

关键词: 传统文化 学校教育 德育工作

同志在党的十政治报告中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建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大力弘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积极借鉴人类有益文明成果,充分调动积极因素,凝聚力量、激发活力,进一步打牢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思想道德基础,形成全民族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和团结和睦的精神纽带,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精神动力支持。”现阶段受种种因素的影响,国人的道德价值观比较混乱,重利忘义的社会风气令人担忧。从“五四”时期否定传统文化,到“”期间“扫荡一切封建残余”;如今市场经济和欧美强势文化的不断冲击,使中国传统文化再次受到打击,诱发了不良观念和风气的形成。部分人过分追求利益,过分追求极端个人自由。赋予传统文化新的时代意义,对于青少年德育工作的开展意义重大。

一、孝为立人之本

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基本任务。要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教育,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弘扬时代新风。引导人们自觉履行法定义务、社会责任、家庭责任,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创建知荣辱、讲正气、作奉献、促和谐的美好风尚。古人认为,父子、君臣、夫妇、兄弟、朋友,是构成社会最重要的五种人际关系,称为“五伦”。“五伦”是自然而然的,既是人的天性,又是自然规律。顺应人的天性可以建构起社会伦理基础,遵循自然规律可以建立起社会道德标准,这既是教育的应有之义,更是文明社会的开端、和谐社会的基础。孟子进一步将“五教”表述为“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使之成为儒家教育思想的核心内容,亦成为数千年中国社会的主流价值观。难以想象,一个连生其养其的父母都不能爱、不能孝敬的人,能指望其爱他人、爱国家。古代圣贤相信,只有教育学生学会理解和处理好这五种社会人际关系,学会做人,才能够“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实现个人人生幸福、家庭美满、事业成功,促进社会和谐进步。

二、礼为立人之道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包括四个方面的基本内容,即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是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相协调、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社会主义荣辱观旗帜鲜明地指出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应当坚持和提倡什么、反对和抵制什么,为全体社会成员判断行为得失、作出道德选择、确定价值取向,提供了基本的价值准则和行为规范。礼者理也,礼是做人的道理、处事的条理,为人的素养,就是人与人交往时的最合于道理的行为方式,社会要走向和谐,就要克服混乱无序的状态,人人懂得互相尊重、彼此谦让,这就需要礼来引导;义,是公道正义,讲诚信,重友情,大义秉公,光明磊落,作风正派,不搞阴谋诡计。人见到合理的事情,即使与自己没有直接关系,甚至很危险,也应该挺身而出,以维护公道,声张正气,即后人常说的“见义勇为”。义是伦理不坠的支柱,是充盈精神的源头;廉,是清廉,高尚,无私无欲,不贪不占,洁身自好,奉公为民。古代的士,都把清廉作为重要的操守来对待;耻,是对不当的言行举止有羞愧之心,是做人最起码的道德底线。礼不愈节,义不自进,廉不蔽恶,耻不从枉。故不逾节则上位安,不自进则民无巧诈,不蔽恶则行自全,不从枉则邪事不生。管仲认为,“礼、义、廉、耻”与法相比,比法更重要,是支撑国家大厦的四根柱子,如果有一根断裂,政权就要倾斜。孔子发展了管仲的礼义治国的基本思想,并把廉耻看做人之价值认定的标准。《资治通鉴》卷第二百九十一中,欧阳修论曰:“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四维不张,国乃灭亡。”礼义,治人之大法;廉耻,立人之大节。况为大臣而无廉耻,天下其有不乱、国家其有不亡乎?人须“知命、知礼、知言、知仁”。在曾国藩看来,你可以富贵,也可以贫贱,但不能因富贵贫贱而丧失了做人的标准。历史上,为富不仁者有之,贫贱而沦为鸡鸣狗盗之徒者有之,有青春和力量不去凭本事吃饭,而是游手好闲,甚至甘为盗贼者有之。怎样才能避免自己的子孙成为这样的人呢?曾国藩认为,在教导子孙掌握生存的本领和技能的同时,更重要的是教导他们“学做圣贤”。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皆以道德建设为前提,道德是构建和维系法律的基础,必须使全民牢固建立“礼、义、廉、耻”的道德基础,才能实现精神文明建设的目标。

三、学为立人之基

曾国藩把读书视为立人兴家的根本,他指出:“凡天下官宦之家,多只一代享用便尽,其子孙始而骄佚,继而流荡,终而沟壑,能侥幸延长一二代者鲜矣。商贾之家,勤俭者能延三四代;耕读之家,谨朴者能延五六代;孝友之家,则可以绵延十代八代。”强调了读书对立人兴家的重要意义。古时多数家庭神龛上有对联:把祖宗一炷清香,必诚必敬;教子孙两条正路,宜读宜耕。狭义的“耕”代表古代农耕社会的最基本的生产模式,即通过男耕女织维持生计,可以自守。广义的“耕”,是指要有一种谋生的职业和手段,不论士农工商,三百六十行,行行走得通,行行出状元。“读”代表基本教育,就是教弟子读书。读书是发展的阶梯,进则可求取功名,退则有基本的文化素养,知书达理,不做愚夫愚人,且可长传家教,代代相承。庄子有言:水之积焉不厚,则其负大舟焉无力。养者即积之谓也,积之道如何,亦惟勤敏悦学而已。”曾国藩推崇清朝宰相张英的家训“聪明斋语”,他说:“我立家训,更无多言,只有四句:读书者不贱,守田者不饥,积德者不倾,择交者不败。”在知识改变命运的时代,读书不仅可以“卫身”“谋食”,且可以提升气质,明辨事理,陶冶情操。因此曾国藩向家人表示“愿代代有读书种子”。旧时有“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千钟粟”的说法,一定程度上是封建糟粕,值得批判,但也有其时代的合理性,而且正是科举制度虽然有诸多弊端但始终受追捧的原因所在。当然,由于时代的局限性,对于文化的历史遗产,应持批判地吸收的态度。比如,当今所说的“知识改变命运”,也与古人倡导读书的思想有很大的相通之处,且为众多靠读书、靠知识改变了命运的事例所证实。三字经中所述:子不学非所宜幼不学老何为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为人子方少时亲师友,都是要求人们自幼读书学习。通过勤奋读书,能成人、成才,为两个文明建设,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打下坚实基础。

泱泱我中华,有着五千年的文明史,中华传统文化是一个巨大的宝库,凭着这份历史遗产,中华民族有过举世瞩目的鼎盛时期。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中华民族饱经沧桑而巍然屹立,就在于其人民有着优秀的文化传承。如今,中华文化日益走向世界,“孔子学院”遍布世界各地,随着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积极借鉴人类有益文明成果,中华传统文化一定能在学生德育中发挥出日益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代表大会政治报告.2013.

[2].牢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

[3]管子.

[4]牧民.

上一篇:扎实备课基本功,实现思政教学的有效性 下一篇:关于特色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目标与规格的几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