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我国石油供需模型

时间:2022-07-15 11:22:21

浅析我国石油供需模型

摘要:石油市场不同于其他一般性消费品市场,作为一种稀缺性的资源,在全球范围的市场中,虽然可以通过增加生产能力来提高供给水平,但只是在一定的范围和水平内,其供给量总体上受到资源量的刚性约束。本文根据古典经济学的供需曲线分别建立封闭和开放条件下中国石油市场模型,并以此为基础分析我国石油供需的演变及对国民经济与能源安全的影响。

关键词:能源;石油;供需模型;经济学

中图分类号:P75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概述

石油作为一项重要能源,关系到社会经济的发展与前景。当前中国面对着严峻的石油供需问题,一方面,汽车发展等带动的能源消耗快速增加;另一方面,国际油价在中国需求增长等因素刺激下一路攀升,给我国经济发展带来诸多问题。保证石油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保证供给与消费的均衡。

石油作为一种稀缺性资源,早已不再是普通意义上的商品,石油市场模型的建立,需要考虑更多的复杂因素。针对于我国石油资源生产和供给的现实情况,本文基于经济学上的供给与需求模型,建立了一个简化的,能够体现我国石油特点的供需模型,通过对模型的分析,探讨我国石油市场生产消费中存在的矛盾与统一。

2.石油供需模型

基于经济学上供给与需求的模型,本文将分别分析封闭和开放两种经济条件下的石油价格,数量和进出口的变化规律,来具体分析我国石油资源的供需特征。在此我们将这个模型命名为石油供需模型,简称OSD模型(Oil Supply & Demand Model)。

2.1封闭经济条件下我国石油供需模型

基本假设:封闭条件下,我国石油供给曲线,资源约束线重合并垂直。

相关解释:由中国地质科学院全球矿产资源战略研究中心完成的《矿产资源与中国经济发展》的报告显示,当前中国现有的石油探明储量为25亿吨,但是由于长期以来原油生产受到资源储备与可供量的制约,即使在不断加大投入的情况下,也只能保持缓慢、稳定的增长。据资料统计,自1993年以来,我国油田大部分都已经进入稳产开采阶段,如果我国在原油勘探方面没有重大的发现或重大技术同破,国内原油产量不会有明显增长,只能维持1.6-1.7亿吨的水平,而且该产量很难随国际石油价格的上升而上升,因为石油的生产并不是完全以利润为导向的,受到资源量与技术水平的限制[1]。

根据上述假设,我们可以得到封闭经济条件下我国石油供需模型,具体如下图:

图1封闭经济条件下的石油供需模型

其中,横坐标代表石油供需两,纵坐标代表价格。根据经济学的规律,当价格上升,其需求量就会相应减小,在图表上表现为一条斜率为负的曲线;同时,由于封闭经济条件下的限制,我国的石油产量,也就是供应曲线应被模拟成为一条垂直于横轴的直线,这条垂线也是资源的约束线,垂足所在点的横坐标就是封闭经济条件下所能提供的最大石油供给量。

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到,在供给一定的情况下,当国内需求量持续增长的情况下,只能靠石油的价格来调整消费,当价格提升,部分无法担负的消费者会放弃或减少石油的消费。价格的提升,会促进替代能源的发展,但目前来看,还需假以时日。

2.2开放经济条件下我国石油供需模型

基本假设1:开放经济条件下我国石油供给曲线斜率为正。

相关解释:、开放经济条件下国内市场供给的缺口可由国际市场来填补,国石油供给曲线为一条稳定的正斜率曲线。从近几年国际石油市场的总体供给状况可以看出,世界石油产量稳定缓慢增长,同期石油价格也呈现一定程度增长。

基本假设2:石油需求曲线为一系列逐步右移的负斜率曲线。

相关解释: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快速增长,交通运输等行业不断发展,导致对能源的需求不断上升,其中原油需求增长尤其明显。随着我国经济结构的不断升级,对石油的需求必然还会增加。所以,模型中的需求曲线表现为一系列斜率为负的曲线。

根据上述假设,我们可以建立开放经济条件下石油供需及进出口模型,如下图:

图2开放经济条件下,石油供需模型

我国石油供需缺口的模型解释如图2所示,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迅速提高,对石油的需求不断增长,表现为石油需求曲线不断向右移动,这些石油需求曲线D1D2D3D4分别与石油供给曲线S0相交。与这些点分别对应的石油的产量供应分别为M1M2M3M4点。其中供给曲线S1与需求曲线D2恰好相交于石油资源约束线上,在其交点A2所对应的产量M2上,我国石油供需平衡,进出口总量为零,石油资源自给自足。该点左侧区域(如A1点)表示我国石油生产能力M2超过国内的需求M1,说明我国石油产量除满足国内需求外还有富余,可以有部分出口,出口量为(M2-M1)。该点右侧区域(如A3或A4点)表示随着我国经济的增长,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石油消耗迅速提高,A3、A4点所对应的石油需求M3、M4超过国内的生产能力M2,必须从国外进口部分石油才能弥补缺口,其中石油进口量分别为(M3-M2)、(M4-M2)。同时随着我国通过从国际市场的大量进口来弥补国内供应不足,导致国际市场石油价格也不断上升,逐步从P2上升至P3、P4。

从我国石油进出口的历史看,M2点左侧反映1993年以前石油对外净出口的实际情况,而M2点右侧则反映的是1993年后我国石油净进口的事实。在我国逐步增加石油进口量的同时,国际市场石油价格也不断攀升。

2.3石油需求曲线右移、供需缺口扩大的实证分析

由于资源约束的原因,我国石油供应将在一段时期内保持稳定。但是在中国经济强劲增长的拉动下,中国未来对石油及油产品需求仍会有较快增长,且需求弹性不大。到2015年,我国石油进口有可能达到近2亿吨,这意味着中国石油的需求未来将有一半以上要靠进口来补足。我国石油产量的增长远远赶不上需求的增加,供需矛盾日益突出。石油供应缺口却不可能依靠国内石油工业的增产弥补,我国今后新增的石油需求量几乎要全部依靠进口[2]。

3.模型分析的启示

中国庞大的人口和经济规模需要能源作为支撑,石油是左右我国经济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可以确认,当前中国的需求曲线正在向着右上方逐步移动,这种情况造成的结果,一是我国的石油进口量会不断加大,二是石油的价格水平不断提高,这样的变动影响力十分深厚:

石油进口量的增长会对我国的国际收支平衡带来不利影响。虽然我国目前的国际贸易处于顺差地位,但外贸顺差有减少的趋势,不利于我国的国际收支平衡。

我国从93年就成为了石油净进口国,对进口原油有着较强的依赖性。国际原油价格的持续上升,已对中国能源安全构成重大挑战,我国战略发展过程中的国民经济运行风险由此大为增加。

中国石油进口量的增加会导致全球石油价格的上涨,作为我国对外贸易主要对象的美日欧三大经济体也会受到石油飓风的影响,由此导致的经济疲软也会给我国企业的对外贸易造成影响。

油价上升会造成其他成本的连锁上升效应。燃油作为交通运输行业的主要成本,其价格上涨会使整个行业受到巨大的冲击。石油价格的上涨还会带来其他能源价格的增长,如电力、天然气等。以石油为原材料的各种行业,化工、冶金、纺织业等也会受到冲击。可见,石油价格是个极其敏感的要素,牵一发而动全身对,整个物价体系和经济运行都会产生直接影响。

油价上升会引起总成本的提高,从而引起供给方面的变化,最终可能对中国宏观经济产生成本推进式通货膨胀的影响。石油价格的上升,可能引起总产出下降和价格上升的“滞胀”经济状况[3]。

参考文献:

[1]梅永红,王元.全球能源大棋局[M].北京:实事出版社,2005.179—201.

[2]李小地.中国石油安全与可持续发展[J].国际石油经济,2003,7:23—26.

[3]方绪平.中国石油工业可持续性发展的竞争力分析[J].经济纵横,2005,1:18—19.

上一篇:关于现代园林景观绿化养护管理的思考 下一篇:后注浆技术在九堡大桥南接线桩基工程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