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教学中实施分层教学

时间:2022-10-04 07:33:42

数学教学中实施分层教学

分层次教学是指教师依据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或潜力兴趣,把学生进行分组,辅助他们在相近的群体中以相适宜的方法来学习知识.教师实行分层教学的前提条件是学生存在层次差异.初中数学在知识性、逻辑性和思维性方面都有了一个更高层次的要求,许多初中生普遍感到了学习的压力,学习成绩和能力的分层也变得明显化.为了在教学中体现公平性,即公平对待不同层次的学生,数学教师应采用分层教学,以适应不同层次水平的学生的实际情况.

一、初中数学分层教学的必要性

在我国,特别是在农村,由于教育资源很有限,很难实施小班教学.每个学生都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如何使得每个学生都能获得相应的知识和技能,达到课标要求的基本目标,是每个教师必须面临和解决的问题,这也关系到教学公平的问题.面对这个问题,我们提倡在初中数学教学中采取分层教学法.

所谓数学分层教学法就是根据课标和教材的要求,在学生知识基础、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存在明显差异的情况下,数学教师有针对性地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实施分层教学,使全体学生都有所学,其潜力得到最大限度发挥,进而达到不同层次教学目标的一种教学方法.实施分层教学法能使所有学生达到课标规定的基本要求,从知识、技能和能力方面普遍提高.

分层教学是一种面向全体、因材施教、使每个层次学生都能够获得成功体验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方法面向全体学生,又正视个性差异,优化师生关系,因材施教,分层提高,可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二、分层教学的途径

1.学生分层

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为越来越多的教师所接受.教学中教师要关注全体学生的发展和进步,调动起全班不同层次学生的积极性,让他们共同参与到教学中.由于学生本身的数学基础和学习能力是不同的,如果采用“一刀切”的办法,势必挫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因此,教师应面向全班学生,了解学生的总体水平和个体间的差异,根据他们的学习基础、学习能力和思维能力,把学生分为A、B、C三个不同的层次.具体为:A类学生是学习成绩较差、学习能力不足、积极性不高的学生;B类学生是基础掌握较好,但是变通不足,不能对数学公式灵活运用,创新能力不足的学生;C类学生是基础掌握牢固,能够主动学习和探索的学生.这种分层当然不是固定不变的,数学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来划分.

2.教学目标分层

一堂好的数学课,是要能使不同层次的学生达到不同层次的学习目标,而不是要求全部学生达到同一个水平,这是不符合教学实际的.因此,面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教师应采取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如A类学生是按照数学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进行教学的学生,教师对A类学生应多加指导,培养其基本的学习方法和技能;B类学生是略高于基本要求进行教学的学生,教师在问题设计和理解能力方面对其要求更高一点;C类学生是按较高要求进行教学的学生,这类学生往往能显示对数学特有的喜爱和学习能力,教师要注重这部分学生的思维创造力,发挥他们的数学特长.为不同层次的学生设置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这样就不会让学生(特别是成绩一般的学生)感到有太大的学习压力,让他们都能体会到成功的喜悦、进步的快乐,才能激发他们学习的积极性.

3.课堂教学分层

课堂教学分层是分层教学的核心内容,它要求教师以不同层次的学生为基础,采取不同起点的教学,主要体现在对学生的分层练习.在课堂教学中,数学教师除了对学生知识和技巧方面的讲解,更重要的是对练习题讲解.教师要针对三个层次的学生精心设计课堂练习题,既要兼顾到低层次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又要兼顾到高层次学生创新的要求.以全班学生为基准,正视个性差异,鼓励个体发展.A类学生做基础性练习题;B类学生以基础性练习题为主,又要适当做一些略微提高性的题目;C类学生主要做一些灵活性和综合性都比较高的题目,让三个层次成梯状变化,各有着重点.

4.教学评价分层

对于不同层次学生的教学评价也不相同,对A层次的学生要不断鼓励,对于他们的每一点进步都要给予充分的肯定和鼓励,培养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B层次的学生对基础性知识掌握已经较为熟练,要对他们在方法上指导,向C层次学生引进;C层次学生的评价,主要看他们的竞争性和技巧创新方面.

总之,教师采用分层次教学在开始阶段可能任务量比较大,操作起来有些困难,但这是一种更为人性化的教学方法,对于提高初中学生的数学水平是有帮助的.数学教师可以根据自身和学生的实际情况不断实践和探索,使分层教学成为帮助学生进步的阶梯.

上一篇:新课程背景下数学教学 下一篇:化学教学中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