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学生获取和解读题目信息能力的探究

时间:2022-10-04 03:37:41

培养学生获取和解读题目信息能力的探究

[摘要] 获取和解读信息是一个对信息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思维加工过程。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本文探究了在解决问题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获取解读题目信息能力。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题目信息素养十分重要,它是合理、正确解题的基础,是解决问题的第一步,也是必需的环节,是打开解决问题大门的“金钥匙”。

[关键词] 信息 获取 解读 解决问题

一、创设生活情景,获取“信息”

新教材借助学生身边丰富的“解决问题”的资源,创设了生动活泼的生活情境,提供了较真实的亟待解决的实际问题。从丰富的生活情景中,获取有效的信息就有待于教师的引导和学生的探索、积累。

1.化静为动,获取信息

如四年级上册P48页(见右图),让学生亲身经历观察画面的过程,充分理解送一棵树苗的含义。但学生难以准确地描述信息,把这幅静态的画面转化成动态的送树苗的过程:买3棵树苗,送一棵树苗,学生就容易提出“买三赠一要多少钱”的数学问题。

2.化图为文,完善信息

直观的画面难以体现“两步计算问题”的特点。如:四年级下册P35页(见右图),学生看图后列式为24×5×2=240(元)。

我们把获取的信息整理成文字:老师买来5箱矿泉水,每箱24瓶,每瓶2元,一共要花多少元?通过图文结合,帮助学生寻找中间问题“每箱几瓶”或“一共几箱”,进一步认识两步问题的结构特征。从图向文字过渡,增强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经历从直观到抽象的思维过程,发展学生分析能力。

二、捕捉隐蔽信息,看懂“原型”

实验教材中含有丰富信息的问题情境,这些信息可以是“求什么”的问题信息,也可以是需要根据提供的信息去发现并提出数学问题。引导学生看懂“原型”中传递的数学成分,是解决问题的前提条件。

1.量化信息

实验教科书中提供的“原型,大多以图为主,伴以文字呈现,因此让学生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信息,把信息尽量用数字概括、提炼。例如:五年级上册8页(如图),这是市场里买东西的生活情境图,图中有的呈现问题信息,如商品的价钱;有的直接提供部分数字信息和问题,而其余信息则需要学生观察已知信息与问题之间的差距,根据问题有目的地寻找,学生可以通过看台秤刻度的方法量化其余信息,如每样的东西的质量。

2.发现问题

情境中可能提供的只是条件信息,需要学生发现数学问题。教师要引导学生从信息中发现量与量之间的各种数学关系,鼓励学生以提问题的形式把这些关系揭示出来。同样的信息存在不同的数量关系,相对应的可以提出不同的数学问题。

三、有效处理信息,构筑“模型”

“原型”情境提供给学生的只是一个客观存在的信息材料,学生还需要学会处理纷繁复杂的数学信息,理解从数学角度描述客观事物与现象,初步建构起数学模型,这个过程就是从“原型”到“模型”的过程。

1.适当筛选,找出对应信息

经过选择的信息往往直接指向问题。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从数学问题出发,选择出能解决问题的信息或先筛选出有关联的信息,为解决问题服务。如:右图,图下有3~7月份的月历,标出了科考队的出发日期、计划返回日期和实际返回日期,提出问题:“科考队这次考察一共花了多少间?教学时,让学生说一说我们可以得到哪些信息?要我们计算什么?学生找出对应信息后让学生尝试列式计算,或组织小组讨论。

2.信息重组,形成有序信息

同一类信息的呈现需经重组后才能让人们形成清晰的、完整的数学表象,便于理解。

如,四年级上册《作业本》第45页第6题:《一课四练》封底的信息。假如稿费按每1000字40元算,那么作者应得稿费多少元?面对此题,部分学生不知该选择表格中的哪条信息,有用条件和无用条件混淆不清。为此教师帮助学生对信息进行分析、筛选、提炼。引导学生倾听他人的信息,通过交流和评价,学生自己就能筛选出有用的信息,使学生感受到数学思考的乐趣,体会到数学的应用价值。

四、开展有效关联,掌握“方法”

掌握建立信息关联的方法,辨别相关信息,获取有效信息后进行排序,化零为整,组合信息,利用关联解决问题,找到解决问题思路的突破口。

(1)建立各级问题的关联,区分无效信息

新课程背景下的题型其信息呈现方式多种多样,需要学生在解题前对这些信息进行梳理,区分。笔者在平时教学实践中,注意此类能力训练的逐步渗透,提高了学生对信息的解读能力。。

(2)借助推理方法的关联,排序有效信息

“解决问题”以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为背景,创设了丰富的、生动活泼的生活情境。由于信息量多,学生难以把相关联的信息进行整合,如何在解决问题前把凌乱的信息进行有效排序,是学生解决问题的关键。数学教学解决问题时都存在着或明或暗的因果关联,教师应引导学生抓住“果”去析“因”,寻找到解题入口,促使学生思考与分析,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运用多种策略,扫除“干扰”

1.分步解读,扫清信息障碍

学生在解读信息时往往会遇到一些情节障碍,导致解题思路的受阻。此时,教师必须帮助学生扫清障碍,避免不必要的出错。

如,四下教科书第10页例4:教师帮助学生一起解读,让学生明白两点:一是游人越多,派出的保洁员越多;二是上午与下午派保洁员的标准都是按每30位游人派一位。引导学生把问题说完整,让学生说出你是怎么想的?根据什么?通过解读,帮助学生分析数量关系,寻找解题思路做好准备,也培养了学生提出数学问题的能力。

2.走进生活,读懂生活化信息

新课程标准强调,数学教学要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践,从学生的生活实践和已有的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引导学生观察、猜想、推理、交流等活动,使学生会用数学的眼光来思考问题。但是教材中呈现了一些与成人活动相关的数学问题,需要教师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设计学生感兴趣的情境,让他们有更多机会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学习数学、理解数学和应用数学,从而使学生真正体会到数学的实用价值。

3.引导提问,创新信息

信息创新能力指在加工信息时,经过分类、归纳、综合、抽象、联想等思维活动,找出有规律的、带共性或相关性的信息,得出创新信息。

信息的获取和解读是打开解决问题之门的金钥匙。教师要为学生创造一切条件,在以主题图为载体的生活“原型”中,让学生经历信息数学化过程,明晰事理,初步形成搜集信息、处理信息的策略,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从而培养应用意识,顺利地应对后续的问题解决、交流与问题的再生、实践与综合应用,才能更好地提高学生应用数学知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逐步走向解决问题教学的成功之路。

参考文献:

[1]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

[2]李志勇.小学数学教育.辽宁教育杂志社.

[3]陈和.小学数学教师.上海教育出版社.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上一篇:影响高中生数学解题的心理因素探究 下一篇:在美术课堂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