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让学生主动学习高中化学

时间:2022-09-14 09:53:54

怎样让学生主动学习高中化学

摘 要:由于受到传统的教学思想和教学模式的束缚,老师只重视知识的传授,而忽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因此在学习过程中,学生缺乏自主性、自觉性和能动性,被动学习。针对这种状况,我们一致认识到:要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必须从课堂教学改革入手,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探索新型的教学模式和方法。因此,在化学课堂教学中开展科学探究活动,必须依赖于学生的“自主学习”。

关键词:自主学习、兴趣、活动

实施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中学化学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贯彻和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园地。针对学科特点,在化学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对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观察能力、动手能力、思维能力,激发他们主动学习的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有着重要的意义。在“应试教育”下,学生长期处于被动学习状态,不可能主动参与教学,缺少创造性思维的训练和培养。著名教师魏书生说:“再聪明的人,被动时也就会变得十分愚蠢”。可见,没有学生积极参与的教学活动是枯燥且低效的。教师必须确立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从重教转向重学,使学生学会自主学习。

所谓“自主学习”是指在教师指导下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使被动学习转化为主动学习,积极主动参与学习的整个过程,养成自己学习思考,探索的习惯。自主性学习说明的是个人在对象性活动中的地位问题,指在一定条件下,学生对于自己的学习活动具有支配和控制的权利和能力。在实施自主能动性学习中,一定要注重使学生的主体性得到弘扬。学生的自主能动性表现在:把学习建立在自身的愿望需求和对社会的责任感上;以浓厚的兴趣和持久的意志力,支配和调节自己的学习活动;灵活运用各种学习方法,高效地、创造性地进行学习,并自觉调节和控制自己的学习过程;独立灵活地思考问题,抓住重点,理解本质内容;自主的参与教学过程,在教师值得下,动脑想、动口说、动手做,主动获取知识,发展智能。本文从发挥学生主体作用,促进化学素质教育的角度,谈一些个人的意见。

一、“自主学习”的内涵

所谓“自主学习”,是指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以问题作引导,使学生自己设计与完成实验,并收集、分析、处理信息,亲身感受和体验知识的产生过程及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从而获得的兴趣、习惯和学习能力,培养自主意识。

自主意识是指学生对自身在学习活动中的地位、责任、需要以及心理状态的自我意识,它是教学中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基础和动力。学生不是无条件的存储器,教师传授的知识只有通过学生自身的努力才能转化为他本人的财富,没有学生的思考和记忆,没有学生主动的努力,他们的认识就无法实现,任何人也不能代替他们学习。也就是说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认知的主体。但学生的自主意识不是自发产生的,而是在教师的启导和他人的影响下逐渐形成的。从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来看,学生有自主探究和创造的潜能,自主性学习本身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动机以及求知欲,它注重的是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及主体性人格培养,通过掌握自主性学习的方法最终来获得对知识的掌握和问题的解决。现代教学理论也告诉我们:教师不仅是要教学生知识,还要教学生学习的方法。教给学生的学习方法,并非把外在的学习方法强加于学生,而是要帮助和鼓励学生形成具有自己鲜明个性的学习风格。学法指导要体现针对性和民主性的原则。掌握学习方法,具备一定的自学能力,是创造型人才所需要的。在教学中,教师要针对化学学科特点,有计划地进行学习方法指导,同时,要注意化学学习方法的训练,使学生学会独立思考,提高化学思维能力;使学生动手,提高化学实践操作能力;使学生动眼,提高化学观察能力;使学生动口,提高化学综合表达能力。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还在于鼓励学生自尊,自信,自立,自强,让学生挺起胸膛走路,满怀信心做学问。教师要善于用“很好”、“没关系”、“你的回答很有见解”等词句不断增强学生自信心,并渗透到学生的学习生活中,去刻意培养他们的自主意识。

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使学习成为学生的自觉要求。

课堂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是素质教育的基本特征。主体性能否实现取决于老师如何发挥主导作用,以讲代教,以讲代学显然谈不上学生的主体地位。也有人片面认为:处理好主体与主导的关糸就是由满堂灌变为满堂问。其实,问答式的教学,是非式的提问,表面看上去,气氛很好,但实际效果往往不理想,同时还会使学生形成不动脑筋、乱猜答案的不良习惯。

主体性发挥得如何,不在于问的很多,也不在于课堂教学气氛如何。从本质上讲,课堂教学的主体地位是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参与的积极性、主动性和投入程度;从形式上讲,主体性的表现不仅是师生互动,而且还包括生、生互动及学生独立活动。

学生中常常会有这样的情形,遇到一个问题,学生总会在座位上跃跃欲试,可是一旦被老师起来提问,就语无伦次了,还有很多人云亦云,一看场面情形,以为学生都懂了,事实上还有一大部分是糊里糊涂的。这一方面说明学生的表达能力很欠缺,而要提高,在课堂上给以充分表达和展示的机会,是非常必要的,另一方面,我们都会有这样的经验,很多问题当自己处于似懂非懂的阶段,当给其机会,自己亲口分析讲解之后就会变得思路清晰,原本未搞懂的也能搞懂了。所以应该多给学生自己讲的机会。

三、创设问题情境,开启学生思维活动。

[教师叙述]这堂课我们要对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这一章做个系统的复习和回顾,但这堂课我要同学们自己来讲,我们就以习题为载体,请同学们自己讲解归纳,采取随机点名的方式。

讲完后,全班同学都有了精神,连之前有些趴在桌上的同学也抬起了头,一是怕会叫到自己,另一方面,其实每个学生都也有表演的欲望,这能给他们展示的舞台。

第一题:下列排列顺序不正确的是[来源:学科网]

A粒子半径:Na+>K+>Cl->S-2 B稳定性:HF>HCl>HBr>HI

C酸性:HClO4>H2SO4>H3PO4>H2SiO3 D碱性:KOH>Ca(OH)2>Mg(OH)2>Al(OH)3

学生甲:答案选A,

教师引导:说出理由,归纳出其中的原理

学生甲:粒子半径比较,一般先判断电子层,电子层多,半径大;当具有相同电子层的时候,一般核电荷数越大,半径反而越小。气态氢化物稳定性上,看元素非金属性的强弱,非金属性越强,气态氢化物越稳定。最高价氧化物所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比较与氢化物比较相同。碱性强弱则看金属性,金属性越强,所对应的碱碱性越强。

教师引导:回答的非常好,那么这些规律总的说来其实就是我们所学的哪个规律?

学生甲:元素周期律。

教师引导:很好,要掌握元素周期律就要结合元素周期表,掌握元素变化的周期性和规律性。以此,我所要的的一部分知识点已经由学生自己归纳总结出来了,学生接受的效果也好多了。同样的其他知识点也由学生一一归纳。

总之,我们教师在用好新教材实施素质教育、创新教育的征途上,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教师的组织者、引导者的作用。在施教过程中必须指导学生进行多种形式的科学探究活动,让学生真正参与教学过程和实践活动,从中获得感受、体验和内化,而“自主学习”化学教学模式更有利于新课程标准的实施。

上一篇:重视课后阅读材料,搞好在高中物理教学 下一篇:浅谈初三英语教学中的若干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