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石油安全及其应对措施

时间:2022-10-05 02:21:35

我国石油安全及其应对措施

摘要: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能源和环境问题日益突出,越来越成为制约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石油作为当今主要的能源和化工原料,既是经济发展和社会生活必不可少的物质基础,但又是现实的重要污染源。本文给出了新的石油安全概念,并分析了当前我国石油安全形势,进一步介绍了解决石油安全问题的相关措施。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with the sustainable and rapid development of China's economy, the problem of energy and environment is becoming outstanding, which has become the key factor to restrict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social economy. Petroleum as the main energy and industrial chemicals at present, is both the necessary material base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social life and the important sources of pollution.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the new oil safety concept, and analyz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China's oil security, and futher introduces the solution to the oil security problem.

关键词: 石油安全;石油战略

Key words: oil security;oil strategy

中图分类号:TE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2)11-0055-02

0 引言

中国是一个石油消费大国,也是环境问题较为严重的国家之一。近年来,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导致对石油能源的需求愈来愈多,一方面,能源环境问题已严重影响着中国居民的生活质量,并制约着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另一方面,石油能源生产的增长速度赶不上消费增长速度,形成严重的石油空缺灾荒。有限的石油能源能否得到充分的利用,严重影响着石油安全的保证能力和环境保护能力。因此,根据国际格局及时调整自身的石油能源结构及发展战略,才能确保我国的能源安全提供保障。

1 石油安全的定义

能源安全是伴随着战后世界经济的复兴与发展而产生的,能源安全源于能源供应的动荡与价格的急剧上涨或下跌。简而言之,能源安全即为能源供求与价格的稳定与动荡状态。传统的石油安全理论范围比较狭隘,仅仅关注石油供给安全方面,其具体表现形式主要有储备和储量大就能保证石油安的储量安全观,以及通过资本运营在市场上可购买到石油的资本安全观两个方面。传统的石油安全理论不为全面,石油储量以及资本市场对石油安全有一定的贡献,但是却不能最大限度的保证石油的安全。因为每个地区的石油储量的多少是自然天赋,短期内通过单纯依靠增加储量获得石油安全是不现实的。再加上石油市场起伏跌更频率大,价格大幅度上升或者下降时有发生,由此,在当今的国际格局以及石油市场的前提下,此二方面已经不能为石油安全你提供一个有力的保障。

近年来,随着世界经济的爆炸性增长、国际格局的变更以及能源安全理论的诞生,石油安全概念的内涵也得到了不断拓展。现如今,以数量和价格即可满足石油供应为内容的传统意义的石油安全概念已然不能适应时代的需求,满足社会可持续发展因素的石油安全概念面世,并且在实际生产中我国石油安全已经发展到关注石油的不可再生性和资源有限性,考虑可持续发展的石油安全保障阶段。当前有人指出,石油安全即是指一国拥有、或实际可控制、或实际可获得的石油资源,在数量和质量上能够保障该国经济当前的需要、参与国际竞争需要和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新时代的石油安全理论注定了石油的使用效率和消费安全与环境的不可分割性,同时也是维持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新时代的石油安全问题是个系统问题,要综合考虑,不能片面,其解决途径贯穿石油生产的各个环节。石油安全贯穿整个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中。石油安全问题要求石油工作链条的每个环节都要与安全因素挂钩,包括但不限于石油的安全供给,环境保护及经济可持续增长的和谐等内容。

2 当前中国石油能源安全现状

在我国,石油的勘探、生产、都垄断在由国家控股的几大石油企业集团手中,最为突出的就是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和延长石油四大石油企业。此种垄断性经营模式更加重了我国石油产业的经营风险,以及国家石油安全的使命。

2.1 我国经济发展对能源需求不断增大 在我国市场主义改革的局面下,我国高速发展的经济对能源的需求量越来越大。而我国的三大能源之首非石油莫属,由此造成我国石油能源需求量的不断高升。

2.2 我国对石油价格无发言权 石油价格的掌控权控制在欧美等发达国家手中。中东等盛产石油的国家因无国力不足,只能充当生产石油的角色,而我国尽管是第二大石油进口国,但对石油价格的定位方面也是无发言实权。由此,我国只能被动接受欧美发达国家所控制的石油期货市场安排,这给中国经济带来了重大损失。

2.3 石油来源地时局动荡,能源供应不稳定 时局动荡的中东是我国石油进口的主要来源地。动荡不安的国际局面势必加重了我国石油能源的安全隐患系数。

2.4 运输线路忧患 目前我国石油进口的路线以马六甲海峡为主。众所周知,此海峡海域狭窄,运输能力有限,且当地人为攻击时有不断。如果遇到政治动乱等局面,在非和平状态下我们更应该考虑到与南中国海问题的连锁反应。这些因素都制约着我国石油进口的安全因素。

2.5 能源安全意识淡薄 我国能源安全意识浅薄表现在国内和国外两个方面。对内,我国没有系统的石油战略储备策略、安全预警应急体系以及对石油运输通道的控制,只能依赖于外部环境,不能自主掌握石油需求的进度。对外我国能源外交手段不够强硬,不够科学,造成了我国能源公司受到国外企业的排挤,更为严重的是直接影响到了我国石油能源的价格、储备等关键因素。

3 化解中国石油能源安全危机的措施

中国能源安全问题的解决需要内政和外交同行,开源与节流并举。当前国际石油市场的大国博弈方兴未艾,中国应未雨绸缪,放眼长远,制定并实施具有中国特色的保障石油供应安全的国家战略。从石油储备、石油开发源地、石油开发技术以及石油运输等多方面并举,来缓解我国的石油能源危机。

3.1 石油储备战略 国际能源总署规定能源战略储备应超过上年进口量90天的水平,而我国目前储备只可维持7天左右。与美国158天储备原油的能力,日本160天石油储备能力,以及欧盟国家90天石油战略储备相比,中国几近没有任何石油战略储备的国家。由此,当石油供应或者石油价格无法正常运转时,我国的石油市场则变得异常敏感和脆弱,同时不可保障国内经济安全的后盾能源,更为严重的是石油战略储备的空白还会影响到我国政治、军事等方面在国际上的发言权。

3.2 石油开发战略 加强石油开发战略的调整,可以大幅度的提升我国石油能源的安全系数。具体措施可从三方面入手:

其一,加大国内石油资源的勘探开发力度,确保石油基本供给。当前,从数据资料上我国石油挖掘储量现状是,已探明储量为183亿桶,仍有196亿桶的储量增长和146亿桶的未发现储量。但实际情况却以东部油田采取为主,但东部油田已日益枯竭,其油量呈现递减趋势。有了科学勘测数据的支持,我国应该加大其它潜力油田的开发和探取,做到后继有人,来保障国家在经济、军事以及国民生活方面对石油的基本需求。据有关资料显示,我国珠江口盆地,东海大陆架海底等地区已传来捷报,称今后有可能成为我国石油的主要来源区域。

其二,积极投资国外石油勘探开发业务,保障海外石油进口。中国石油企业与国外市场联合,并不单单是为了缓和我国石油大量进口的权宜之计。分析当今国际石油市场,一方面,石油能源人仍然是衡量各国综合实力的一个有效指标;另一方面,盛产石油的俄罗斯、中东等国家已然形成各自的石油行业,虽然给予我国一定的压力,但是大量空白市场的闲置,对我国石油行业也是一个可喜的竞争与发展机会。同时,我国三大石油巨头也有自己的行业系统,也可借此机会打入国际市场,争取更多的海外石油份额。

其三,石油进口地域多元化战略。石油来源多样化可以分散进口风险,能够减弱降低因国际时局变动而牵扯我国能源安全的机会。分析我国石油进口份额,其中中东地区占据一半,非洲、俄罗斯等地占据另一半。结合国际时局,我国石油来源大多处于动乱地带,频繁战争、恐怖主义恶行;而非洲与我国距离较远,无疑加大了石油运输费用及安全隐患。因此我国应科学分配各地石油进口份额,制定出科学合理的最佳石油来源份额。

3.3 新能源并进战略 大力节约能源,开发新能源。减少对石油的依赖,是增强我国能源安全系数的一个可行办法。

就石油储量相对于经济实力而言,中国只能算是一个“贫油”国家。作为一次能源,石油的枯竭将是其无法摆脱的历史命运。并且我国一次性能源消费结构与世界平均能源消费结构相比,最突出的特点是煤炭所占比例大,石油、天然气所占比例小。我国煤炭所占比例一直在70%徘徊,而石油与天然气比值总是不足25%。我国的能源消费结构优化应从节能与环保角度考虑,增加可再生能源的利用是我国能源的长远战略考虑。其一可缓解能源安全压力;其二可实现经济、环保目标;其三可减少石油对外依存度,尽量解除能源安全外部隐患。世界上许多国家都在发展更清洁、可再生的非常规能源开发技术。结合我们的能源国情,可优化我国能源结构,加速能源结构调整,大力发展水电、核能等是减轻石油进口压力、实现可持续发展对能源需求的重要途径。

此外,还应加强节约能源意识的落实。节能降耗技术。中国既是一个石油消费大国,同时又是一个石油浪费大国。目前,生产同一个单位的GDP,中国所需要的能源是美国的三倍,是日本的十一倍半。中国如果在能源效率上能够接近日本的水平,那么中国在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就不必依赖石油进口。为此,一方面,中国要开发、推广燃料利用率更高的新型交通工具及工业生产设备等。另一方面,要加强法制建设,使国家的节能降耗政策落到实处,有法可依。

3.4 石油运输战略 就目前而言,欧美有着强大的制海权,对世界重要海道和海峡有着可操控的的权利。但中国还是一个陆权国家,海军发展相对滞后,这与维护我国巨大的近海海洋权益和远洋战略通道的安全是不相适应的。并且我国石油运输主要以海洋运输和管道运输为主,这两种运输都是成本低廉但风险极高的运输方式。更为严重的是我国仅仅依赖于马六甲单条海道运输,如果此海路一旦受控于他人,对我国石油运输则是致命创伤。因此,扩宽石油进口运输通道问题迫在眉睫,我们不能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坐以待毙,要主动出击,开辟新的航线来为石油运输铺平道路。更为长远的是,我国必须实施海洋强国战略,加快海军现代化建设步伐,壮大海军力量,以确保中国海上石油运输线的安全。

参考文献:

[1]成金华,童生.中国石油企业跨国经营的政治风险分析[J].中国软科学,2006,(04).

[2]马卫锋,黄运成,刘莹.构建石油金融体系:中国石油安全的战略选择[J].资源科学,2005,(06).

[3]高杰.中国石油价格规制问题研究[J].中国物价,2005,(11).

[4]贾金思.人民币升值对中国石油行业的影响[J].银行家,2005,(09).

[5]查道炯.相互依赖与中国的石油供应安全[J].世界经济与政治,2005,(06).

[6]姜振飞,姜恒.高油价阴影下的中国石油安全战略[J].现代管理科学,2005,(03).

[7]周凤起.对中国石油供应安全的再思考[J].国际石油经济,2005,(01).

[8]杨波,袁开洪.中国石油战略的经济学分析[J].经济学家,2004,(05).

[9]周大地,朱兴珊.我国石油供应形势和资源及安全战略[J].国际石油经济,2002,(10).

[10]吴刚,魏一鸣.我国石油进口的海洋运输风险分析[J].中国能源,2009,(05).

[11]陈俊武,陈香生.试论石油替代的战略与战术[J].中外能源,2009,(05).

[12]曹静宇.从国家经济安全角度分析中国石油安全问题[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9,(03).

[13]李仕婷.中国石油安全战略分析[D].西北工业大学,2007.

上一篇:火电厂煤仓进/出煤量与煤电机控制系统参数的仿... 下一篇:论“合同制,以增产定补贴”的良种推广应用新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