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妙设计新课导入,激趣化学课堂教学

时间:2022-10-02 04:05:00

巧妙设计新课导入,激趣化学课堂教学

【摘要】 新课导入是整个课堂教学的首要也是重要的一环,教师精心设计新课导入环节,可以起到先声夺人的效果,为整个教学任务的圆满完成奠定基础。本文介绍了化学课堂教学中六种行之有效的新课导入方法。

【关键词】新课导入 学习兴趣 化学课堂

新课导入是整个课堂教学首要的也是重要的一环。它的主要任务是要使学生明确本课所要学习的主要问题,并对此引起足够的重视和兴趣。那么如何巧妙设计化学新课导入来激发学生产生学习兴趣呢?笔者结合平时的实践和积累,以几种常用导入方法为例,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来探讨化学课堂新课导入激发学生产生兴趣的原因,并提出一些教学建议以供参考和借鉴。

一、实验导入法

学生学习之始的心理活动特征是好奇、好看,要求解惑的心情急迫。化学是一门实验科学,新课伊始,若能巧妙地安排一个富有启发性、趣味性的实验,再配以生动的描述,将能引起学生浓厚的认识兴趣和激发起强烈的好奇心。然后,教师抓住这一最佳时机,因势利导,通过实验巧疑布阵、设置悬念,从而造成一种教学上需要的“愤、悱”状态。如在《化学能与电能》的教学中,老师可拿出一个西红柿,在上面不同的位置,插上一枚铜钥匙和一个铁钉,然后用导线连接铁钉与铜钥匙,并接到电流表上,让学生观察电流表中指针的变化,结果指针发生了偏转。为什么会有电流产生呢?你们想知道为什么吗?这是一种什么装置呢?它的原理是什么?这就是今天要学习的内容。这种新课导入通过实验设置的问题情境诱发了学生的思维,使其尽快地启动和活跃起来从而产生一种强烈的探究心理。

二、故事引入法

故事对人们有着特殊的吸引力。而青少年学生好奇、好问,富于想象力,对于引人入胜的故事更是喜闻乐道。上课开始,可运用与教学内容有关的故事、传说使他们很快安静下来,还可以造成悬念,把学生的无意注意及时转移到有意注意上来,从而达到新课导入的目的。例如,学习《原电池的工作原理及其应用》的时候可以用故事导入:以前,在伦敦的上流社会,有一位贵族夫人格林太太,幼年时曾掉了一颗牙齿。为了显示她的富有,格林太太特意装上了一颗假牙。不料,自此以后,这位夫人整日感到精神萎靡,找遍各大医院会诊也不见效果。后来是一位化学家开出了一张处方,为她解除了痛苦。这是一张什么样的处方呢?它是世界上绝无仅有的处方――“换掉一颗假牙”。为什么换掉一颗假牙就能解除格林太太的痛苦呢?今天我们带着问题学习《原电池的工作原理及其应用》。听到这里,学生一个个瞪大眼睛,露出渴求知识的目光。这样导入新课,不仅给学生制造了一个悬念,使他们产生浓厚的学习情趣和求知欲,而且为主题教学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这足见故事导入的长处和优点。

三、引述导入法

引用与化学教学内容有关的文章、诗词、谜语、谚语等,可以起到点明主题,渲染气氛,创设情境的作用,同时,又可以加强学科间的相互渗透,让学生受到美的启迪。在学习“石灰石”时,可引用于谦的《石灰吟》:“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类似地,通过成语“百炼成钢”导入“生铁和钢”,通过谜语“冰河消尽始行舟”导入“溶解度”,通过农谚“粪混灰,灰混粪,灰粪相混损肥分”导入“盐类水解的应用”。这样导入新课,学生觉得非常有趣,有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自然也就吸引了学生的注意。

四、展示导入法

这类新课导入是通过展示实物、模型、挂图等直观教具,为学生提供与教学有关的感性材料,直观而鲜明地引出新课的主题。例如学习《化学能与电能》一课时,教师可事先准备好干电池、蓄电池、纽扣电池等各种各样的电池,在开始上课时展示学生看,并提出问题:这些电池都可以提供电能为我们服务,那它们的内部构造有什么奥秘呢?这些电能又是怎么来的呢?学生立刻就被各式各样的电池吸引住了,学习的兴趣也就来了。实物展示以其直观多变(颜色、形状)的特点,比起教师的说教更具吸引力。化学模型可以变抽象为直观,抽象的知识点配以模型讲解更容易让学生感兴趣,也更容易让学生理解。挂图中丰富多彩的内容、美丽的景色、鲜艳的色彩等容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根据教学内容引导学生观察实物、模型、挂图等直观教具,创设生动活泼的教学情境,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直观思维,避免不必要的思维障碍,从而引出新课。

五、化学史导入法

化学教材中有很多的感人故事,这些涉及很多化学家坚强毅志、顽强的科学品质和深厚的爱国热情,若适当引入一些化学典故,既给学生上了一节很好的思想教育课,又给课堂增添了色彩。如在讲《钠的化合物》一节时,可引入我国制碱先驱侯德榜,讲他的坚强的毅力的爱国热情,对实验严肃认真,最终实现“侯氏联合制碱”,在万国博览会上获得金奖,为中国人民长了志气,同时给学生的心理上也塑造了一代爱国化学家的光辉形象,激发他们要有爱祖国的热情,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本节知识的欲望。

六、新闻资料导入法

所谓新闻资料导入,指的是借鉴当今社会的热点新闻报道或者是以往的事实报道引入。既是史实和热点新闻,学生也必定很感兴趣,而感兴趣就有了学习的动力。例如上《氯气》一课时,我将新闻材料2004年“重庆开原化工总厂特大氯气泄露事件”与“2005年3月29日发生在京沪高速淮安段的液氯泄露事故”通过视频材料加以搜索整理就可以让学生观察了解到氯气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以及对动物、人体危害等方面的知识,这种活生生的案例给学生带来的生活积累和感悟,要比课堂上单凭教师的一张嘴说教甚至是“危言耸听”要好得多。化学与生活息息相关,在课堂上适时引用生活中的事例来导入新课,为学生创设引人入胜、新奇不解的学习情境,对于化学的教学而言无疑是一条行之有效的策略。

花样百出的新课导入,再配上老师幽默诙谐的语言,学生在化学课堂上会常常收获惊喜。当然,不管哪一种方法,都要力求做到既在学生意料之外,又在教学情理之中。正如傅元根老师所说:“导语无一定之规,但有一定之妙。”可以说,新课导入既是一门学问,也是一项艺术。“新课导入”这个宝库需要我们努力地去探索、研究和开发,使之能够为每节课找到一个恰当的引入方式,为整堂课服务,让它真正成为课堂的活化剂和学生学习的源泉。

上一篇:浅谈高中生物创新教育方式 下一篇:浅谈“大学生就业形势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