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调节居民收入差距的政策措施及启示

时间:2022-10-04 01:41:08

美国调节居民收入差距的政策措施及启示

【摘要】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收入分配差距和不平等已经成为世界性问题,引起人们的普遍关注。文章多角度展示了美国的收入分配差距现状,分析了收入差距扩大的主要原因和积极应对措施,从中吸取经验和总结教训,以期对缩小中国收入分配差距起到借鉴作用。

【关键词】收入分配差距,美国经验,初次分配

一、引言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以来,中国经济出现飞跃式的发展,居民的收入水平和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中国将进入真正的小康社会。特别是市场经济体制建立以来,市场机制所决定的“效率优先”的分配机制使得一部分人先富了起来,打破了以往的平均主义局面。因此,面对居民收入差距问题,我国必须积极地防范和遏制差距的继续扩大。

美国在上世纪30年代政府对收入差距进行了有效的调控,实行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政策,使得美国的收入差距迅速缩小,使得美国进入中产阶级国家,其社会保障方面政策有值得中国借鉴的一面。中国目前处在经济改革的转折点,内需不足,社会保障覆盖率低等方面都是中国当前经济再次加速发展的阻碍,缩小居民收入差距,增加居民个人收入是我国进入中产阶级国家的保障。随着信息经济的飞速发展,美国的收入大都流向金字塔顶端的人群,贫困人口增多,中产阶级退化使得美国消费疲软,经济走向低迷。而目前的中国,同样存在消费不足经济增长减速等问题,应积极从美国吸取教训,以期在防止我国居民收入差距进一步扩大能有所启示。

二、美国居民收入差距现状分析

基尼系数是国际上衡量收入分配平等状况最常用的指标,从理论上说,低于0.2表示收入绝对平均,0.2-0.3表示比较平均,0.3-0.4表示相对合理,0.4-0.5表示收入差距较大,0.5以上表示收入差距悬殊。基尼系数0.4是警戒线。图1为美国1967年至2010年的基尼系数分布图,1967-1976年的基尼系数在0.4警戒线以内,处于相对合理的状态,1977年达到0.402,超过警戒线,此后再没有回落到警戒线以内。基尼系数从1977年的0.402上升到2010年的0.469,扩大了6.7个百分点,表明居民收入差距在最近30年急剧拉大。美国已经成为发达国家中收入分配差距最大的国家。

由于基尼系数本身不能体现社会收入分层的实际分布状况,因此,有必要进一步剖析一定时期内各分组收入占全部收入的比重情况。

这40多年来美国的收入分配差距出现了由大-小-大的正U型分布状态,1967-1974年美国不同阶层的收入分配差距是逐渐缩小的。1967年,最低的20%家庭占全部收入的4.0%,最高的20%家庭占全部收入的43.8%,到了1974年,最低的20%和最高的20%分别占了4.4%和43.1%。最低的20%家庭收入上升了0.4个百分点,而最高的20%家庭收入是下降的,收入差距在缩小。在这个阶段,属于战后的繁荣时期,穷人与富人共同分享了经济增长的成果。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美国贫富差距开始加大,对社会财富增长的分配也日益不均。1975-1980年的最低的20%家庭收入比重从4.4%下降到4.3%,最高的20%家庭收入比重转为上升,上升了0.6个百分点。可以说马太效应在美国财富分配中体现得淋漓尽致:富者愈富,穷者愈穷,美国出现中产阶级日渐消失的一片景象。

1980年至今,家庭收入差距在加速扩大,到了80年代后期,连高收入者内部都出现了收入差距的加大,超级富豪和普通富豪的之间的差距也在不断扩大。1992到1993年一年中,最高的20%家庭收入所占比重就从46.9上升到48.9,提高2个百分点。2007年,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最高和次高收入阶层的收入均有小幅回落,最高收入阶层的下降幅度约为0.8个百分点,第四个20%家庭收入比重下降了0.5个百分点,最高的5%家庭收入下降了1.1个百分点。此外,2007年和2008年美国居民收入的基尼系数分别为0.463和0.466,可见收入分配状况并未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而恶化。一方面,美国虽是金融危机的发源地,但并不是受危机影响最为严重的国家,欧洲和亚洲各国尤其是中国购买了大量的美国次级债券,在危机期间受损相对较重。另一方面,美国政府应对金融危机出台的部分减免税政策及其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居民的福利。

三、美国调节居民收入差距的政策措施

美国虽然是一个经济高度发达国家,同时也是发达国家中贫富差距最大的国家,在不同时期也经历了收入差距的增减变化,针对居民收入水平高、分配差距大、贫困人口多的特点,在调节收入差距政策上,主要采取了义务教育、税收、社会保障和反贫困等措施。

(一)义务教育公平性。公平的教育机会是个人在社会中平等竞争和社会公平分配的前提。据美国人口统计署和许多机构研究表明,居民的受教育程度越高,其收入也会越高,并且学历越高,和下一层级学历者的差距越大。美国一直自称是机会均等之邦,也就是说,在美国,每个人都有接受免费义务教育的权利,每个人都有机会拥有光明的前程。因此为了保证不同地区之间义务教育的公平性,美国联邦和州政府加大了对义务教育的投入,州政府实行了不同学区的差别拨款补助方式。近20多年来,联邦政府对教育的支出正在不断的加大,如针对残疾儿童的资助、为了缩减班级规模的经费支出等专项支出的绝对额和相对比例都呈上升趋势。一方面,原有的联邦资助项目的额度在不断加大,另一方面,又新增了不少支出项目。

(二)个税制度合理性

1.美国采用统一超额累进税率,个税制度以完善的信用制度为基础,个人所得帐户与信用账户密切连接,能够及时显示个人的收入情况,有效地避免了偷税漏税行为。同时美国实行超额累进制度,有利于促进财富均衡分配,缩小贫富分化。其最基本的原则是收入多则交税多,收入低的可以先交税后退税。美国财政部的数据显示,2006年占美国人口0.1%的富人收入占居民总收入的9.1%,而他们缴纳的个人所得税占居民个人所得税的17.4%。同时,美国还征收赠与税、遗产税等政策,防止了财产在代际之间流转,也起到了扶贫抑富,鼓励慈善事业发展的作用。

2.自由选择计征单位,公平公正。美国政府1998年前建立个税制度时,就考虑到了这个问题,因而美国为纳税人提供以个人为单位和以家庭为单位的申报缴税方式,纳税人可自由选择。美国的这种模式已实行许多年,并取得很好的效果。这种模式照顾到了不同家庭的实际需求,真正意义上实现了公平公正。

3.浮动“宽免额”与多种扣除、免税、退税制度相结合。为了保证中低收入家庭和个人的生活不会因为纳税过多而下降,美国税法还规定了各种扣除、免税收入和退税制度。

(三)社会保障的完备性。美国的社会保障由社会救济、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险三部分组成。一是由联邦或州政府出资并管理的社会救济和社会福利项目。二是由政府立法强制实施,全体劳动者参加并共担费用的社会保险项目。政府只对这些项目提供基本保障,并在主要项目上体现了一定的社会共济和再分配原则。三是由各种基金组织委托商业保险公司等金融机构经办的私人团体年金、医疗保险和个人储蓄,对这一层次的保费和保费投资收入政府实行免税鼓励。

(四)反贫困措施的针对性

美国的反贫困政策主要是服务于需要帮助的弱势群体和落后地区。美国政府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按照“经济计划费用”来确定贫困线,再根据不同贫困家庭的具体情况来制定特定的政策进行补助。例如补充保障收入方案主要针对于低收入的老人、残疾人,为他们提供生活帮助;家庭帮助方案主要针对有“需要抚养的儿童”的家庭提供现金补助;食品券方案是针对低收入者发放的在指定的食品店才能使用的食品购买券;医疗补贴方案是向低收入的老人、残疾人、孕妇和多子女家庭提供的医疗保障。不光特殊的贫困居民和家庭可以得到救助,发展较落后的州县区域同样是反贫困政策的服务对象。

四、结论与启示

(一)在初次分配过程中确保居民收入随着经济增长而稳步增加,增加中等收入人群比例。

我国居民的收入分配状况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出现居民收入低于经济增长和收入差距持续扩大的趋势。居民收入增长速度远远低于经济的发展速度,相当部分的社会成员并没有充分分享经济发展带来的成果。因此要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保持城乡居民收入的持续快速增长,努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建立城乡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大致同步的机制,应该成为经济转型时期保持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政策取向。而这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要发挥税收调节的作用。税收是美国财政收入的最大来源,所得税占财政收入比重超过50%,这同时也为社会保障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因此我国应强化个人所得税征管,改革健全个人所得税制,对高收入群体的收入的增大征收力度和完善监督机制。如设立巨富税、遗产税种;针对部分需要特殊调节的高档消费品,适时开征特别消费税。这样既满足了不同层次的个人消费需求,又合理调节了高收入。

(二)在再分配过程中注重完善社会保障和福利制度、构建弱势群体的“安全网”。第一,在教育方面,要进一步完善农村义务教育投入机制,中央和省级财政要加大对农村中小学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从源头做好教育公平。解决特殊困难家庭在子女入学方面的困难落到实处。第二,在医疗改革方面,鉴于目前不同地区、不同单位的个人之间及城乡居民之间在基本医疗服务方面仍存在较大差距,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并没有得到根本性的解决。因此要加大城镇医疗保障和新农村合作医疗的制度改善和投入力度,增大对农村贫困人口的最低医疗保险额度,实施跨地区医保制度,保证居民在不同地区都能享受到医疗改革带来的实惠。

(三)重视发挥慈善、捐助等“第三次分配”的作用。在社会救助方面,美国的慈善事业发达,这对调节收入差距也有很大的作用。美国的企业、个人、教会组织通过各种基金会支出的慈善捐款多达6700亿美元,占GDP的10%,且有70%的捐款来自一半收入者。因此增加我国的社会救助资金投入,开展经常性社会捐助活动。健全完善慈善公益捐助体制,做到全透明化管理,保证每一分善款都用到实处,充分发挥社会团体、慈善、公益组织的作用鼓励社会各界参与扶危解困工作。规范农村社会救济制度,加大对农村特困农户的救助,做好灾区和贫困户的税费减免。

参考文献:

[1]杨立民,宋洁云,刘洪.解决贫富差距难题 看各国不同做法[J].市场与价格,2010(4).

[2]何慧超.美国和欧洲国家反贫困政策比较及其对中国的启示[J].中国民政,2008(9).

[3]刘强.美国居民收入分配现状及启示[J].宏观经济研究,2005(4).

[4]庄建.中国居民收入差距的国际比较与政策建议[J].宏观经济研究,2007(4).

[5]董全瑞.收入分配差距国别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41.

[6]刘乐山.美国调节收入分配差距的财政措施及启示[J].喀什师范学院报,2007(1).

[7]程黎,杨灿明.试论教育与收入差距的关系--兼谈美国社会的收入差距[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报,2010(6).

[8]美国人口统计署网站:

http://www.census.gov/prod/2012pubs/p60-243.pdf.

上一篇:“双主体”视角下电气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下一篇:2012农村商业银行行业分析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