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探索

时间:2022-10-03 11:46:46

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探索

摘要:亚里士多德有句名言:“思维是从疑问和惊奇开始的,常有问题,才能常有思考,常有创新”,随着新课程标准的逐步实施、改革和完善,化学课堂教学的改革也在不断深化,要求改变过去陈旧的教学模式。化学教学过程中需注重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问题”是引发学生的求知欲与好奇心原始动力,问题引领学生的学习。

关键词:化学课堂 高中 问题意思 氛围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4)7-0159-01

高中化学新课改以来,教师课堂教学模式与学生学习方式都有了较大变化,突出的一点就是学生的自主时间明显增多,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也取得了欣喜成效。但是,笔者在新课程教学实践中发现不少学生听得懂,能掌握书本知识,而遇到实际化学问题却生搬硬套,不能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去分析和解决。笔者认为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之一是,学生缺乏问题意识能力。究其原因,是我们现阶段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还是偏重知识传授,忽视“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很少有学生能主动地提出问题。造成这种局面的因素很多,不可否认的是教师的教学方式、教学方法、教学行为不当是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在大多数课堂教学中,只是教师讲,学生听,教师提问,学生回答,久而久之,忽视了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学生没有了问题意识,结果导致学生思维不活跃,想象力不丰富,解题方法僵化,缺乏创新意识。

1 老师要善于营造“提问题”的氛围

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接受――理解――巩固――解题),老师按自己事先设计好的教学计划,为了完成自己的教学任务,往往忽视或简单否定学生提出的不在老师“圈内”的想法,一味地让学生站在老师划好的“圈内”,就算完成了教学任务,达到教学目的。不合老师想法的答案就认为是“瞎说”,学生哪还敢轻易提出问题,出现异端,只好“围着”老师转,安安静静地听,老师有“问”,学生才有“答”,而且答案最好跟老师的一致;老师不“问”,学生应乖乖地听,如此时间一长,学生就没了求异思维、求新思维,学生的问题意识逐渐被扼杀。

对于不善提出问题的学生。一旦提出问题,应鼓励他的勇气,对好问而又抓不住要点的学生,则要耐心引导。要运用积极的评价手段,调节好学生的心理状态,及时地发现和捕捉到学生的学习过程中,随时闪现的智慧火花与可贵的表现,更要把微笑、趣味、幽默和竞争第一带进课堂,贯穿于课堂教学的始终,让整个课堂始终充满朝气和活力。激发学生提问题的积极性,使学生敢于提问,善于提问。

2 探究的教育氛围,激发学习的兴趣,让学生想问

化学教学中巧设悬念,创设探究的氛围,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而且可以激发学生求索的欲望和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敢于怀疑,不管是教材上的还是教师讲的,甚至是实验中的一个微小现象,当学生出现疑惑时,让学生想问,通过独立思考或相互讨论,使学生高度兴奋,活跃思维,重点的地方教师可画龙点睛。

例如在教学氨硫酸硝酸一节中,围绕浓硫酸的化学性质进行了如下实验探究:将适量的蔗糖放入烧杯中,加入几滴水,搅拌均匀。然后加入适量浓硫酸,迅速搅拌,放出大量的热,同时观察到蔗糖逐渐变黑,体积膨胀,并放出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根据初三的知识,同学们都知道体现了浓硫程中往往出现书上怎么写,学生就怎么答。这位同学敢提出疑问,不放过任何一些迹象,我首先肯定了他,这时不失时机地引导学生分析,探索这一现象,激起学生探究热情,也培养学生求实精神,通过激励的讨论、联想,最后得出浓硫酸在作怪,刺激性气味是SO2:C+2H2SO4(浓)实验室去验证。我接着提问,根据上述实验现象,表明浓硫酸具有什么性质呢?同学们通过讨论得出:将适量的蔗糖放入烧杯中,加入几滴水,搅拌均匀。然后加入适量浓硫酸,迅速搅拌,放出大量的热,体现了浓硫酸的吸水性;蔗糖逐渐变黑,体现了浓硫酸的脱水性;体积膨胀,并放出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体现了浓硫酸的强氧化性。

我认为,这种问题探索的过程比本身的结论更为重要,问题的评估也得到了升华。

3 发挥化学实验的作用,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化学作为一门以实验为主的自然科学,教师要充分利用好实验,给学生提供培养问题意识的空间。在教学的过程中应尽量创造让学生自己动手做实验的机会。实验过程中,不仅可以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能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使其产生问题,才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强化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这对于达到一定的学习目标也是十分重要的。

4 在解决问题过程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亚里士多德曾说:“思维自疑问的惊奇开始。”陶行知也曾

说:“发明千千万,起点就是一问。”常有疑点,常有问题,才能常有思考,常有创新。现代心理学研究也认为,一切思维都是从问题开始的,问题意识的培养,是素质教育的呼唤。这说明合理的情境创设在化学课堂教学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思维活动就是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没有问题就没有思维活动发生、发展的原点。学生学习的过程就是不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重复过程,有价值的问题才能使学生的思维处于主动、积极、愉快地获取知识的兴奋状态。因此,教师必须吃透教材并作深入研究,提高自身专业素养,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引导、启发学生提出有价值的问题。我们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化学学科知识特点,采取恰当的方法创设在问题中生成新问题、在问题解决过程中提出新问题的情境,让学生的学习变得更加积极主动,更加兴奋地投入到新知识的探究中去,从而学得更有效。

爱因斯坦也曾说:“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没有问题,就没有思维。不会提问就不会创造,因为任何创造都是从问题开始的。因此,我们教师要认识到培养学生“问题意识”不仅是一个教学方式问题,而且还是一种教育观念问题。作为主导者的教师如果能转变教育观念,提高自身素养,营造开放的环境,把握好教育时机,一切从“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角度思考问题,在平时课堂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从而提高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善于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就一定能培养出具有学科素养的新创新型人才。

上一篇:基于“有的”,追求“有效” 下一篇:物理学史融入高中物理教学的实践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