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课堂教学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20 20:13:58

化学课堂教学论文

化学课堂教学论文范文第1篇

在化学教学过程中能够激发学生积极性、提升对化学兴趣的各种情境或相关景物,就是化学情景。一般来说,化学情景可以是看得到、摸的着、可感知的,也可以是虚构的、口述的、看不到的景物,但其一定是大家都能够体会到的事物。很多实例也证明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的产生、知识的获得,综合运用能力的提高,都离不开教学中化学情景的设置。化学情景设置的巧妙与科学,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有效手段。创设化学情景,可以从如下两方面构建:

(一)从生活中的经历创设情景

现实的生活是我们学习的基础,也是我们获得新识的有效渠道,那么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根据学生的生活经历和经验,在其原有的知识平台上通过引导来学习新的知识,建构他们的知识体系,培养他们的学习能力,最终提高他们的综合素养。

例如,在讲授高一化学必修1的《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时,物质的量这个概念对于学生,是一个不太具体的抽象概念,怎样引导学生利用其可感知的生活经验和现实感受来辅助教学,这是需要巧妙设置的。

首先提出问题:大家知道一滴水中有无数的分子,要一个一个确定其中的分子个数是不现实的,也根本完成不了,但是化学变化的实质是微观粒子在参与的,那么有没有方法能快速、准确的知道多少粒子参与反应了呢?

情景一:平时大家去购物,经常会听到说“我买一箱可乐”或者有的顾客说“给我两袋瓜子”,为什么他们不说买多少瓶可乐或多少颗瓜子呢?那么他们具体买了多少瓶可乐、多少瓜子呢?

情景二:同学们都有体会,在看电视娱乐节目的时候(如《爸爸去哪儿》),主持人都会邀请很多观众来参与录制。同学们,设想一下,有何好方法可以一下子知道大概来了几位嘉宾(大人和小孩都算数)呢?

通过生活中的具体情景,大家能很容易的理解“一箱子饮料大约是12~16罐”,《爸爸去哪儿》上可以以“家庭”为单位进行人数清点,这样学生可以明白“箱”以及“家庭”就是一个集体,一个基本的集合。通过生活中的经验,学生可以很容易的理解物质的量的含义——实质就是将一定数目的粒子作为一个集体的物理量,明白了n=N/NA的意义,这样通过引导学生自发性的主观思考,既夯实了学生的知识基础,又训练了其捕捉知识点和掌握新知识的能力。

(二)化学实验现象创设情景

化学是自然科学中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其通过实验可以观察到大量有趣的化学现象,这样不但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兴趣还有助于加深知识的消化理解。在身临其境的化学实验中,可以塑造和培养严谨认真的科学态度,更可以显著提升其手脑并用的实际应用能力。所以,化学实验兼具情境教学与新知识教育双重意义。通过科学的创设情景,利于学生掌握运用新知识。

例如,在讲授必修1化学的离子反应中,可以让同学们分别观察。

实验1:在0.5mol/L的Na2CO3溶液中逐滴滴加等浓度的HCl溶液。

实验2:在0.5mol/L的HCl溶液中逐滴滴加等浓度的Na2CO3溶液。

通过观察,发现实验1在逐滴滴加稀HCl的时候,不会看到有气泡出现,但在加入稀HCl一段时间之后,才发现有大量的气泡出现;实验2的现象是滴加Na2CO3溶液时,立即出现大量的气泡,有大量的气体生成。

设置问题:为什么相同的反应物,相同的反应条件,为什么实验现象是完全不同?

通过实验现象的不同以及问题的提出,充分调动学生的思考积极性,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助于学生深入了解化学新课改中实验探究的学习方法。

在化学教学中,情景设置方法还有很多。例如,可以利用新闻事件创设教学情景,可以通过角色扮演来创设情景,也可以利用现在发达的多媒体技术来创设情景,吸引学生的兴趣等方法。总之,老师可以通过自己在化学新课改的教学中,根据自己的体会和课程内容来设置教学情景,提高学生捕获新知识的兴趣,进而唤醒主动学习的欲望,有助于其建立关联性记忆思维,理解具体情景所传递出的科学概念,加深对新知识的理解和记忆程度,达到意想不到的高效率教学效果。

二、结束语

教学的目的,其实在于学生的消化吸收和综合运用。通过丰富多彩且不拘形式的教学情景创设,提升课堂教学效率,使学生被动吸收变积极参与思考。学生在教学情景中能体会到新知识的记忆点,这样有助于学生的理解能力和新知识贮备及综合运用能力的提升。化学新课程教学过程中的情景创设,就是将现代教学的合理优化并提升,它将教学实践与教育理论的有机结合,为在实际教学中培养出高素质综合型的复合人才提供了良好保证与高效途径。

化学课堂教学论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生物化学;糖类;实验教学

生物化学的教学工作一般从糖类、蛋白质、核酸等物质的结构和理化性质开始讲授,随后再介绍这些生物大分子的物质代谢和能量代谢,同时,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分开,不但使教学工作相对枯燥难懂,而且学生也不易掌握生物化学的知识结构和重点内容。许多专家学者在课堂教学方法和理念上对生物化学的教学方面做了很多改革和创新[1-4],也有许多教学工作者在实验教学方面进行了探讨[5-7],为生物化学的教学提供了很多值得借鉴的地方,但如何将生物化学的部分实验合理的融入教学课堂,将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恰当的融为一体,此类教改文献较少。本文以糖类教学过程为案例。

一构建糖类的知识结构体系

学习生物化学之前,学生已经学习过《有机化学》课程中关于糖类的章节,对重要的单糖、二糖及多糖并不陌生。但《有机化学》和《生物化学》中的糖类讲授侧重点并不完全相同,后者的讲述要为糖代谢的章节做好铺垫,而糖代谢则是糖的化学的延伸。虽然课程设计上是先讲完糖类、蛋白质、脂类、核酸、酶等物质的结构和理化性质后,再讲述糖代谢、脂代谢、蛋白质代谢。但教师不能按照教材孤立糖的化学和糖代谢的关系。因此,围绕糖类一章要为糖代谢章节服务的思路,重新构建《生物化学》中糖类的知识体系,做到重点突出、逻辑清晰。在讲完糖的概念和分类后,由“最简单的糖是什么”的问题导入,通过介绍甘油醛过渡到同分异构的讲解,重点介绍D/L构型。在此基础上,让学生思考,如果每延长一个碳,会增加多少同分异构体的同时,引出重要的单糖,如葡萄糖、核糖等。针对性的介绍单糖的化学性质,为糖代谢做铺垫。如葡萄糖半缩醛羟基上可发生酯化反应,形成葡萄糖的磷酸酯,而葡萄糖的磷酸酯是生物体内糖代谢的重要中间产物。在从α-D-葡萄糖如何形成糖苷键转变为学生所熟知的麦芽糖开始,讲述二糖及多糖,最后介绍多糖的化学性质。

二课堂教学中加入演示实验

生物化学实验教学和理论教学相结合可加深理解专业知识,通过课堂演示实验可将抽象的生物化学理论以可视化的方式展现出来,使学生产生兴趣,引发学生思考这些化学现象背后的本质,从而产生认知冲突,增强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有助于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和理解。而在常规的教学过程中,往往理论和实验分离,教师普遍认为演示实验简单,培养不了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从而忽视演示实验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然而,演示实验在课堂教学中的实际效果在提高学生兴趣方面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以在课堂教学中引入糖的演示实验为例,课堂气氛明显活跃,学生对糖的一些化学性质比传统的讲授记忆更为深刻。如在讲糖类的还原作用方面,教师在上课前可提前准备好斐林试剂和本尼迪特试剂、葡萄糖溶液、果糖溶液、蔗糖溶液、麦芽糖溶液和淀粉溶液、试管、加热设备等。通过实验,向5支试管中加入菲林试剂,再分别加入上述五种糖溶液(10g/L),置沸水中加热数分钟,取出冷却后观察颜色变化[8]。这样可直观的观察不同的糖类颜色有何不同,让学生思考造成这种颜色差异的原因。引出还原糖和非还原糖的概念。即加深了概念的理解,又对糖官能团进行了直观的讲解。学生课堂反馈积极,可明显感觉到老师与学生间的沟通和互动是有效的。

三启发学生设计综合性试验

化学实验通常分为演示性实验、验证性实验和综合性实验。然而本科生教学过程中,很少涉及到综合性实验,由于教师培养学生创造精神方面缺乏主动性,加上学生自身知识水平所限,综合性实验在实施方面存在诸多困难。综合性实验带有一定的综合应用性质或部分设计性任务。它要求学生在充分理解生物化学基本原理的基础上,综合运用所掌握的基础理论、实验技能以及各种检测手和实验方法,自行设计实验方案、确定实验方法、选用配套仪器设备、独立进行实验、记录实验数据并进行数据的整理和分析、最后写出比较完整的实验报告或学术论文[9]。为了进一步使学生熟悉和掌握糖的化学,在演示实验的基础上,详细讲解糖的化学性质及这些化学性质和什么官能团相关后,尝试让学生自己设计实验并加以完成。如还原糖因含有自由的醛基或酮基,在碱性条件下,还原糖可与黄色的3,5-二硝基水杨酸(DNS)共热,被氧化成糖酸和其他物质,3,5-二硝基水杨酸则被还原成棕红色的3-氨基-5-硝基水杨酸。棕红色的深浅和糖的含量成正比,用分光光度计在540nm波长下测定溶液的吸光度并查标准曲线,可求出样品中还原糖的含量。由此,让学生自己查找资料,结合糖类的化学性质,思考并设计其它的测定还原糖的实验方案,并在实验室中完成。不管实验方案是否可行,实验是否进行顺利,鼓励学生大胆尝试,这样的引导和启发不但培养了学生独立思考和设计实验的能力,也使学生对糖的化学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认识。

四总结

以实验为导向,结合课堂教学的教学方法,不但使抽象的生物化学学习变得具象化,也容易引发学生兴趣,通过自己设计实验,增强学生成就感的同时,也锻炼培养了学生一定的独立学习和思考的能力。

作者:吴震洋 邱岚 李丽 单位:铜仁学院

参考文献

[1]宋威,郑玉娟.思维导图在生物化学教学实践中的应用价值[J].教育教学论坛.2014,(28):258-259.

[2]杨志伟,张玮玮,陈志玲,等.生物化学探究式教学的设计和实施[J].生命的化学.2013,33(01):105-108.

[3]李科友,朱海兰.创新理念,培养能力—生物化学教学之体会[J].微生物学通报.2011,38(02):250-255.

[4]朱素琴,季本华.生物化学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探索[J].微生物学通报.2010,37(08),1238-1242.

[5]舒乐新,苗戎,杨琳,等.改革生物化学实验教学,提高实验教学质量[J].实验室科学.2013,16(05):53-55.

[6]程驰.生物化学综合设计性实验教学模式探讨[J].教育教学论坛.2012,(24):242-244.

[7]史锋,周楠迪,田亚平.浅谈生物化学实验教学在高校生物化学教学中的作用[J].教育教学论坛.2011,(21):247-248.

[8]魏群.基础生物化学实验[M].3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化学课堂教学论文范文第3篇

无论是专业课还是专业基础课,由于他的内容只是某一个领域或某几个方面的研究和总结,专业性较强。我们现在使用的教材是《植物纤维化学》第三版,由杨淑惠主编,包括其他的几位编者都是制浆造纸领域的权威人士,并有多年的植物纤维化学及制浆化学的教学和科研经验,所以教材的内容和编排基本上都不存在问题。但是,依然有一些重要的结论由于缺少参考文献而无从验证其正确性,另外还有不少印刷方面的错误,这些都给学生的学习带来影响。所以老师在备课的过程中,一定要多方面查阅资料,保证课堂讲授的内容百分之百正确。另一方面,专业基础课不像专业课那样可以补充大量的最新技术,最新研究进展等内容,但我们也要尽力更新课件的内容,毕竟,随着近代科学的发展,试验仪器越来越精密,基础理论方面的研究也是日新月异。而且,像植物纤维化学这门课,其实可以补充的内容有很多,比如在讲第一章的时候,可以根据我国的原料结构情况及现阶段的原料方针,跟学生较详细地讲一下竹子、芦苇等原料的生物结构及细胞形态;在讲木素这一章的时候可以补充一些木素研究方面的最新进展等等。总之,教学的过程绝对不能仅限于教材,要随时向学生补充一些新的内容,这样也有助于激发学生对这门课的兴趣。要实现专业基础课的教学思路与内容方法的革新,对教师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教师必须要有深厚的理论功底,对于各方面的知识都要有所了解,特别是了解所教课程在整个教学体系中所占的位置,同时要掌握本门学科的最新科研动态,对教学方法也要有一定的钻研。根据这一要求,我们在专业课和专业基础课教学过程中采用了各取所长,优势互补的方法,也就是同一门课有几位教师共同来讲授,根据教师自身的情况(教学经验、研究方向等等),让每位教师主要讲授他最熟悉、最擅长的那一方面的内容,比如,植物纤维化学半纤维素那一章就是由李新平老师编写的,无论是对教材的熟悉还是对半纤维素的研究,让李老师讲授半纤维素的有关内容都是最合适的,而徐永建老师长期从事于有关木素的研究,对木素的结构、性能、增值化利用等都作过深入的研究,所以在讲授木素这部分内容时,可以把机理讲得非常透彻,并能把最新的研究动态自然的结合在课堂教学中。采用这种方法不仅能保证每一堂课的内容都非常精彩,而且这还能够带动年轻教师的迅速成长。

2课堂教学方式与方法的改革

随着社会的发展,形式单一、呆板的教学方法已经不适用于当前的大学教育,但教学方式的改革也并不是跟着潮流变革教学形式,不同的课程应该采用不同的教学手段和方法,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教师要不断地换位思考、实践总结出适合各门课程的最佳的教学方式、方法。教学方法不仅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以什么方式进行实际操作的问题,而且是教师的教学思想在教书育人过程中的体现与客观反映。

2.1把握课堂教学的节奏

把握课堂教学的节奏,一方面是要掌握好本门课教学过程中的轻重缓急,要合理安排本课程的教学内容,在整个教学计划的制定过程中,按照教学内容合理安排教学进度,切不可出现先紧后松或先松后紧的情况,并要明确课程教学的重点。另一方面要掌握好本门课在整个课程体系中的位置和作用,处理好和基础课之间的关系。植物纤维化学与有机化学的联系最为密切,在讲木素、纤维素和半纤维素的化学性质以及纤维素的分子构象时,会涉及到很多有机化学的知识,在讲这部分内容时,应该事先了解一下学生的有关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讲得太细不利于整个课时的安排,讲得太快又不利于学生的掌握,既要避免简单的重复,又要使基础课的内容与其衔接,从而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

2.2教学互动

植物纤维化学这门课开设多年以来,讲授的教师都有一个习惯,那就是课堂互动。教师根据讲课的内容,根据课堂的情况适时提问,学生回答问题情况作为平时成绩的一部分。这一方面增加了学生上课时的心理压力,而适当的心理压力对于提高学生上课时的专注力是非常有效的;另一方面,在回答问题的过程中逐步启发学生进行思考,在一问一答中,学生对授课的内容有了深入的理解。另外,在每一部分的内容结束之后,适时进行小结,说明该单元各概念之间,以及该单元与其他单元之间的联系,使学生从总体上把握课程内容。虽然新的教学方法层出不穷,每个教师都有其授课的特点,但是这种教学互动的方法一代一代传下来,至今仍是最为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

2.3根据教学内容改变教学手段

多媒体教学使现代化、多功能的教学手段走进了课堂,对教学改革起到了推动作用。多媒体教学有利于教师将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补充到教学内容中,在有限的时间里给学生提供大量的信息,提高授课效果。但是,传统的板书教学仍然有其不可替代的优越性,如他更利于启发学生进行思考等等。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根据课程特点,甚至根据内容适时地调整教学手段。如植物纤维化学第一章植物纤维原料的化学成分及生物结构,有大量的说明性的内容,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可以通过大量的图片使学生从直观上了解植物纤维原料的生物结构及细胞形态;而木素这一章,化学反应比较多,用多媒体教学不利于学生的思考,而且多媒体教学的信息量大,会让学生感觉授课速度太快,不利于这部分内容的掌握;纤维素和半纤维素这两章,在讲授有关的物理化学性质时也适宜采用板书的形式,这样条理比较清楚,更有利于学生对机理的掌握。

2.4课堂教学和开放性实验穿行

无论采用怎样的课堂教学,对学生来说都是一些空洞的知识,而如果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穿插一些实验,则有助于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感性认识。我们在开设植物纤维化学这门课的同时,鼓励学生进行一些简单的开放性实验,比如讲完第一章内容,学生有兴趣的话可以自己制片观察纤维形态;讲到纤维素的物理性质时,学生可以试着测定纤维的聚合度等等。课堂教学与开放性实验相结合,既加深了学生对课堂内容的印象,又促进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科研积极性,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3结语

经过多年的摸索和尝试,我们对植物纤维化学课程的教学作了很多的改进,已经建设成为陕西省省级精品课程。但对本门课程的教学改革还在不断的进行和探索中。不管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不管是哪一门课,其实,只要做到用心教学,都能收获教学过程中的满足和成功。

化学课堂教学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实验多媒体 ;非智力因素技能; 创造

中图分类号:G633.8

国家的发展依靠人才素质的提高,而人才素质的提高依靠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实施素质教育是新世纪提高国民素质,培养有用人才的战略举措,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主攻方向。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是学科教学,而不同的学科都具有不同的知识体系和特点。素质教育应结合各学科的知识体系和特点进行。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通过实验和多媒体课件的有机结合,不仅有助于化学知识的掌握,实验技能的培养,而且有助于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使学生在全面发展方面得到有益的启发。

观察是人们有效地探索世界、认识事物的一种极为重要的心理素质,是人们顺利掌握知识完成某种活动的基本能力。观察既有生动形象的图片观察,也有直观有趣的动手演示观察。多媒体已经成为当今教学领域的常用手段,它以文字、实物、图像、声音等多种途径向学生传递信息,以生动直观的形象,帮助学生建立起概念与表象之间的联系,建立起各种感觉器官之间的联系,使课堂教学更加多样性,生动性,实效性,先进性,并给课堂教学平添了一股时代气息,极大地丰富了教师教学的表现手法和形式。

我在一次多媒体教学观摩课上,屏幕上化学反应被制作成渐变动画放映直观呈现的那一刻,教室里顿时静下来,清楚的微观分子结构一下子让同学们折服,多媒体教学成了我必须的教学手段。

为了采取“先进的教学手段”,使学生更加兴趣盎然,我从背景、声音、动画到技巧,艺术效果等方面出发,制作了《化学——人类进步的关键》、《化学平衡》、《有机化学键的断裂重新组合》、《硫酸的工业生产流程》等课件,使得抽象的问题具体化,枯燥的问题趣味化,静止的问题动态化,繁杂的问题简单化,课件给我的课堂增添了活力,也给我带来了荣誉。

随着过度使用和依赖课件,课堂教学效果却越来越不明显,学生们逐渐丧失了兴趣。经过长时间的思考和探索,我意识到:“多媒体再好,也只是个工具,他无法替代人的情感和智慧。计算机辅助教学的核心特征是“辅助”,即辅助教师,而不是取代教师。”

“告诉我,我会忘记;做给我看,我会记得;让我亲自做,我才懂得。”实验是化学的基础,是学生学习化学最有效途径。教学目标包括三个维度: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化学实验是落实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最有效的方法。“从实验中学习化学”,是化学实验教学的立足点,重视每一位学生的亲自参与性,在实验方案设计实施上,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合作性和创新性是我追求的目标。而这些,单纯地依靠课件是根本无法实现的。实验在化学教学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化学教学本身并不只是传授给学生一些初步的化学概念和规律,而是通过一系列有效的教育教学手段,全面提高学生的智能,使他们能够掌握和运用一些化学原理和实验手段,学会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学会辩证而客观地认识世界,从而在将来能够独立地、有创造性地进一步深入学习和从事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我在讲氨的性质做氨的喷泉实验时,为了探究引发喷泉原理及实验成功关键,事先准备了如下几组实验:

(一)烧瓶干燥胶头滴管预先吸入水;

(二)烧瓶干燥胶头滴管预先吸入酸溶液;

(三)烧瓶干燥不用滴管烧瓶底部加热毛巾;

(四)烧瓶不干燥胶头预先吸入水;

(五)烧瓶不干燥胶头滴管预先吸入酸溶液。

让十名学生到前面来依次分别做这五个实验,然后让同学们共同讨论:在实验室条件下喷泉实验基本原理和成功关键,选用哪些组实验较合适?为什么?在经过讨论和争论之后,同学们得出共同的结论:选用前三组适合,实验基本原理:使容器内外产生较大压强差;成功关键是:盛气体的烧瓶必须干燥不漏气且充满气体。最后,将制作的化学反应课件再进行重复或慢速播放,从而不仅使学生们牢固地掌握了喷泉实验,而且也使学生们学会了化学实验和多媒体有效结合的方法。

运用化学实验,通过一系列有效的方法和手段,能够较好地发展学生的智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扬化学实验之长而避多媒体之短。在课堂教学中,我以实验为主,中间只利用课件把反应录像或局部特写,做多次重复或慢速播放。这样长短结合,简单明了,挥洒自如的教学方式,深受学生的欢迎,教学效果明显提高。

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在中学化学教学中也是不可忽视的问题。从课堂讲授到多媒体和化学实验等一系列过程,我始终都贯彻穿插对非智力因素动机、情感、兴趣、意志、信心等的重视和培养,使之为化学课堂教学服务,大大提高了教学效果,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以人为核心,重视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围绕教学目标的实现,适时合理地选取,扬长避短才是做好高中教学的关键。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以是否有助于实现教学目的为使用实验、多媒体课件的依据,做到实验和多媒体等方面的有机结合,掌握课堂教学的主动权,始终做高中化学教学的掌拓者。

教育学生、服务学生,做高中化学教学的主人。是我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所始终坚持不懈的教学理念。

参考文献:

高中化学教学论文:新课标人教版《化学1必修》有感

高中化学教学论文:新课标下化学教学中学生品质的培养

高中化学教学论文:学者型化学老师的素养

高中化学教学论文:化学实验素质教育形式

高中化学教学论文:优化教学设计提高教学质量

高中化学教学论文:运用电教手段强化化学教学

高中化学教学论文:运用化学实验发展学生能力

化学课堂教学论文范文第5篇

>> 网络环境下教学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网络环境下英语教育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研究 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印刷型期刊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探析 网络环境下高校期刊信息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谈网络环境下的档案信息资源开发与利用 网络环境背景下高校图书馆期刊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基于网络环境的教学信息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云计算”环境下的政府信息资源开发与利用研究 新课改背景下初中化学实验教学资源开发与利用 新课程下高中化学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新课改背景下初中化学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教室环境下物理教学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网络环境下多媒体资料的开发与利用 网络环境下信息技术教学资源的开发与设计 论网络信息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研究 网络环境下医院图书馆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网络环境下高校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 网络环境下中学英语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基于网络环境下初中历史教育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对地税局网络环境下开发和利用档案资源的思考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Search=@M_ID=:29)。

(3)创建网站,达成共建共享共赢

通过创建网站资源库,教师可以将自己原创或收集的相关课程资源、教学资源(如教学课件、教学设计、课堂习题、教学论文、讲座视频等)等在网站平台上,实现教师优质化学教学资源的共建共享共赢。也可以通过设置密码等方式,实现对资源库共享范围的有效控制。如课题组成员刘凯等参与创建的有:中学学科网(http:///)、福建高中新课程化学网页(http:///huaxue/index.asp)、潘则南化学名师工作室(http:///)。

二、利用网络资源,构建网络环境下化学课堂教学模式

传统的课堂教学中,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机会有限,主要以教师讲授为主。在化学教学中引入网络环境下化学课堂教学模式,可以让不同层次学生根据教师设计的指导性学习目标进行选择性学习,利用虚拟情境进行探究性学习。这种互动式模式突破了原有的化学课堂教学中过度依赖教材、教参、教辅资料的做法,值得我们去研究。

1.网络教学的实施条件与模式的构建

实施网络教学,首先要让网络宽带接入教室,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利用丰富的教学资源,借助网络技术制作学习网页,学生可以浏览网页自主选择学习,教师巡视指导、学生间相互协作,完成学习目标。经过课题组成员的多次研究,逐步形成网络环境下的化学课堂教学模式,见图1。

2.网络环境下的化学课堂教学模式案例分析

案例:苏教版《化学反应原理》专题二第三单元《化学平衡的移动》第1课时(由福州三中金山分校陈慧执教)

环境:多媒体网络教室

化学专题教学网站部分示意

案例评析:本课是抽象理论知识和实验探究相结合的课,相对比较枯燥,对学生理解能力的要求较高,传统的课堂模式很难引起学生的兴趣。本课尝试了网络环境下课堂教学模式的教学。从课堂观察来看,学生能在网上发表个人或本小组的讨论结果和预测,与其他组的学生进行交流,在讨论中遇到了问题,也可以随时得到教师的帮助。如教师用v-t图像示范分析,将抽象的理论转换成图像。最后在教师引导下通过小组实验,验证小组的假设或者设想,得出最终的结论。并将实验也结合到网络环境下的教学中,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但值得注意的是这种模式的教学,教师虽能精心设计了整个教学流程,对每个教学环节的教学时间也有一定的预设,但学生在自主探究过程中有些不确定性因素,与网络教学的开放性和课堂教学的完整性会产生矛盾。因此,我们认为在化学教学中引进网络教学,只是教学手段和模式的一种尝试。

三、网络环境下化学课堂教学模式实践的反思

通过研究,笔者有以下几点对网络环境下化学课堂教学模式实践的反思。

利用网络可以丰富教学的资源与手段。而网络资源仅仅是实现化学教学目标的载体。它是为教学内容和目标服务的,背离了教学内容和课程标准,网络资源就失去了利用的价值。

网络环境下化学课堂教学,教师要不断提升自己电脑的操作水平,包括课件制作,音频、视频的截取制作等,并根据教学需要和学生的需求有所创新。如教师可以考虑将亲身演示创新实验微课视频通过网络引入课堂,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对学习化学的兴趣。学生也要具备一定的电脑操作能力,能够熟练进行网页浏览,关键词搜索,会应用论坛进行网上讨论等。

化学课堂教学论文范文第6篇

***,女,一九六八年七月生。一九九0年七月毕业于中山大学化学系,本科学历,获理学学士学位。毕业后一直在南海市第一中学任教,有十三年教龄,八年担任班主任工作,多年担任化学备课组组长工作。现任高一化学备课组组长、高一(8)班班主任及高一(6)到(10)班共五个教学班化学课。

一九九五年十二月,经佛山市中级职务评审委员会评审通过,具备“中学化学一级教师”职务任职资格,至今已任职七年。根据职务晋升条例,符合申报中学化学高级教师条件。

二、本人述职

任现职八年来,能热爱党的教育事业,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拥护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有正确的政治立场。遵守法规法纪,关心集体,团结同事,作风正派,从严治教,有较高的思想觉悟和良好的教师职业道德。能全心全意从事本学科的教学,力求精益求精;全心全意去完成教育和教学工作,绝对服从上级和学校领导的工作安排,任劳任怨,诚诚恳恳,从工作中去体味教育工作的崇高,从工作中去获取人生的奋斗意义,在工作中享受为人师表的乐趣,在工作中逐渐充实了自己。

(一)、探索课堂教学艺术,提高自我形象,展现教师风采

任职以来,能认真钻研教学理论,努力探索课堂教学的艺术性,开展主体式教学模式,课堂上尽力体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的教学原则,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和空间去思考、讨论、消化、吸收;课堂上多与其它学科如数学、物理、生物等紧密联系,让学生的知识面更广、更宽,做到每一节课都生动活泼,引人入胜,严肃中不乏幽默,幽默中透着严肃,而且教学质量要达标,要把每一节课都当成是优质示范课来上,让学生从心底里喜欢上化学课,渴望上化学课;课堂的形式多种多样,让学生上台自己动手做实验,体现实验的乐趣,培养动手的能力,让学生上台当小老师讲课、评习题、评试卷等,开展辩论活动,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开展课外家庭小实验设计比赛等。教学中还注意树立教师的个人形象,展现教师风采,多与学生接触和沟通,与学生打成一片,做到既受学生敬重,又能与之和谐共处,既是师长又是朋友,能通过自己的言行举止,以自身的教师魅力来做学生的表率,吸引学生。

(二)、精心准备,讲究方法,向四十分钟要质量

在教学方面,我有多年的指导高考复习的教学经验,所以,在对教材的处理上,能充分做到以纲为本,以人为本,精心准备,讲究方法,针对所教班级的具体情况,因材施教,因人施教,向四十分钟要质量。

在95-96学年度,我担任高二(5)-(8)班四个班的化学教学工作,其中两个理科班、两个为文科班。在文科班的教学中,针对其只需通过“会考关”且对化学学习易“降温”的特点,立足于基础知识的传授,立足于会考考纲;对每一堂课,都力争做到:备课深入,讲课浅出,使大部分学生都能听懂;做到既能稳定学生的学习化学的兴趣,又能完成化学教学任务;在教学中,充分利用化学与生活紧密相连的特点,采取趣味教学,使学生在轻松自如的学习环境中掌握了化学基础知识。在该学年度的化学会考中,两个理科班的同学全部通过会考,其中有76位学生优秀,优秀率达到68%;两个文科班只有4人不合格,会考合格率为97.3%,优秀率为45.2%。

在96-97学年度,我担任高三理科重点班307、308班的化学教学工作。在理科重点班中,我采取立足课本,紧靠高考考点的教学手段,有目的地提高知识的综合程度,加深练习题的训练强度,使学生树立化学科的高考意识。在授课过程中,我经常采用:“提出问题-自学-讨论-精练-评讲”的教学方法,根据本节课的教学要求,联系教材的重点、难点和关键知识,提出一些有针对性,难度适中,富于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定向思维,带着问题边看书边独立思考,使他们自觉进入认识过程,去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同时,我还激发学生发散思维,广泛进行讨论,再针对学生自学和讨论中提出的问题,突出重点进行讲评。讲课时主要是讲知识结构系统,讲精华,讲关键,讲规律,讲思路,讲方法,最后适当补充深浅适宜,形式多样的典型习题,并控制课堂练习的时间和数量,讲究练的方法,不搞题海战术。评讲习题主要是讲解题方法、思路、规律和查漏补缺,强化记忆,全方位地提高学生的化学素养。在该年度的高考中,307、308班上省三线42人,其中307班的严华坚同学以683的成绩位居该年度南海一中的理科冠军,被华南师范大学数学系录取,这是南海一中全面恢复普高后的零的突破。

99-2000学年度,我担任高三化学班的化学教学兼班主任工作,全班77位同学,获学校“十优”称号的有二人,南海市优秀学生干部一人,南海市“三好学生”一人,当年的高考中,共有54位同学上省线,其中化学单科平均成绩排名第二,本人也获得了教学成绩优异奖的奖励,其中,何志球同学、李碧环同学分别以730、721分的优异成绩夺得南海一中的冠军和亚军殊荣,分别被华南理工大学和汕头医学院临床专业录取;关伦超同学以化学成绩730分一举夺得该年度南海一中的X科第一名;我班的刘永锦同学更以综合科882分的优异成绩一举夺下广东省第4名、佛山市第二名、南海市第一名的好成绩,为南海一中的辉煌添上更精彩的一笔。

(三)、加强实验教学,提高实验能力

加强实验教学是提高化学教学质量的重要一环。为此,我除了认真做好每一个演示实验外,还善于进行实验改革,把演示实验改为随堂学生实验,采用边讲、边议、边实验的方法,增加学生动手的机会,指导学生用眼看,用手做,用脑想,边做实验,边学习新课,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加深印象,记得牢,学得活,兴趣盎然。同时,组织和指导学生开展化学实验课外活动,撰写实验报告或小论文,提高学习兴趣,开阔视野,培养和发展学生能力,发挥学生的聪明才智。每年化学会考的实验操作考查中,学生通过率100%。

针对每年高考中实验题得分率最低的特点,我通过多年指导高考复习的体会,发现采取分三步的方法,收效显著。首先是安排阅读课,以近5年的广东省高考化学试题为蓝本,阅读分析试题,找关键词、关键句,找使用的仪器,找实验的操作的先后顺序,找问题与题干的联系等,目的是读通读懂题目;第二是开放实验室,让学生就有关的高考试题或模拟试题动手做实验,体会实验的意图和思路方法,巩固所学的知识,目的在于提高学生对实验题的意识。第三是实战阶段,动手做高考题或模拟题或专项训练题,并注意规范的操作顺序和清晰流畅的文字表达。通过三个阶段的强化训练,学生的实验能力都能得到相当大的提高。

(四)、教书育人,为人师表

在教育方面,能处处以身作则,为人师表,关心学生,做学生的表率。任教12年来,共担任七年的班主任工作,所带班级每月均被评为“文明班”、“标兵班”,受到学校的多次表扬和奖励。1999-2000学年度,我担任的306班,不管在班风上和学风上,均为年级第一,每个月都被评为文明班、标兵班,何志球、李翠霞两位同学被评为学校“十佳”学生,陈德昌同学被评为南海市优秀团干,李碧环同学被评为南海市“三好学生”。92-93学年度,我担任环保班的班主任,针对本班学生素质的参差不齐,我首先树立良好的教师形象,同时狠抓班风和学风,以学风促班风,收到了明显的效果,本班的纪律表现和学习成绩均获表扬,吴月华、罗艳明两位同学获得了特等奖学金的奖励。

在学科教学上,也能注意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结合教材内容,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思想教育,辩证唯物主义教育,热爱大自然教育,激发学生的上进心。在教学中,还注重培优补差工作,对差生的辅导采取四优先,即课堂提问优先、作业批改优先、课外辅导优先、实验动手优先,使差生逐步掌握知识技能、技巧,在心理上,使差生感觉处处受到重视,事事得到关心,借以调动其学习积极性与自觉性。原306班的麦伟汉同学,由于家庭变故等原因,致使成绩退步明显,而且一退而不可收拾,他本人也采取放弃。面对严峻的事实及该生的性格特点,我经常有意识地做他的思想工作,明确指出他的缺点和学习上的潜质,使他既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又能产生赶上去的信心,最后,在化学会考中,获良好成绩,而在当年的高考中以658分的优异成绩被仲恺农业学院录取。

(五)、以老带新,共同提高

从93年开始至今,连续多年担任备课组长的工作。积极带领本备课组成员开展备课组活动,效果显著,得到学校领导的一致好评,多次被评为“先进备课组”。94-95学年度,学校安排新教师吕翠芬老师为我的帮教对象;97-98学年度,学校安排新教师胡燕华老师为我的帮教对象;98-99年,新老师陈静华老师为我的帮教对象。在指导新教师的活动中,我真正做到言传身教,帮助新教师解决教学上的疑难问题,使新教师能早日成为教学骨干,同时也促进了自己的业务提高。新教师的缺点是理论知识丰富而实战经验不足,授课过程重点难点把握不准,容易超出教学大纲或考试大纲的要求而忽视了学生的接受能力。他们的优点是专业知识新颖、系统、全面,实验能力强,精力充沛。因此,在备课组活动中,我把大部分的时间用于与新教师进行教材的分析上,分析教材的重点、难点,分析学生的情况,决定各章节的授课时数,各章节的练习题等,对于课本中出现的一些演示实验,课前进行多次的演练,并能与新教师不断探讨,不断寻求改进,务必使实验效果更好,教学效果更佳。如关于氯化氢或氨气的喷泉实验,按照课本的演示,虽然实验现象明显,但能清楚观察到现象的学生只有前排的几位同学,而后排的同学只能看到最后的结果,喷泉却无法看到。为解决这个问题,我与胡燕华老师等进行了几个对比实验,发现用矿泉水瓶来代替课本的烧瓶,不但容易操作,现象明显,而更重要的是教师可以用手拿着在课室里任何一个地方操作,全班学生都能清楚地观察到喷泉的现象。在以帮带教的总结上,胡燕华老师说:“在生活中,在学习中,在工作中,我有一个非常深的感受,那就是,身边有一位老教师指导自己,可以少走许多弯路,可以用最少的时间取得最大的进步。”

(六)坚持学习,教研结合,提高理论水平

陶行知先生说:“要想学生学好,必须先生好学,惟有学而不厌的先行,才能教出学而不厌的学生。”因此不断学习,终身学习,使自己永远立于教育教学的最前沿,是对每个教育工作者的要求。所以教学之余,我坚持学习各种专业技术知识,充实自己,不断提高教学水平。如学习教学多媒体的应用技术等,现在已能自如地运用PowerPoint、Authorware、Excel等多媒体辅助教学,还能充分利用Internet网上资源辅助教学,使教学效果更显著,并已顺利通过南海市举办的中小学教师电脑初级班和中级班的考试;勇于承担公开课和示范课,与同行互相切搓学习,互相提高;也能坚持学习与本专业有关的知识,参加由南海市举办的中学化学青年教师解题竞赛,获一等奖;能积极参加由广东教育学院主办的教学进修班的学习;还能积极撰写教育教学论文,提高理论水平,其中教学论文《把好“三关”、精练精评、形成能力》获南海市2000年教学论文评比中学组三等奖;《化学知识的记忆方法浅谈》一文,被录入烟台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培养兴趣,训练方法,提高质量》一文被录入《中国改革与发展丛书》;《守恒法解题探析》一文被编入《南海一中教育教学论文集》中;《化解知识层次,突破教学难点》在校内交流;教育论文《一身四心,分心有术――成功班主任必备》在校内交流。

三、今后的努力方向

1、坚持政治学习和业务进修,提高自己的政治思想觉悟和业务能力。多参加科组活动和备课组活动,积极参加跨校的高三备课组活动;坚持参加学校安排的各种教学活动,积极参加由广东省教育学院组织的教师进修班的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的业务能力。

2、加强教研能力,尽量把教学实践活动上升到理论高度。积极投身学校的教学改革工作,认真学习各种教学理论,开展主体式教学模式和研究性学习,积极撰写教学论文和教学心得。

3、总结高考复习经验和会考复习经验,提高教学水平和提高指导新教师的能力。

化学课堂教学论文范文第7篇

关键词:化学;教研论文;选题;写作

文章编号:1008-0546(2016)01-0013-03 中图分类号:G632.41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1008-0546.2016.01.004

从教三十年来,本人在《化学教学》、《中学化学教学参考》、《化学教育》等刊物发表了一百多篇教学论文和辅导文章,我深深的体会到,将化学教学中的成功做法与思考及时总结成文,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动力源泉,是实现由“经验型”教师向“专家型”教师转变的重要途径。论文的选题,是开展写作的起点,是整个写作过程的一个重要环节,它决定写作的价值和意义,并直接关系到论文的写作质量。下面,本文拟就化学教研论文的选题与写作谈谈我的一些做法与体会。

一、化学教研论文的选题

1. 从学习的疑惑(矛盾)处选题

中学生由于受所学知识的局限性,学习过程中往往会产生许多疑惑(矛盾),在这些疑惑处,往往是好的论文题材。

例如本人在读高中时,老师曾强调,溶解度小的盐(如BaSO4)不能通过复分解反应转化成溶解度较大的盐(如BaCO3)。然而,我上大一的第一个无机化学实验,就是“BaSO4转化成BaCO3”的实验。参加工作后,我将在大一时所做的“BaSO4转化成BaCO3”的实验操作进行了整理,并运用“溶度积”的知识计算出了在什么情况下BaSO4能转化成BaCO3,撰写了“BaSO4能转化成BaCO3吗?”一文,在《化学教学》1986年第3期上发表,成为我的处女作。

2. 结合教育教学改革热点选题

结合所教学科实际,从教育教学改革热点中选题,往往能使所选课题具有时代性、新颖性和针对性。例如,我市作为湖南省首批课改试验县,于2002年下半年进行新课改试验,我紧紧扣住“研究性学习是新课程的亮点”这一精神,认真学习了《研究性学习实施指南》和《化学课程标准》,对我市化学学科如何开展研究性学习进行了深入的思考与探索,撰写了“中学化学研究性学习初探”、“运用实验开展化学研究性学习的思考与尝试”、“开展研究性学习是提高学生能力的重要途径”等系列以研究性学习为主题的论文,先后在《化学教学》、《中学化学教学参考》发表,其中“中学化学研究性学习初探”一文被人大的《中学化学教与学》全文转载。又如,1995年,教育界普遍认为:实施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目标的创新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点。我结合化学学科特点,撰写了“化学学科实施创新教育之我见”等系列以创新教育为主题的论文,先后在《新课程探索》、《新课程研究》上发表。其中“化学学科实施创新教育之我见”一文被全国80多家网站转载。

3. 从阅读相关学科论文中选题

作为化学教师常看看数学、物理、生物学科的刊物,往往能从中受到启发而产生课题。如1989年,我从《中学数学教学》上看到一篇题为“如何进行一题多变”的文章,文章从“改变题目的条件,联想结论的变化,改变题目的结论,联想条件的变化”等四个方面,介绍了中学数学进行一题多变的基本方法,我将文章中介绍的方法迁移到化学学科,选取典型例题加以诠释,撰写了“谈谈解题后的多向思考”一文,很快就发表在《中学生化学报》上,之后又被多家报刊转载。

4. 从教育理论的学习中选题

教育理论对教学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教师在学习教育理论时联系自己的教学实践,往往可写出高质量的研究论文。例如,本人在1989年阅读了美国心理学家马兹罗的创造学理论,该理论的核心思想是:创造性思维的类型有三种,即:求同思维(又叫复合思维)、求异思维(又叫发散思维)、直觉思维,这三种思维各有其优势和不足,创造性思维的形成和发展的过程,就是这三种思维形式综合协调和辩证统一的过程。我将这一理论应用于化学教学之中,提出“要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就必须把“求同思维、求异思维、直觉思维”三种思维形式有机地结合起来,并扬长避短,互为促进,互为补充。撰写了“在化学教学中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一文,在《化学教学》1989年第3期上发表后,在我市化学界引起了广泛反响,还引起了当时湖南省教科所副所长、化学教研员的关注,为我的专业成长起到强大的推动作用。

5. 从教材编排的特色中选题

不同出版社出版的教材,都有其自身的特色,教师在领会课程标准的基础上体会编者意图,对于用好所选用的教材是很有帮助的,当然也是很好的论文题材。例如,泸教版九年级化学教材,几乎每节内容都安排了“你已经知道什么?”这么一个教学环节,显然,编者的意图是引导学生充分利用已经知道的化学知识或生活经验来学习新知识,而在教学视导中却发现,大多数老师都忽视了“你已经知道什么?”这一教学环节,于是,我在全市化学开放日活动中,给全市初中化学教师提出了“如何用好‘你已经知道什么?’,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学好化学”的研究课题,结果,不少教师围绕这一主题撰写了多篇优秀论文,在有关刊物上发表。

6. 从教学的成功实践中选题

传统的全批全改的作业批阅方式,教师劳动量大而效率低下,1986年,我经请示学校领导同意后,进行了“三级面批、适当鼓励”的作业批改改革试验,通过一年多的试验后,学生反响良好,既减轻了教师的批阅负担,又及时反馈了信息,提高了作业批改的效率。于是,我将一年多来的成功做法总结成文,撰写了“三级面批,适当鼓励,及时反馈信息,提高化学教学质量”一文,在《化学教学》1988年第1期上发表。

7. 从近几年高考、中考试题启发中选题

考试具有选拔、评价、导向功能,近几年的高考、中考试题对中学学科教学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也是教师撰写论文的重要来源。例如,1996年我参加高考阅卷后,结合当时近三年的化学高考评分标准,撰写了“从高考评分标准看化学总复习教学”一文,在《中学化学》发表;2004年,我对全国新课改实验区的中考化学试题进行分析对比,归纳了新课程下中考化学命题的几种趋势,撰写了“从中考化学命题趋势看初中化学教学改革”一文,在《新课程研究》上发表,并被人大的《中学化学教与学》全文转载。

8. 从实验的意外中选题

理化生实验有时会有一些“意外”,而这些“意外”就可能成为论文的题材。例如,可用无水硫酸铜晶体鉴定酒精中含有少量水,这是中学化学界不争的事实。然而,某学生在实验室用95%的医用酒精演示这一实验时却发现了“意外”,白色无水硫酸铜晶体投入到酒精中后,并没有变蓝色?这是为什么?我和学生又重做了一次实验,结果还是没有变蓝色。于是,我们配制了90%、85%、80%、……、50%等不同浓度的酒精,分别用无水硫酸铜实验并作好记录,之后,我与学生一起整理成文,撰写了“什么样浓度的酒精可使白色无水硫酸铜晶体变蓝色”的文章。

9. 从教学内容中选题

按照“化学课程标准”,中学化学学习内容可分为“科学探究与化学实验、身边的化学物质(有机化合物、元素及化合物)、物质构成的奥秘(化学基本理论)、物质的化学变化、化学与社会发展、化学计算”共6个板块,将这6个板块分别从学法、教学两条线索去探讨,可以衍生出很多的研究课题(论文写作题材)。如“改进化学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元素化合物知识复习方法要领”、“优化‘化学与社会发展’模块教学的探究”,等等。

10. 从学生主体中选题

“学为主体,教为主导”是教师教学研究的永恒主题,围绕这一关系开展研究,可产生很多的论文写作课题,如:在自主学习中教师怎样发挥主导作用;如何用好“三色笔”,提高学习效率;学生解题指导,等等。

11. 从教学时空中选题

教师的教学活动和学生的学习活动,从时空上划分,可分为课前、课中、课后。

课前,教师要备课(撰写教案或教学设计),备课前要研读“课程标准”和精读教材,了解学情等等。围绕这些问题,就可以产生许多的论文题材。如我市作为湖南省课改实验区于2002年下半年进入新课改试验,为了正确指导我市化学新课改试验,我认真阅读了《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和义务教育化学教材,撰写了“学习《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的思考与体会”、“义务教育化学教材与《化学课程标准》的对照分析”等系列论文,先后在《新课程》、《化学教学》等刊物上发表。

课堂,是教师教学工作的主阵地,也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阵地,如何优化课堂教学,是学校教研工作的永恒主题,教师如果经常思考这个问题,就会衍生出许许多多的课题。如“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模式研究、“碰壁―点拨式”教学模式研究、“讲授―接受式”与探究式教学融合研究、教学预设与课堂生成的关系研究、新课导入的方式研究、课堂提问的策略研究、课堂结尾的艺术探究等等。

课后,是学生巩固消化课堂所学知识,形成技能的重要时段,这方面的选题也是非常丰富的,如教学反思、有效作业、作业批阅方式创新、学科竞赛、课外辅导活动、技能竞赛等。

在这里还必须指出的是:(1)选题要从实际出发。平时对某一问题留心思考、认真研究,有所体会,才有可能写出好文章,选择没有研究过的课题写作,靠东拼西凑是写不出好作品的。(2)选题要有新意。新意也是有层次性的,如果深层次的创新一时做不到,那么可以接着别人研究往前迈一小步,这也是一种新意。(3)选题范围要适当,与自己的能力相符。题目过大,势必分散精力,论据论点讲不清说不透。作为中小学教师,选题切入点宜小不宜大。

二、化学教研论文的写作

1. 把握文章的篇章结构

选题和积累资料的工作做好之后,就可以进行教研论文写作了,在写作时,首先要把握文章的篇章结构及各部分写作的基本要求、基本方法。

(1)标题。文章的标题要精炼、准确地表达文章的主旨和核心内容。

(2)摘要。摘要应便于读者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和观点,一般应在200字以内。

(3)关键词。关键词的选取应反映论文的中心内容,不要使用诸如调查、分析、实践、研究、反思等泛指词。

(4)引言。引言应开门见山,简洁扼要。可从交待研究问题的来源、研究目的和意义引入,也可从界定课题入手,还可从前人对所做工作的概况入手等等。

例如,“中学化学研究性学习初探”一文,就是从“研究性学习的内涵”引入的,从广义与狭义两方面对研究性学习进行界定,很自然地引入了课题。“在化学教学中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一文,是从传统教学的弊端入手而引入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重要性。“化学学科实施创新教育之我见”一文,就是从“创新”的意义及“创新的层次性”入手来引入的。

(5)正文。正文是论文的主体,正文的写作要思路清晰,布局合理、逻辑分明、主次得当。可适当地设置层次标题,一级标题要紧扣论文的标题(与论文的标题相匹配),二级标题要紧扣一级标题,做到层层相扣,体现论文写作的中心思想。各层次的写作内容要与相应层次的标题很好地匹配,切忌文不对题。

(6)结尾。文章结尾应总揽全文,可简洁明了概括研究的结论和自己的观点,以及存在的问题等。

(7)参考文献。参考文献的标引和著录应规范准确。

2. 拟写提纲

确定了写作题目之后,先不要急于写作,而应在深思熟虑的基础上先拟写论文的详细提纲,提纲是帮助作者整理思路,指引取舍文章内容的纲目,是将要写成文章的骨架,它起着疏理思路、安排材料形成文章的作用。

可先拟出一级提纲,然后再对一级提纲细化,拟出二级、三级提纲,拟写提纲时如参考了一些资料,要在提纲下面注明参考资料的出处,以便写作时参考。提纲初拟出来后,还应反复推敲、修改。

3. 写作初稿

提纲拟定以后,就可依据提纲进行写作,写作时要注意各部分内容与其相应的标题相匹配,并注意理论联系实际,用自己亲身的教育教学实例论证所要阐明的观点,切忌把论文写成只有观点(论点),没有实例(论据)的空洞之文。

4. 修改定稿

论文的初稿写成后,可先搁置一两天,然后再很快地自读一遍,审视论文的开头、中间、结尾层次结构的各个环节,看是否眉目清楚,局部与整体是否一致,是否前后照应。看表达是否清楚,计算是否准确,论点是否正确,论据是否充分、严谨,若不如意,可及时修改。文章的修改润色,主要有:一是结构修改,二是语句修改,三是审定图表和数据符号及字母的大小写等,四是检查所用单位和数字是否符合国家标准,前后一致。

总之,修改初稿是作者对全文的论点、论据、论证进行再次锤炼和推敲,对表述形式再次优化选择的过程。对论文初稿进行修改加工(必要时要多次修改)是论文写作必不可少的一步。

参考文献

[1] 田宗学. 浅谈撰写化学教学论文[J]. 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05,3

化学课堂教学论文范文第8篇

她从小就立志当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为家乡的教育事业作出毕生的贡献。90年代初,师范毕业就如愿以尝地成为xx一中的一位化学教师。大学毕业虽然有很多选择的空间,但她毅然回到了自己的家乡,任教期间也有到富裕他乡任教的机会,但她还是选择了和家乡的孩子在一起。

22年来,为了在三尺讲坛上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在平凡的工作上兢兢业业,不断地探索进取。她热爱教育事业,师德高尚,具有较高的教育科学理论素养和课堂教学水平。在学生家长中口碑好,在同事领导眼中有威望、能力强。工作中勤勤恳恳,有思路、有方法,教育教学的管理效果突出。

一、教学水平不断提高,发挥引领和辐射作用

教育教学工作虽然平凡,但要做一名出色的教师就并不那么简单,从走上讲坛以来,运用所学的理论应用于教学实践,虚心向同行学习,深入到教学实践中研究学生,研究教材。每备一节课、每上一节课都尽可能做到精益求精。细心从学生的各方面搜集反馈信息。她的每一节课都追求高效、创新、富于语言感染力的最佳效果。而学生和同行的口碑便是教学效果的证明。在历次参加xx一中举行的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或各类公开课中都荣获一等奖。在每次参加xx市中学化学教学基本功比赛中都以总分第一名的成绩荣获一等奖。在xx市、xx省的课例比赛中曾获一等奖,其中付出了多少努力,流了多少汗水也可想而知。

敢为名师,授业解惑,与青年教师共同成长。

钟泉老师在读大四期间,黄xx老师就要求他假期回来听课,并大胆放手并指导他上课。在一中参加工作后,黄老师在教学上对小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先自己备课,再听别人的课,再二次备课,最后才上课(自备课—听课—再备课—上课);每一次公开课,从教学设计、试讲都在黄老师的指导下经过多次的磨课,才是最后的精彩亮相。虽然短短的5年,但他的快速成长离不开黄xx主任的关心、帮助和指导。

成长的过程也有困惑,记得去年的一个晚上,钟老师电话跟黄老师说“最近有点烦”,想找黄老师谈谈心,黄老师放下手头紧张的工作,很有耐性地和钟老师聊了几个小时,她了解到,小钟的烦恼来自于他的积极上进与周围环境的不协调,总会有一些异样的目光和声音。小钟是备课组长,他不但要把自己的班带好,也有责任把备课组的其它教师带好,可感觉得自己有压力,这压力来自于有极少数上了年纪的教师的职业倦怠,来自于理想与现实的差距。小钟还无奈的说了一句话“我真希望能像黄老师你一样,敢想敢做,在教学上有自己的追求,有自己的成就”。黄老师明白小钟的“理想与现实的矛盾在不断的冲击着他的心态”的思想负担,主动约他谈心,使他从矛盾到磨合,从磨合到适应,从适应到快速成长。

近年来黄老师带领多位徒弟开展教学实践与研究,如陈乐意、李德靓、李剑镔、梅丽娟、崔美丹等一批青年教师快速成长,在教师队伍建设中起到引领和示范作用。化学科组在她的影响下,出现了正如化学科组长陈圣锋所言“在黄xx老师的影响下如同一条链一样传承下来”。

2012年10月她又成为xx省中小学新一轮“百千万人才培养工程”培养对象,能够借助于地方政策与专家引领平台环境,实现她自己专业水平与科研能力的跨越式发展,这将是她新的起点。在高中理科名师培养对象班中,具有许多优秀的教育专家与名教师,可以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实现同伴互助,共同成长。

二、教育教学管理能力强

作为年级主任,她精心管理,使年级的教育教学效果显著,在xx的学年统考中,各科成绩名列前茅。2006年以来均担任年级的下级领导,分管教学工作或主管级组的全面工作,教育教学效果突出,特别2009年高考,校上重点人数x人,获xx市第一,超额完成了xx市和xx市教育局下达的任务,获得xx市化学类、生物类总分状元, 650分以上占xx市的x%,600分以上占xx市的x%(居xx市第一),640分以上占xx市x%(居xx市第一),有10位同学荣获xx省理科基础满分状元,有6个科目获xx市状元。

在教育教学的管理工作中,提出“责任体现素质”的管理理念,创新教育管理和教学管理的思路,效果显著,在学校三个年级中起到了标杆的作用。作为教研处主任,她率先垂范,发挥示范和指导作用,带动其他教师积极投身教改,积极开展教育科研,注重课题研究和本校教育教学的实际相结合,她领衔承担课题研究。本校现有研究中的省级立项课题6项、市级立项课题14项。在青年教师培养中,她提出“135”工程:一年过关验收,三年胜任教学,五年成为骨干,效果显著,使青年教师快速成长,有多名青年教师在观摩课、优质课、传统基本功大赛、课堂教学大赛等方面的评比中,都取得了优异成绩。

近七年她均为xx市高中新任教师岗前培训班的班主任,并负责相关教学的专题讲座。如《谈青年教师的成长》、《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如何上好一节课》、《如何使学生喜欢你的课》、《新课程理念》等专题,这些讲座给即将走上讲坛的新教师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帮助与导向。

无论在教研还是在教育管理中都推行“要使别人做到,首先自己先做到”的“正人先正己”的管理理念。

“2008年8月份,我刚刚升上高三,而您则担任我的化学教师。刚刚进入高三,有一次摸底考试,而那个时候我的成绩只是专科的水平,我似乎看不到任何的希望。同时父母的期望压得喘不过气来,课堂又跟不上老师的进度,又不甚小心打球摔伤脚踝,请了三天假,回来之后就跟不上学业了。学业还不是最难的事情,脚伤到了筋骨,一时半会好不起来。最难的是生活,每次上课都得提前三十分钟起床,从宿舍忍着疼痛一步步地走完那几千步的距离到教室。周围的同学都在为学业繁忙,没有什么人会好心到慢下自己的脚步来扶自己,也只能忍着自己帮自己擦药酒换药。一边是巨大的学业压力,一边是生活的诸多不便,让从没吃过苦头的我顿生退意,高考是一座翻不过的高山,大学只是想象中的美好,而我只能向命运低头。

当上帝为你关上一扇门的时候,他也不会忘了帮你打开一扇窗。就在那个时候,曾经连续一个星期,黄老师您都以聊天的名义找我去办公室,过问我的学习情况,给我加油打气,关心我的生活,给我做思想疏导,劝我不要放弃。我也能听进去老师讲的一点道理,但是退意已萌生,很难消除。对于一个已经放弃自己的学生,老师做到这个份上已经是仁至义尽。

一次周末打电话回家报平安,顺便跟母亲提了自己的想法,让亲朋好友多点留意有没有好一点的工作,我决定高考完就出去社会闯荡了。说完,母亲没有意想中的动怒,反而是心情平和,接着说了一大通话。大致意思是黄老师您已主动与母亲通过多次电话,黄老师您关心我的程度、对我的期望无异于母亲她自己,所以希望我能坚持下去,认真备考考个好成绩。

就这样在黄老师点点滴滴的感化下,我开始变得勤奋,不再怨天尤人,成绩开始逐步提升,最终高考时候考上了重本,在华南师范大学继续我的学业,开始我的新生活。这样的人生插曲,使我彻底明白了一句话。“人很多时候不是看到希望才坚持,而是坚持才看到希望”,这一句从恩师嘴里说出的话,五年以来我依然记得清清楚楚。

回看五年前备考那段时光,我很庆幸遇到这样一位老师,让我重拾生活的信心。在恩师长达二十多年的教龄当中,我只是其中一个受惠者,而现在我亦为人师,誓要将这份精神发扬广大。只要她带过的学生,都能领会到她深厚教学功底、母亲般的关爱和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xx一中,有一批像黄老师这样兢兢业业的教师,怀揣着一份关爱学生的心,不去计较付出的多少,去感化去教育好她的每一个学生,在平凡的岗位上贡献自己的一份力。这是母校、恩师留给我宝贵的财富,是我以后为师努力的方向和学习的典范。”

这是一位刚刚走上教师岗位的教师在教师节写给黄老师的信,通过这封信,我们可以真切地触摸到黄老师对学生的拳拳爱心。

三、潜心教研,成果显著

从教以来,历任初中、高中的循环教学,近年来,任高中实验班化学教学,深受师生好评,教学效果显著。在高中化学竞赛中,有多人次获奖,如2013年全国高中学生化学素质和实验能力竞赛决赛中,获得国家一等奖有简xx、袁xx共5人(xx市仅8人),国家二等奖有黄xx,获省一、二、三等奖共13人。特别2009年的高考成绩显著,张昌夸、黄经磊、刘贻豪囊括了xx市单科的前三名;2011年高考有何美健、杨楚楚、何时光获得xx市理科总分前三名。

在搞好教研的同时,她十分注重经验的总结,积极撰写教育教学论文。从教以来,有二十多篇论文分别获得部级、省级、市级的奖励。近几年部分论文获省级奖励情况有:2006年9月,论文《实验探究式学习的研究与实践》发表于《xx教学》〔CN44—0702(/F),并获2007年xx省学术讨论会论文一等奖。论文《以实验为载体—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获2007年xx省学术讨论会论文特等奖,该论文入选《新形势下教育管理理论与实践指导全书》一书(人民日报出版社发行)。2009年1月,论文《如何有效地开展高中化学实验探究》获xx省化学新课程优秀教学论文一等奖并在会上发言,同年3月,该论文获中国教育学会化学教学专业委员会第十三次学术年会一等奖,该论文均获xx、xx论文一等奖,2011年被xx教研室编入论文集。2009年11月,《开展课外实验,培养实验探究能力》获省学会三等奖。

教育科研效果显著。

化学课堂教学论文范文第9篇

【关键词】中职 化学教学 新策略 教学质量

一、目前中职学校化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中职招生的学生现状:当今天中职学校招收的大多数是初中毕业生,中学几乎只学了一年最基础的化学,基础较差,极简单的分子式及推导水平低。大部分学生学习自学性散漫,学习意志力不强,但喜好动手操作。中职学生的教育方向就是倾向于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因此化学教材应选取操作性强实用性强的教材。

(二)目前中职化学教材存在的问题:中职化学教材选取内容基本很深奥,抽像、复杂推导多,实用性,操作性不强,严重与生活脱节,分子公式过于复杂,学生不易记,难于理解,推算困难等诸多问题,没做到因材施教,有些学校在选取教材时过于深,少数选择的本科教材,所以给中职化学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增加了难度。

(三)受传统教学方法影响:中职化学教学缺乏很生动直观实用的课件,化学实验操作的指导光盘,仅靠老师一张嘴,一枝粉笔来表述复杂的化学结构以及分子结构,学生难以记忆和理解,不少老师运用计算机能力不强,或嫌麻烦,夹本教材就完成一节课,难以把化学物品反应变化过程展示出来,不能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综上所述,是目前中职化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所遇到的种种状况,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和交流继续学习,我总结出以下几点教学策略。

二、提高中等职业学校化学教学质量的策略

(一)注重教师个人魅力

第一、课堂是教师培养学生的学习场所, 教师应精心设计课堂活动和组织学生,首先教学应提升个人语言品位和口才如悬河,注重整个课堂气氛的灵动,洋溢着学术讨论氛围,弥漫着浓厚的学习兴趣的气息。第二、在课堂中运用幽默是一名优秀老师的特质,用幽默的方式来帮助学生理解记忆化学知识概念和化学反应方程式,打破枯燥局面,让学生轻松接受知识、提高操作能力。 第三、注重激起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拓展他们思维,注重与学生互动,栽培学生智慧的心苗, 反复操练谙熟化学反应过程,让课堂焕发智慧之光。第四、设计情景课堂,把生活中林林总总的与化学有关的物体罗例出来,制造民主的学习氛围,让学生讨论化学在生活中的应用以及作用,比如:如何巧地清洗衣服中的污渍,油渍?如何发酵馒头?苏打水的化学成分,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

(二)从第一堂化学课开始,关注化学绪论

在化学教学的第一堂课上,学生们总是睁大眼睛,凝心净气地听老师讲课,对这门有点奥妙的课程总是充满向往,但心里有些许茫然,想了解这门学科所涉及的内容,以及学了有什么用,甚至对就业后在工作,生活中的作用。中职化学老师必须把第一堂课设计好,让学生了解这门学科,培养学生在实验中的良好习惯。老师在上课前精心准备如何组织教学,如何规范学生的实验操作,如何让一堂化学课奇妙而生动。中职化学老师不应该忽略化学绪论它涵盖了要求学生掌握的所有内容,学生实验操作指南,培养学生对科学的严谨态度,培养学生对这门学科的学习兴趣。绪论其实是对化学学科的精彩采撷,介绍化学知识的框架,化学与生活,生命,工业,医药方面的作用。

(三)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提高教学效果:

中职化学教学几乎只开一年,在一年中要学到内容广泛的化学知识,中职教师应好好地钻研教材,删节内容,主要讲一些重点,少而精,重点突出,根据中职学生的知识水平,因材施教,组织有效的化学实验操作,由易到深。注重各章节的衔接。运用PPT课件,借助多媒体辅助教学,特别是实验实习操作过程的展示,有些重要细节可以重复播放,经过老师反复提示,学生在实际动手实验过程中,就知道实验目的,实验过程,实验总结以及实验中的安全注意事项。这样教学目的就达到了,提高了教学效果。

(四)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意志力:

沃勒说过:“尽管我们用判断力思考问题,但最终解决问题的还是意志,而不是才智”,中职教学工作者首要的教学任务是让保持学生学习注意力。教师在化学教学过程中注重“启发”,让学生学习过程轻松地“领悟”,是对中职化学教师的挑战,组织能力和应变能力的考验。教师应观察学生的听课状态,及时调整教学内容,改变教学方法,加强课堂教学的交互性,采取提问、讨论、多媒体教学等方式活跃课堂气氛,从而集中与保持学生的注意力。

(五)中职基础化学课堂教学生活化辅助教学:

在中职化学教材里理论和实验较多,但与生活中的联系实例极少,内容枯燥与生活几乎脱节,不容易引起学生对此科的学习兴趣。中职化学教师在上课中应多举生活中的实例。例如:可以在课堂上讨论重庆人喜欢吃的制作豆花的盐卤水的化学成分,石膏(硫酸), 盐卤(氯化), 盐露(酸味剂),食盐卤(氯化),山海胶(天然豆胶+海藻胶),豆花粉(酸味+硫酸+淀粉),豆花是重庆及四川家喻户晓的一种美食,因此在讨论时学习气氛一定浓厚,让学生学习更贴近生活,让学生明白学习化学就是为生活服务,为就业为目的的,让生活更美好。还可以讨论香烟中的化学成分:脂肪烃、芳香烃、萜类化合物、羰基化合物、 酚类化合物、有机酸、氮杂环化合物、N-亚硝胺、金属元素。可以通过讨论和演讲的方式来分析香烟中的化学成分,让学生自主地指出香烟哪些成分具有对人体的危害性。即学习了化学知识,又知晓了香烟对危害。

目前中职化学老师在教学中会遇到林林总总问题,我们必须要不断探索教学新方法以适应当前情况,只要我们不懈努力思考,难题就会迎刃而解,不断地学习新的教学经验,做好教学科研,汲取优秀教学措施。提高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高三化学复习探究教学的实践与反思》

化学课堂教学论文范文第10篇

一、重视预习。

预习能使学生熟悉所要讲的内容,掌握所要讲授的要点;能让学生找到难点、找到疑惑;能使学生养成自觉学习的良好习惯,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如何搞好预习?教师要坚持常抓不懈,凡布置的预习提纲,应做到有布置有检查,下一节课时,必须挤出时间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若学生预习充分,学生在听课中会配合得密切,主动求学。教师在抽查中会发现学生所掌握知识的多少,老师可以根据新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的要求进行有机点拨、查漏补缺。教师在讲授过程中,能针对学生的疑难问题进行教学,有利于落实“双基”教学,提高学生独立思考能力。

当然,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提出的预习问题,必须经过认真思考,巧妙设疑。例如:实验室制取CO2时,能否用稀硫酸代稀盐酸呢?这道题,可先给学生预习,教师然后演示对比实验。在相同条件下,将石灰石分别与稀硫酸进行反应,要求学生观察实验现象的差异,并思考为什么?实验后,学生从中发现,石灰石与稀盐酸反应能不断产生大量气泡,而与稀硫酸反应时,开始有气泡产生,之后逐渐减少,最后几乎没有气泡产生。从反应方程式可知,两者都有CO2产生。为何后者随着反应进行,几乎不见气泡呢?教师应及时点拨,使学生心中云开雾散,倍添兴趣,学生在方程式上会寻得答案。通过对比,产物H2O、CO2是相同的,唯一不同的是,前者CaCl2,后者是CaSO4,这是关键原因。此时,教师应告诉学生,这是由于CaCl2易溶于水,而CaSO4微溶于水,产生的CaSO4附在石灰石表面,阻碍了石灰石与稀硫酸的反应,越积越多,最后几乎不能发生反应。实验最终结论:不能用稀硫酸代替稀盐酸。

重视预习,学生先思考、后听课,学习的过程中减少走弯路,学习效果自然得到提高。

二、精心设疑

设疑是要求教师巧妙设计问题。爱因斯坦曾说过:“提出问题要比解决问题重要”;“学源于思,思源于疑”。设疑能激发学生多思考、多辨证、多问为什么?因为学科知识是系统而连贯的。如果其中某一环节未弄懂,掉了链,就很难衔接,很难把主旨提炼出来。教师若能巧妙地设疑,会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有利于提高教学效果。

如何设疑呢?途径很多。主要有:①依新课标、教学内容和考试说明等途径进行设疑。②通过实验观察探究提出问题,可以根据教学内容特点在探究前设疑,也可以在实验后提问。③通过实验探究直观手段引出问题,例如:讲授“溶液”时,分别把NaCl、植物油、泥沙、FeCl3分别放入试管内,加入定量的水摇动,静止后,让学生观察,然后提出问题:溶液、悬浊液、乳浊液的本质区别是什么?各有什么特征?④根据学生所掌握的知识,在训练巩固旧知识,联系新知识时,也可以设计问题。例如:讲复分解反应类型时,可从复习分解反应、化合反应、置换反应的类型入手设疑,复分解反应类型与前三种有什么本质区别?溶液中的微粒会发生怎样的变化?

精心设疑,教师要熟悉新课标,吃透教材,应注意问题的导向性、针对性,做到难易适度,巧而生趣,准而能思,学有所得,只有这样,才能收到设疑的最佳教学效果。

三、善于精讲

精讲是教学语言讲得精确、精练、精彩。所谓精确是指所讲的内容要准确无误,主次分明,具有严谨的逻辑性,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所谓精练是指紧扣教材的关键讲,学生能自学解决的少讲,甚至不讲,要针对学生预习中不能解决的难点、疑点讲,也就是要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画龙点睛,切中要害。如:对于学生已熟悉的物质的物理性质在教学中几乎不讲或简言带过,重点讲解学生按现有知识和水平难以理解掌握的化学性质。所谓精彩是指教师要言简意赅、简明扼要、清晰生动,富有启迪。

精讲是按学科特点和学生实际因地制宜,不是少讲就等于精讲,对那些不着边际的东西,那些与中心、与重点无关紧要的东西就要摒弃。因此,教师精讲时,用语尽量做到吐词清晰,抑扬顿挫,以各种生动的姿势助说话,根据教材的特点,采用对应分析、启发讨论或问答式等的讲授方法,避免教师“唱独角戏和满堂灌”,课常中,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思维的轻风和教师的讲解的细雨融为一体,风雨同舟。这才是善于精讲的绝招。

四、合理练习

练习有两种:一是课堂练习,一是课外练习。练习这一环节在整个课堂教学中是十分重要。因为学生练习是反馈教师课堂教学好坏的最有说服力的数据,可以让学生运用所学到的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达到对知识加深和巩固的目的。

设计课堂练习应注意如下几点:①设计的习题要有典型性和启发性,使学生在解决这一类型题时可达到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效果。此外,题目的概念性要强,才能达到一题多变、启迪思维的效果;②设计的习题要有针对性。习题一定要紧扣新课标和考试说明的要求,要针对知识体系的重点、难点;③设计的习题要尽量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一些不同类型的练习题,从而达到练习的预期目的。

只有课堂练习还不够深度与广度,课后还应设计一些与教材有关的练习题。通过课后练习,达到提高综合解题的能力和巩固所学知识。

五、大胆创新

创新是上述四个环节教学的升华。陶行之说“处处是创新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创新是智慧的火花,创新是财富的锦旗,课堂教学的出路就要大胆创新。

教师要重视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选择习题时,不仅要紧扣教学内容,还要注意区分层次和梯度,以兼顾全体学生。在课堂练习的基础上,适当增大问题的灵活度和难度,可以引导学生广开思路,从不同的角度进行思考,寻求解决问题的新方案。例如:在除杂质题中有这样一题,除去KCl含有少量的K2CO3杂质,按照常规方法都选择BaCl2将K2CO3转化成BaCO3过滤,有个同学不是这样做的,他认为加BaCl2,CO32-虽除去了,可Ba2+不好除。这样又引进新的杂质,他采取的方法是先加HCl;K2CO3+2HCl=2KCl+H2O+CO2,当没有气体产生时证明CO32-已除尽,然后加入KOH调PH值至中性,此法虽然复杂一些,但他毕竟动了脑筋,解题思路宽,知识用得活,解法与众不同,实属有创新。因此教师应对学生提供的不同解法要加以肯定,并告诉他们还要善于从多种解法中找出最佳方法,认真培养和大力发挥他们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满色春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优化课堂的教法千姿百态。实践佐证,重视预习,精心设疑,善于精讲,合理练习和大胆创新这五环节教法亮丽了初中化学课堂,浓厚了学生激情,培养了学生创新能力,打造了高效教学的品牌。

(附注:①王新兰老师,教学论文标题《生生互动效应在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②张东香老师,教学论文标题《浅谈如何在中学物理加强实验的教学》,获奖证书各一份)

上一篇:焊接教学论文范文 下一篇:历史知识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