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地理标志管理中的问题及对策

时间:2022-10-04 02:08:07

我国地理标志管理中的问题及对策

[编者按]近日,欣闻北京的“大兴西瓜”、河北的“宣化牛奶葡萄”通过了国家质量检验检疫总局的审查,将受到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就在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如火如荼地开展之时,我国地理标志保护仍然存在管理体制冲突、保护协调机制不完善、认识不足等诸多问题,如何有效利用地理标志,促进农产品销售和地区经济发展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地理标志”作为一个新知识产权概念,是TRIPS协议中提出应予保护的商业标志之一,其本质在于昭示某商品的来源地理区域,而该地理区域决定着某商品的特殊优良品质和信誉,如“西湖龙井茶”、“迁西板栗”、“安溪铁观音”、“涪陵榨菜”等,具有显著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

我国是农业大国,土特产品丰富,许多产品驰名中外,并且与地理来源密切相关,是当地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近几年,一些地区也开始利用地理标志打造地方特色经济的“名片”,扩大产品销售量,取得了显著的品牌效益和经济效益。但总体看,不管是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的数量,还是地理标志的运用、管理水平,与国外还有明显差距。

双轨管理引发利益之争

主管部门之争

我国目前存在着两个部门机构、两种方式对地理标志实施保护。其一是工商行政机关依据商标法律制度,将地理标志纳入到证明商标、集体商标体系之中进行保护,仿效的是美国模式;其二是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依据原产地域产品及原产地标记管理规定对地理标志实施保护,仿效的是法国模式。我国加入WTO后,国内对地理标志越来越重视,两个部门的争执也越来越激烈。2005年7月15日,国家质检总局率先颁布《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规定》,废止了原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公布的《原产地域产品保护规定》,并相应推出了质检地理标志产品专用标志(见图1);2007年2月1日,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正式对外公布地理标志产品专用标志(见图2),并同时《地理标志产品专用标志管理办法》。 至此,两大部门围绕地理标志产品注册保护职能归属之争由此全面升级。

其实,两个部门围绕地理标志都做过大量的相关工作,竞争早在几年前就开始了。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2004年在重庆、2005年在广东分别组织了两次全国地理标志大会,并应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邀请,于2005年6月组织安溪铁观音原产地代表,赴意大利帕尔玛参加“全球地理标志保护研讨会”,今年6月还将在北京承办“全球地理标志保护研讨会”。国家质检总局也分别于2005在杭州、2006年在北京与欧盟委员会共同主办两次“中国-欧盟地理标志研讨会”,并在出口检验等领域考虑进一步施加影响。部门之争,也给地理标志申请者和使用者造成一定的困惑,实际应用上,有的地方选择证明商标保护,有的地方选择原产地名称保护,有些地方甚至选择两种同时注册保护的办法,比如:绍兴黄酒、龙井茶。但这样,不仅造成保护成本的增加和国家管理资源的浪费,也容易形成所有人权利冲突,让企业无所适从。

不同地区利益之争

不同行政审批程序造成所有人权利的冲突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小站稻”之争。2000年6月9日,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商标局正式核准了津南区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为“小站稻”证明商标的法定持有者。2001年11月,国家质检总局派出原产地专家小组,专程到天津市宁河县,对天津“津沽”牌小站稻米的地理标志进行审核认证。“小站稻”引起了津南区和宁河县两方的论战,双方的主管部门也各执一词,凸显了管理体制问题的严重性。

同样,“金华火腿”的一起典型案例,因为涉及地理标志权,不仅成为摆在法院面前的一道难题,也引起了整个地区火腿行业的震动。金华火腿的商标持有人浙江省食品公司状告上海泰康食品公司和浙江永康四路火腿一厂侵犯商标权,后者以标注的是“金华火腿”原产地域产品名称为由抗辩。一方享有“金华牌”火腿的注册商标,一方生产“金华火腿”受到原产地域产品保护,最终法院按照“诚实信用、尊重历史以及权利与义务平等”等原则,判决在确认原告商标权的同时,明确地理标志的权利也应保护。但商标之争并没有因此结束,因为,在金华火腿证明商标注册后,整个金华地区存在“金华火腿”商品商标、证明商标和原产地域产品名称共存的现象,虽然获得国家原产地域产品保护使用资格的企业不用再与省食品公司签订商标使用许可合同,向对方支付商标使用费,但三者之间如何协调仍然引人关注。为保护既得利益,甚至还出现了商标持有人浙江省食品有限公司状告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商标局的案件和把原产地保护产品当作侵权产品查扣的案件。

地理标志保护是一项系统工程

当前,国内的地理标志知识普及仍然不够,不用说企业和消费者,甚至一些基层管理部门,真正了解地理标志相关知识的也不多,并没有把地理标志保护放在突出位置。正是由于认识不到地理标志在提高农产品竞争力、保障农产品市场秩序和增加农民收入方面的巨大作用,才出现了一些地区花费大量人力、物力申报下来的地理标志却成为摆设的怪现象。而注意发挥其应有的品牌价值的地区,正通过地理标志的“金字招牌”,为农民带来巨大收益。认识不足还表现在地理标志的授权和管理上,还有一些地区虽然宣传到位,但不注意使用管理,授权企业良莠不齐,大型企业与手工作坊同时授权,以同一品牌在市场上出现,让消费者难以分辨,甚至造成质量事故,使品牌声誉受损。虽然有些企业未经过授权,属于假冒,但仍然表现出地理标志管理薄弱的一方面。一个地理标志品牌的创立,往往是几代人努力的结果,真正和能够扛着品牌闯市场的农产品并不多,需要更多的保护。

地理标志的保护协调机制不完善

地理标志的保护和管理需要生产者、经营者和政府部门的共同努力,才能逐渐规范。无论采用现行的《商标法》或是制定单行法和成立专门机构,都必须建立协调机制或统一机制,才能达到有效保护。目前,工商和技术监督部门都是各管各的,保护不到位,市场混乱。协会或者地方政府要到外地维权,都需要工商、技术监督部门配合、取证和查处,由于没有有效的协调机制,更多的时间放在了协调当地部门上,而不是有效打击侵权上。建议有关部门建立协调机制,开展“查处地理标志产品侵权联合行动”,为地理标志产品的销售创造良好的市场环境和舆论氛围。

地理标志在网络应用方面的保护几乎是空白

地理标志专用权范围是否延伸到互联网应用上,是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随着网络经济的发展,地理标志在互联网上的保护问题,不可避免的出现在我们面前,域名、通用网址、搜索排名等方面都与地理标志出现了不同程度冲突,以域名纠纷最为突出。如何协调域名与地理标志、商标、商号之间的冲突问题,一直在考验着域名管理机构和法学界。

微软宣布IE7正式支持中文域名之后,中文.cn域名注册量猛增,随之而来的域名与商标的冲突也迅速增加。迁西板栗.cn域名就被厦门某公司恶意抢注,并且标价10万元出售,理由是迁西板栗的销售范围广,知名度高,已经过网络评估师评估,仍有升值空间。我国目前对驰名商标保护进行扩大保护,不仅在商标领域进行跨类别保护,甚至扩大到互联网领域进行“跨界别”保护。CNNIC对某些出于技术原因的符号、行政区划、政府机关、教育机构等的名称,采取必要的预留措施,驰名商标包括在预留范围之内。但“迁西板栗”作为河北省著名商标,却没有预留。这凸显地理标志这种知识产权在网络应用保护方面的缺失和法律的滞后。因此,现阶段,最有效的方式就是及时注册与自己的标识相关的域名,如果发现域名被抢注及时通过争议解决机制或诉讼程序解决纠纷。

当前地理标志保护中存在问题的解决

有人提出应该立法保护。今年3月,笔者致电刚刚参加完两会的全国人大代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副校长李华,他连续多年提出尽快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地理标志保护法》,通过立法保护更多名优特产品的提案,今年已经是第5次了。李华代表更看重的是地理标志及其保护在促进农业和农村全面发展,解决“三农”问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的作用,建议我国选择专门立法模式保护地理标志。但立法在法律界仍有争论,据悉,目前国家有关部门正在做立法前的调研和准备工作。在目前情况下,笔者认为,可以暂时采取以下措施:

1、建立联席会议制度,逐步推进法制化进程。由国家质检总局和国家工商局以联席会议的方式,定期沟通和协调,包括管理、审核、互认和对外谈判等方面,协调立场,发挥各自优势,再逐步推进法制化进程。

2、加大地理标志知识普及推广力度。最有效的方法是扶优扶强,以点带面。从全国选出几个有代表性的地理标志,重点宣传和扶持,提高人们的认识水平,摸索推广成功的管理经验,吸引更多的地方政府、企业加入到运用和保护地理标志的行列中来。比如,政府可以加强对持有证明商标的非盈利组织的支持,从宣传、经费和管理方面予以帮助,可以在协调不同地区利益、强化监督方面发挥更多的作用,让地理标志的受益者在使用地理标志的同时使用自己的商标,实施共同保护战略,更有效地促进“三农”问题的解决。将地理标志转化为市场竞争力,使地理标志能够更好的发挥促进农民增收和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

(作者单位:迁西县板栗产业化办公室)

上一篇:企业社会责任的实践先锋 下一篇:标准化要成为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的武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