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工院校师资队伍建设之我见

时间:2022-10-03 08:49:40

技工院校师资队伍建设之我见

摘要:要培养一流的技术工人,就必须有一流的教师队伍,建设一流教师队伍的重点是大力培养“双师型”教育人才。建设“双师型”队伍需要解放思想,更新技工院校发展模式;需要建设一支稳定的兼职队伍,促进专兼职教师共同发展;需要完善技工院校教师准入和退出机制,逐步优化教师队伍结构;需要深挖内部潜力,创新技工院校培训机制;需要加强日常管理,完善评价、考核、激励机制。

关键词:技工院校;“双师型”队伍;兼职教师;退出机制;学习型教师

中图分类号:G71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41-0030-02

“技能型人才在推进自主创新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没有一流的技工,就没有一流的产品”,“有好的教师才可能有好的教育”,“教师的知识和业务水平决定着教育的质量”,党和国家领导人先后对职业技术教育发展做出重要指示,推动了我国职业技术教育向纵深方向发展。技工教育是国民教育与终身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升劳动者技能素质、培养现代化急需技能人才的重要阵地。技工院校是培养高技能人才的主要摇篮,是落实健全面向全体劳动者职业技能培训制度的重要载体。只有建设一支高水平的技工院校教师队伍,才能提高技工教育质量,培养出社会需要的一流技术工人,进而创造出更多的一流产品。2010年5月,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并通过《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它是我国教育发展史上又一个新的里程碑式的文件,为未来我国教育改革发展指明了方向。《纲要》把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摆在了更加突出的位置,同时指出,建设一支高水平、高素质的“双师型”教师队伍是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关键。因此,努力培养“双师型”教学人才是加强技工院校师资建设的重点,是提升职业教育基础能力的重要保证。如何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目前,理论界和实务界、中职院校和技工院校对这个问题的认识还没有统一。本文针对技工院校发展中的薄弱环节,提出一些亟需加强的措施和建议。

一、解放思想,开拓技工教育发展新方式

目前我国技工教育主要实施的是以学校为中心的发展模式,与市场和社会还有一定距离,存在相对封闭、适应市场变化慢等弊端;即使某些院校发展较好,也容易产生小富即安、小满即足的思想。技工院校主要为社会提供技术教育和培训服务,需要改变以往坐等企业和社会把学生送进来的老观念。新形势下的技工院校必须解放思想,科学发展,树立开放式职业教育发展理念,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方针,面向未来,面向社会,打开校门办学校,走出校园学技术,走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之路,稳步推进职业技术教育教学向前发展。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是锻造技工院校教师素质,优化知识结构的重要途径。在这种新的教学模式下,教师把艰深抽象的理论知识生动具体地联系到生产实践中去,学以致用,用以致学,教学相长,无形之中使教师在实践中掌握了技术要领,深化了理论认识,提升了专业技能。同时,“鼓励企业接收学生实习实训和教师实践”,选派专业教育教学骨干到企业接受再教育。教师下企业锻炼是培养“双师型”教师的一项重要举措。骨干教师到企业,可以切实了解企业对人才培养的具体要求,亲身体验企业在实际生产中对专业知识的要求和运用,进而适当调整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减小理论教学与实际生产的脱节程度。教师下企业,还可以掌握企业最新的生产工艺及流程,及时更新知识储备,跟上技术进步和时展;同时还可了解企业管理模式,探索校企无缝对接的新思想、新方法。这些有益的尝试定能促进知行一体,理实双修,短时间内迅速提高技工院校教师队伍整体素质。

二、完善相关人事制度,加强专兼职教师队伍建设

技工院校需要打破以往僵硬的人事管理体制,从企事业单位和社会聘用既有实践经验又能胜任教学工作的工程技术人员或管理人员到校任兼职教师;还可以聘请离职不久,理论知识深厚,操作能力扎实,教学技能娴熟,身体健康的老同志回校发挥余热,有效优化技工院校教师队伍比例。全球化是世界经济不可阻挡的潮流,经济的全球化促进了教育的国际化。技工院校教师和学生要树立职业教育全球化意识,开拓国际视野,了解国外前沿技术和职业教育发展新动向。技工院校将来必须要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有计划、有目的地引进海外高端技术人才,引进境外原版教材,提高外籍教师的比例,吸引优秀留学归国人员到技工院校任职;同时,选派优秀教师人才到跨国企业或境外深造,提高他们适应国际形势变化的需要。建设一支规模适当、人员稳定、技能高超的兼职教师队伍,作为专职教师的补充,并通过他们与专任教师的交流、沟通与影响,进而优化技工院校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使整个教师队伍专兼结合、结构合理,可以有效地缩短技工院校与企业、理论知识与岗位操作的距离,加速“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

三、完善技工院校教师准入和退出机制,逐步优化教师队伍结构

技工院校要完善并严格教师准入制度,严把政治观、业务关和师德关,高标准严要求地促使现有教师队伍中未达标者努力达标,并且对已达标者进行动态管理,实施教师资格考试和定期注册制度,不再接受未达标者进入教师队伍。在健全和完善教师社会保障制度的基础上,建立技工院校教师退出机制。对那些年龄结构偏大,知识结构严重老化,理论与实践完全跟不上职业教育发展需求的教师,经培训仍不能胜任教师岗位需求的,通过适当的途径,引导他们退出教师行列。这样,可以清理出不适应技工教育发展的工作人员,让愿意从教,有能力从教,并且热爱职业技术教育的优秀人才,能够进入教师队伍并长期从教,终身从教。引入退出机制,可以形成完善的流动体制,优化教师队伍,提高“双师型”教师比例。

四、深挖内部潜力,创新技工院校培训机制

自己培养是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主要方法和根本途径。不论从大学直接招聘还是从企业引进,都不同程度地要进行再加工,再培养,才能使他们最终成为“双师型”教师,这需要较长的时间。各技工院校要依据《职业教育法》和《教师法》的有关规定,建立科学、规范、有效的教师培训制度和继续教育制度。一是开展见习培训。新任教师应进行首次上岗培训,考核合格后才能走上教学岗位,以促进他们巩固专业知识,掌握教学规律,尽快胜任教育教学工作。二是开展岗位提升培训。技工院校充分利用寒暑假时间,按类别、学科、层次,有针对性地参加专业培训,保证一线教师每年都参加业务提高培训,以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能力和水平。三是开展在职教师的继续教育培训。各技工院校根据不同专业科目的划分,组织教师到指定的培训院校报名参加函授和网上面授学习。四是鼓励技工院校教师参加专业硕士学习,增强其理论与实操水平。

五、完善技工院校日常管理、考核、激励机制

在日常管理中,引入“鲶鱼效应”,增强教师队伍的活力,保持教师队伍昂扬的战斗力,建设一支不断学习、有效学习的学习型教师队伍。技工院校要完善师资考核、评价和晋升制度,从用人标准、职称评定等方面建立健全“双师型”教师的评审制度、管理制度和激励机制;要在《纲要》的引领下,改革和完善“双师型”教师职务评审办法,使“双师型”教师的岗位要求、工作职责得以明确,“双师型”教师的业务水平和工作能力能够得到客观公正的评价,促使专业教师积极主动地朝着“双师型”目标去奋斗。强化分配制度的激励功能,在奖励绩效工资分配上要拉开优秀教师与普通教师、一线教师与后勤人员之间的分配档次,以稳定优秀教师队伍。定期开展优秀教师的评比表彰活动,对在教育科研、技能大赛中取得突出成绩的教师应予以重奖,使其待遇与实际贡献相吻合。

技工院校是造就一流技术人才的摇篮,能否培养一大批满足社会需要的专业化高技能人才,关键在于是否有一支结构合理、素质过硬、适应教学需要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只要我们从实际出发,坚持正确的导向,不断探索“双师型”教师培养的方法和途径,就一定能建设成一支高素质的“双师型”教师队,为国家培育一流的技术工人提供坚实保障。

参考文献:

[1]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Z].

[2]关于大力推进技工院校改革发展的意见[Z].人社部发[2010]57号.

[3]国外是怎样培养“双师型”教师的[N].中国教育报,2007-03-01.

[4]黄学勇.高职教育“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09,(1).

上一篇:非物理学专业的大学物理教学现状及改革建议 下一篇:电教手段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