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公共危机意识培养路径

时间:2022-10-05 09:01:09

农民公共危机意识培养路径

一、引言

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这一时期,虽然农村经济快速发展,但是发展和危机并存,农村公共危机状况令人十分堪忧。农村公共危机的严峻性决定我国必须有效预防和应对公共危机,而一项重要的任务就是必需发现农民公共危机意识所存在的问题,然后有针对性地确立正确的培育路径。

二、意识、公共危机意识与农民公共危机意识的概念阐释

研究公共危机意识必须首先要对意识进行界定,这样才能对公共危机意识的概念进行科学定义。对于意识的理解,学者存在较多的分歧,至今尚是一个争论的概念。从哲学的角度来看,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经典著作中讲的“意识”一词有两种用法:其一,当动词用,即指“意识到”的活动,亦即认识活动;其二,当名词用,即指与物质相对立的活动的结果,如知识、思想、观念等等。而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意识是“人所特有的一种对客观现实的高级心理反应形式,包括感觉、知觉、思维在内的一种具有复合结构的最高级的认识活动,思维在其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1]心理学研究意识是从动词方面来研究的,意识指“意识到”的活动、认识活动,它较为具体地研究人的个体意识,研究它的实质、发生和发展、结构和功能等。从医学上的角度来看,意识是指“神志清晰状态’或‘醒觉状态”;而在精神医学上,意识指的是病人整个精神活动的清晰程度和清晰范围,意识作为人的一种高级认识活动,包括对环境和人自身的识别能力以及其清晰的程度。公共危机意识,即有关公共危机的意识,既指人们对公共危机事件的高级心理反应形式,包括公共危机感觉、公共危机知觉、公共危机判断和推理等等;也指一种对公共危机事件的认识结果,包括公共危机知识、公共危机经验、公共危机情感、公共危机观念等等。农民公共危机意识是农民作为公共危机主体对农村社会公共危机环境和情境的反应过程及结果。农民公共危机意识主要通过教育、宣传、实践活动、危机演习等途径获得的公共危机意识,在这些途径方面,由于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缺乏、基层政府公共危机管理能力低下、农民公共危机实践经验的不足等,和其他社会群体相比较,农民公共危机意识往往十分落后,与当前我国公共危机治理和农村公共危机环境提出的要求不适应。

三、当前我国农民公共危机意识存在的问题

1.农民公共危机注意力不强

注意力是指人的心理活动指向和集中于某种事物的能力。俄罗斯教育家乌申斯基曾精辟地指出:“‘注意’是我们心灵的惟一门户,意识中的一切,必然都要经过它才能进来。”农民公共危机注意力是农民对农村公共危机的注意能力,包括注意的稳定性、广度、分配性和转移性。我国农民大多自身文化素质不高,能力低下,这就必定会影响农民对公共危机的认知,影响农民公共危机的注意力。从农民公共危机注意力的稳定性方面来讲,很多农民对公共危机的关注只是持续很短的时间,只是达到公共危机的感觉状态,无法在其大脑引起知觉、判断、推理和思维等。从农民公共危机注意力的广度来讲,受到自身观察能力的限制,农民不能同时有效地观察多样事物。而从农民公共危机注意力的转移来看,很多农民未能够主动地、有目的地及时将注意从一个对象或者活动调整到另一个危机对象或者事件。

2.农民公共危机知觉力较弱

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各个部分和属性的整体反映。[2]对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认识是感觉,对同一事物的各种感觉的结合,就形成了对这一物体的整体的认识,也就是形成了对这一物体的知觉。知觉力就是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物体在人脑中的反映能力。农民公共危机知觉力包括知觉选择能力、知觉整合能力、知觉组织能力等等。当前我国农民的公共危机知觉能力较弱表现在:

(1)知觉的选择性差。受到公共危机知识缺乏的制约,很多农民对农村一些公共危机不能察觉,比如,当一些农民看得打破的体温表后,因为缺乏有关水银的毒性、危害性等知识和经验,而放弃了对其的知觉

(2)知觉的整体性差。和其他群体,如大学生、教师、工人、国家机构干部等,农民对各种公共危机现象的感觉信息的整合能力较差,容易产生错觉,结果导致了他们不能客观地、正确地对公共危机现象予以反应。

(3)知觉的理解性差。危机主体在对公共危机现象形成感觉后,往往要借助已有的知识经验对感知到的危机信息进行解释和说明,而不是对感觉到的危机信息的机械的反映,是一个主观的解释、检验和修正的过程。由于农民在科学文化知识,尤其是公共危机知识、经验方面十分有限,这就导致了即使农民感觉到了公共危机信息,也不能对其进行科学解释和说明,难以形成正确的危机知觉。

3.农民公共危机态度较差

我国农民历来公共危机态度较差,其原因,其一,是因为农民文化素质低,愚昧无知,对公共危机的危害了解不多。其二,是因为农民生活在一个相对稳定的、封闭的小乡村。对于农民来说,乡村基本上是与世隔绝的,他们关心的是自己的农业生产,对公共危机予以漠视。因为在他们看来,农村公共危机的发生从总体来说是一个小概率的事情,大多心存侥幸,不会予以重视。其三,是因为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不足。公共危机专家刘兵教授研究了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不足导致社会突发事件的形成机理,他提出了“公共风险决定公共支出,政府的公共支出是为防范和化解公共风险”的假设,认为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不足是诱发农村公共危机的根本原因。[3]由于我国实行的是公共产品城乡二元供给模式,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严重不足,农村抵御公共危机的能力有限,无法与公共危机相抗衡,因此,农民对公共危机必然产生了消极的态度。这种消极的公共危机态度,反映到公共危机意识上来,就是一种被动的、无为的和任其自然的公共危机意识。深思我国当前农民的公共危机态度的成因,可以发现,这种消极的公共危机态度是与我国封建社会的文化影响有关的,我国封建社会经历两千多年历史,建国以来,封建社会文化的影响和作用尚存在,这在某种程度上造成我国农民的公共危机观念腐朽和落后,导致农民公共危机态度的消极。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大发展和大繁荣,客观上要求我国必须迅速改变农民的落后公共危机意识,树立与社会主义文化相协调的新的公共危机观念和公共危机意识,改变消极的公共危机态度。

4.农民公共危机知识严重缺乏

农民公共危机知识是形成公共危机意识的基础,从当前来看,我国大部分农民对公共危机的概念、种类、特点、影响和后果等缺乏了解,缺乏基本的求救方法和求救意识,尚未形成自觉的公共危机治理组织。农民对公共危机知识的掌握是零散的,公共危机知识的学习动力不足。造成我国农民公共危机知识的缺乏与我国的教育现状有关。首先,我国城乡之间财政性教育支出结构不合理。由于实行城市和农村的二元社会经济结构,导致了城乡之间义务教育发展的严重失衡。多年来,我国政府对农村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不足,很大程度制约了农村义务教育的发展。据国家统计局2005年、2006年提供的相关数据显示:2004年,我国农村普通初中、小学在校生分别占全国普通初中、小学在校生总人数的48.93%、65.61%,分别是城市学生的2.83倍和.03倍,但是农村普通初中、小学的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只分别占到总投入的49.96%、62.81%。[4]其次,农民公共危机知识的缺乏与我国的应试教育有关。应试教育脱离社会发展需要,违背人的发展规律,是一种以应付升学考试为目的的教育思想和教育行为,它以升学率的高低来检验学校的教育质量、教师的工作成绩以及学生的学业水平。应试教育必然不会关注公共危机知识、公共危机管理能力的培养,不是去培育学生的生存和发展能力,而是去追求升学率。

5.农民公共危机实践经验不足

我国近年来农村公共危机频繁发生,尽管公共危机给农民带来了灾难性的损失,但是它也给受灾农民上了一场真实、生动的公共危机课,在公共危机中,受灾的农民学会了如何预防和应付公共危机的知识和经验,这不能不说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它为农民以后防范和处理类似危机奠定了基础。公共危机经验的获得需要通过经历公共危机实践才能获得,但是,公共危机破坏性决定了我们不能仅仅靠公共危机实践去获得公共危机知识和经验,而是需要通过间接经验或者模拟演习经验来获取。从我国农村现实状况来看,农村地区几乎没有进行过有关公共危机的模拟演习训练,没有开展专门的公共危机经验的交流会,农村公共危机经验主要靠农民自己在危机实践中摸索,公共危机经验的获取相当困难。

6.农民公共危机法制意识十分淡薄

近年来我国法制建设步伐加快,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初步形成。从公共危机法制建设来看,我国已经形成了一个从中央到地方的公共危机管理法律法规体系,制定了涉及突发性事件应对的法律35件、行政法规37件、部门规章55件、有关文件111件。[5]2007年,我国正式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这一宪法性法律,从而结束了我国公共危机法制群龙无首的局面,我国公共危机法制获得了统一。法治国家的建立和公共危机法制的统一,为我国农村公共危机治理提供了法制保障,然而,我国农民对公共危机法制的了解十分有限。由于政府对公共危机法制的宣传力度不够,我国农民对现有最基本的公共危机法律规定的权利、权力、义务、责任等实体性规范和求助电话、求助对象、求助途径、赔偿请求等程序性规范缺乏了解。另外,农民公共危机法制执行意识不强。一些农村发生了流行性疾病,由于农民对流行疾病的认识较少,很多农民没有主动参与疾病的预防,最后导致了疾病的广泛传播,带来灾难性的影响。

四、探讨当前我国农民公共危机意识的培育路径

农民公共危机意识需要政府和社会予以引导和教育,只有通过加大政府的宣传教育力度,开展各种形式的模拟演习,才能逐步提高我国农民的公共危机意识。

1.加强公共危机法制宣传,是增强农民的公共危机法制意识重要方法发展和稳定是乡镇政府的两种重要职能,身处和平稳定时期,政府要处理好两者之间的关系。《左传》有言:“居安思危,思则有备,备则无患”,乡镇政府要牢记这句古训,在大力发展经济的同时,加强公共危机的管理职能,维护社会稳定。虽然农村公共危机发生率很低,但农村人口多,覆盖面广,农村基础设施薄弱,一旦发生公共危机,损失很大,因此,乡镇政府必须重视农村公共危机法制宣传,把基本的公共危机法制通过各种途径和方式,如小册子、黑板报、报刊、电视电台、手机短信、因特网等途径及时、准确地告知当地农民,使公共危机法制内容家喻户晓。心理学的研究表明,人的一生活动的强弱与外界环境的刺激密切相关,即使是微弱的意识,也会在环境的刺激下对个体产生内隐作用,当环境的刺激增大后,内隐的活动可以转变为外显的。[6]因此,公共危机法制的大量宣传,可以影响农民的公共危机意识,农民通过对公共危机法制的学习,了解公共危机法律法规的内容和程序,及时参与公共危机的治理,从而更好地维护自己生命和财产安全。

2.重视公共危机教育,是提升农民公共危机知识水平和提高农民的公共危机知觉力的重要渠道教育是传授知识和灌输思想的最基本手段之一,也是最有效的方法。要培育农民的公共危机意识,重要的工作就是对农民进行公共危机知识的教育。农民的生活环境主要是学校和乡村,加强农民的公共危机意识教育,首先从学校开始。我国农村已经普及九年义务教育,义务教育为我国农民的公共危机教育提供了良好的条件。从我国现有的公共危机教育现状来看,必须针对我国义务教育的内容进行必要的改革。这种改革涉及到中小学教学课本内容的改革,过去我国中小学课本涉及到公共危机的内容十分少,没有开设专门的公共危机课程或讲座。因此,必须将公共危机教育纳入到相关课程体系,要编写适应不同阶段学生的公共危机知识读本,安排各种公共危机知识讲座,并进行相应的公共危机课程考核。通过这种教学安排,农村学生确实掌握公共危机知识。其次,加大农村教育财政投入力度。通过建立专项教育财政转移支付制度,重点用以改善农村地区,特别是贫困山区的办学、教学条件,为农村公共危机教育创造物质条件。再次,加强政府的公共危机教育。乡镇政府作为基层政府,承担着公共危机的教育功能,对农村公共危机的治理负有主要责任。为了防范农村公共危机的发生,乡镇政府可以通过设立专门公共危机教育机构,也可以委托高等院校的公共危机管理专家对农民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公共危机教育。最后,加强社会媒体的公共危机教育。当地电视台、无线电台和报社要承担公共危机教育的功能,利用媒体广覆盖、传播快、低成本的特点,通过合理的安排相关公共危机知识的节目,让广大农民了解公共危机。

3.加强公共危机模拟演习,是提高农民的公共危机应急处置能力的简便方法公共危机模拟演习在我国城市并不陌生,城市居民经常进行进行各种公共危机的演习,最为常见的是灭火的演习。然而,我们很少看到过在农村也有这样的实践。农村的公共危机虽然具有偶发性,但是,农村公共危机基础设施十分有限,公共危机治理能力低,进行相关的公共危机模拟演习,能够随时应对偶发的农村公共危机,降低危机带来的损失。实践证明,公共危机模拟演习能提供逼真的公共危机情境,参与模拟演习的人能够获得真实的公共危机过程中的应对经验。正因为如此,政府应该建立专项基金,设置具有相关职能的专门机构,建立相关制度,使得农村公共危机模拟演习制度化、常态化,能够针对当地农村的一些重大、常见的公共危机开展模拟演习。比如,在我国四川省的农村地区,政府必须建立专门公共危机模拟演练机构,开展一系列的有关地震的模拟演习,对地震发生时如何进行逃生进行训练,以便减少人员伤亡。

4.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是引导农民的公共危机注意力和确立正确的公共危机态度的根本途径思想政治教育我我国党和政府治理国家的重要方法,农村公共危机管理也必须十分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农村公共危机思想政治教育主要由乡镇政府来承担,乡镇政府主要通过设置公共危机专门机构或专员来履行相关职能,有时也把这种职能委托给村委会主任。农村公共危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做好以下工作:首先,必须要增强公共危机信息的注意力和敏感性。一般来说,新奇的、对比鲜明的、有强度的、变化快的外部事物容易引起人的注意。因此,要对公共危机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和形式从文字、色彩、载体、排版等方面进行科学设计,以增强刺激力度,提高视觉效果和震撼力,到达提高农民对公共危机宣传的关注度,最终增强农民对公共危机的无意注意。其次,必须明确公共危机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和意义。只有让农民确实了解公共危机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和意义,才能使得农民能主动地参与到公共危机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当中来。思想政治教育者要对教育的内容进行科学的表达,要注意观察农民的反应和表现,根据农民的反应和表现,运用声音的高低、内容的重复、节奏的缓急、肢体语言的来引导农民注意力的方向。最后,必须要重视情感因素的作用,帮助农民形成正确公共危机态度。思想政治教育者要加强平时与农民的沟通交流,要和农民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这样有助于营造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教育双方容易角色互换,互相理解体谅。进行“感情投资”后,就容易影响农民对待公共危机的态度,否则,必然招致农民的冷漠和不服从。

五、结语

当前农民公共危机意识的现状确实令人担忧,作为政府,尤其是乡镇政府,必须明确自己的角色,认清自己有关公共危机管理的权力、职能、职责,要对农民的公共危机意识现状有足够的了解,然后再次基础上,通过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加大农村公共危机财政支持力度,开展各种形式的公共危机模拟演习等多种途径,确实增强农民的公共危机意识,维护农村的社会稳定。

上一篇:区域公共危机整治的对策结构 下一篇:全面提高公共危机监管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