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谈《孔雀东南飞》

时间:2022-04-08 09:06:17

也谈《孔雀东南飞》

摘要:汉乐府长诗《孔雀东南飞》用五言诗的形式写出了东汉焦仲卿、刘兰芝夫妇不幸的遭遇,坚贞的爱情,因此此诗被世人所传诵,影响至今不衰。造成焦刘悲剧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那么具体有哪些呢?本文独辟蹊径,用解读诗歌的方法对这一问题加以阐释。

关键词:《孔雀东南飞》;悲剧;成因

中图分类号:I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0)19-0010-01

《孔雀东南飞》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部长篇叙事诗,也是我国古代史上最长的一部叙事诗,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焦刘的爱情故事坚贞、凄美,读来令人荡气回肠。关于焦刘的爱情悲剧,我想用下面这首诗表达我个人的看法:

连理枝头鸳鸯鸣,相生相伴长相依。华山合葬焦刘墓,孔雀悲歌万古传。

府吏兰芝难聚首,焦母专横使之然。怜惜爱女为家母,怎奈长兄心性残。

懦懦丈夫须尽孝,纤纤女子有何为?浊烟滚滚挥不去,白浪滔滔渡亦难。

含恨生前馨梦碎,誓言死后续前缘。磐石蒲苇坚而韧,至死不渝木石间。

本诗开头四句首先写出了《孔雀东南飞》的结尾部分:焦仲卿和刘兰芝双双殉情之后,他们墓前的那种枝叶相交织、鸳鸯相向鸣的景象,表达出人们对忠贞美好爱情的赞美和憧憬。承接而来的是“府吏兰芝难聚首”这句话。为什么“难聚首”?本应该幸福恩爱的夫妻为什么会有最后的悲剧命运呢?

首先是不同人物共同作用产生的影响。

焦母在仲卿和兰芝的问题上态度十分坚决。在封建社会中,作为仲卿的母亲,传宗接代被她看作是最重要的事情。然而兰芝与仲卿“共事二三年”却无所出,即使兰芝多才多艺、年轻貌美、勤劳善良也永远无法取悦于焦母。在焦母看来,儿子与焦家的未来才是她的全部。在当时男尊女卑、崇尚三纲五常的时代里,焦母并非是封建家长的代表,(焦母丧夫,本应以子为纲,却是她在左右着儿子。)但她却能以母亲的身份用情感取胜。在她与仲卿的两次对话中,她软硬兼施,或是槌床大怒,或是零泪应声,最终使得焦仲卿从“默无声”到“长叹空房中”。因此,专横的焦母是焦刘悲剧产生的原因之一。

同样是母亲,刘兰芝的母亲却是一个与焦母截然相反的妇女形象。刘母为培养刘兰芝呕心沥血,希望她将来能被夫家看得起,成为一个好妻子,体现了母亲的爱女之心。

两位母亲形象的迥异给我们以鲜明的对照,不禁让人感慨,让人叹息;同时,作为兰芝最亲近的人,刘母与兰芝的兄长的对比更显得令人心情沉重。在兰芝的兄长的面前,她的竭力维护女儿,显得如此的微弱无力。

古代“三从四德”中的“三从”规定: 妇女“在家从父, 出嫁从夫, 夫死从子”。在刘家中,真正的家长应该是兰芝的兄长。兰芝被送回家后,很多人托媒来提亲。她拒绝县令之子,刘兄还能沉得住气,再拒绝太守之子,趋炎附势的刘兄再也无法按捺的暴戾的性情,说出了一番深深刺激了刘兰芝的话。这段话的内在意思就是说:“这样的人你都不嫁,还想嫁给什么样的人?你以为你是谁?难道你要我养你一辈子?”已经感受过世间冷暖的刘兰芝含泪答应改嫁,其实是下了必死的决心。

焦仲卿生前没能成为一个合格的丈夫,却是一个地道的孝子。在母亲面前,他几乎是惟命是从的,完全没有独立的自我,没有男人应有的气概。他性情的懦弱和对母亲的顺从使得他从未对母亲的行为进行反抗。而他死后成了一个好丈夫,却成了一个不孝子。他对兰芝的爱、对封建制度的反叛只能以死来诠释,致使焦母失去了儿子,更何谈传宗接代?懦弱的仲卿无法也无力把握自己的命运,是二人悲剧产生的又一原因。

在封建社会当中,一切伦理道德规范都把女子放到了最低下的位置上,纵然刘母把她培养成为一位楚楚动人的才女,她也无力把握自己的命运。她没有木兰替父从军的魄力和勇气,只能任凭生命中的变故夺走她所拥有的一切幸福,她唯一能做的就是以死相抗,保持自己的尊严,用生命对不公平的待遇进行控诉。

正是由于以上诸多人物共同作用才构成了矛盾的集合体,导致了焦刘二人的悲剧。然而,人是不能脱离社会而独立存在的。诸上人物是在怎样的社会环境下进行活动的呢?

“浊烟滚滚挥不去,白浪滔滔渡亦难。”

在封建社会的制度、礼教、风气等共同作用下,人们自觉或被迫地遵守着吃人的旧秩序、崇尚着吃人的旧道德,人的个性与主体性完全被压抑和禁锢。

总之,正是在这样的社会大背景加之各个人物不同的性格和立场的共同作用下,最终导致了焦刘二人跌入了悲剧的深渊。因此,造成焦刘爱情悲剧的原因具有复杂性。

“在天愿为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表达出了人们对美好忠贞的爱情的热烈向往,“木石前盟”同样表达了对爱情的忠贞。焦刘至死不渝的爱情悲剧给后世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每每读起,都会让人感到一种难以言表的悲剧力量。

参考文献:

[1]游国恩.中国文学史[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

[2]郭茂倩.乐府诗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0.

上一篇:浅析我国法院外调解制度 下一篇:教育产业化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