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老夫老妻怎还要离婚

时间:2022-10-03 09:45:20

上海老夫老妻怎还要离婚

“哪怕还剩最后一口气,我也要跟她离!”法庭上,站在原告席里的丈夫向法官放出了这句狠话。在场的人们都看不懂,眼前这对夫妇的年龄加起来快140岁了,两人共同生活了30多年,儿女成家立业,他们不愁吃穿,生活无忧,早就到了“白头偕老,相濡以沫”的境界。还有什么离婚的理由和必要呢?

近期,上海静安法院的老年审判庭公布了一组数据:2009年,他们一共受理了44件60岁以上的老年人离婚案件,这个数字比2008年的28件,同比上升了68%。数据一出,大家都有点惊讶。中国人长久以来信奉“少年夫妻老来伴”的婚姻信条,尤其是上了年纪的人们,更加具有奉献和忍耐精神,视稳定的婚姻为一生的幸福标准,可是现在究竟是怎么了?为什么会在人生的古稀之年选择离婚呢?

几十年老夫老妻性格不合

我们刚才说的那对老夫妇,一位是张先生,一位是王女士。他们年轻的时候都是老师,经人介绍以后结婚,过去的几十年,他们忙于工作,又要养育一对儿女,倒也相安无事。可自从退休以后,女儿一家去了深圳,儿子也举家迁往加拿大,家里只剩下他们俩。本来,儿女不在身边,老夫妻更应该相互照顾,可不知怎么回事,他们的矛盾居然越来越多。

张先生的个性比较外向,平时喜欢玩,做事不拘小节。王女士勤俭持家,人比较精细,做事喜欢有条有理。有时候,两人仅仅为了一点点小事,比如,餐桌上的碗如何摆、中药怎么熬、早餐如何搭配等等,都会吵上半天。去年初,他们之间的矛盾再次升级。张先生闲来无事,到花园里面学跳舞。王女士本来就看不惯老公出去玩,后来张先生越跳越起劲了,她就更不开心,提出要限制老公出门的时间。张先生当然不能接受。发展到后来,王女士一堵气就不给老公做饭、洗衣服,甚至还把门反锁,不让他回家。“事情都到了这个份上,和离婚有什么区别?”张先生激动地和法官申诉这一切,说是和老婆性格不合,一定要离婚。

“性格不合”――这不是年轻人提分手或者离婚的时候说的理由吗?想不到,老年人离婚也用这条理由。很多人要问,两夫妻都生活几十年了,怎么现在才知道不合呢?这不是矫情吗?

老年审判庭的法官姚峥说,性格不合确实是老年人离婚的一个最普遍理由,“这种不合并不是突然产生的,而是由来已久,只是过去大家都忍着。”如今60多岁的夫妇,都是在上世纪70年代结婚的,那个时候国家正处于上山下乡、的变动时期,他们的结合多少带着一点革命的政治功利性,并不完全建立在爱情的基础上。结了婚以后考虑到子女年幼,两人为了家庭一心扑在工作上,即使碰到矛盾也都克制和容忍着。我们常常能听到那些争吵的夫妻说:“要不是为了儿子女儿,我早就和你离婚了。”这确实是大实话。

中国人的婚姻观向来是比较保守的,大多数的人觉得一辈子就应该结一次婚,不管如何离婚总是不好的。但是,在忍受中度过的婚姻,质量并不尽如人意。很多老年人离婚,都是为了一些看似不起眼的小事,比如说,老婆不让老公炒股票,老公偷偷地把钱给自己的兄弟……这些事原本可以商量解决的,却成了压垮婚姻的最后一根稻草。事实上,对那些要离婚的夫妇来说,真的要诉说离婚的理由,可以说上几天几夜。

社会相对封闭的时候,人的思想是单一化的。几十年前,女人找老公的要求就是人好,要老实,不抽烟不喝酒,家庭出生好。至于性格怎样,能不能合得来,这些都是其次。现在时展了,人的价值观也趋于多元化了。她们渐渐发现,两个好人在一起生活,并不一定能过好日子。老实男人被称为是“闷格子”,女人觉得和这样的老公在一起生活是很没劲的。人们从原来的顾全大局,到后来注重个人的生活品质,这些观念是一点点变化的。有的夫妇步入老年以后,儿女都成家了,他们也无所牵挂,于是,不满意的一方就提出了离婚。婚姻一辈子没问题是幸运,有问题要调整也是正常。大家有了这个认识以后,离婚就不再被全盘认定为是件不好的事。从这个意义上说,老年人离婚的出现,也是社会进步的表现。

都是退休综合症惹得祸

56岁的蒋女士做梦也想不到,自己到了这个岁数竟然会被老公离婚。当法官问她是否接受离婚时,她肯定地回答:“不愿意。”法官又问她,为什么一直要跟踪自己的老公?她回答说:“我怀疑他有外遇。”……

外遇是当下很普遍的离婚原因,但是我们比较难接受,一大把年纪的人还因为外遇而和另一半离婚。这到底是不是事实?

蒋女士和老公方先生的婚姻曾经很让人羡慕。他们俩都是高级知识分子,经济条件优越,在市中心有3处房产,膝下独女学业有成,现正在国外留学。一切的改变是从前两年退休开始的。蒋女士退休之后就在家里做家庭主妇,方先生则被一家公司回聘,担任项目工程师。因为工作的关系,方先生要经常去外地出差。这期间,蒋女士常常担心老公在外面有花头,就隔三差五地打电话到他的单位去问情况。在得知老公是和一个女助理一起出差后,她就很不开心,查岗也查得更严了。方先生被老婆弄得心烦意乱,逐渐萌生了离婚的念头。第一次的时候,法院考虑到两人共同生活了那么多年,感情基础还好,所以没有判决离婚。经过调解,方先生表示愿意再给老婆一次机会。去年上半年,方先生因家里闹得厉害,便搬至两人名下的另一处房屋居住,但矛盾并未因此减少,甚至有愈演愈烈之势。有一次,蒋女士偷偷跟在方先生的后面,还被小区的保安误认为是小偷而抓住,这让方先生感到很难堪。无奈之下,他再次至法院要求离婚。

数据显示,在老年人离婚的案件中,女方作为被告的比例要略高于男方。但是,背后的原因不是我们传统上认为的,女人年纪大了,变成黄脸婆了就会被老公抛弃。事实上,像方先生和蒋女士这样的离婚案是众多老年人离婚案中的典型。

五六十岁是人生中一个很特殊的年龄段。我们听说过更年期综合症,就是说这个年纪的人会因为生理机能的变化,出现一些身体上的不适应。其实,处于这个年龄段的人,还会有退休综合症,就是说工作生活发生很大转变后,他们在心理上出现了很大的不适应。

在我们国家,男人是60岁退休,女人是55岁,这其中有一个时间上的剪刀差。女人退休以后,重心从工作全部转移到生活上,一时难以适应。就好像蒋女士,她每天在家都不知道干什么,想要给老公女儿做饭洗衣服吧,他们又都不在身边。女人一旦太空了就要七想八想,她们担心老公在外面会有花头,于是把他们看管得越来越紧。这就引起了夫妻间的不愉快。姚峥说,在这种情况下,老公虽然提出了离婚,很多人的目的是为了吓唬老婆,希望通过法院的调解,老婆能够改善当前的情况。但是,如果遇到像蒋女士这样,思想固执又较真的妻子,这段婚姻就可能真的走向了尽头。

在老年人离婚的案子中,真的是因为有外遇而离婚的很少。这点和年轻人离婚有很大的不同。年轻人一旦怀疑配偶有外遇,就会运用一切方法去搜集证据,到银行查账,找私家侦探拍照,复制手机短信等等……这些事情老年人都做不来,他们最多只是在法官面前说说,且口说无凭。因此,从这一点来说,他们在法庭上的对峙会比年轻人温和许多,后期的财产分割也比年轻人容易许多。现在很多80后的夫妻来离婚,都是一大帮子人一起来,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叔叔阿姨,声势非常壮大。这是因为80后的夫妻在离婚的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比较复杂,牵扯的利益也太多,大家都怕自己的孩子吃亏。老年夫妻就没有这种情况,他们的小孩都成年了,也不会管父母的事,离婚纯粹是两个人之间的事,财产的认定比较清晰,该怎么分就怎么分。

再婚老人离婚很无奈

大多数夫妻来法院办离婚,都是恶言相向,有种老死不相往来的姿态。但是,老年人办离婚并不如此。有一对老夫妇来办离婚,他们两个是搀扶着一起走进来的。82岁的老伯眼睛不好,78岁的老伴就紧紧地拉着他的手,还在他耳边不停地说这里要当心,那里要当心。执子之手,与子偕老,这一幕看上去是很温馨的。但是这温馨的背后却有着让人心酸的故事。

原来,这是一对再婚的夫妻,在过去的十几年里,两人生活得很和睦。随着年龄越来越大,问题就出现了。老伯自从得了青光眼以后,视力渐渐不行了,走到哪里都需要有人搀扶。去年,老伴又摔了一跤,躺在床上大半年,夫妻俩没有能力相互照顾,生活成了大问题。最后,双方的儿女就把各自的父母接回了家,他们认为自己没有赡养对方父母的责任和义务。于是,为了避免给小辈们带来麻烦,这对老夫妇只能来办理离婚,并且要求法院分割他们的财产。

在所有老年人离婚案中,再婚老人的离婚占了一大半。这有社会的原因,也有个人的原因。再婚老人的婚姻基础差,他们由恋爱到结婚以“短、平、快”居多,以致感情基础先天不足,埋下了不稳定因素。一些老人再婚时,往往认为自己是“过来人”,相互认识后觉得差不多了就走到一起,对彼此的性格、爱好及生活习惯都缺乏了解,婚后一旦不适应,也不像年轻人一样容易相互磨合。还有的老人再婚挑选伴侣时更偏重非感情因素,往往怀着一些其他的目的。比如,有的再婚是为了有人照料生活,有的是急于解决住房,有的是为了帮子女解决户口,更有的是单纯为了财产等等。一旦这些功利的目的没有达到,婚姻可能就会瓦解。

前不久上海有一则新闻,说一个结婚了才3天的老人,向法院“闪离”。人们都不太相信,这种闪来闪去的事情,竟然会发生在一个60多岁的老人身上。原来,老人和妻子都是再婚。婚前他们交往了8年,感情也不错,但碍于家庭经济的问题,一直没有办理结婚证。去年老人生了一场大病,未过门的妻子对他不离不弃,此事让老人非常感动。老人曾说,如若两人结婚,他要在房产证上加上这位新妻子的名字。可没想到,两人结婚后才第二天,妻子就急着提出房产的事情,吵着要老公去做公证。这让老人的心里很不好受,他觉得自己的这段婚姻是受骗了。原本温馨感人的故事,最后发展出这么现实的结局,真是悲剧啊!

另外,再婚夫妻与子女关系的失调也是导致他们离婚的一个原因。再婚老人一般都有自己的亲生子女,由于老人自身重组家庭,打破了原来的家庭结构,容易引发矛盾。就好像这对80多岁的老夫妇,他们的感情很好,但随着年纪越来越大,关于将来的财产分配和赡养责任的问题就变得很复杂。如果,我们的社会养老保障制度能更完善一点,帮他们解决养老的困难,就不至于在晚年再经历一次离婚。

离了以后是否就幸福

老年人离婚并不算新鲜。前两年,在日本就大量发生,之后是韩国。而现在,轮到了上海。曾经看过一个调查,说是经济越发达,政治文化越发达的城市,离婚率就会高于其他的城市。这是因为物质极大丰富了之后,人们对精神生活的要求也提高了。对于感情的事,更希望是得到发自内心的自主和愉悦。再有一个主要的因素是,女人的经济地位和政治地位也随之提高了,她们不再依附于男人,她们在对待自己的婚姻生活是否甜蜜的问题上,拥有极大的发言权。

以前常常说,贫贱夫妻百事哀,大难当前各自飞。以为只有穷得过不下去了,大难临头了,夫妻才会离婚分手,其实,这种观点并不适用于现在的老年人离婚。姚峥总结过这些打离婚官司的老人们,他们大多拥有“三高”的特点,即高学历,高退休金,以及相对较高的名下资产,包括存款、房产、证券等等。正因为有这些高附加值的条件榜身,他们才能在离婚的时候更加无忧无虑。反之,如果是经济条件不好的夫妻,他们只有一套房子,也没有什么存款,离婚后连分开居住的能力也没有,一想到这些,离婚的意愿也就退缩了。

我们认同这种说法:近两年来老年人离婚率的上升,是因为经济的发展,人性的解放,是老人对高质量生活的追求和向往,是一种社会进步的表现。但是,老人离婚后是否能得到想要的生活方式,是否能得到幸福呢?

离婚后的单身老人,随着年龄的增长,各种身体机能会衰退,没有了老伴陪伴的晚年,会变得非常孤独和无助。68岁的顾阿姨因为不愿意和邋遢成性的老伴一起生活,就离婚了,可是她之前在家“宅”了一辈子,现在既没有兴趣爱好,也没有好姐妹,每天都无事可做,实在太无聊了。想要靠子女来照顾陪伴难度也不小――子女们正在为生计奔忙,有的甚至还住在国外,或许可以提供宽裕的经济条件,却很少有时间陪伴照顾正在老去的父母。

再婚,是很多老人在离婚后会考虑的。但是,看看老年再婚夫妻的离婚率,真是不容乐观,一堆现实问题摆在面前,这条路的前途并不宽广。

说实话,老年人选择离婚的风险是不小的。究竟是选择凑合着过下去,还是选择鼓起勇气办离婚,考虑这个问题,对老年人来说本身就是一种折磨……为了避免这种情况,我们还是建议,老年人在婚姻生活中要再包容一点,再磨合一点,再和睦一点。为人子女的,也要多关心老人,多和他们交流。想想当年,父母为了抚养你们而选择忍耐和坚持,如今你们长大了,该是对他们负责的时候了。有小孩在身边的话,父母的矛盾会舒缓很多。

不过,我们也不用太担心。老年人离婚率的上升看似很高,并不代表老年人离婚数量真的很多。因为历年来,上海老年人离婚的数量都是很小的,正是因为这个基数比较小,所以才会显得上升幅度比较大。上海民政局的统计显示,在办理协议离婚登记的人群中,年龄在30至40岁之间的70后是最多的,而60岁以上老年人的离婚率一直是最小的。

莫道桑榆晚,人间重晚晴!大多数的老年人,还是过着白头偕老的生活。我们祝愿他们都能有一个幸福自在的晚年。

上一篇:护理员小许 下一篇:与狼同行,他是电影《狼图腾》的狼王指导员