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环境教育有效性研究

时间:2022-10-04 12:59:32

高校环境教育有效性研究

摘要:环境问题日益突出,环境教育在培育公众环境意识、促进公众积极的环保行为方面的作用日益显现,如何通过环境教育价值目标与行动目标的有机结合,以及环境知识传播课程与实践课程的有机结合来促进高校学生内化可持续发展的价值理念,形成积极的环境行为,是值得思考的课题。

关键词:高校;环境教育;有效性

一、问题的提出

环境教育的发端最早可以追溯到1962年,学者蕾切尔卡逊出版了反映环境问题的专著《寂静的春天》。该书的出版使环境问题进入到公众视野,受到广泛关注。随后的30年,联合国召开了以解决环境问题为主题的各类会议,陆续提出了环境教育的理念,明确了环境教育在环境发展中的作用,界定了环境教育的内涵,规定了环境教育的目标、对象、指导原则等,为各国环境教育的广泛开展奠定了理论基础。在1973年召开的第一次环境保护会议上,我国首次提出了环境保护的概念,迄今为止在教育目标、课程设置、师资培育等方面已经建立起了较为完整的教育框架,从幼儿园、小学、中学到大学开展了多层次的教育活动。随着环境教育活动的深入开展,一个较为突出的问题摆在了环境教育工作者面前,那就是公众环境意识的浅层次性以及环保行为的选择性。因此,如何提高环境教育的有效性是值得教育工作者思考的重要问题。

二、现阶段高校环境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第一,环境教育的主导者(主要是学校及教师)对环境教育的价值认识不足,重视不够。从文献研究分析,我国高校中仅有10%的院校在非环境专业的学生中开设了环境保护课程,99.5%以上的非环境专业的学生在大学阶段是没有得到相应的思想熏陶、知识传授及技能培养的。在开设环境教育课程的高校,基本上采用的都是通识教育的模式,如复旦大学在通识教育模块中开设了“生态环境与生命关怀”课程,但也仅仅限于选修课。部分高校对环境教育重视不够,具体表现就是师资力量不够,教师开课率不足,学生在学校里几乎得不到环境教育的机会。第二,高校环境教育目标大而空泛。长期以来,我国高校环境教育多是自上而下的行为取向,设置的教育目标多是口号式的、宣传式的,远离了学生的生活实际。早在1979年,英国环境教育学家亚瑟•卢卡斯的博士学位论文《环境与环境教育:概念问题与课程含义》中就提出了著名的环境教育模式——关于环境的教育、为了环境的教育以及在环境中的教育。他指出“为了环境的教育”是指环境教育的目的是为了环境保护,旨在改善环境,培养人们解决环境问题的能力和决心。由此可见环境教育的目标设置应该是学生对环境最真实的感受以及由此引发的真实行为。第三,高校环境教育的方法与手段不符合环境教育的实际需求。我国高校仅有的环境教育多数是以课堂传授知识为主。根据英国环境教育委员会(NAEE)的研究发现,在影响学生环境关怀和环境责任的因素中,户外活动的经验远高于课程教育,前者占91%,后者占50%;而学校传授的环境知识仅有10%能够转化为学生的环境意识,仅有1%的环境意识能转化为学生的环境行为。由于缺乏“在环境中的教育”,使得高校的环境教育效果欠佳。

三、对环境教育有效性提升的思考

(一)环境教育的价值目标与行动目标有机结合

环境教育需要解决的问题归根到底是环境与人类的关系问题,也就是在人类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如何处理向自然索取和环境保护之间的平衡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问题。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提出为环境教育的发展提供了一条行之有效的道路,把人类的发展、进步与环境保护有机地结合起来,解决了长期以来困扰人们的一个课题——“要发展就不可避免地会破坏生态,要保护环境就要终结发展”。在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下,要将这些宏大的理念转化为真实有效的教育目标。一是低碳环保的价值意识与节约消费行为目标之间的统一。随着经济的发展,形成低碳环保这一价值理念,意识到有些微不足道的实际行动就是低碳环保价值理念的具体体现。比如乘坐公共汽车出行、随手关灯、放弃使用一次性餐筷等。二是生物多样性等环境伦理与减少人类行为对环境影响目标的一致。在可持续发展理念下,减少人类行为的干预,保持生物多样性,是摆在当代社会面前的一项重要议题。因此,谨慎行动,增加对自然的敬畏,无疑应该成为环境教育的重要目标。三是自然的情感观与积极参与环境保护行动目标的有机结合。在环境教育的目标中加上对大自然的情感培养目标,无疑是增强行动的积极动力。通过讨论有关自然与人类行为的议题(比如建水坝对河流生态的影响、转基因产品与人类生存等现实问题),参与环境调查等行为,激发学生对环境的情感体验,进而培养学生关心环境、为环境负责的态度。

(二)环境知识传播课程与环境实践课程有机结合

环境知识传播课程的设置是传统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实施较为容易。高校环境实践课程相对薄弱,所以在课程设置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到实践课程的主旨是让学生在实践中提升处理人与环境关系的能力。第一,充分利用本校资源打造体现校域特色的实践课程。首先利用学校的自然环境,让学生成为校园绿化的主力军;其次利用学校的地理空间环境,让学生积极参与校园环境治理工作,比如校园垃圾分类、校园废品回收与再利用、校园环保设施的设计与管理等。第二,搭建社区服务平台,使学生有机会参与到社区环境治理工作中。社区是一个更大的舞台与空间,社区中的环境问题更为复杂多样,学校与社区的有机结合,是学生能够把课堂上书本上的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去,直面实践中的困难,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转化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第三,借助互联网技术,延伸环境教育的空间与时间。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为教育的拓展提供了无限的想象空间,环境教育也应该借助这一技术,无论是环境知识的传播、环境议题的探索还是环保行为的组织,打破时空的藩篱,把政府、学校、社区、环保组织、学生个体有机统一,形成合力,促进环境教育的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国家环保总局.21世纪议程[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3.

[2]徐辉,祝怀新.国际环境教育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

[3]JoyA.Palmer.21世纪的环境教育[M].田青,等,译.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2.

[4]廖小平,孙欢.环境教育的国际经验和中国现实[J].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02):156-160.

[5]吴云,王子彦.我国高校普及性环境教育的发展与现状分析[J].辽宁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7,(01).

[6]祝怀新.环境教育论[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2.

[7]杨小微.以学生的真实成长考量教育的有效性[J].教育测量与评价(理论版),2009,(03).

作者:汪泳 单位:长春工业大学人文学院

上一篇:高中地理教学与环境教育的整合 下一篇:旅游管理专业立体化实践教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