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汉文学家小野湖山之研究

时间:2022-10-05 08:55:59

日本汉文学家小野湖山之研究

中图分类号:I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738(2012)07-0115-02

摘要:在丰富浩瀚的日本文学史上不可忽略汉文学这一独特现象。笔者所要研究的小野湖山氏是幕末至明治时期的汉诗人,他在明治诗坛留下了光辉灿烂的一笔,作为明治时代知名的汉诗人,他与中国文人及政客交往丛密,留下了许多珍贵的诗篇,笔者欲围绕小野湖山自身,及其他与中国文人、政客的往来展开论述,以期再现那个文化昌盛的时代对中日两国文人和政客带来的影响。

关键词:小野湖山;中日交流;汉诗

一、先行研究

(一)国内学者的研究:

在幕末至明治时期日本汉学家的研究方面,国内学者在这一方面的研究成果主要有高文汉的专著《日本近代汉文学》,分章节介绍了明治汉文学复兴的背景,明治诗坛及主要诗人。在高文汉的另一本著作《东亚汉文学关系研究》中对日本近代汉文学也有涉及。论文方面,薄培林的论文《东西文明碰撞中的日本明治文人》,该文以中村敬宇为例,分析对比了明治维新前后中村的中国观及汉学观。虽然这些都是关于明治时期汉文学家的研究,但关于小野湖山研究的专著和专题论文,国内方面尚是空白。

(二)日本学者的研究:

涉及到小野湖山的专著为数不少,比如《明治汉文学史》以及木下周南的《明治诗话》,但篇幅较小,只是对其人的简介及部分诗歌的分析。此外,研究小野湖山的论文有两篇,均为2011年新作。一篇是德田武的《小叶湖山的攘夷活动》(2011/06),另外一篇是日原付的《小野湖山为中心》(2011/03)。关于幕末至明治时代日本汉诗人的研究,国内均有不少著作,但关于小野湖山的专题论文就鲜有涉猎,这一领域的研究仍然有待于进一步发展。对以前研究的总结,我们可以看到,关于明治汉学家研究仍然存在不足之处:第一,以往的专著,涉及到汉学家,内容以简介为主,缺乏深度的分析和梳理。第二,现有以往的明治汉文学家研究中,侧重于笼统的分析,对其诗文字斟句酌进行剖析的比较少。或许受史料的限制,也或许是汉诗文对今天的日本人和中国年轻人来说,研究起来颇有难度,在对日本汉文学家的研究,尤其近代汉诗人的研究还比较欠缺。本文在现有的成果的基础上,针对以往研究中的不足,以小野湖山与中国文人之间的往来为落脚点,探究明治时代中日文人和政客之间的交流和相互影响。

二、本论

(一)小野湖山其人。

小野湖山(1814年-1910年),幕末至明治时代汉诗人。本姓横山,名为卷,又名长愿,字怀之,通称仙助,侗之助,别号玉池仙史、湖山、狂狂老夫。近江人。师从梁川星岩学习汉诗,并逐渐崭露头角。初时立志学医 ,跟随松堂大冈右仲学习经史,天保元年,远赴江户在尾藤水竹和藤森弘安门下学习。因与水户藩的藤田东湖气脉相通,所以曾多次上书建言,最终在安政大狱发生之时受到牵连,被投入狱八年,在此期间,专心读书和学习诗文。出狱以后的1868年,被明治政府任命为总裁局权参事等职务。进入明治时期后,与同门的大沼枕山、森春涛齐名,支配着日本汉诗诗坛,其作品有数千种。著有《湖山楼诗抄》、《湖山楼十种》、《赐砚楼诗》等。在明治维新后,在大阪成立了优游吟社。

《近世伟人传》的作者蒲生精庵氏评价湖山的诗歌,认为“湖山近稿的诸作应该为一代文物典章制度法律的样板。既写出了风俗人情,又无毫末遗漏,必能成为后世古典家的参考。这与杜陵的诗称为诗史,白香山的诗称为说部道理相同。毫无疑问翁将杜的忠愤和白的情韵学得淋漓尽致。而翁最高明的地方在于学习杜诗而没有陷入固陋,学习白诗却没有落入鄙俚的俗套。在真挚率真之余而无露骨的毛病”[3]。

(二)小野湖山与中国文人及政客的往来。

小野湖山作为明治时期著名的汉诗人,与中国文人交游甚广。与他有交游的中国人中,大多是驻日参赞,像王韬、黄遵宪、黎庶昌之类的社会名流,他们作诗水平都很高,在日人中有很高声望,所以当时的日本文士多与他们结交,相互切磋诗艺,赠答诗歌。小野湖山作为明治诗坛的三大宗师之一,也与王韬、黄遵宪等人往来频繁。

第一节 小野湖山与黄遵宪

黄遵宪(1848年4月27日~1905年3月28日)晚清诗人,外交家、政治家、教育家。字公度,别号人境庐主人,汉族,广东省梅州人,光绪二年举人,历充师日参赞、旧金山总领事、驻英参赞、新加坡总领事。工诗,喜以新事物熔铸入诗,有“诗界革新导师”之称。黄遵宪于1877年随驻日大使何如璋出使日本。驻日期间,撰写《日本国志》(1887年成书),详细论述日本变革的经过及其得失,借以提出中国改革的主张。黄遵宪作为一个友好的使者,到日本后,漫游各地,参加各种集会,结交各方面的人士,与许多日本朋友结下了深厚的友情。他写下了大量的反映日本历史、现状、自然景色和风情 、民俗的诗歌,后来编成《日本杂事诗》刊行。

小野湖山所著的《湖山楼诗稿》卷首,就有黄遵宪的提批。

“闻湖山老人名久矣,今始读其诗,诗于古人无所不学,亦无所不似。其中年七律,沉着雄健,剧似老杜,尤为高调。每读至佳处,或歌或舞,或喜或涕,或沉吟竟日,不能已已。天风海涛,万籁俱寂,伯牙抱琴,孤立海上,先生殆将移我情乎?”[5]

此外,黄遵宪对小野湖山的诗词评价也很高,他对湖山的《惜春词》有如下批注。

原作《惜春词》如下[6]:

其一,楼前杨柳绿斜斜,楼后山樱正落花。春似佳人偏易老,樽无美酒奈难赊。

何时书剑酬初志,所在江山即是家。词客从来多薄命,茶烟禅榻了生涯。

其二,萧斋参得一乘禅,数尽年华意惘然。金鸭香消人在梦,红楼酒散月如烟。

飞花芳草王孙墓,落日东风野渡船。若许怀襟向谁诉,无情春色有情天。

其三,一瞥韶光似梦醒,满庭新绿雨冥冥。闲时浑付杯中物,游迹偏同水上萍。

灯火深沉凝暗壁,暮烟惨淡锁孤亭。纤除绮语消何物,只此楞伽四卷经。

其四,帘波不动绿阴阴,客散山园玉磐沉。醉里欢场丝竹肉,指头妙悟去来今。

上一篇:当中庸变成平庸 下一篇:因为爱情 第1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