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化学课变得更有趣

时间:2022-10-27 07:52:54

让化学课变得更有趣

一、 为什么化学课堂要变得有趣

化学作为初中教学中一门重要的学科,很多理论知识都是建立在实验的基础上,因此实验课是教学中的重要内容,但仍有一些学生对化学提不起兴趣,追根究底还是因为化学中涉及到的内容繁琐又枯燥,使孩子失去了兴趣。虽然化学实验是很有趣的,但是通过实际的调查发现,目前的考试中实验环节考的较少,使得化学实验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很多实验课已经变成一种形式,无法起到应有的作用。笔者认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当前课堂教学改革基本方法之一:就是要求教师在组织课堂教学时,通过趣味性课堂的魅力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活课堂气氛,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那么,在初中化学课堂中,如何让化学课堂更具趣味性呢?

二、 怎样让化学课堂变得有趣

1.重视演示实验

学生最感兴趣的是实验,化学课堂一定要充分发挥实验的优势来吸引学生,为让实验在教学中能发挥它应有的作用,教师可以尝试将课堂教学过程中的演示实验提前让学生预习,直接作为课堂导入,让学生更多的参与到演示实验中。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让学生进行观察后进行归纳、总结,并以此来贯穿课堂;例如在学习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教学内容时,我们遇到了反应物选择稀}酸和大理石,为什么不选用浓盐酸、稀硫酸、碳酸钠?让分好组的学生自组实验后。大家很快得出碳酸钠进行实验时反应速度太快,稀硫酸进行反应一段时间后不再产生气体等不适合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情况。学生对稀硫酸为什么反应一段时间后不再产生气体也很有兴趣。在这样的氛围下,我们发给学生印好的本课知识点总结后。学生就会主动的去寻找答案。而且记忆深刻。教师要应尽可能创造条件多做实验,不仅关注课本演示实验,还应适时拓展一些演示实验的内容,比如酸碱指示剂可以用很多花朵制作。可以把制作方法技巧提前教给学生,在课堂上进行展示。

2.联系实际生活

“生活是最好的教师”,所以课堂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世界”,细致入微的渗透生活观念,积极引导学生走出课堂,走近生活,由于初中化学知识比较简单,而且很多知识都可以联系到实际生活,与一些纯理论的实验相比,联系实际生活的化学实验,学生会有更大的兴趣,目前的初中化学实验课中,也安排了一些与实际生活相关的实验,如铁钉锈蚀实验等,在这些实验课程之前,先让学生们观察实际生活中的铁锈,简单的总结铁锈的条件,然后通过具体的实验进行验证,这样学生必然会具有浓厚的兴趣。其他的实验也可以联系实际生活,如烧不坏的手帕实验,老师可以先提出问题,在日常的生活中,手帕遇到火会发生什么现象,然后用20毫升酒精和10毫升水浸泡手帕,让学生们思考点燃后会发生什么现象,经过简单的思考后,老师点燃浸泡后的手帕,看到手帕完好无损后,学生必然会感到惊奇,并研究手帕没有烧坏的原因,这样联系实际生活的实验课,对于学生来说会有很大的趣味性,从而提高实验教学的效果。

三、 化学课堂趣味化带来的问题

化学课堂趣味化带来的问题是趣味化实验与当前升学考试应试化的矛盾。

趣味化实验教学要花费大量的时间才能开展,而目前的初中化学教学中,实验课的比重很少,尤其是经济水平较差的地区,实验器材等教学基础设施建设较差,很多实验都无法进行,而部分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初中化学实验室的建设比较完善,但很少会到实验室中进行教学。尤其是在升学考试的压力下,初中化学只注重教材上理论知识的内容,因此一些老师取消了实验课的内容,这样无法将教学与实践联系起来,是传统应试教育的弊端。随着近些年教育改革的深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而化学实验课可以起到这个作用。

化学作为一门建立在实验基础上的学科,要想很好的理解化学反应现象和反应方程式,自己亲自动手做实验非常重要,但是由于目前的化学考试中没有实验内容,使得实验课成为一种形式,老师和学生都没有认识到实验的重要性,要想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促进素质教育,可以结合初中化学教学的实际内容,设计一些探究型、联系实际生活的趣味性实验,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化学反应现象和方程式等理论内容。

2015年河南省教育技术装备和实践教育研究立项课题(编号PZS117)

(作者单位:鹤壁市兰苑中学 458000)

上一篇:亲历宋庄兴衰 下一篇:世界上有两种除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