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比较汉字和以英语为例的音素文字的差异

时间:2022-10-05 04:33:42

试比较汉字和以英语为例的音素文字的差异

摘要:汉字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文字之一,从产生之初发展到现在一直洋溢着生机和活力。本文对汉字的特点加以概括,并把汉字和以英语为例的音素文字从多方面的加以对比研究,简要举例分析了两种不同文字体系的差别。

关键词:汉字;英语;音素文字

中图分类号:H1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0)19-0129-02

一、引言

汉语语言系统是一种符号系统,汉字是记录汉语的书写符号系统,那么汉字就是符号的符号。汉字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文字之一,它产生于五六千年前的原始社会末期,殷商时期的甲骨文已经是比较成熟的汉字。经过几千年的的发展,汉字现在仍然为现代汉民族服务,作为汉语口语的辅交际工具在日常交际生活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随着“汉语热”在全球的升温,学习汉语的外国学习者越来越多,汉字教学作为汉语语言要素教学的一部分在培养学生汉语交际能力上是必不可少的。我们知道,汉字记录的是汉语中音义结合的最小单位―语素,当然汉语中也存在少数汉字记录的是非语素的音节,比如“蝴蝶”中的“蝴”,“骆驼”中的“骆”还有“腼腆”中的“腼”、“腆”等字,但这极少数的例外并不改变汉字是语素文字的这种根本性质。而以英语为代表的音素文字是用一定的字母来记录语言中的音素或者音位。它和汉语是两类不同的文字体系,正因为文字体系性质的不同,所以母语为英语的学习者在学习汉语的过程中,汉字往往会阻碍他们学习水平的进一步提高。本文拟从形、音、义等方面简要论述汉语和英语在文字上的差异。

二、汉字和音素文字差异的具体比较

汉字是形、音、义的结合体,汉字本质上与音素文字是不同的,下面我们以英语为例详细地来谈谈。

(一)从性质上看,前面我们说过了汉字是语素文字,英语是音素文字,所以汉字记录的是语素,是形音义的结合体,而英语是用字母来记录的是音素或者一系列音素的组合,字母本身并不表示词的意义。而汉字就不同,汉字记录了语素义,语素是一个有意义的构词单位。例如:“山”这个字记录了这样的语素义―“地面形成的高耸部分”,它又可以组成新词―“山包、山坳、山区、山水、山涧、山水、山沟沟”等等。在这些词语中,新词的意义有一部分是来自“山”的语素义。而英语这样的音素文字字母记录的是音素,字母本身作为书写单位是没有意义的,它和新词的构成是没有联系的,例如:“human”―词义是“人”,但组成这个词的字母“h、u、m、a、n”和词义没有任何直接联系,它们仅仅是记录了音素。

(二)从形体上看,汉字是平面方块体文字,而英语是字母线性排序。笔画是构成汉字的基本单位,汉字是笔画按照一定的顺序分层逐级组合而成的,现代汉字有三种基本结构模式:上下结构:例如“昊、李、耍、药”;左右结构:例如“陈、张、打、吃”;包围结构:例如“周、国、回、圆”。在这三种基本结构式的基础上又可以派生出其他的结构,所以现代汉字的组合结构是比较复杂的。而英语则是字母依次线性排列,结构较之汉字比较简单,例如“introduction”是12个字母呈直线分布,英语中的单词无论多长都是字母线性分布,而不会出现像汉字那样的情况。英语中最长的单词是由1913个字母的组成的单词―“色氨酸合成酶A蛋白质”(一种含有267种氨基酸酶)的全称,尽管字母多得已经可以写6篇托福考试的作文,但它的排列和其他的单词并无二致,仍然是线性的。

(三)传统看法认为,汉字是表意文字,是形音义统一的,具有依形推义的特点,现代汉字中形声字占大多数。而以英语为代表的音素文字是表音文字。关于汉字是表意文字这种看法随着语言的发展已经不符合语言事实了,在造字之初,很多汉字的构造确实是和意义相关的,但随着社会的发展,语言系统自身内部的调整,文字的简化和符号化,汉字的表意性已经越来越弱了,很多汉字就如果只看外形构造的话是很难知道它们是什么意思的,例如时态助词“了”在古代实词,本义是“走路时足胫相交”,另外还有“完结”之义,现在我们从它的字形已经看不出字义。再如某些形声字发展到现在意符已经和字义联系不大,例如“叔”在造字之初本义是“用手拾”,《说文解字》“叔,拾也;从又。”以又为意符表示手的动作,但发展到现在,“叔“和”拾“已经没什么直接的关系了。所以现代汉字的表意性已经不充分,由形显义不明显。也就是说现代汉字发展到现在一定程度上表意,但很显然已经不是典型的表意文字,这是汉字符号性增强的必然结果。英语这样的表音文字,字母的排列大致可以反映词的读音,例如“part”,字母 p代表一个音素,字母a和r代表一个音素,字母t代表一个音素,构成单词的字母的拼写能大致反映音节结构的顺序。英语中的单词我们可以从它的字母排序大致推知这个词的读音,然而我们却不能从汉字笔画排序拼出汉字的读音。

(四)汉字数量多,字形结构比较复杂。汉字的构造方式复杂多变,这样才能用26个笔画通过不同的组合方式来记录汉语中的语素或者非语素的音节。而英语这样的表音文字,字母对应的音位是有限的,字母本身及组合之后的外在形体和内在结构与汉字相比简单许多。其次,汉字不实行分词连写,而音素文字记录语言是实行分词连写的。比如“我的包包”,英语写成“my bag”。英语这种书写方法词可以很轻易地被分别,而汉字一个接一个书写,中间有空隙,但词语与词语之间是没有空隙的,所以分别词比较困难。

(五)汉字具有以英语为代表的音素文字所没有的优点,汉字具有超时空性。汉语古今语音系统变化比较大,但文字字形由于其本身的性质比较稳固,所以变化不大,字义的差别也有限,所以我们现在能通过一定时间的学习就能读懂古代文献,而英语则不然,英语是拼音文字,所以语音系统的演变必然引起单词拼写的改变,所以要读懂古英语文献需要专门的训练。例如古英语单词“hereinafter”即“later in the contract”,也就是在“在下文”的意思;再如“thenceforth”即“thereafter”,“从那以后”;“wherefore―for what reason; why”,即“为什么”。上述都是比较简单的例子,试想如果是阅读一整篇充满着古代英语词汇的文章,里面的单词拼写和所学的单词拼写相差甚远,那阅读者必然是需要专门的训练才能阅读。而汉语就不一样,我们小学的时候已经开始学习古诗词、文言文,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能比较容易地阅读一些简单的古文,这都是因为汉字字形具有大体上的稳定性。

三、结语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出汉字和以英语为代表的音素文字在很多方面有着不同,各自有优点也有缺点,属于两种不同的文字体系,所以汉字有着和音素文字不同的认知学习规律。母语为英语的学习者在学习汉语的过程中常认为汉字不像英语那样根据音素的组合发音能够比较容易地拼写出单词,汉字的笔画组合方式并不反映字的读音,而且汉字通过笔画的排列组合结构相对于音速文字而言复杂得多,所以很多时候只能死记硬背。

汉字作为汉语语言要素之一在对外汉语教学过程中是必不可少的部分,是培养学习者汉语交际能力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所以应把汉字的特点学习者认知学习规律结合起来,在实践中不断加强对汉字的本体研究,并结合学习者的文字背景,建立一套完整的对外汉字教学法,破除汉字教学难点,以帮助不同语言文字背景的学生破除汉字学习的难点。

参考文献:

[1]吕必松.汉语和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2]刘.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M].北京: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0.

[3]许长安.汉语文字学.[M].厦门:厦门大学大学出版社,1993.

[4]张斌.现代汉语.[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

上一篇:试论李冶诗歌的女性意识 下一篇:解析歧义形成的原因及消除歧义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