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语文教育创新思路刍议

时间:2022-10-04 08:42:24

高职语文教育创新思路刍议

【摘要】文章分析了高职语文教育“边缘化”的原因,论述了高职语文教育重新准确定位的必要性,提出了加强高职语文教学的对策。要强调功能性,拓展课外阅读,丰富语言积累;突出人文性,根据专业特点,充实文化需求。

【关键词】高职教育;语文教学;功能定位;人文性;创新思路

语文作为学习语言和母语传承的主要学科,应该是任何学校,包括高职院校无可替代的公共基础课,也是正确解释语文作为灵活运用和承载我们中国文字语言学习的重要学科。语文教学是让学生懂得文字的使用和搭配,从大量的文学作品阅读中让学生感悟生活、聆听未知的世界。运用学生们学习到的知识来引导他们对话和写作,创作出更多新的语文作品。对于语文课程的学习是从已有的作品中感悟知识,学习基本要领,并对新的语文创作提供更多灵感,作为创作的始末始终都有人文精神的支撑。在近几年的中等职业院校升级为高职院校的同时,与之不符的是学生生源质量下降。许多高职院校的基础课老师都会有这样的感受:现在的语文课越来越难上,在课堂上学习气氛很不好,缺乏活力,学生的精神状态也不好,大多时候是上课就睡觉,很少有学生在认真的听老师讲课,更别说和老师互动了。这样就造成了老师在唱“独角戏”,这样的教学方式肯定不能保证教学质量,当然也就更谈不上教学改革和创新了。本文就此作一分析探讨。

一、高职语文教育“边缘化”的原因

造成语文在高职教育中越来越被"边缘化",甚至沦落为“辅课”或“考查课”。 主要原因有:

第一,从教育形式上来讲,我国对于高职语文教育并没有提出明确规定和具体要求。因此,在实际教学中就出现了教材良莠不齐的混乱情况,有些还是根据各学校教师的喜好或者教材简单程度来决定的,这样就不利于高职语文教学工作的良好开展。

第二,从学生的就业去向说,现在日益严峻的就业压力也成为高职院校忽视语文教学工作的一个主要原因。因为很多用人单位都对应聘者要求懂计算机、英语和工作经验,而对语文能力的要求几乎没有,所以这就造成了学生认为与其好好学习语文不如多抽点时间学习计算机、英语和专业技能方面的知识,这样为日后找工作也能打下良好的基础,争取到更多的机会。

第三,从社会的实用角度来说,在一些人的观点中,语文教学就是简单的听、说、读再到写作练习,认为这样简单的学习在初、高中阶段就应该结束了,没有必要再延续到高学历教育中。因此,这就造成了高职学生普遍重技能、轻基础,重实用,轻内涵,其实这种现象也不利于学生的长远发展。

第四,从社会发展角度来说,由于经济市场的快速发展,经济多元化的影响,人的心态已经很浮躁了,对于功利的追求往往超出了社会的发展,对于文化“快餐”的发展,导致了很多人都是注重眼前利益,对于网络上消遣作品都是作为娱乐消遣使用,对于当代经典作品的关注就很少了,古代经典作品就更不用提及。

二、高职语文教育应该重新准确定位

目前,大力倡导实行通识教育。通识教育即工具类基础课程,核心课程包括人文学科、社会学科、自然学科三大领域。

首先,这是西方教育中的一项重要传统,是关注受教育者作为一个“负责的人和公民”的生活教育,其目的在于培养一个“完整的人”。视高职语文教育为通识课程的理论依据是语文素质和语文能力,是人的综合素质、综合能力的核心要素,是学校育人的重要载体。这种观点将高职语文看成是高职学生知识系统自我优化的特点,是全面发展的“生长点”,是高职课程体系中“有教无类”的课程。因此,高职语文以其文学性、思想性、文化性、情感性兼备的特点,在通识教育中具有核心课程的地位,不可偏颇。

其次,这是紧密切近专业文化课程。其理论依据是高职教育是“就业教育”。 职业技能的传授学习是职业教育不同于其他教育的基本特征,职业教育的目的是“为个人谋生之预备,为个人服务社会之预备,为世界及国家增进生产力之预备”。高职院校语文作为一门专业文化课程,根本目的是为学生就业创业进行知识储备,但是教材如何修订,开设哪些课程,要按专业特点和学习需求而定。高职语文的定位,应该联系高职人才培养目标,将语文教育与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职业道德、专业技能、建设优秀的校园文化等有机结合起来,为培养高职技能人才创造优良的人文环境。

三、高职语文教学应突出其功能性和人文性

高职语文教育发展的关键是要将学科教育纳入到职业教育的系统中去,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注重高职语文教学的模式,要将语文所带来的功能性和人文性介绍给学生们。

1、强调功能性,拓展课外阅读,丰富语言积累

在长期的课堂教学中,教师都是作为教学的主角,学生的学习也是被动式的学习,没有主动消化和尝试性的领悟机会。所以在高职语文教学中教师的职责应该从知识传递到激励思考的转变。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激发学生的主动性,教师可以让学生来进行试讲、复讲、讨论。在这些过程中最重要的是要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让学生查阅资料、翻阅工具书写出自己的预习重点等,让他们在自由的环境中进行学习,让他们在自我体验中学会自由、学会选择。 课外阅读是语文学习的重要部分,独立思考是学习的灵魂,兴趣广泛、阅读量多的学生,一般接受能力和思维逻辑性都强,反应敏锐,教师应该对课外阅读提出较宽松的建议,拓展学生的课外阅读视野,同时体现因材施教的个性化原则。教师可以要求学生把阅读过程中的感受、领悟经由口头或书面的形式介绍给同学们分享,展开讨论。语文教学还应充分考虑到社会环境的变化因素,引进新的知识、新的方法手段,增强语言教学的功能意识、环境意识,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这样才有助于改善高耗低能的现状,达到事半功倍的实践效果。

2、突出人文性,根据专业特点,充实文化需求

高职语文教学的指导思想,一是以能力训练为主,注重文化熏陶,着眼于高职学生语文素质的全面提高;二是传授知识,发展智力、个性和特长;三是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和语文素养,课堂上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并适时地安排、组织讨论课,在教学中营造民主、平等的学习氛围。同时,在教学中渗透德育,充分利用语文教学中的文学内容进行文化思想和人格精神教育,培养学生爱国的情感和高尚的人格追求。为此,高职语文课的教学模式中除了突出听、说、读、写四种能力的培养外,还应该突出培养科学精神,凸显人文教育。应将人类优秀的文化成果通过知识的传授以及学生的自身实践,内化为人格、气质和修养;要让学生了解传统文化的思想精髓,培养高尚的人格情操,促进身心的协调发展。强化基础知识,提高语文能力,强化语文知识的学习、理解和运用,提高学生的语言修养。开阔知识视野,发展学生个性。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发现学生某方面的语文能力优势,自觉地培养和发展学生的个性,应根据不同专业的学生特点,对教学内容进行合理的调整,改进教学方法,尊重学生个性,激发学习兴趣,充实文化需求。

总之,语言的功能性决定着语文是覆盖在所有学科之上的,是一种把人文精神渗透到所有学科中去的学问。高职语文是高职教育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培养良好的人文素质,提高语言表达能力、社会交际能力等都起着重要的作用。我们应该充分认识到高职语文教师在教学模式中应凸显语言的功能性和学科的人文性,才能培养出能够适应社会激烈竞争和市场经济需求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参考文献】

[1]袁昌仁.试论语文教学与人文精神建构.陕西教育,2002(8).

[2]樊汤梅.高职大学语文实践教学改革与探索.现代阅读(教育版),2012(21).

[3]袁青山.对大学语文课程建设的重新审视与实践探索.教育与职业,2009(17).

[4]彭书雄.基于人文素质培养和语文能力提升的大学语文教育改革论.华中师范大学,2006.

[5]方爱武.守望文学-关于高校大学语文教学的几点思考.消费导刊,2009(2).

上一篇:朋辈资源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队伍建设中的运用 下一篇:农村大学生心理问题与解决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