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课创新与人才训练分析

时间:2022-10-05 08:58:29

化学课创新与人才训练分析

首先,获取知识能力:具备扎实的理论功底,能够不断扩充自身知识储备,不断更新知识结构;其次,动手实践能力:具备娴熟的实验技能,善于独立开展实践活动;最后是探索未知能力:具有敏锐的观察和思维能力、探索未知事物的激情、敢为人先的批判精神。笔者依据以上人才特征,基于过程哲学思想,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对仪器分析实验课程体系进行了改革,主要包括一下四个方面:

1仪器分析实验课程结构改革这一部分是改革的重点,主要形成两个层次的实践环节:第一层次:以教师主讲、学生动手的传统意义上的实验环节,主要解决仪器构造、功能、操作的讲解和训练,达到初步的理解。第二层次:学生自主实习阶段,进一步增加学生与仪器接触的机会,真正掌握仪器的使用方法。从开始阶段的了解仪器“在干什么、能干什么”,进而激发出“我想做些什么”的探索欲望。大型仪器以“半开放”模式向学生开放,即必须在仪器管理教师或高年级研究生操作仪器进行工作的同时,以助手形式观摩,直至能独立操作。此环节由学生自主进行。为保证此项改革举措顺利、持续的实施,建立了一整套管理办法。

2注重本科生的培养增设本科生阶段的科研实践环节,充分利用学院的科研平台———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广西药用资源化学与药物分子工程重点实验室),在前期实践培养的基础上,遴选优秀学生提前进入教师各科研课题组,独立完成指导教师项目中的部分子课题,创造一个时间较长、层次较高的实践机会,促使实践能力得到全面提升,同时为进入研究生阶段打下良好基础。

3通过“仿真”性能,不仅能让复杂精密的仪器内部结构及工作流程清晰的展现,还可以进行模拟实验操作,不仅大大降低了学生对仪器的神秘感,并能够帮助其熟悉一般的仪器操作程序,为自主操作仪器,进而为后继开展研究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同时引导学生利用文献资源,了解各分析方法的应用现状和研究现状,促进了对知识的接纳和吸收。

4如何根据物质结构选择合适的离子源和质谱其他的参数,然后采用软件模拟物质的质谱,进行谱图解析的初步训练。课堂上留出一定时间进行师生互动,并逐次的动手操作仪器,然后对照。自己的测试结果,找出峰的归属,讨论目标分子形成离子的方式。

完成该阶段实验后,学生已初步具备操作仪器能力,在随后2~3个月的第二层次自主实习阶段,将对上述课堂内容进行“实战演练”,真正进行自身的知识建构,独立担当部分样品的质谱测定工作,显著提升实践能力,继而在后期的毕业论文阶段,根据研究任务需要自主开展工作,使其真正能够独立完成本科教育阶段最具有挑战性的任务。

作者:胡坤 邹华红 桂柳成 吴强 周佳 单位:广西师范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广西药用资源化学与药物分子工程重点实验室

上一篇:藏药专业药物教学刍议 下一篇:高校天然药物学教导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