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医院社区癌症患者疼痛治疗用药分析

时间:2022-10-05 10:09:23

基层医院社区癌症患者疼痛治疗用药分析

【摘要】目的:对基层医院社区癌症患者疼痛治疗用药的方式与效果进行分析与研究。方法:资料选自2012年3月―2013年12月在本院门诊治疗的癌症患者68例,对其临床治疗资料进行回顾与分析,研究癌症患者不良反应的预防情况与疼痛治疗措施。结果:根据指南标准,给予33例患者实施首次治疗与处理,所占比例为48.53%;给予23例患者实施后续治疗与处理,所占比例为33.82%;12例患者予以阿片类止痛药治疗,并坚持滴定以及维持,且阿片类止痛药的剂量换算均未出现错误,所占比例为17.65%。根据指南标准所制定的治疗方案严格执行之后,治疗的总有效率达到100%,而未根据指南标准所制定的治疗方案严格执行的人数有56例,所占比例为82.35%,治疗总有效率仅有71.43%,两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有10例患者在疼痛治疗过程当中予以缓泻剂治疗,所占比例为14.71%,且所有患者未出现任何严重性不良反应。结论:针对癌症患者疼痛治疗,基层医院社区中的具体治疗措施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整体治疗水平不高,要求医师提高自身专业技能不断提升癌症患者疼痛治疗用药整体水平。

【关键词】基层医院社区;癌症患者;疼痛治疗;用药;分析

笔者将2012年3月―2013年12月在本院门诊治疗的癌症患者68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治疗资料进行回顾与分析,并予以针对性药物治疗,以此方式缓解患者的疼痛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对于提升患者的整体生活质量具有一定的效果,现作如下报道。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资料选自2012年3月―2013年12月在本院门诊治疗的癌症患者68例,对其用药情况进行实时追踪。患者的男女比例为43:25,年龄在41-75岁之间,平均年龄为(63±5.57)岁。其中,11例患者为食道癌,15例患者为原发性的肺癌,12例患者为原发性的肝癌,6例患者为宫颈癌,5例患者为乳腺癌,9例患者为鼻咽癌,7例患者为胃癌,1例患者为直肠癌,1例患者为膀胱癌,1例患者为胰腺癌。在给予所有患者相关的检查之后,全部患者都已确诊为癌症。

1.2方法

结合医院门诊部麻醉专用处方上的登记情况,初步了解患者用药情况,并以电话访问的形式对患者的实际治疗情况进行实时追踪。

1.3观察指标

以指南方案作为标准,观察患者的服从情况、疼痛感的缓解程度以及发生不良反应的具体情况[1]。再采取NRS法对其疼痛程度进行评分。总分为10分,用0-10分别表示疼痛程度的不同等级。其中0分代表无痛感,10分则代表剧痛。以调查表的方式,由患者自行选择自身疼痛感所对应的分数,再由专业人员计算出每一个患者的总分数。将总分数划分为三个等级,其中,1-3分为轻度,即疼痛感已部分缓解,较之给药之前已有明显的减轻,且睡眠情况得以有效改善,生活已基本恢复正常。4-6分为中度,即疼痛感已轻度缓解,较之给药之前相对减轻,但睡眠情况仍受影响,且疼痛感较为明显。7-10分为重度,即疼痛感仍然剧烈,较之给药之前并无任何改变[2]。

1.4统计学分析

所有数据均用SPSS 18.0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处理,一般资料用(±s)表示,计量资料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χ2检验,当P<0.05时,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癌症患者疼痛治疗的实际情况

根据指南标准,给予33例患者实施首次治疗与处理,所占比例为48.53%;给予23例患者实施后续治疗与处理,所占比例为33.82%;12例患者予以阿片类止痛药治疗,并坚持滴定以及维持,且阿片类止痛药的剂量换算均未出现错误,所占比例为17.65%。详见表1。

表1癌症患者疼痛治疗的实际情况 (n%)

2.2癌症患者疼痛感的缓解程度比较

根据指南标准所制定的治疗方案严格执行之后,有12例患者在药物使用方面趋于合理,所占比例为17.65%。且所有患者均已达到有效标准,治疗的总有效率达到100%,而未根据指南标准所制定的治疗方案严格执行的人数有56例,所占比例为82.35%。其中,40例患者为有效,14例患者为轻度缓解,2例患者为无效,治疗总有效率仅有71.43%,两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表2 癌症患者疼痛感的缓解程度比较 (n%)

2.3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

所有癌症患者当中,有10例患者在疼痛治疗过程当中予以缓泻剂治疗,所占比例为14.71%。有58例患者未采取预防性措施予以缓泻剂治疗,所占比例为85.29%。在治疗过程当中,有20例患者出现便秘症状,所占比例为29.41%;15例患者出现恶心呕吐症状,所占比例为22.06%;有1例患者出现头晕症状,所占比例为1.47%;有4例患者出现皮疹症状,所占比例为5.88%。给予所有患者相关治疗措施之后,其临床症状均已得到患者,且未出现任何严重性不良反应。

3.讨论

近几年,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升,但是受各种主客观因素的影响,患上癌症的总人数与发病率都呈现出逐年上涨的趋势,癌症已经成为当前威胁人们生命健康的主要病症之一,且已经发展成为医学界中的一种常见病症。癌症在本质上属于恶性肿瘤,其发病机理主要是机制出现明显异常,而该机制在人体中起着控制细胞无限生长与繁殖的作用[3]。

当机体患上癌症之后,由于遭受到巨大打击,且承受着较大的心理压力,所以大多都会出现癌性疼痛之类的症状,进而导致抑郁、紧张以及忧虑、进食少等不良症状的出现。在患者接受穿刺等治疗的过程当中,往往都会出现剧烈的疼痛感,但是大多数患者及其家属担心使用药物会形成依赖性,或是担心药物产生一定的副作用,因此在治疗过程当中大多都会拒绝使用止疼类药物。

在癌症患者疼痛治疗环节,主要采取三级阶梯方案,其中,第一级阶梯的治疗群体为轻度疼痛患者,以阿司匹林之类的非阿片类止疼药作为主要选择药物,这类药物一般不会成瘾。第二级阶梯的治疗群体为中度疼痛患者,以布桂嗪、可待因之类的弱麻醉性止疼药作为主要选择药物。而第三级阶梯的治疗群体则为重度疼痛患者,以哌替啶、吗啡之类的阿片类止疼药作为主要选择药物[4]。其中,在阿片类止痛药的使用环节,多以快速滴定的方式进行,再根据患者的实际疼痛程度,适当增加一定剂量。而在维持治疗缓解,针对持续性的疼痛患者,再予以阿片类止疼药治疗的同时,还需结合以短效药物,达到治疗其爆发性疼痛的目标。

尽管阿片类止疼药在癌症患者疼痛治疗环节起着重要的价值,但在实际临床中发现,针对不同疼痛程度的患者,要阿片类止疼药达到有效镇痛目标,其所需剂量方面存在着较大差异。据业内相关人士调查研究表明,若以口服的形式使用吗啡,每日的剂量跨度高达10mg/d-3600mg/d之间。这是由于阿片类止疼药主要通过机体的中枢神经、外周神经以及非神经类系统而发挥其作用,因此其药物效应会受到转运因子或代谢酶等影响,导致其实际镇痛效果在个体之间存在着较大差异[6]。因此,在实际治疗环节,要求主治医师对患者实际情况进行深入监测,查看其疼痛等级、疼痛部位以及疼痛性质、疼痛时间等具体情况,在药物的使用剂量方面做出适当调整和更换。

在本组研究对象中,根据指南标准,给予33例患者实施首次治疗与处理, 23例患者实施后续治疗与处理, 12例患者予以阿片类止痛药治疗,并坚持滴定以及维持,且阿片类止痛药的剂量换算均未出现错误。在该治疗方案严格执行之后,治疗的总有效率达到100%。同时有10例患者在疼痛治疗过程当中予以缓泻剂治疗,且所有患者未出现任何严重性不良反应。由此可见,针对癌症患者疼痛治疗,基层医院社区中的具体治疗措施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整体治疗水平不高,要求医师提高自身专业技能不断提升癌症患者疼痛治疗用药整体水平。

【参考文献】

[1]林晓泉,陈倩超,黄红兵.我院癌症患者麻醉性镇痛药近十年用药趋势与分析[J].中国疼痛医学杂志,2010,16(01):47-50.

[2]张凤玲,陈凤菊,刘美.癌症疼痛患者院外疼痛管理现状调查及用药行为影响因素分析[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3,10(22):4-7.

[3]郑红毅,易太友,周霞,胥强.2010年某院住院癌症患者品使用调查[J].职业卫生与病伤,2011,26(02):114-115.

[4]黄钦,陈阳阳.癌痛规范化治疗病房患者疼痛评估与心理痛苦筛查的护理实践[J].护理学报,2014,05(05):43-46.

[5]钟为东.芬太尼鼻腔给药用于癌症爆发性疼痛治疗的临床观察[J].医学信息,2013,26(30):671.

[6]宣艳,崔晓梅,王剑英.晚期癌症患者疼痛治疗的临床观察[J].中外健康文摘,2013,03(03):87.

上一篇:结直肠癌的预防 下一篇:龙海市2012~医疗机构消毒监测结果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