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金融支持与农村经济发展问题分析

时间:2022-10-05 06:52:39

农村金融支持与农村经济发展问题分析

我国农村金融发展存在明显的金融支持不足,对农村经济增长的推动不力,这也是导致地区发展不平衡的原因之一。为了发展农村金融,促进农村经济增长,增加农民收入,必须详细分析农村金融支持农村经济发展问题的成因。

一、农村金融制度变迁与农村经济制度变迁的路径相悖

(一)农村经济制度自下而上的诱致性变迁。根据制度经济学的有关理论,制度变迁的模式可以分为诱致性变迁和强制性变迁。二者的主要区别在于诱使制度发生变迁的动力因素的来源方向不同。其中,诱致性变迁的发动者是受到潜在利益的诱导,这一动力因素往往是自下而上的;而强制性变迁的发动者除了受潜在利益的诱导外,还受到不同社会集团之间对现有制度博弈结果的影响,制度变迁的动力因素往往是自上而下的。

改革以来,农村经济金融经历了两种不同的改革模式:一种是自下而上的农村经济制度的诱致性改革模式;另一种是自上而下的农村金融制度的强制性改革模式。农村经济制度第一次变革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和推广,首先从安徽凤阳县小岗村农民自愿冒着风险签字画押开始,并迅速得到了全国农民的响应;第二次变革是乡镇企业和农村个体私营企业的兴起,也是先由沿海地区农民自发兴起,后得到政府承认。结果这两次变革都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第一次变革使农民的劳动积极性和创造性在其赖以生存的土地上得到了空前发挥,促进了农村劳动生产率的快速提高。第二次变革将农村富裕生产力向二三产业转移,促进了农村经济结构的大调整。

(二)农村金融制度自上而下的强制性变迁。中国农村金融制度的历次变革,事实上都成为了一种自上而下的政府强制。中国农业银行几起几落;中国农业发展银行设立;农村信用社从最初的合作组织到国有农业银行的基层机构,再到与农业银行“脱钩”恢复合作性质,乃至2003年6月下发的《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方案》,均采用了政府供给主导型强制性变迁方式。这种方式与农村经济制度自下而上、诱发性的变革相比,无论是在指导思想上还是在改革路径上都是相悖的。这种方式虽然降低了制度变迁的时滞及摩擦成本,但其结果是农村金融机构业务范围的界定及机构职能的定位非常模糊,无法真正体现农民群众的意愿和提高农村金融的效率。

以上两种截然不同的改革模式的不同步,必然演绎出经济生活中农村金融与农村经济发展的不协调性,直接后果是民间金融的产生与发展。变革后的农村经济形成了以农民、私人为基本生产经营单位的格局,对资金需求具有小额、分散、灵活、方便的特点,而正规农村金融机构不能满足农民、私企的合理贷款要求,于是各种形式的民间借贷应运而生,在农村金融市场上起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另外,农村地区自身禀赋明显处于劣势,农村金融在经济不发达环境中成长受到限制,农村金融体系的不健全,农村的剩余资金必然流向城市,金融资源在农村基层难以自动实现合理的配置,进而造成农村金融生态环境的不完善。

二、导致农村资金供给不足的三大因素

(一)农村金融机构政策、管理、服务的缺陷导致资金供给不足

1、政策因素。商业银行系统内上存资金实行优惠利率。目前,商业银行资金转存人民银行的年利率仅为1.89%,以中国银行为例,其上存内蒙古分行的活期利率为2.14%,定期为3.39%,上存利率分别高出转存利率0.25个和1.5个百分点。增加上存资金既获得利差收入,又能减轻放贷风险,可谓一举两得,致使农村资金大量流向城市。与此同时,邮政储蓄管理政策滞后。长期以来,邮储转存人民银行利率高于其他金融机构转存利率,其储蓄存款规模由此迅速扩张。即使2003年8月1日开始执行新老划段计息办法,但因邮政储蓄在执行新老划段时转存款基数较大,储蓄增幅仍然很高。以巴彦淖尔市为例,截止到2005年3月末,邮政储蓄较2004年初增长18%,高于辖区内其他金融机构储蓄平均增幅9.1个百分点。

2、管理和信用因素。自1998年国家对商业银行实行资产负债比例管理以来,国有商业银行在追求利润最大化的驱动下将吸收的资金集中投向大城市、大企业、大项目。农村水利、交通等设施建设虽是大项目,但因回收期长,使商业银行不愿投入资金,形成经济越落后、对贷款吸收能力越低的恶性循环圈。另外,信贷投入环境也影响了商业银行对农村放款的积极性。眼下越是经济落后的地区,信用状况越差,企业逃废银行债务的现象越重,以致银行的投入与回报严重不成比例,贷款的边际收益成本低于银行贷款利率,使信贷资产回报率不断下降,导致银行日趋减少对农村的信贷投入量,加重了农村资金外流。

3、服务因素。农村信用社承担着支农任务,但在服务功能、服务手段、经营理念到人员素质等方面,农村信用社远落后于城市金融机构。农村信用社的支付结算系统落后,受人才、交通、通讯、技术、资金等因素制约,农村信用社结算资金在途时间长、资金利用率低,加上农村信用社支付结算仍以现金和支票结算为主,金融服务产品单一,科技含量低,给客户带来诸多不便,使一些本应就地开立账户的企业,纷纷跑到城镇商业银行开立账户,流失了大量资金。

(二)政府以往采取的“以农哺工”政策导致农村资金外流。当前,我国农村资金大幅度向城市集中,而且这种严重的城市化资金配置格局,并不仅仅是由于市场竞争而致,它的形成与政府主导的“以农哺工”的经济增长阶段密切相关。计划经济体制到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阶段,我国实行的是“以农哺工”的经济政策,把农业部门的相当一部分资金剩余转移到工业部门,直至形成了今天的较为鲜明的二元经济结构。典型特点是工农业产品形成“剪刀差”,即0.8元的农产品通过政府的干预在市场上卖0.4元,而2元的工业产品通过政府的干预在市场上卖4元,通过此种方法获得市场差价以达到以农哺工的效果。“以农哺工”经济政策的实施为工业发展积累了巨额资金并提供廉价的原料,使我国建立了门类齐全的工业体系并发展壮大。然而,农业是很脆弱的产业,同时也是很重要的产业,因此急需大量资金的投入。一方面农业的现代化需要大量资金;另一方面农村的城市化建设亦需资金支持。但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这种“以农哺工”的局面却未得改观,导致了大量农村资金的外流,使得原本脆弱的农村资金运行系统更加脆弱,农村经济发展受到严重制约。

(三)农民投资、消费倾向的影响。因农村生产要素收益率较低,农村民间资金投资于城镇和工业区成为必然。在巴彦淖尔市,农民集资到外地从事矿业是农村资金外流的主渠道。据了解,农户参与集资搞矿产开发,一户最少集资2万元,最多的集资多达10万元,借贷年利率在15%~20%之间。还有一些农户借款供子女到城镇里读书,借款年利率一般在10%左右,都导致农村资金大量外流。因消费市场的差异,农民和小城镇居民的消费倾向和地域也发生了变化。农民消费集中在县域城镇,县域居民消费倾向于大中城市,诸如外出旅游、购买高档商品、农村中学生到城镇读书等,尤为明显的是农村中学生到城镇读书费用居高不下。另据调查,农村中学生到城里读书,每年人均花费约5,000元,大学生每年约12,000元。

三、忽视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建设

总体上讲,农业属于风险大、收益率低的产业,这一点在世界各国都是如此。因此,农业经济体系较完善的国家建立起一整套保护农业发展的措施和一个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比如财政上有税收的减免和农业的补贴;金融上有发达的农业保险和农业信贷担保制度,有针对各种农业信贷需求的信贷品种及政府对这种信贷提供的免税或者利息补贴和农业产品的价格上的保护价制度。凡此种种,都是为了保护农业的发展,为农村经济的发展保驾护航,当农业自身积累和农村经济的发展水平达到一定程度时,可以取消部分优惠政策。农村经济要实现长期的、平稳的发展要有一个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

但在我国农村,政府相关的优惠政策较少,农业税尚未减免,农业补贴刚刚起步,农产品的价格缺乏保护制度;农业风险补偿机制不健全,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直接融资的资本市场不发达等,均可说明我国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建设的不足,同时还有教育落后这一现象存在。人的文化素质是影响其诚信理念和认识度的一个重要因素。由于缺乏受教育的机会,目前我国4.9亿多农村劳动力中,高中及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占12%,小学及小学以下文化程度的占38%,文盲半文盲占7%。从总体上看,农民文化素质不高,一定程度影响其守信度;农村诚信教育和宣传工作滞后,农村企业和农户的诚信意识比较薄弱,信用户、信用村、信用镇远未形成。

(作者单位:中国银行河北省分行)

上一篇:湖北金融发展与对外贸易关系实证分析 下一篇:大宗商品电子交易市场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